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着要进入医院干活儿,不要工资,只要管饭就行。现在又要让这么丁点儿个小孩子来医院干活儿,还要赚工资,这有点儿让院长为难了。
    但是肖雪晴一个劲儿的恳求下,院长只能无奈的答应了这件事儿,谁让他和肖雪晴的父亲是老战友呢?更何况,医院里有许多干部,都多多少少和肖雪晴的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对于这件事儿,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于是在一九六一年正月十五过后,汉口人民医院里,出现了一位年龄最小的临时工——刘满屯。
    待遇也不错,每天管三顿饭,还有八分钱的工资。这对于那个年代里许多逃荒要饭出来的农民来讲,算是相当好的待遇了。为了能够多给家里拿回些口粮,还要尽量的早些拿回去,不致于让家里的弟弟妹妹断顿,他决定每过一个月回去一趟,回去后除了一些节省下来的干粮之外,把钱全部都带回去。
    而坐火车的事儿,刘满屯不肯乘坐客运列车,他舍不得花钱买票,坚持要扒货运列车来回。即便是肖雪晴放心不下,宁肯自己掏腰包买车票,刘满屯也不肯,并且坚定的说自己再不花肖阿姨的钱,等将来家里条件好了,还要赚钱还给肖阿姨上次给自己买馒头干粮的钱。
    肖雪晴是又爱又气,无奈之下,她通过自己的丈夫,找到汉口市火车站的一名客运列车上的列车长,那位列车长曾经是自己丈夫的战友,他听了这件事儿之后,立马拍着胸脯答应下来,小事一桩嘛!
    就这样,刘满屯每过一个月回邯郸一次,乘坐的是客运列车,不过车票钱不用掏,而且还有人照顾着。
    刘满屯一个年幼的孩子,使得这个由刘二爷和一群孤儿组成的家庭,终于摆脱了饥饿的威胁。是的,虽然这些收入还不足以养活这一大家子的人,但是却能够基本保证大部分人不至于被饿死了,再加上刘二爷打猎的获取的一些食物,赵保国和梅丫等几个孩子出门乞讨来的食物,一家子人,相比较村里多数的家庭来讲,算是过上“小康”的日子了。
    为此,刘二爷曾数次的感慨过,想过,刘满屯这个孩子的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他的运气怎么就那么好呢?他对于曾经那个虚幻的梦境,以及梦境里的那些话,再次产生了怀疑。
    让刘二爷高兴的,不止是刘满屯能给家里带来收入和吃食的事儿。这年年初,党中央领导层终于认识到了“大跃进”的政策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对与会同志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的传统的。最近几年,调查做得少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此后,**身体力行,亲自组织和领导3个调查组到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查。**、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也分别到各地基层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等发现人民公社存在着“两个极端严重的大问题”:一是生产大队内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二是生产队内部社员和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于是他决定3月15至23号再召开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会上出台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这份文件有10章共60条,所以又称《农业六十条》……
    ————————
    明天更新两章大家多支持啊~~谢谢了!
      首发
031章 死人,又死人
    ——————今日第一更————————
    “大跃进”基本停止,“浮夸风”也悄然消失,全国的农民们,再次掀起主抓农业的**。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大饥荒的苦难岁月,即将要过去了。
    然而对于我们村以及一部分的地方来说,这一切新的政策,执行下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春耕的最佳时机。而且粮食的种子,也难以获取,在饥荒最严重的时候,早就被吃的一干二净了。
    即便如此,村里的部分耕地,还是种植了部分的小麦,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就在刘二爷和家里的孩子以及刘满屯都认为他们就要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老天爷似乎不希望刘满屯过的舒服了,倒霉事儿再次临到了刘满屯的头上。
    春末夏初,全国逃荒流窜人口开始整顿,各大城市开始集中收容逃荒流窜人口,集中遣返回乡。
    刘满屯是在四月份被查出,带入汉口区收容所,又被送入武汉市收容站。在那里待过了一个月之后,人数终于凑够了一次性遣返的数目,这才被送回了邯郸。
    而出门儿到市里要饭,也成了一件难事,到处都有抓逃荒流窜的警察,督查队伍,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抓入收容所关上许多的日子……
    家里的十几口子人,再次陷入了困境。
    好在是天气转暖后,田野里野草疯(电脑小说站)长,树木繁茂,河里的鱼虾也纷纷都钻出来生长繁衍。野菜、草根、鱼虾、贝克田螺……等等物事,都可以往肚子里填,加上一些小动物也渐渐的活动频繁起来,刘二爷带着孩子们也能够捉到些动物,采集些野草野果,捉些鱼虾等物,将就着,开始更苦难的维持生活。
    村民们开始想尽办法去搜刮大自然赐给人们的天然食品,青青的草绿绿的芽,草根树皮树叶子,被搜刮一空;河里面几乎每天没处,都有人在河里捉鱼虾摸贝克逮田螺,大大小小只有漏网的没有被放生的。
    到了这个时候。各个村子地干部们。也顾不上上级地什么政策指示了。也顾不上会不会有人来搞批判指正等等。干部们咬着牙拿出村里所有地蔬菜种子。又出去找借买……让村民们开垦田地。种植一些快长快收地蔬菜。为地是啥?保命啊!不然地话。全村地人还不都得饿死么?
