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时汉朝-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郦食其此翻计策不是多么新鲜的玩艺了,范增曾对项梁说过这话,张耳和陈馀也曾对陈胜建议过,也正因为如此,后来才有义帝和赵王歇的悲剧。但是请注意,无论何种出色的建议,第一个使用的人,我们称之为天才,第二个人使用的人,我们称之为庸才,第二个使用的人,我们却称之为蠢才!

所有的意见是否正确可行,并不在于意见本身,而在于意见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时间。我们可以不把郦食其归为蠢才,但他这个意见却是实实在在的愚见,因为郦食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时代已经变了,封诸纳相收买人心的法宝将不再灵光了。

但是,刘邦泡妞及耍赖还可以,哪有眼光看出如此破绽。刘邦称赞郦食其英明,并当即命令属下刻印分发诸侯。

善长听取意见是没错的,但是一味地听取别人意见,这不叫智者,而叫蠢猪了。不幸中的大幸是,当刘邦准备依郦食其这计行事时,这时天才张良出现了。

刘邦正在吃饭,张良恰好有事找他。刘邦一看到张良,无不得意地说道:“子房啊,有个牛人给我出了一招对付项羽的好办法,我觉得很是不错哦。”

张良一笑,好事嘛,请大王告诉我是什么好办法,让我也学习学习。

于是,刘邦把郦食其说的那套话告诉张良,说完,他又得意洋洋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很不错呀?”

真是不说不打紧,一说张良马上焦急地跳起来:“这是谁教你的,哪果你用这个计策,我保证你马上完蛋。”

刘邦不相信地看着张良:“不会吧,你说这计策哪里不好了?”

张良:“你把你手中的筷子借我用一下,我给你比划比划。”

这是历史上一堂生动而有趣的军事理论课。筷子是教鞭,饭桌是黑板;刘邦是学生,张良是老师。张良从八个方面全盘否定郦食其的谋略,我们不必一一举出,只举一点就可让郦食其和刘邦说不出来话:彭城的教训还不够吗,实践证明,诸侯全是些东风一吹就向一边倒的墙头草,如今楚强汉弱,他们凭什么听你调遣,到时他们不但收了你的封信,还嘲笑你自不量力,汉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张良一席话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昏暗的大海照亮了刘邦的眼睛,让刘邦这个舵手,一下子就望见了前方一触即毁的暗礁。

刘邦惊讶张开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突然,刘邦把还没来及咽下的米饭全吐出来,跳起来骂道:“郦食其这个竖儒,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刘邦当即命令属下,赶快把刻好的诸侯印通通毁掉。

刘邦主持的这场谋士PK大赛,刘邦和张良都赢了。刘邦脚气臭,但是手气相当不错,他不但赢得了张良,还赢得了教训,从张良这堂经典军中理论课中,他学到了一个新名词:与时俱进。

郦食其是纵横家,张良是兵家,纵横家偏向理论构筑的完美性,兵家却偏重于实践收益的现实性。郦食其之所以输,正输在观念落后,不切实际,这正是所有书呆子所容易犯下的弥天大错。而张良之所以赢,是赢在了对现实深刻剖析,他的观念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只是一个抽象的表述,其实一切战争的较量,首先是战争之道的较量。所谓战争之道,其含义极广,如果从古代战争学角度讲,主要有三大要素组成: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指的是对形势发展的判断;所谓势,就是对时势采取的应付措施;所谓情,是面对战争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综合以上三要素,一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第一,判断和决策一定要正确;第二,一定要有应付时态快速的灵活多变可行的措施;第三,对战争要有奋发向上和坚持不懈的的斗志。

郦食其的错误正在于,他对时态发展判断错误,及应对现实所持的措施僵硬落伍。就让我们拿陈胜的例子来分析吧。

陈胜拉旗反秦时,他本一无所有,而张耳和陈馀游说陈胜分封诸侯,主要是借此分割秦朝之土地和力量,从而削弱秦朝,壮大反秦力量,这叫一举两得,为虚名而求其利。然而秦朝既已倒台,天下独剩楚汉两家,如果刘邦还得按郦食其之计,分封诸侯,那实则是削己之力,壮别人之气,这叫一举两失,为虚名而求实祸。

所以说,战争的真正谋略不是僵死不化,及以不变应万变,而应该是准确把握时态发展,措施更要灵活多变。由此算起来,郦其食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二流谋士,而张良才是谋士中的谋士,大师中的大师!

张良之谋,举目天下,无出右者!

第十四章兵不厌诈

一、陈平:我忽悠,所以我存在。

以上我们已证明出,郦食其根本就不能与张良齐比高,如果偏要在汉军当中找出另外一个与张良组成双子星座,那么就非陈平不可了。陈平已在后台彩排好久,现在该是他上场的时候了。

刘邦问陈平:“天下这么乱,你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安定呢?”

