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同龢翁大中堂,身为清流领袖,一番引经据典,言道日本不过蕞尔小邦,竟敢触天朝上国之逆鳞,实在是忍无可忍,大清当发兵征讨,还天下公道,安藩属之心。翁大中堂之所以如此做派,极力主战,一来是确实瞧不起小日本。宿敌李鸿章既然不想开战,那翁大中堂就必然持反对意见。战事一起,但凡有了机会,帝党一派也好收拢军权。二来,前段时间帝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生与何绍明闹生分了。正好借此机会,笼络一番。
那头,世铎一个眼神过去,徐用仪跳将出来,张嘴就是一通大道理。搬出老佛爷万寿做说辞,言道眼下实在不宜起战事。有什么事儿,且待万寿过后再说。并且,还参劾何绍明一个抗旨不尊。只是在如此功绩之前,这参劾就是个笑话,没人当真。正如朝廷与李鸿章之间一般,弹压不下,只能借重。
光绪特意垂电李鸿章,问他讨个主意。李鸿章随即回电,刻下正向仁川增兵。可话里话外,李鸿章反复强调,一切还请圣意天裁,摆明了不想出主意。老李算盘打的明白,此番一个处理不好引发清日战争,胜败不说,单单是搅和了老佛爷的万寿,这就得找个顶罪的。
两面吵吵成一团,从上午吵过了中午,一直到天黑也没商量出个主意。那头,额勒和布跑前跑后往返五六趟,无一不是辽阳转发而来的催电。
吵到后来,还是慈禧一言而决。“著北洋大臣李鸿章火速增兵朝鲜,令加紧与各国公使磋商调停。关东军提督何绍明暂驻汉城,静观其变。”眼下正是慈禧六十大寿,她一方面不想搅了自个儿的兴致,另一方面,小日本欺负到头上,她心里头也委实恼火。堂堂大清,几时被个蕞尔小国欺负到头上了?是以,这决策实在是模棱两可。
天色已暮,汉城表面上平静至极。
而此刻,何绍明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早晨发出去的电报,如今八个小时过去了,天色已暗,依旧没收到回执。反复催电,始终每个准确的答复。要知道,此刻日本人驻军离汉城不过一日的路程,若是得了消息,大举进击汉城。自个儿这支孤军,外无援兵,内无补给,就得交代在这儿。再说了,如今可是七月二十三,若是按照历史,二十五日可就是丰岛海战爆发之时,也是整个甲午的开端。
这个时候,汉城就是个巨大的火坑,谁在这儿谁得陷进去。
正心焦得来回踱步,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凯泰推门而入。
“大帅,朝廷回执电文。”
何绍明也不发话,一把抢过电文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看罢,本是焦急的脸色却变得铁青,捏着电文的手指不住地颤抖。
“何帅,朝廷怎么说?”同样焦急的袁世凯站起身问道。
何绍明不发一言,将电文甩了过去。袁世凯上下一看,猛地一跺脚,恼怒道:“误国!误国啊!”气得袁世凯将电文揉做一团,随即狠狠地摔在地上。“何帅,您打算就待在这汉城?”
何绍明绷着脸,良久,反倒笑了起来:“留在汉城?等小日本给咱包了饺子?老子不当这大头鬼!凯泰!”
“弁下在!”凯泰闻言,条件反射一般绷直了身子。
“撤了对小日本的包围,集合弟兄们,咱们连夜上路!”
“是!”凯泰领命一声去了。
袁世凯慨叹一声道:“唯今之计,确是走为上策。只是何帅前番平定之努力,全做了泡影,朝堂诸公怎会如此糊涂?”
何绍明轻蔑一笑:“如今举国上下,大小官员都忙活着老佛爷万寿,哪儿有心思管朝鲜如何?朝廷诸公,不过是顺从上意罢了。呵!如此作为,此战不败才出了鬼呢!”何绍明朝前走了几步,定住后,脸色却是一正:“好不容易奔袭千里,老子不能白来这么一趟!朝廷不准,老子抢了李王走再说!”
这话说的杀气腾腾,也震得袁世凯一阵目眩神迷。上到皇上太后,军机大臣,下到微末小员,这会儿想的都是怎么自保,而何绍明先是孤身涉险,而后又再次逆天而行。李王闵妃,对于大清什么作用,这个自不用再说。若是说何绍明一点儿私心没有,全然为公才做出此决定,袁世凯是一点儿也不信。只是看着何绍明一脸的决绝,不由得他不信。心中暗自佩服,拱手道:“何帅,没有圣旨,擅自胁裹李王,若是朝廷怪罪下来……”
何绍明一摆手:“慰亭兄不必担心,出了事儿兄弟一人承担,定然不会拖累慰亭兄。”
袁世凯微微一笑:“何帅,下官不是这个意思……若何帅抢了李王,想来日人必以此为借口,开启战端。今后无论胜负如何,朝廷那边对您……依下官看,实在是不妥。”顿了顿。“敢问何帅可是要为大清谋个大义名份?”
