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玩人生-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
  “高先生好。”于立飞微笑着说。
  “你好。”高岩只是朝着于立飞点了点头,又把注意力转到了那张架床上。
  “立飞,你是开古玩店的,应该对床也有研究吧?”严礼强问。
  “研究谈不上,只能算有一些了解吧,跟高先生是远远比不上的。”于立飞谦逊的说。
  “咱们边看边说呗。”严礼强说道,他喜欢一切古玩,但是没有时间去研究古玩。
  “古代汉语很多单一词汇,有时候是双重含义,指两种东西。比如我们说的‘床’,首先指的是坐具,慢慢的,由坐具转化为纯粹的卧具。当然,这种转变有个过程,早期的床,兼有坐具与卧具的双重功能。比如《说》对床的解释是:‘床,安身之坐者。’明确指出,床是坐具。
  而汉代刘熙《释名?释床帐》则说:‘人所坐卧曰床。’说得很清楚,床有坐、卧两个功能。我们早期因为是睡在地上的民族,睡卧和待客是一个地方。晚上主人睡觉的地方,白天把铺盖一卷,就变成待客心了。到了晚上,打开铺盖又睡觉了。国人长时期没有客厅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最早在睡觉的地方待客,卧室兼有客厅的功能。
  强哥你应该知道,近十几年来,我们盖的房才有一室一厅、三室两厅的格局。以前盖房没有厅,就是两居室、三居室。门口就是门厅,进门换鞋,就进屋了。待客一定在卧室里,没有客厅。所以床在古时候,是多功能的。”于立飞说道。
  “以前都是筒楼,自从家里有了单独的卫生间之后,也开始有了客厅。”严礼强点了点头,他的礼和集团就有建筑公司,对这方面还是比较了解的。
  “古代的床,应该也很多种吧?”严礼强问。这样的问题,他是不会问高岩的,人家是专门玩家具的,对这种浅薄的问题,不屑于回答。
  “床有四种形式:床榻、罗汉床、架床、拔步床。现在高先生组装的,应该就是架床的下半部分。这是床榻。”于立飞指着旁边那张长近两米,宽一米零五,高五十公分的东西说道。
  “你要是不说,我还以为是张茶几呢,摆在客厅蛮合适的。”严礼强笑着说。
  “你真要这样的做了,会被行家笑话的。榻在《释名》的解释是:‘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卑,就是地位低,狭长、低、近地,是榻的特点。榻是平面的,四足落地。所以说,无栏杆、无围、一个平面、四足落地的卧具,就是榻。”于立飞说道。
  “我们经常说下榻,是不是指的就是床榻?”严礼强问。
  “是的,说起下榻,还有一个典故。东汉有一个名臣叫陈蕃,性情耿直,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员。陈蕃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我们一般都是对事不对他,可他经常是对人不对事。他看不上的人,根本不见。看得上的人,他就设专榻招呼客人。他的榻,平常挂在墙上,一旦来了重要的客人,是他看重的人,就把这张榻从墙上拿下来,让客人休息,所以叫‘下榻’。”于立飞微笑着说。
  “我倒是经常说起下榻,可是这个典故还真不知道。”严礼强笑着说。
  原本高岩一直在认真的组装着架床,听到于立飞跟严礼强说起床的一些典故,也在那里侧耳听着。他原本觉得于立飞这么年轻,恐怕对床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懂。他跟刚才于立飞说的那个陈蕃的性格有些相似,不是他看重的人,也是爱理不理。
  “其实还有个典故,‘卧榻之侧,岂人他人酣睡?’这个榻,说的也是睡觉的睡具。”高岩淡淡的说道。
  “高先生学识渊博,令人敬佩。”于立飞恭维道。他自从在潭州市博物馆上班之后,为人处世变得圆滑得多。特别是到了大托派出所之后,因为经常要带领所里的干警学习,也要跟他们谈话、交心,在说话方面,非常注意。
  “我也只是接触的多,有一些了解罢了。你既然知道榻,应该也知道罗汉床吧?”高岩问。
  ps:月了,求张月票,现在都三百名以后了,每次看到名次,脸就发烫。(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架子床

  严礼强见高岩竟然主动跟于立飞说话,很是诧异。他跟高岩认识好多年了,可就算是这样,每次他跟高岩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交流。刚才他之所以会把于立飞喊来,就是觉得陪着高岩,实在无趣。可让他不看着高岩做事,心里又像猫抓了似的。
  “罗汉床的形制比较多,但基本形制都是三面围,一面冲前。有人认为罗汉床是从弥勒榻转换而来,不知道高先生认为有根据吗?”于立飞恭敬的问。
  “罗汉床名称俚俗,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解释,推测与明人所称弥勒榻有关。弥勒榻是大型坐具,短不能卧;而罗汉床也是坐的功能大于卧的功能。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习俗是席地坐,虽宋以后演变为垂足坐,但盘腿打坐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弥勒榻,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罗汉床是原来汉榻演变。”高岩说道。
  “强哥,看到没有,高先生不愧是专家。高先生,你再跟我们普及一下床的知识吧?”于立飞微笑着说。
