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墨当时如此回答:天有三辰,地有五行,身体有左右,各有配偶。同样,王有公,诸侯有卿,都是有辅佐的,上天生了季氏,以佐鲁侯,至今已经五代人。时间久到民众忘记了自己的国君,转而顺服季氏,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子路应该知道,现如今虽然三桓子孙衰弱,但国人依然不知君,只知季氏,或者说,他们本就多半是季氏之民,不是鲁侯之民!”
这便是智者史墨的原话,阳虎是当局者迷,平日只看到了季孙斯的衰弱和卑微,却忘了这个氏族对于曲阜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来到鲁国后,在与三桓、阳虎的交往中,在曲阜街头巷尾的观察中,赵无恤却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和阳虎的认识不同,对季氏极其重视,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也要夺取季孙斯作为工具。
这是一种巨大的传统和信任,是季氏花了上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东西,扎根于一个都邑最基本的力量:国人的土壤中,想要一次拔出几无可能。多年前鲁昭公与季氏的火并,国人已经宁助季氏,也不肯助国君了,现如今换成挟持国君的苛政者阳虎,上无大功,下无市恩,难不成国人还会反过来帮他么?
“由曾跟随夫子学过《泰誓》,里面说过,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放在今日之事上也是对的。”
“诚哉斯言,得其民,则可得其国!”
子路回味着赵无恤的这句话,受到了巨大的震动。
然而赵无恤还算留情,没把史墨最震撼人心的结论说出来让子路承袭了孔子“君君臣臣”的三观进一步崩裂。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已然!”
看着昨日繁华不再,街巷满目疮痍和尸体的鲁城,赵无恤心里暗暗想道:“季氏四分公室,窃了鲁侯的民众和赋税;阳虎专鲁,窃了鲁国的军力。他们都想做窃国大盗,一个花了五代人的时间经营,另一个则想以庶民家臣的身份逆袭,却都以失败告终。季氏的力量被从内部产生的阳虎吞噬了,今日之事不过是回光返照;阳虎败局已定,从此前途多舛。”
“鏖战结束后,鲁国的名与器,又将落到谁的手里呢?”
是季氏复活重新掌权,是保留了最多实力的孟氏崛起,亦或是,经此一役后,成了三桓和鲁人“救星”的廪丘大夫?
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
鲁侯宋八年,十月初三,午后。
在赵无恤携同季孙斯出现在众人面前后,借助季氏多年积累的声望和民心,季氏私属半数反正,城西的国人也纷纷响应前来相助。没多会,鲁人对阳虎之卒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而且士气更加高昂。
孟氏也开始发力,孟孙何忌亲自蹬车击鼓,公敛阳(字处父)率领郕地人击败了公山不狃的费邑卒,将其逐出了城门。接着从上东门进入十字路口的战场,打算一鼓作气剿灭阳虎,然而却功败垂成。
阳虎手下的人虽然各怀心思,但他多年经营培养出的阳氏死士却力战不退,何况他还把鲁侯和叔孙州仇攒在手里,这让鲁人们有所忌惮。于是两个势力相持于城南,谁也无法再前进半步。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赵无恤站在城西墙垣上,眼前的曲阜烟尘弥漫,其间有一些耀眼的火舌跳动,风中传来阵阵的哭喊嚎叫,唯有武卒控制的城西地区相对安宁。
“城巷战斗是漫长的拉锯战,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作为基地,才能沿着道路进一步推进,像清扫屋子一样疏通每个角落,所以千万急不得。”
赵无恤按照这种思路,命令军吏们暂且停止向外攻击,先撤回来造饭休息。
他手下的兵卒们对鲁城曲阜的地形不熟,贸然冲上去只会被敌人分割开来各个击破,正面还是交给孟氏和季氏顶一会罢。
所以,赵无恤在入夜后开始收缓攻势,巩固防御。
对于不到千人的武卒来说,曲阜城西依然太大,把兵洒到里巷间就根本收不回来。所以他现在也不敢再分散兵力,只得吩咐穆夏和虞喜尽力收拢部下,又亲自领着百余名心腹坐镇巡逻,力求扑灭各处的火焰和暴乱。
经过上半夜的忙碌,武卒完全控制城西,稳定了秩序。
孟孙何忌和季孙斯久攻城南不下,也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于是就派子服何跑到城西,面见赵无恤。
“阳虎余党劫持了国君和大司马,盘踞在城南的官署区和内城公宫中,如今兵卒都已疲惫,国人见战乱转移到了城南,便生了退却归家之意,还望大夫能再助主君,灭此朝食。”
这情形在赵无恤的意料之中,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坐待,若是阳虎败得太过容易,他这个平逆大功臣的份量岂不是要平白削减几分?
不过,无恤也得注意吃相,让季氏孟氏稍微碰个钉子就行,若是阳虎未灭就迫不及待地张口追加好处,恐怕会让人心寒。保不准就会让阳虎有了翻盘的机会,也不符合他未来筹划中的“相忍为国”之策。
既然之前分析局势后下定决心助三桓击阳虎,那就要将其彻底打残!
