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人本思想仅存在于占人口不足百分之一的进步士人身上,广大的民间依然笼罩在鬼神的蒙昧中。只要在晋、鲁等国随便走一走,就会发现处处是鬼神淫祠,百年后西门豹在邺地见到的河伯娶亲绝非偶然,总体来说,和齐、楚、吴等国并无太大区别。

原本赵无恤还有些迟疑,若是让宗教复兴,不知道是不是欲仙欲死?

但如今看来,就算他不这样做,宗教在民间的力量也经久不衰,直到两千年后依然如此。理性永远是少数知识分子,多数民众对鬼神信之不疑。哪怕是墨子,也祭出了鬼神作为凝聚人心的工具,哪怕是最飘逸的道家,后世也和民间巫鬼结合,蜕变成了中国本土最大的道教。

所以在保持这时代难能可贵的人本主义,人文启蒙的同时,让广大民众精神有所归属,岂不是更佳?

与其让神权散落民间,或者为野心者所用,还不如抢先握在手中!把它细心养大,给它拴上链子,让它追捕那些桀骜的野兔。最后狡兔死走狗烹,再牢牢关到理性主义的囹圄里!

赵无恤的目光移向面前的南子,她嘴唇轻动,似乎想要唤醒沉思的无恤。

她就是赵无恤找到的,控制这条巫教猎犬的女虞人。

她是特立独行的女子,在这个历史线上,却只能是他的附庸。

她手里的宗教,也注定要永远做君权的附庸!

……

“君子?君子?”

南子见赵无恤望着自己发呆,不由轻轻地唤他。

“想到些事情,不由失神了。”赵无恤笑了笑,那神游天外的魂儿总算回来了。

“南子说了一大堆,口都干了,君子说要将宋人的天帝鬼神信仰加以改造,不知要从何入手?”南子毕竟没有后世的见闻,颦眉不已,完全没有思路。

赵无恤道:“南子,虽然吾等的目的是让宋国安定,更好地操控民间,甚至是操控皇氏、向氏的领民,让彼辈为吾等所用,但目光却不能仅仅局限在宋地。”

南子聪慧,顿时恍然大悟,“这就是君子让我叙述列国情状的原因?”

“不错。”

女子的心毕竟没那么大,南子试探地问道:“那,君子是要放眼泗上十国?”

所谓的泗上十国,也就是鲁、宋、曹、莒、邾、小邾、滕、薛、邳、郯,南子看得出来,赵无恤此次与宋会于郎地的战略目标是威服九国,如今仅剩下莒、邾尚未俯首。

南子是那种一旦心有所属,便会死心塌地卖家的女子,她很乐意帮赵无恤好好看住宋国,只要子姓社稷不灭就行,她也很愿意牺牲宋国的利益,帮赵无恤图谋泗上小国,若自己能帮上忙的话。

无恤却摇头道:“泗上?不不……泗上十国合在一起,方圆不过千里,人口也仅有两百余万,如何够?”

他一挥手,指着那一方天光云影,仿佛要只手搅动满天风云:“南子,这句话我甚至连最亲信的家老张孟谈都没告诉,只与你一人分享,我的眼睛,盯的是全天下!”

PS:这几章资料来源《中国春秋战国宗教史》,不是信口胡编的,涉及到现代人很陌生的先秦神祇们,可能会有点枯燥,但七月真的很想写一下关于他们的故事,写一下春秋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这应该就是本书不同于一般争霸文的地方了吧,赵无恤随手抛下的种子,千百年后就是文明的参天大树。

第591章 天道

天下!

全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赵无恤这野心太大,南子不由听得痴了,半晌后,只剩下满眼的崇拜。从两人初见时起,赵无恤便相貌平平,算不上俊朗,但惟独这份傲视天下的宏伟气魄是无人能比。他要达到的,竟然齐桓、晋文之事,而是成汤、武王那样的事业!

这世间能成就如此伟业的男子,恐怕独此一人罢?

南子恭恭敬敬地一拜道:“君子大志,南子愿尽绵薄之力助之!”

赵无恤扶她起来:“你能帮到我的,在这件事上,也只有你才能帮我!”

那种被信赖,被提携,被带着一起迈向伟大事业的感觉涌上心头,酥酥麻麻的,比起肉体的欢愉更加舒适。甚至有一瞬间,南子恨不得能替眼前的男人去死。

而赵无恤却有别的心思。

这是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不是三百年后的秦扫六合时期,九州大地尚未迎来百家争鸣,诸神落幕的启蒙时代还没滋润神州,人们也没被法家彻头彻尾的无神论狠狠洗刷三观,甚至连儒家较温和的“敬鬼神而远之”也仅有上层知识分子才接受。

所以赵无恤要面对的敌人,不仅是那些强大的邦国政权,还有牢牢扎根于他们土地上,被民众信之不疑的神祇,尤其是在齐、楚、吴越这几国……

在政治统一的同时,若能同时实现宗教的统一……

也许二世而亡的悲剧,就不会在下个大一统王朝上演了!