  “古代国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清朝以前,甚至民国初年,国人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或上炕上。
  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而是待客。自唐至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以来,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频频可以见到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心待客的场面。明代以降,特别是在清代,这种礼仪已成定式。因此罗汉床由朴素向华丽发展,逐步强调自身的装饰,三屏风式罗汉床即为一例。
  现在如果到北方的农村去,农村的老太太不拉你上坑。就觉得不亲热,觉得等级不够高。聊天、喝茶、吃饭,都得在炕上完成。这是我们的化,几各年来没有彻底改变的化。”高岩说道。
  “《韩熙载夜宴图》是不是故宫收藏的那幅画?”严礼强问,这是我国传世的十大名画之一,虽然他在古玩鉴赏方面,并不是专家。可是这样的名作,还是听说过的。要是连这幅画都不知道,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搞收藏的。
  《韩熙载夜宴图》是国画史上的名作,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不错,你知道《韩熙载夜宴图》,那知道作者的情况吗?”高岩点了点头。但问问题的时候,目光却望向了于立飞。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应该是顾闳。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院画待诏。
  据国画著录书《宣和书谱》记载,五代时南唐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懂音乐,擅长诗书画。工书善画,而且富有政治才能。
  但是,此人蓄养歌伎,纵情声色,家里常常云集宾客,时时饮宴。常常酣歌达旦。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想用他为相,又不放心。原来,当时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南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后主李煜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他们存有二心。有人向后主李煜报告,今晚又有一些朝官员要去北方籍大臣韩熙载家聚会。后主李煜心存疑惑,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于是派顾闳和周矩深夜潜入韩宅,了解一下他的背后活动情况。
  顾闳发现,宾客有当年的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雍、紫薇郎朱铣等官员和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当时一些走红的歌女和舞女。夜宴的气氛异常热烈,宾主觥筹交错,大有一醉方休之势。夜宴进行当,还有歌女唱歌、奏乐和舞女跳舞助兴。宾客们一个个陶醉于欢乐之。
  顾闳心里明白,韩熙载这种沉湎声色来消磨时光的做法,实际上是力求自保,想借此来表明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以达到避免受皇帝怀疑和迫害的目的。
  回去后,顾闳和周矩根据自己的目识心记,各自绘制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送给后主李煜。李煜看了画以后,对韩熙载的戒心减少了许多。后来,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得善终。”于立飞早在二峰县的时候,就看这方面的书籍。到潭州之后,又专门研究过,《宣和书谱》他基本上能倒背如流。
  《宣和书谱》是国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著录著作。全书共有二十卷,著录宣和时御府所藏历代法书墨迹,包括一百十七人的一千三百四十四件作品,按帝王及书体分类设卷。每种书体前有叙论,述及各种书体的渊源和发展,依次为书法家小传、评论,最后列御府所藏作品目录。体例精善,评论精审,资料丰富。
  于立飞自己的毛笔字就写得非常好,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在没来潭州之前,就看的比较多。他在到了潭州之后,又找到这书好好的看了几次。他现在的记忆力越来越强,只要多看几次,几乎就能全部背下来。
  “周矩所作的那幅画呢?”严礼强问。
  “已经失传。”于立飞惋惜的说,这么多年,多少古人都在寻找周矩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恐怕早就不存于世上了。
  “严总,你的这位朋友是个多面手。”高岩对于立飞能说得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