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山之石-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样看来,墨子确实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且越走越远。他的本来愿望,是要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实现天下人的共同幸福,结果却走向了极权统治、神权统治和特务统治。这可真是南辕北辙。
  ■ 这事也得说说清楚。墨子并没有,恐怕也不可能主张专制,主张极权。只不过,如果照他那一套来,完全可能导致这种结果。
  ○ 问题是何以如此?
  ■ 原因之一,就是墨子的理想过于美好。过于美好,就难以实现。难以实现,又要实现,就只能硬来。要硬来,就得集权。这就走向了极权统治。为了保证集权,就必须装神弄鬼,也必须安排耳目,这就又整出了神权统治和特务统治。
  ○ 照你这么说,我们不该有美好理想?
  ■ 不是不该有,而是不该急。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在于它不是现实,而且离现实比较远。近,就不是理想,而是目标了。因此,理想的实现,要有步骤,要有阶段,要有可操作的方案,还只能做多少是多少,不能指望一步到位,更不能动用非常手段硬来。
  ○ 墨子硬来吗?
  ■ 有那么一点意思。墨子,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之一,就是实践精神。比方说,墨子是反对侵略战争的。但是墨子的〃反战〃,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当真去做。因此,当他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时,就立即动身,走了十天十夜的路赶到郢都,阻止了这场侵略战争,也实践了他的反战主张。
                  第55节:玖  从平等到专制(6)
  ○ 这又怎么样呢?
  ■ 主张实践,又志向极大,这就形成了墨子独特的风格不由分说,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这种风格,对于思想家来说,倒是有利有弊。
  ○ 有什么利弊呢?
  ■ 弊端就是难免失之武断,甚至不讲道理。比如他说,天子肯定是最圣明的,不圣明就不会是天子,就未免有点蛮不讲理。又比如他说,主张兼,就会爱,主张别,就会恨,也未免有点走极端。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思想家的这种武断、霸道、盛气凌人,有时候却又是他的魅力所在。墨子、孟子,都有这个特点。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很〃爷们〃,很〃汉子〃。这当然有魅力。相反,尽管大家都认为,一个学者,一个思想家,应该客观、公允、严谨、不偏不倚,但如果严谨到谨小慎微,客观到没有立场,公允到变成老好人时,那就是〃面瓜〃了。面,是不会有吸引力的。面瓜的思想,也是不会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只能说,作为思想家,墨子的这种风格有利有弊。
  ○ 问题在于他还是实践者?
  ■ 对,而且有组织。更糟糕的是,墨家学派还是一个有武装的〃准军事组织〃。从墨子开始,这个团体就有一个最高领袖,叫〃巨子〃。巨子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导师,又是首领,对自己的弟子有生杀予夺之权。巨子的学生叫〃墨者〃,也都忠心耿耿,训练有素。只要巨子一声令下,跳进火海里,走到刀山上,都不怕,叫〃赴火蹈刀〃。让他们去送死,脚后跟都不会转一下,迎着死亡就上去了,叫〃死不旋踵〃。照这架势,如果墨子让他们做〃人肉炸弹〃,估计拎着包就奔机场了。
  ○ 哎呀我的妈,黑社会,恐怖组织呀?
  ■ 墨子在世的时候倒不是,因为墨子本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又坚守〃只防御不进攻〃的底线,绝不滥杀无辜。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所以我说,墨子本人,是不可怕的。他的主张,却是可怕的。他的组织,也是可怕的。同时我们也要庆幸,幸亏墨子只是〃民间思想家〃,手上没有〃公权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难怪你要说,建设〃人间天堂〃的结果,势必是〃人间地狱〃。如此说来,理想是只能存在心中,不能实施的?
                  第56节:玖  从平等到专制(7)
  ■ 当然可以实施,也应该实施。不实施,理想岂不就变成空想了?但是,你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强制推行。实际上,有理想的并非只有墨家。儒家、道家,甚至法家,也都有理想。只不过,法家有理想,却没有〃理想主义〃;儒家和道家有〃理想主义〃,但不〃强制推行〃。结果,他们反倒比墨家思想更能产生影响。
  ○ 如果单单作为理想来看待,墨子的思想是不是值得肯定呢?
  ■ 墨子追求的公平与正义,还有他主张的平等、互利和博爱,都永远值得肯定。这是墨子留下的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但必须补充一点墨子的理想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他的思想中缺少了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
  ○ 什么内容?
  ■ 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在墨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没有个人的任何地位。这也是墨子最终从平等走向专制的原因之一。
  ○ 那么,先秦诸子中,有人讲这个吗?
  ■ 有啊,杨朱就是。
  ○ 就是和墨子齐名,也被孟子痛骂的杨朱吗?
  ■ 正是他。
                  第57节:拾  一毛不拔救天下(1)
  拾 一毛不拔救天下
  只有人人〃一毛不拔〃,世界才有救
  ○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杨朱的主张,好像是〃一毛不拔〃吧?
