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办法来做些什么手脚的缘故。因为冯宝心里面明白,按照杨博如今的年纪,还有他的身子骨,别说是做官了,恐怕就连活命,估计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为此,冯宝还让人从那些为杨博看过诊的郎中那里打听了一番。在得知了杨博真实的身体状况之后,冯宝也就不再对此事说些什么了。
而偏偏,杨博的身子当真是不行了。他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到如今也才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但是显然,杨博觉得自己的时间已经是到了。
所以有一天的早朝,杨博是上奏请辞,想要告老还乡了。
且不管小皇帝朱翊钧对于杨博的认识到底有多深,或者说是他对杨博有没有什么感情。不过既然是朝中的大臣想要辞归故里,做皇帝的也自然是需要挽留一番才行的。
不过这大都是做做样子而已,再说了,如今这个朝廷也并不是当真离了他杨博就不行了。而且杨博的态度很坚决,他是一心想要退休了。
如此,朱翊钧也只得是同意了杨博的请求。而这种情况,让站在朱翊钧旁边的冯宝是一点点准备都没有。本来,他觉得让杨博坐上这个吏部尚书的位子也没什么,等过过,杨博也就干不动了。到了那个时候,冯宝再找一个与自己关系不错的人,或者说是直接将张居正推上去。
但是,冯宝却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杨博的动作时如此之快!这才三个月的时间了,而杨博是毫无征兆的,说请辞就请辞。这让冯宝和张居正两人都是一点点准备都没有,没有准备好的人,也没有准备好的话。
这边虽然在着急,但是那边还要进行着。
朱翊钧既然是已经同意了杨博的请辞,那么按照规矩,他也自然是要问问杨博,吏部尚书的职位在他离开之后,应该由何人接任才最为妥当。
而杨博今日既然是前来请辞了,他心里面也是早就已经做好了打算。所以当朱翊钧这么一问的时候,杨博是想都没有像,直接就说出了他心里面早就已经想好了的那个人选,葛守礼。
葛守礼的名字一出,朝上也自然是议论了起来。不过这议论的内容也大都是觉得由葛守礼接任吏部尚书之位,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总之,满朝对于葛守礼几人,都是一片的赞同。
这一下子,可是将冯宝和张居正给急坏了。他们之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如今更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且,杨博这个会跟他们作对的人坐上吏部尚书的位子,就已经是让他们很难受了。好在杨博年老体衰,他们这才是没有计较。但是他们不可能看到杨博走了之后,换上来一个更加与他们不对付,更加会找他们麻烦的葛守礼了。
不过虽然二人都没什么准备,但是也绝对要破坏掉葛守礼的接任之事。
当天下午,就有朝中的文武大臣们联名上奏,推荐葛守礼为吏部尚书的奏折被放到了李太后的跟前。
对于这件事情,李太后并不是太过关心。在她看来,自己已经有了冯宝这个大太监和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来把持朝政,对于她来说也就已经够了。至于由谁来接任这吏部尚书之位,老实说李太后的心里面并没有太多的计较。而且在她看起来,葛守礼也是很不错的人选。
李太后是直接命人将这份奏折交到了小皇帝朱翊钧的手里,让他来看着办。但是在这里面,却是出了问题。
李太后派去送奏折的人是个太监,而且还是冯宝的心腹。这个太监根本就没有将奏折交到朱翊钧的手上,而是直接送到了冯宝那里去。冯宝舀到了奏折之后,也没有功夫生气,直接找来了张居正商议。
显然,他们两人是绝对不能让这份奏折被朱翊钧看到的。朱翊钧虽然聪明过人,但是毕竟还是个孩子,而且还没有真正地接触到什么权利,所以他对于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会轻信的。特别是这么一道,朝中那么多的文武大臣们联名上奏推荐葛守礼接任吏部尚书之职的奏折,若是被朱翊钧看到了,他绝对会马上就同意下来。
冯宝和张居正自然是不能够让这种事情发生。他们扣下了这道奏折之后,是赶紧又写了一道奏折上交给朱翊钧,自然,其中推荐了别人。
虽然说朱翊钧没有见到那道文武大臣们联名推荐葛守礼的奏折,但是朱翊钧心中也明白,如今朝中对葛守礼的呼声是相当高的。所以当他看到了张居正这道推荐别人的奏折之后,就马上找来了张居正,想要问个明白。
于是,张居正到了之后,朱翊钧就问他,为何不推荐葛守礼。
而张居正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介绍了自己所推荐的人,并且一番保证,此人绝对能够胜任吏部尚书之职。
不过,朱翊钧显然是想要弄个明白,在听完了张居正的话之后,他还是继续问他为何不推荐葛守礼的原因。
而张居正却是一副支支吾吾,不肯说话的模样。这实际上是张居正所想的办法,他故意做出这么一番模样,就如同有什么难言之隐一般。
果然,朱翊钧对此也是有了兴趣,追问他:“满朝文武大臣们都对葛守礼接任吏部尚书这件事情很是赞同,而且葛守礼在朝中的风评一向不错。为何张先生不推荐他呢?葛守礼不是个老诚之臣吗?”
