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成败录-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内战之初,国民党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有美国的大量援助,国民党军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从1946年6月下旬到10月,国民党军共占领承德、张家口、安东、淮阴、菏泽等105座城市。10月17日,陈诚在北平向中外记者宣称:从军事上对付中共,“三个月至六个月便能解决。”,“任何一线(指铁路),均可于两周内打通。”    
    不过,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军事进攻,毛泽东却有着与蒋介石等人完全相反的看法。从内战爆发起他就宣布:“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国民党军队虽然占领了不少城市,而解放军却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的有生力量,不少高级将领成了俘虏。仅在莱芜战役中,陈毅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俘虏的将军有19名(中将2名、少将17名)。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北线总指挥中将李仙洲被俘后说:“我们此次失败,主要是国防部战略指导的错误”和“蒋介石用人唯私”。被俘的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深有感触地说:“民众是你们的,蒋军必败的道理,到解放区,我认识更清楚了。”由于国民党军队战线拉长,其机动兵力则大为减少,加之“经济之严重形势”,社会人心浮动,不到一年的功夫,战局发生微妙变化,国民党不得放弃全面进攻,改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进攻陕北,是重中之重。这一军事行动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国民党蒋介石统治集团认为,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攻占后可在政治上打击中共,动摇其在全国人民中的威信;如果能摧毁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或者胁迫其离开陕北,将给中共造成的打击是致命的。胡宗南25万人进攻延安。1947年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向胡面授机宜。接着,胡部对延安形成了包围圈,3月14日开始大举进犯。当时,留在陕北的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在双方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3月19日,胡宗南以损失5000多人的代价占领了延安,此时延安只不过是座空城,而胡宗南声称击溃10万共军。其后,国民党开动一切工具,大肆宣传国民党的“胜利”。蒋介石亲临延安“视察”。    
    进攻陕北,占领延安,虽然国民党拼命宣扬,但从政治上和军事战略上看,这一军事行动实际上是一个下策,且潜伏着败机。首先,陕北是各解放区军民和全国追求光明的人们所敬仰和向往的革命圣地,国民党的军队对它进行进犯,势必激起他们的愤怒,更加激起他们对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关注,并决心以争取军事上的胜利,或者其他的形式进行声援。


博篇第18节 孤注一掷(2)

    其次,胡宗南几十万的兵力被拖在陕北,不能机动援助其他战场,这在军事战略上造成极大的被动,并且给了毛泽东争取主动的一个契机。美国驻华大使曾就这一军事行动发表评论,指出,“国民政府虽然声称它击溃了10万共军,但看来这是一种很大的夸张”,与其说,延安是被攻占,倒不如说中共主动放弃,与其战略战术的运用更相符合:“就是在敌人压力面前出让出一定的据点,把敌人吸引到一个袋形中,然后以游击战术逐步消耗敌人的力量。”他还评价说:“从严格的长期的军事观点来说,延安的占领,最主要的是使政府的战线过于延长与过分消耗国家的经济”。实际上,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第三,毛泽东在前有黄河,后有追兵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与蒋介石博弈,下了一着“险棋”,他和中央指挥机关绝不过黄河,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在彭德怀率部策应下,泡“蘑菇”,不仅把这几十万的国民党军队吸在陕北,不能自拔,而且解放军的“蘑菇战”,大量地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毛泽东放弃延安,转战陕北,的确是一高招,而蒋介石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    
    此后,国民党的军事形势、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在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被迫转入战略防守,在战略决战中,军队大部分被解放军所消灭,几乎输光博弈的本钱,军事上的彻底溃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蒋介石连自己最看重的“面子”不顾,导演了一场“战犯求和”的闹剧,这已是无济于事了;在政治上,蒋介石奉行独裁、卖国、内战的政策,失道寡助,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反内战、反饥饿为主要内容的爱国民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与解放区军民的军事路线相响应,形成了第二条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的战线,蒋介石陷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受到国民党打压迫害的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响应中共的号召,云集解放区(北平解放后在北平),与中共一起共商建立新中国的大计。    
    评析:    
    受旧中国博彩之风盛行的熏陶,蒋介石的搏击心态发生严重异变,他把政治生涯中的搏击变成了政治赌博。他在很多次的政治赌博中获胜,赢得很多政治利益。可是在抗战胜利后,孤注一掷,以自己的政治生命进行的豪赌却把政治资本输得精光。抗战胜利后,由蒋介石挑起的国共大决战,以蒋介石集团的彻底失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伟大胜利而收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蒋介石的政治谋略而言,他犯了几大忌:    
    一是违背民意。中国长期战乱不已,兵连祸结,民众饱受其害,尤其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极其残酷,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作了巨大牺牲,好不容易昐到抗战胜利,期望和平建国,以休养生息。蒋介石发动新的内战,违背了民意,这就把自己置于人民公敌的地位。    
    二是对时局作了错误判断。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共产党的力量。一方面,见物不见人,迷信美国提供的飞机大炮与精良的装备,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政治的因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无形的武器,它与小米加步枪有形的武器结合,就可以形成难以估量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是孤立地看待共产党的力量,而忽略了民心向背这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三是不计后果,不计政治成本。重大的战略决策应综合考察与分析,权衡利弊,三思而行。蒋介石利欲熏心,在政治上不留余地,在军事上全面出击,过于钢性而缺乏弹性,孤注一掷,把自己置于绝境。    
    一个腐朽旧政权垮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民政权诞生。蒋介石彻底输掉了,他在大陆的政治生命业已终结。蒋介石以政治命运进行豪赌,给他自己酿成可悲结局。


