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回去主持呢。
“呜呜呜呜呜!”
突然间,却听到东面的城头上吹响了警戒的号角。
已经斜靠着墙垣打盹的赵兵们听到号角声,便一骨碌跳了起来,拿起戈矛,而赵无恤也带着两名随从赶到了东城楼处。
远处出现了三支手持旌旗的队列,但打出的是赵氏玄鸟旗帜,应该是自己人。
赵无恤眯起眼睛望去,却是他的三位便宜哥哥,伯仲叔三兄弟的人马和车驾,各有数百人之多,如今汇集到一处,正气喘吁吁地朝下宫跑来。
原来,昨夜在接到下宫虎符紧急调令后,伯仲叔三人惊骇之余,却也难得地发挥了“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的精神,各自集结乡卒准备驰援下宫。但毕竟组织效率不高,整理好队列后,就已经到了半夜,又偏遭大雨,路面湿滑,不得不撤了回去。
他们没有赵无恤这种抛下大队人马,轻骑飞奔而来力挽狂澜的胆量和气魄,所以直到天明雨晴,才匆匆赶到。
赵无恤望着那些全副武装的卒伍越来越近,突然觉得这场景有种很强的即视感,他就偏过头对虞喜说道:“喜,还记得我跟你们讲过的一个故事么?”
虞喜眼前一亮,在离开下宫厩苑后,被各种事务缠身,君子可就没了闲工夫为他们讲故事了。不过原先讲过的那些,比如穆天子西行,虞喜却还记得大概,他甚至琢磨着,自己现在也混到了国人的身份,是不是要恳求乡三老成巫教自己写篆字,抽空把那故事记录下来呢?
这时赵无恤问起,他看了看大汗淋漓跑到城下叫门的伯仲叔三位君子,还有他们辖下气喘吁吁的兵卒们,不由得想起了无恤说过的一段史事。
他说道:“主上指的,可是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么?”
“然也!”赵无恤和虞喜的关系极近,平日一些秘梓之事,比如毒杀成季那一次,都交付给他去办,方能放心,开上个把玩笑也是寻常。
他指着自己的三个便宜兄长,心中嘿然:“你瞧瞧他们的模样,是不是很像在烽火台下被戏耍了的诸侯们?”
虞喜看去,果然如此,他忍俊不禁,穆夏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周幽王是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赵无恤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季嬴能一直在他身边回眸微笑下去,不要变成战争的牺牲品。
但两者的本质和结果却大不相同,周幽王将军国大事视为儿戏,最终生死国破,褒姒也被掳走,沦为犬戎玩物。但赵无恤则是深知“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这一道理,他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一场必输无疑的战争爆发。
但他心中清楚,这仅仅是在拖时间,在这次冬至日事件后,六卿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也越来越想灭对方而后快。他需要快些经营势力,让赵氏转败势为胜势,才有把握与范、中行等卿全面开战。
于是,当赶了几个时辰远路,浑身泥点,狼狈不堪的伯仲叔三兄弟叫开了城门后。却看到甲胄擦得干干净净,黝黑总发上系了条新锦带的赵无恤,正在城门洞内以逸待劳呢。
他强忍着笑,朝三人垂手行礼道:“三位兄长,何其迟也?”
仲信和叔齐面面相觑。
只有伯鲁愣了一会后,也笑着拱手还礼:“无恤,何其速也?”
随后,无恤跟着三位兄长前往下宫大殿拜见赵鞅。
一路上,三兄弟各有所思,伯鲁见之前的战争烟消云散,大松了一口气。而仲信郁闷自己又被赵无恤抢了风头和先声,叔齐则在暗暗思索,想着前些天他的暗子从成邑传递回来的那些消息。
到达正殿后,赵鞅已经换下了戎装,身着常服深衣。虽然这次战争没有打成,但他还是斥责了迟到的三兄弟,说他们来的如此之慢,若是真的交战,恐怕只来得及为他收尸了!这话说得三兄弟脸色发红,仲信叔齐也更加深恨无恤。
说来也奇怪,一月之前,仲信和叔齐还相互视之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而现在,却有隐隐联手对付赵无恤的趋势。因为这个以往被他们瞧不起的庶弟,如今却成了争夺世子之位最强大的对手。
……
第62章 公族之学
从冬至日起就笼罩着整个晋国的战争阴影暂时消散了,赵氏这次吃了一个闷头亏,对于被囚禁的乐祁,赵鞅现在只能徐徐图之,希望能以交涉的手段让晋侯放他出来。
可这又何其难也,目前的形势是,范氏、中行、知氏、国君四方为了打压领地最大,风头最劲的赵鞅,采取了拘押其盟友的手段。而若是赵鞅想通过六卿及国君公议的形式请求释放乐祁的话,至少需要四个,甚至五个卿附议,才能通过。
其余几个势力,绝对会支持赵鞅的只有韩氏,魏氏大概会保持中立,争取争取也许能倒向赵氏。所以其他四方,非得再拉拢一两家不可,这又谈何容易。
这也是一次巨大的教训,赵鞅决定,一方面得加大赵氏的情报来源,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几个儿子,尤其是赵无恤的培养。此子在劝赵鞅罢兵时,对国内局势分析得头头是道,看不出还有这等本事。
既然这是几天来,儿子难得归来下宫,赵鞅索性让女儿季嬴准备好热腾腾的朝食,让他们饱餐一顿,顺便询问各自的施政情况。
一问之下,伯鲁格外谦逊,尽捡着自己遇到的困难说;仲信则空话说了一堆,似乎没做任何实事;倒是叔齐政绩斐然,自信满满。
让赵鞅没想到的是,前段时间夸下海口,说明年要上计翻倍的赵无恤,今天却格外的低调,没有说太多,只是请赵鞅来年麦熟时节拭目以待。
其间仲信、叔齐出言嘲讽,问无恤是不是已经知道施政艰难,想收回大话了,却被赵无恤一句“善饮者无赫赫之言”驳了回去。
赵鞅倒是挺满意的,因为他觉得,赵无恤已经褪去了前些日子的那些轻佻和冲动,开始变得稳健起来。
在一家人难得相聚的朝食过后,兄弟几人又要返回领地,拜别之后,三子陆续离开,赵鞅却单独叫住了无恤,说是有事要吩咐他。
在仲信、叔齐嫉妒的目光下,赵无恤亦步亦趋地跟着赵鞅来到偏殿,站在他的身后,恭恭敬敬地问道:“父亲,还有何事?”