无恤在耳边轻声对南子说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我想要的宗教,是立足宋国,却能将天下列国官方信仰、民间鬼神兼容并包的宗教!”

……

“天下诸侯的信仰虽然看似繁杂,区别甚大,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有某种共性,南子你能看出来么?”

“若说共性,应当是以敬天法祖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崇拜为羽翼,以其他江河鬼神崇拜为补充……”

赵无恤道:“没错,南子我再问你,这世上有一个神?还是多个神?”

“单单楚地的神祇就有近百,当然是有许多个神……”看到赵无恤唇角的笑意,南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连忙掩着嘴道:“下妾是不是又说错了?这世上莫非只有一个神?”

赵无恤却不答。

在世界上,传统的自然崇拜是一种多神论,承认及崇拜多位神祇,南子所说的列国信仰就是多神论。

然而进入轴心时代后,一神论开始出现,它将“上帝”看做是世界的惟一创造者,并且是仁慈的神圣的至善者,管理并插手人类的活动。

然而赵无恤不打算延续竞争力低下,教派繁杂,无法形成向心力的多神论,也不打算尝试与先秦中国人精神世界有所冲突的一神论。

他心目中的新宗教是扎根于中国土壤里的本土宗教,至于她的理论基础……

“南子你要记住,神没有多个,也并未唯一,我称之为泛神论……”

“泛神论?”南子弄了一叠上好的藤皮纸细细记录下来,对从赵无恤口中蹦出的各种陌生词汇,她早已习以为常。

君子一定是先知者!她已经在宋国贵族中为赵无恤如此宣扬了,好维系他们对赵无恤的感恩、崇敬,以及畏惧。

无恤解释道:“泛神论的意思是,所谓的神,其实就是万物的本体。宇宙间只有一个长住不变,自有永有,绝对永恒的本质。有限之物,乃出自无限,非由于创造。打个比方,就好比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至上神,殷人称之为帝,周人称之为天,吾等姑且称之为天道罢……”

“天道……”

这并非赵无恤创造的词,而是早已有之的,是对天地秩序的描述,《易·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於夏”。子产曰:“天道远,人道弥”。

南子细细琢磨着这个词,感受到了一种永恒和广阔。

赵无恤继续讲述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是那个永恒不灭的本质。生成万物后,天道或化为实体,如大地、山川、江河、禽兽、人类……或化为凌驾众生的精神意志,升华于凡间之上,注视着芸芸众生。”

南子仿佛恍然大悟,“那诸侯民间信奉的,数不清的神祇呢?他们又是从何而来?”

“也是由天道化成的,只是力量和大小不及天而已,所以鬼神无真无伟,只有大小之分,均统一于天道,有所别,又无所别。”

“所以无论是齐人的八神主,还是楚人的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司命,都只是天道的一种形态而已,我称之为相,天道百相。至于人鬼,则是对天地有大贡献的凡人死而有灵的产物,其实也是天道秩序下的一部分。”

南子惊讶地注视着自己记述的那些东西:“若是按照君子的说法,这列国信奉的神祇,乃至于天地万物,居然都被统筹于天道中了?”

“不错。”赵无恤补充道:“天道无所不统,无所不包,这就是天道的大一统。”

春秋之世,各地方言差距甚大,中原话与吴越话甚至是两个语系;各国文化开始趋于分化,连字体、服饰也开始相异;根深蒂固的国别乡党意识根本无法消弭,“天下定于一”的口号和愿望也不够强烈。

这个时代,在物质层面上的确缺少统一的基础。

但或许依靠“天道”将诸侯民间神祇一一收编后,能加速民众在精神信仰上的统一。

“南子,这个要交由你来建立的教派,就叫做天道教,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要解决一些人人都有的终极疑问。”

南子好奇地问道:“什么是终极疑问?”

“我说出来考考你,何如?”

此时天光正好,空气清新,赵无恤望着那座竹林里的太昊之庙吟诵起来,这是他前世最喜欢的一首楚辞,它记述了这时代人们对天道的疑惑……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半首晦涩难懂的《天问》吟诵完毕,南子哑然,这的确是终极问题。

遂古之时,谁将此道传于后代?

那时候天地尚未成形,到底从何处诞生?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谁能够探究其中原因?

大气一团迷蒙无物,如何识别认清这世界?

白天光明夜里黑暗,这种规律是谁安排的?

阴阳参合而生万物,何为本源何为演变?

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谁曾去环绕量度过?

如此规模巨大的工程,是谁开始把它建造?

“天地因何而生,人类从何而来……”

“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