陈平说:“如果指望天下尽快安定,就要尽快除掉项羽,想除掉项羽,就只除掉范增和钟离昧和龙且等人就可以了。”

刘邦长叹:“范增是个老人精,钟离昧和龙且凶残如虎,要除掉他们是何其难的事。”

陈平:“错!如果大王您肯出几万斤黄金,让我扰乱他们内部,离闻他们君臣,计出河蚌相争,那我们就可以逸待劳,坐收渔翁之利,项羽想不败都难。”

刘邦拍案叫绝,好主意,就照你说的办。

于是,刘邦当即赐陈平四万斤黄金,并且许诺不会过问其出处。对刘邦来说,在这个草菅人命的战场上,钱财珠宝这玩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况且成大事之人,从来都以天下为私产,小小几万斤黄金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请注意,刘邦的所谓四万斤黄金并非如今市场上见到的黄金,而是铜。在那个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铜是值钱的东西,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甚至还有小偷不惜生命代价爬上高杆之上剪偷铜线,由此可见,铜有时真不是个好东西。

刘邦对陈平如此钟情,实在让人有点惊讶。汉军当中,除了魏无知外,从来没人替陈平说过一句好话,反而被日益重用,他到底有什么魔力?

在我看来,陈平之成功,并非他有如何神力,也并非他占了长得帅的便宜。而这一切,多数都因刘邦人格魅力所致,刘邦仅凭着江湖经验,断定陈平必将成为他的左臂右膀!

陈平行动了,他教人行装打扮,携着巨款潜入楚军,他第一个目标就锁定了钟离昧。

项羽一直自信地认为,曾经的英布,钟离昧,龙且三人就像三把锋利的军刀护在其左右,这三大杀手向来以骠悍凌厉闻名于楚军,尽管英布已被收买,但只要钟离昧和龙且两人悍楚左右,就无人可以撼动他那所向无敌的铁军。

这不等于说项羽无懈可击,他已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被陈平牢牢掌握在手中。项羽这个致命处说起有些悬,当初项羽在戏水封王时,他把许多不怎么相好的别国武将封为诸侯王,楚军大将中,除了英布外,钟离昧和龙且等人偏没有被他纳入封王名单中。

这个奇异的问题,恰好成了陈平使用反间计的突破口。英布封王,凭什么钟离昧就不能分一杯羹?其实这个问题都不用多说,这全都是项羽性格使然——私心太重

韩信曾说过,项羽把官印捏在手里都把棱角磨平了,还舍不得交给属下。既然如此,项羽,我陈平就让你吃一次私心和狭隘偏心的亏吧。

陈平派出这支间谍小分队动作相当迅速。没几日,楚军像被施法般被一般不知何处来的谣言所笼罩,说什么钟离昧等楚将功多,他们极不满当初没有被项羽封王列诸,于是都想离楚走汉灭掉项羽,并且瓜分西楚王国列席诸侯!

世界上有两种可怕的东西,一是背叛,二是谣言。如今这两样恐怖的东西又恰恰结为一体,被陈平制成气昧洒在空气中。同时,谣言气体却像无数飞刀,刀刀切中项羽的痛处。

听说上帝造人的时候,以大地为模型,有高山必有深谷,有汪洋必有沟渠。人类性格优点都似高山和汪洋,弱点却如深谷及沟渠。项羽似乎就属于此类造法,军事头脑发达,生活头脑却是弱智得一塌糊涂,他不幸地相信了谣言,并且把钟离昧暂时划为黑名单,并做为重点监视对象。

其实,陈平散布的这个谣言,换成是别人都不会是大问题。如今距戏水封王都有二三年了,谣言早不来,晚不来,为何偏偏这个时候来?

况且,王将猜忌,这是战争一大忌。彼此猜来猜去,你向东,我向西,就算多么强悍的铁军也会变成废军,难道项羽就没看中这其中有诈吗?

事实上,项羽说,我不觉得有诈,我完全被陈平蒙蔽了双眼!

好戏才刚刚开始。陈平乘胜出击,下一个目标,他瞄准了传说中的老人精范增。

要搞定范增何其容易,他可是狐狸中的狐狸,比狡兔还狡兔。陈平知道,要摆平项羽这个军事教练,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等上天给他送机会。

这一等,就四个月过去了。从冬天等到夏天,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四个月,只见花谢花开,物是人非,楚汉相争已进入到白热化的关键时刻。

夏天四月,刘邦拼尽力气守住荥阳,这场拉锯战打得双方都筋疲力尽,刘邦已快顶不住了,他准备主动停战议和。刘邦的方案是,割荥阳以东为楚,割荥阳西为汉。

然而,当刘邦派使者把这个议案送到项羽和范增手上时,范增拍着桌子项羽说了一句:“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如果今天你不急取刘邦,将来必自后悔!”

范增这句话像雷霆万钧,敲响了项羽的耳朵。亚父说得一点没错,此时不打,还待何时,打。

于是,项羽再次增兵围打荥阳。这下子,不幸的荥阳项羽围成一个大铁锅,更不幸的是,刘邦本人就是被架在铁锅上,那片可人的生牛肉。

刘邦终于切身体会到什么叫煎熬,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煎熬。

然而,无论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