赵鞅抚着美须,淡淡地说道:“明年开春以后,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你也去都城的公学里报到罢。”
赵无恤一怔:“公学?那是什么地方。”
“也就是公族之学,公族原本是对国君宗族的称呼,我晋国有碍于曲沃代翼之事,献公便灭庄、桓之族,取消了公族。其后又驱逐群公子,自此以后,国君公子非太子者,行冠后不得留于国内。”
“但到了成公时,又在我先祖赵宣子的建言下加以恢复,但却是以诸卿子弟为公族。公学就是弱冠之龄的卿子们学习君子六艺和政、史、军、法、行人言辞的地方。”
赵无恤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贵族官员培训班么。
赵鞅继续说道:“公学内鱼龙混杂,除了六卿外,还有十多家大夫子弟,其复杂程度堪比朝堂,也是卿族子弟从政前必须淌过的浑水。此次我在外交一事上输给了范、知、中行,你到了公学里,须得压过这三卿子弟,不要丢我赵氏的颜面!至于魏、韩两家,你也要尽力结交。”
“小子定不让父亲失望!”
赵无恤嘴上唯唯诺诺,心中却在吐槽:“人家纨绔子弟都是玩拼爹,可你这老爹在政争上输了里子,却指望靠拼儿子来赢回面子?真是岂有此理……”
但他又对来年春天充满了期待,算起来,虽然只隔了几十里路,但赵无恤自从来到这时代后,还从未进过都城新绛。
公学之中,谁将是他的朋友,谁会是他的敌人?
三家分晋的主角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么?
那个在原本历史上,逼得赵襄子步步后退,差点让赵氏身死族灭的知伯,也在那里么?
赵无恤心中想着这些,出殿门下阶,跨上了黑色的骏马,比起来的时候,他的怀里多了一个纹绣织成的香囊。
正是姐姐季嬴为他做的,知道他喜好玄色,就用黑线细细织成,内含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佩戴在君子身上,兼有驱邪、除臭、爽神等功效。
而季嬴要表达的意思,赵无恤心中明了。
他在马上击节低声吟唱了起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对季嬴,赵无恤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因为前世今生两个魂魄混合在了一起,她即是无恤的姐姐,也是无恤暗暗眷恋的对象。他自从去了成邑后,又未尝不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无恤带着轻骑士们绝尘而去,在其身后,下宫高大的城阙上,有盛装打扮的红衣美人倚着铜柱,目送他离开……
……
范氏私邑,年近八旬的范鞅白发苍苍,却依然身披犀皮甲胄,按剑站于城垣之上。
而在他的身后,密密麻麻地站着范氏的数千私卒,戈矛如林。
在听探子回报,赵氏已经偃旗息鼓后,范鞅长叹了一口气。
“惜哉,也不知道这次,是哪个聪明人劝动了赵孟罢兵。罢了,传令,让城中的国人都撤下去吧。”
一旁,上军佐中行寅和范鞅的儿子,范吉射凑了过来,请命道:“范伯/父亲,反正已经准备充足,不如抢先下手,突击下宫!这次国君是站在我们一边的,料想赵氏、韩氏也不是对手!”
“糊涂!”范鞅的回答很简单,他虽然老迈,目光却仍然犀利,任由竖人帮他解下甲胄,他毕竟是一个垂暮老人,这沉重的甲胄披了一会,居然有些累了。
已经不比年轻的时候了啊,范鞅不由得想起了他刚行冠入军中后,和栾针两人两车,一起朝着秦国那黑压压的三军冲锋时的热血;又想起栾盈之乱时,他独身一人前往魏氏府邸,在数千魏家甲士面前,持一尺白刃挟持了魏舒,逼他转投范氏的果决。
昔日的辉煌,今日是无法再现了,可惜,没能在死前引诱赵鞅出手,顺便将其消灭,真是遗憾啊,只能将祸患留给子孙了。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