    于是村里原本种植粮食地田地中。长出了成片成片地碧油油地蔬菜叶子。村干部决定了。便是今年五月农忙时收了那丁点儿地小麦。也要隐瞒不报。供村里人地口粮。不能再饿死人了啊!
    对于这种事儿。乡里县里地领导们。闭上了眼睛。无奈啊。他们是最清楚现在农村是什么样子地了。这无疑拯救了全村地老百姓。虽然还是有极个别地人因为严重地营养不良死亡。但大部分人还是挨过来了。
    五月农忙之后。水稻玉米地种植开始在各个村庄普及。村民们忘却了“卫星田”地幻想美梦。忘掉了“大跃进”地那种狂热。忘记了“人民公社”给予地不劳而获地幸福生活。所有地村民。齐齐地拿出了当年大跃进初期大炼钢铁时地漏*点干劲儿。在生产大队中辛勤劳作。种植粮食。
    朴实地村民们知道。只有好好种地。才能有口粮。即便是当年还没有包产到户。种植地粮食收成再好。也要交工。自己能得到地。也仅仅是那有限地口粮。可有。总比没有强啊!不种地。连口粮都没有了。
    人们在经历了饥荒年月中死亡地威胁后。终于明白过来这最简单不过地道理。
    ……
    正晌午的太阳毒辣辣的炙烤着大地,稻田里干活儿的人们纷纷从地里走出来,坐到河堤边儿的树荫底下,歇息会儿之后回去吃午饭。
    他们知道,即使回到家里,无非还是吃些糠麸拌蔬菜南瓜之类的东西,而且这些蔬菜类的东西因为种植的季节不对,长的也都不怎么好。不过好歹能填肚子里,比去年一直吃草根树皮强的多。当然,之前村里收的那点儿小麦,也分发到各家各户了,问题是数量太少,谁也舍不得吃。
    刘满屯光着脊梁,浑身泥巴的从稻田里走了出来,别看年纪还小,可他和赵保国一样,每天已经能拿到五个工分了。
    赵保国在河堤上喊叫着:“满屯,快点儿过来,洗个澡,凉快着呢。”
    “哎!”刘满屯答应着,一边儿加快步伐走到了河堤上。
    俩人一起跳到了滏阳河里,趴在一棵倒了之后横卧在河面上的大树干上,让沁凉的河水淹没了上身,只露出肩膀和小脑袋来。不远处,一些村里的大老爷们儿也耐不住炙热的天气,纷纷跳入河里洗着凉水澡。
    赵保国说:“满屯,等到了秋天收割了水稻,咱们就不愁粮食吃了,还得去上学啊。”
    “嗯?上学干啥?”刘满屯怔了怔,他忽然觉得,上学已经是件很遥远很遥远的事儿了,往前说,好像在很久之前上过学,往后看,他觉得压根儿就无法进入学校,肚子还不能填饱呢,又哪儿来的学费上学呢?
    “不上学不行啊!”赵保国忽然叹了口气,说道:“我在外面的时候,每次看到别家的孩子们去上学,也想过上学到底为了个啥,后来在石家庄我听一位好心的大叔跟我说,上学学了文化,就能上班,能当官,当工人,到时候,咱就不用害怕闹饥荒吃不饱肚子了。”
    “哦。”刘满屯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说道:“可咱们上哪儿弄钱去?”
    赵保国撇了撇嘴,看着荡漾的河面,久久没有说话。半晌,他开口说道:“节省着点儿,总能凑够几个人的学费,咱们兄妹中,我最大,就不去上学了,干活儿养家,你和弟弟们去上学,梅丫还有晓云她们女娃娃,上学也没个啥用,就别去了。”
    “那还是你去吧。”刘满屯忙摇了摇头,说道:“我命不好,还不知道能活几年呢,上几年学还没上班呢,就死了,那不是浪费学费么?你去吧!我养家。”
    “到时候再说吧!”赵保国有些心烦的挥了挥手,年幼的他眯缝着眼睛,出神的望着湛蓝的天空,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刘满屯也不好再说什么,他想了想决定岔开话题,说道:“家里吃的,又快断顿了。”
    “嗯。”赵保国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事儿,村里种的蔬菜和小麦,给家里分的少,本来嘛,家里劳力只有爷爷一个全劳力,他和满屯俩人算一个,自然分到的口粮就比别人家少,可这一大家子人不少啊。
    最近这些日子,刘二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