博篇第19节 偏安一隅,守岛待变(1)

    蒋介石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些重大举动时常被披上神秘的面纱。蒋介石在大陆失败后溃逃到台湾,就被人神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这样一个传说:蒋介石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时候,一次到峨眉山游历,在庙里遇到一算命和尚,随即抽签卜卦,那和尚在解释卦辞时,跟蒋介石说了八个字: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抗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不把和尚的戏言当一回事,急忙离川,下山抢摘“桃子”,结果没多长时间,局势急剧恶化,到1948年居然兵败如山倒。此时才想起和尚的话,于是乎,经营台湾,准备退路。蒋介石很讲迷信,但是否确有此事却无法考证,即使有,那和尚所言并非“知天命”,与蒋介石精心经营台湾,以留退路之事纯系偶然的巧合。其实,蒋介石经营台湾,为自己留后路是有远虑的谋划。    
    事例: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让给日本。1943年,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埃及签署的《开罗宣言》庄严宣告:日本占领的“满洲、台湾和澎湖等岛屿应该回归中国。”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台湾属于中国领土,应该归还中国。9月,日本总投降书签署后,由国民政府任命的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和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于10月在台北成立。10月2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副主任兼台湾省警备司令陈仪主持了受降仪式,接收了日本台湾总督兼日军驻台第10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呈递的投降书。陈仪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此一极有历史意义之事实,本人特向中国同胞及全世界报告周知。”台湾人民重新回归到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怀抱。蒋介石派员到台湾是为了行使国家主权,虽然与后来他退台偏安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说此时就在为自己准备后路了。    
    随着蒋介石在大陆失败难以挽救,经营台湾之事便很自然地与寻找退路紧紧联在一起。从1947年起,蒋介石就开始从多方面积极准备。    
    由什么样的人掌控台湾,对于台湾是否能成为蒋介石最后的栖身之地的关键。当然不能让外人插手。最近的莫过于自己的儿子,但在起步之初,儿子蒋经国资历还难以担当起治理台湾的重任。他决定安排心腹之人控制台湾。1948年底下令,由陈诚接替魏明道任台湾省主席,蒋经国接替丘念台任台湾省国民党党部主任。    
    陈诚任台湾省主席后,蒋介石“便密令将国库所存全部银元、黄金、美钞运台”。所《李宗仁回忆录》载:此间从大陆运往台湾的“国库库存金钞共值33500万美金。此数字还是依据中国公开市场的价格计算。若照海外比值,尚不止此数。”“库存黄金为390万盎司”,还有“外汇7000万美元和价值7000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