  ■ 没错,这正是杨朱的观点,也正是他的〃救市〃主张。而且,在杨朱看来,只有人人〃一毛不拔〃,天下才能大治,也才叫大治。
  ○ 一毛不拔救天下?
  ■ 对!所以,作为儒家的反对派,墨子和杨朱,刚好一左一右。墨子是〃左派〃,杨朱是〃右派〃。墨子是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恨不得腿上的粗毛细毛都磨光了;杨朱,却是拔他一根毫毛,都不可以。
  ○ 一个是〃一毛不留〃,一个是〃一毛不拔〃?
  ■ 一个是〃毫不利己〃,一个是〃毫不利人〃。
  ○ 刚好相反?
  ■ 观点相反,命运相同。起先,都是大红大紫,风靡一时,名满天下。后来呢?又都一落千丈,灰不溜秋,几乎销声匿迹。只不过,杨朱比墨子更惨。他的生平事迹几无留痕,思想学说也仅剩只言片语,七零八落地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和《列子》,是真是假都不清楚。这简直就是〃人间蒸发〃,莫名其妙就失踪了。
  ○ 怎么会这样大起大落?
  ■ 也只能说明,墨子和杨朱的思想,必有深刻独到之处。唯其深刻独到,才会惊世骇俗,引起强烈反响。同样,唯其深刻独到,才很难被人理解或者接受,终至悄无声息。
  ○ 墨子和杨朱,有什么深刻独到之处?
  ■ 墨子的深刻独到之处,是提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杨朱的深刻独到之处,则是提出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这两条,都很了不起,也都很〃超前〃。这就不容易真正被人接受,也就只能轰动一时。只不过杨朱的思想,又更难被人理解一些。
  ○ 杨朱的思想,怎么又更难被人理解呢?
  ■ 因为墨子的思想比较容易引起积极的反应。毫不利己,大公无私,怎么理解都是正面的。杨朱的话就太难听。什么〃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什么〃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为了整个天下,只在小腿上拔一根毫毛,都不肯干,这不是太自私了吗?
  ○ 难道不是吗?
  ■ 不是,至少杨朱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杨朱的思想是被曲解了,杨朱本人也被妖魔化了。你想啊,事情如果就这么简单,杨朱的思想能风靡天下吗?
  ○ 那好,你说杨朱的思想到底是怎么回事?
  ■ 这就要弄清楚杨朱为什么主张〃一毛不拔〃。其实,这个问题,杨朱和他的学生孟孙阳,曾经跟墨子的学生禽滑釐讨论过。不过,话要讲清楚,杨朱没有留下著作。现在能够看到的杨朱言论,主要集中在《列子》一书的《 杨朱》篇,这次讨论的记录也是。
  ○ 这有什么问题吗?
  ■ 学术界不少人认为《列子》是〃伪书〃,当然也有人认为是真的。其实就算是〃真书〃,那也不是《杨子》。我们不能保证《列子》中的〃杨朱〃,就是历史上那个杨朱。
  ○ 我看你是严谨过头了。就算这些话不是战国初年那个杨朱说的,也总是某个人说的吧?只要他说得有道理,管他到底是谁呢?再说了,即便《列子》是〃伪书〃,既然能名之曰〃杨朱〃,总多少有点影儿吧?只要〃一毛不拔〃的意思是一样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 我同意你的说法。
                  第58节:拾  一毛不拔救天下(2)
  ○ 那么请问,禽滑釐怎么和杨朱、孟孙阳讨论?
  ■ 禽滑釐问杨朱,拔先生一根毫毛,来拯救天下世道(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先生愿意吗?杨朱说,世道可不是一根毫毛就能够拯救的(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说,如果可以,愿意吗(假济,为之乎)?
  ○ 杨朱怎么说?
  ■ 杨朱不理睬他。
  ○ 禽滑釐怎么办?
  ■ 也只好退了出来。出门以后,禽滑釐就把这事告诉了杨朱的学生孟孙阳。孟孙阳说,你们是不懂先生的用心啊(子不达夫子之心)!还是让我来替先生说吧!请问,如果有人提出,痛打你一顿,给你一万块钱,你干吗?禽滑釐说,干!孟孙阳又问,砍断你一条腿,给你一个国家,干吗?
  ○ 禽滑釐怎么说?
  ■ 禽滑釐不说话。于是孟孙阳说,的确,与肌肤相比,毫毛是微不足道的;与肢体相比,肌肤又是微不足道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没有毫毛,就没有肌肤;没有肌肤,就没有肢体。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体中的万分之一,但是,难道因为它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奈何轻之乎)?
  ○ 孟孙阳这话能代表杨朱吗?
  ■ 我认为能够代表,而且意义深刻。
  杨朱的主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