“正是。”
“下官倒是有个主意……”随即,袁世凯走近,低沉着声音说了起来。
深夜,得了命令,围在日本公使馆之外的关东军士兵悄悄地朝景福宫方向撤退而去。景福宫门口,无数火把将门口照得亮入白昼,近四百号关东军警卫营士兵忙活不停。一边儿将马匹拉过来,马蹄上裹了棉布,而后勒紧了嚼子,一边儿将伤兵先行安置在马背上。
何绍明就这么立在前头,脸色紧绷着,不发一言。袁世凯自高奋勇先行进宫,去劝说李王闵妃二人,究竟结果如何,此刻还不得而知。何绍明倒是想得开,之前远袁世凯约定,一小时内若袁世凯还没说服二人,那何绍明便提兵进去抢人。眼下景福宫七拼八凑的朝兵,见了关东军的面儿腿都哆嗦,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此刻,日本公使馆内。
杉村睿急急地跑了进来,往日那副西洋绅士做派一扫而光。“川上君,清国人把外面的包围撤了。”
腾的一下,川上操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出言道:“清国人是算准了帝国增援的时间,要赶在增援到达之前抢走李王!”一把抓起衣架上的衣服帽子,边走边道:“杉村君,你在此等候,我带人去监视。若是增援部队到达,立刻命令他们过来支援我。”
杉村睿应了一声,随即疑惑道:“川上君,若是清军真抢了李王,而增援又……”
川上操六闻言顿了下,侧头瞥了一眼杉村睿,深吸一口气道:“不会,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尽可能拖住清军,一直拖到增援到达。帝国已经为这场战争准备了二十年,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说罢,川上点了点头,而后径直走了出去。
留在原地的杉村睿有些愣神,他心知此刻川上操六已经有了成神的准备。若真被清军抢走了李王,局势就会对日本十分不利。眼下,川上所说是唯一的办法。是以,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目送着川上离去,而后对其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聚拢了百多名日军,川上便急吼吼地赶向景福宫。这会儿也不需要顾及什么了,双方底牌,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家都是在跟时间赛跑。早一步,何绍明安然离去,顺带着带走某位朝鲜大人物,日后舆论上会占据一定优势。晚一点儿,被川上拖延住,大批增援日军到达,何绍明等人就是插翅难飞。
待到了景福宫附近,离宫门不过百米之外,川上一挥手,百多名明火执仗的日军就那么定在那儿,远远地观望着。川上深知自己的使命是拖延时间,而不是上去送死。此刻关东军还没走,此时开战对自己实在不利。索性就这么对峙着,只待关东军带了李王后撤,或是增援先一步到达,再行开战。
何绍明一早就发现了赶过来的日军。凯泰几番请战,何绍明却是不允。何绍明也清楚,万一真打起来,小日本学了牛皮糖,就这么黏着,实在是个麻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何绍明也越来越不耐烦。正要叫人进去抢人,却见宫门大开,袁世凯领着一名年轻的朝服男子跑了出来。边跑边道:“何帅,办成了,咱们赶紧走吧。”随即瞥见对面远远对峙着的日军,袁世凯就是一楞。
“慰亭兄不必担心,小日本这会儿还没胆子开战,上马,咱们走。”
何绍明长出了一口气,随即一声令下,就这么缓缓地朝东门行去。
(大家伙儿端午节快乐。提醒一句,天儿热,粽子趁新鲜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四三弄险
夜色深沉,一弯略显黯淡的月牙挂在天际,周遭繁星点点。
夜幕之下,汉城一片死寂,不见了往日的繁华。日间的兵变,早就吓破了市井百姓的胆儿。天色大亮,趁着城门打开,走商之人早就赶了马车逃之夭夭,乡下有亲戚的平常百姓,也拖儿带女着急忙慌地逃离了是非之地。此刻,汉城人口十成里去了起码五成。就算勉强留下的百姓,这会儿也早早地熄灯就寝,街面上一片黑暗,连点儿灯火也没有,说不出的诡异。
而就在这一片黑暗死寂之中,两条火龙慢慢地、缓缓的,正由景福宫朝东门推进着。前头的大队人马,不用说,自然是何绍明领着的警卫营。前头骑兵快速地朝东门跑着,后头,五十多名士兵跳下马,端着步枪一边儿瞄准,一边儿小步倒退着。带领他们的军官,正是凯泰。这家伙一边儿退一边儿还唱着小曲,时不时地朝对面日军吹声口哨,挑衅意味十足。
后边儿跟尾巴的,正是川上操六领着的百十名日军。小日本一个个神经紧张,在军官不住的催促声中,始终保持着与关东军警卫营的距离,慢慢挺进。
“川上阁下,打不打?”眼见着越来越多的关东军策马离开了视线范围,底下的军官越来越急躁。
川上拧着眉头,心里头就琢磨开了。方才远远的对峙,隔着百来米远,天儿那么黑,根本就瞧不清对方究竟掳走的是谁。若真是李王,那不用说,事关帝国二十年苦心,就算搭上性命也得勉力一战。可眼下,自己这百来号人根本就不是人家对手。略一思索,望着刚刚经过的景福宫,川上沉声道:“坂田,你带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