所以当子服何前来求援时,赵无恤立刻调遣武卒集结,到了天蒙蒙亮时,以擅长巷战的子路、田贲、穆夏为首,配合孟氏,从侧翼攻击阳虎之卒,在棘下相遇后进行了一场决战。
……
时间到了十月初四清晨。
曲阜城南的棘下,这里长宽达百步的广场四周种满了棘木,此处以此得名。棘下本是听讼之所,往日里,这儿应该是有争执的曲阜鲁人跪坐四周,而高冠博带,威仪无比的大司寇则带着属吏位于中央听讼,可今天这块开阔地却成了鲁人兄弟相残的喋血战场。
赵无恤生怕武卒损失太大,所以亲自指挥,正面让季氏、孟氏族兵去扛,他的武卒则负责充当锲入其纵深的矛尖,对上士气低迷的叔孙氏私属,还有被阳虎胁迫的国人,基本是一触即溃。
但若对方是阳氏精兵,一冲不动时,无恤就明智地让武卒退后,调遣鲁人弓手和掷矛兵抛射消耗敌人,待其死伤疲惫时伺机再上。
反复拉锯的结果,是武卒付出了三四十人的死伤,而阳氏丢下数百具尸体后最终战败。叔孙氏的私属见势不妙,已经降的降逃的逃,只剩下阳虎带着数百余党退守内城。
“敌军退了,退了!”
一群轻骑士沿着南北大道跑过,打头的正是一身戎装的无恤,马蹄踏在渗满血浆的土路上,溅起点点红泥。看到在此役中无坚不摧,无往不克的赵氏玄鸟旗帜后,原本在街上追逐的乱兵和轻侠吓得战栗不已,纷纷躲到街旁屋檐下,不敢造次。
临近内城公宫,赵无恤驻马四下打量。
城内旧日的秩序已经不复存在,许多区域处于失控状态,三桓和阳虎手下都有一些脱离了大部队的乱兵,散得到处都是,完全没了建制,他们中的一些亡命徒开始到处打砸抢。
里闾里多处房屋吐着火舌,整个街道烟雾弥漫,根本看不清百步外的情况。刚刚爆发剧烈战斗的城南街道上散落着近百的士兵尸体和伤员,一时也无人理会。
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感觉在赵无恤心头涌起,《大雅·桑柔》中的一句话不由脱口而出。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
无论野心家以什么目的在这座都邑纷争,最终祸害的终究是黎民。
今日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男子死于战乱,不知道多少间房屋化为灰烬,这场兵变带来的阵痛,又得多少年才能缓解过来?
让无恤愧疚的是,他也是其中的一个推手。
他的声音变得冰冷异常:“封凛!”
“唯!”
“传令下去,令各卒军吏立刻跟着孟氏派给的向导,开始整顿城中秩序。若是有乱兵劫掠,摧残民众,无论他原本是阳虎乱党,还是孟氏、季氏、叔孙,乃至于我武卒!只要见到,严惩不怠,抵抗者可就地格杀!”
封凛一愣,但还是应诺而走。
马蹄继续往前,就到了鲁国公宫的墙垣脚下。
赵无恤来过这里,内城比外城垣要低些,但也更加坚固容易防守。
持续的战斗已经让不少瓦砾掉落,上面守着的阳氏兵卒似乎已知大势已去,此时如同惊弓之鸟,看到有人接近后纷纷拉弓射箭,也不管赵无恤等人骑着马站还在两百步之外,根本射不到。
赵无恤无视落在面前几十步外的箭矢,挥鞭指着内城对子路等人说道:“阳虎还控制着从公室到城外的通道,如今季氏、孟氏不敢强攻,所以选择了围三缺一的法子,他们也怕若逼急了阳虎,他会谋害鲁侯和大司马。”
整顿秩序后,无恤在季氏和孟氏的兵卒赶到前,又布置了城南的防务,让忠勇负责的子路亲自守在府库和仓禀处,不许那些乱兵进去抢劫。
“这些器械、物资、粮秣对于鲁城数万人过冬极其重要,我不想因为这场政变导致鲁城人饿上一个冬天,此事就拜托子路了!”
话说回来,阳虎倒是还有几分良心,或者是太过慌乱来不及动手,撤退时也没敢烧毁这些地方拒敌。
“仲由敢不从命!”
一夜鏖战后子路却未显疲态,身体棒得像二十岁小伙,不似四旬中年人。
子路的名声已经在整个鲁城响亮起来,他一人逼退数十人事迹传遍了军中,季孙斯在特地向赵无恤拜谢救命之恩的同时,也顺带感激了子路,并问了他的名字。
“孔子之徒仲由!”
对此,子路极为自豪,每次介绍自己时非要加上孔子之徒的身份,相当于为夫子扬名,同时也对给了他表现机会的赵无恤心存感激。
在棘下之役中,他将冒死朝赵无恤所在中军发动冲锋的阳虎之党公鉏极,一剑刺杀!
除了被赵无恤生俘的阳越外,这是阳虎党羽里另一个重要人物折损,算是了不得的大功劳了。季孙斯已经嘟囔着事后要为子路向国君请功,加封他的爵位。
对此赵无恤明面不干涉,心里却冷笑不已。
季氏过去几年被阳虎控制,族中不少子弟也纷纷从贼,宗室力量被转化为阳虎的党羽。原本还算众多的私属在这次兵变里损失极大,最大的领邑费地也还在公山不狃手里。
虽然在危急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