张居正还是一副有些不太想说话的模样,蒙骗朱翊钧,说道:“葛守礼非老诚之臣。”不过张居正的话也就说到了这里,没有往下说。
但是,显然这也就足够了。
首发。
第五百三十九章混乱之局
第二天,早朝之上。、、正当满朝文武大臣们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葛守礼接任吏部尚书的那道诏书被颁发下来的时候,甚至是平日里都能够喜怒不形于色的葛守礼本人,都觉得自己这个尚书事做定了的。然而,却是得到了一个无法令他们满意的答案。
果然,接任吏部尚书之职的人不是葛守礼,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庸才而已,而且这个人也明摆着早就已经归到了冯宝之下。
对此,满朝文武是气愤的很,这件事情里面显然是有什么内幕的。不过气愤归气愤,但是既然这诏书已经下来了,那也就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令众人们想不通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何会看上那么一个庸才。虽然说如今不论是李太后还是小皇帝朱翊钧都对冯宝和张居正信任的很,但是想来这两位还不至于如此偏袒这二人,以至于不顾朝廷的大局,将吏部尚书这个如此重要的职位交到一个庸才的手中。显然这后面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的。
但是,这也只不过是众人的猜测而已。虽然说这种猜测非常的靠谱,事实也就是那么回子事,可是不知道实情的人们也自然是没有说什么的权利了。再说了,如今李太后掌握朝政,倘若这是李太后的意思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有认了。虽然说去讨个说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毕竟那是太后,可不是这些大臣们想见就见的。
而且葛守礼本人,虽然没有能够接任吏部尚书的职位,他也是有些失望的。不过葛守礼就是葛守礼,他可不是那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闹翻天的人。所以他虽然是失望,但是却也没有特别执着于此。
不过当他们知道这一次的诏书,包括选择人选等等事宜,完全都是由朱翊钧一人做的决断之时,这些大臣们的表情可就是不一样了。毕竟只要是皇帝的话,他们就可以去见,也可以询问,甚至是质问皇帝为何没有让葛守礼接任吏部尚书之位的事情了。
这些大臣们如今倒是颇为有一些群情激奋的意思。然而越是这样,这一伙聚集在一起的人就越是会将感情相互传染,这种情绪也就越是激化起来。
甚至是得知了这伙人要去干什么的葛守礼也是频频阻止他们,但是显然,葛守礼也说不动这一伙人。
他们甚至都想不到,即便他们去质问朱翊钧,或者说朱翊钧被他们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有些事情,已经说了或者做了的,特别是像圣旨、诏书这种东西,那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就算是朱翊钧认识到自己错了,他又能够怎么办呢。最多、最多也就是在心里面感到抱歉一番。再说了,他毕竟是个皇帝,就要保持皇帝的风度和仪态。这件事情说到底,最多也就是他用人不当而已,但是还没有到做错了的地步。他也不可能开口跟大臣们道歉什么的。
而且,这伙人就没有想到过。如今的朱翊钧才多大,不过十岁而已。最是容易受到他人的蛊惑而做出不当的决定了。这件事情他们只想着找朱翊钧去要个说法,但是却没有想过查查谁才是这幕后之人。
总之,这些人是联名上奏,想要见朱翊钧。面对这么多人的觐见要求,不论是朱翊钧、冯宝、还是张居正都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于是,一群人来到了朱翊钧的跟前,而且个个的面上都带着不缀的表情,倒是颇有一些逼宫的驾驶。这种状况可是把朱翊钧给吓坏了,他面对这些群情激奋的人也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张凡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虽然他也是为葛守礼觉得有些可惜,也明白这件事情的背后,必然是有冯宝和张居正的身影存在的。但是他却也没有太过对此觉得不平,也没有想过要去讨个公道什么的。
如今,却是听到这么一群大臣集体去到朱翊钧面前讨要说法,他也是大吃了一惊,赶忙是动身赶了过去。
等到张凡到了那里,却是发现现场已经是颇有些混乱了。
那些大臣们,一个一个地在朱翊钧面前说着话,主题也都是就那一个,那就是想要问朱翊钧为何没有让葛守礼接任吏部尚书这个位子。
不过显然,这群人也是太过激动了。一开始的几个人还好,问的话也还算是委婉,而且倒也是守规矩,一个一个地来。不过到了后面,那可就是有些杂乱无章了起来,什么话也都能问得出来,说出来的话也甚是无礼了。而且往往是前面那个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后面的那个人就已经是站了出来开始说话了。
场面是渐渐的混乱了起来,而朱翊钧显然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这种场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