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和伊里亚?艾布?马迪(1889…1957)等创造出来的。他们也是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流派,但和舒克里等人的一派又不完全相同,他们更多的是描写大自然和怀念遥远的祖国。他们也有自己的悲哀和痛苦,但更多的是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他们向着两极发展,一部分发展成为苏非主义(注:苏菲主义或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一种派别,也称神秘主义。它提倡隐遁苦修,秘密传道,脱离世俗生活,忽视肉体存在价值,专求精神上与安拉接近。苏菲主义在各伊斯兰国家流行甚广,已形成自己的一套道德和修行哲学。),即神秘主义;另一部分发展成为享乐主义。
在古典诗风派里,继邵基、哈菲兹、穆特朗等诗人之后,又出现了艾哈迈德?宰基?艾布?沙迪(1892…1955)、阿里?迈哈穆德?塔哈(1902…1949)、阿齐兹?阿巴扎(1899…1973)、艾哈迈德?拉米(1892…)和萨拉哈?阿卜杜?赛布尔(1931…)等有名的诗人。
本世纪前半叶,在伊拉克出现了两个著名诗人:杰米勒?绥德吉?宰哈维(1863…1936)和迈阿鲁夫?鲁萨菲(1875…1945)。前者是出身于贵族家庭思想开明的诗人和作家,常常在诗中发表诸如给妇女以权力等的进步思想,在形式方面他也是一个革新家。后者的诗歌倾向于保持古典的形式,它的内容往往带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具有明显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这里我们还必须提一下突尼斯青年诗人艾布?卡西姆?沙比(1906…1934),他没有学过外语,但他阅读了许多翻译作品,也读过不少“旅美派”诗人、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诗人的作品,从中汲取了营养,创造出新的形象。他的作品摆脱了阿拉伯传统诗的主题,大多为牧歌式的抒情诗,洋溢着热爱自由、追求解放的感情。同时在诗的韵律方面给人以清新、简明、流畅之感。他写有诗集《生命之歌》。“一旦人民要生存,命运必定作响应。黑夜一定会逝去,枷锁一定要砸开”是沙比的著名的诗句。他的诗作在阿拉伯各国广泛传播,很有影响;可惜他不到三十岁就夭折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阿拉伯各国的文学开始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趋于繁荣。从五十年代开始,各阿拉伯国家在政治上先后获得了独立,成为主权国家;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开始得到发展。但各国的政体不一样,有的仍保持着封建君主制,有的虽采取议会制,而实权掌握在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手里。阿拉伯各国社会结构的状况还是很复杂的,既有大量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也有民族主义和其他一些因素,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互起作用。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新一代阿拉伯作家大量涌现,作品很多,所反映的面也很广。有的作品描写工人、店员、知识分子等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也有不少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1912…)写有长篇小说《两宫之间》(1956)、《向往宫》(1957)和《甘露街》(1957)三部曲。小说描写开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几代人的生活经历,反映了近现代埃及社会的变迁。他所塑造的人物活动舞台,几乎都在开罗,所以有“开罗作家”之称(注:纳吉布?马哈福兹于1974年所写的长篇小说《卡尔纳克》(即埃及影片《咖啡馆》),是属于揭露前掌权者劣迹的所谓暴露文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埃及作家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加维(1920…),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和塑造农民形象,他的长篇小说《土地》(1954)和《农民》(1968)比之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同样反映农村问题的小说,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而且对主题的剖析也深刻得多。《土地》以第一人称叙述夹杂着第三人称回忆的笔法,写二十年代末期埃及农村生活。揭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土地》在探究现实问题的深度上,具有洞隐察微的笔力,因而受到好评。在艺术风格上,《土地》的文字通俗、明白、畅达,富于乡土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长篇小说《农民》一说它是《土地》的姊妹篇。另一个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杜斯(1919…),则善于用细腻、曲折的手法揭示政治、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往往以塑造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来表现主题。他写的《我家有个男人》(1957)是描写抗击英国占领军、反抗卖国贼和本国反动统治的长篇小说,得到很高的评价。作家尤素福?西巴依(1917…1978)著名的小说有《伪善之地》(1949)、《水夫死了》(1954)和《还我的心吧》(二卷,1954)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地区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等国文学也有了发展,涌现一批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小说、诗歌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数量也日渐增多。黎巴嫩短篇小说的先驱陶菲格?阿瓦德(1911…),早在三十年代就写有《跛足少年》(1936)、《羊绒衫》(1938)和《面包》(1939)等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表达了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和感情。近年来他的创作取得新的进展,长篇小说《贝鲁特磨房》就是一部影响颇大的作品。黎巴嫩其他较著名的作家还有苏海勒?伊德里斯(1922…),他著有《拉丁区》、《深邃的战壕》和《我们燃烧的手指》。作家艾哈迈德?苏维德(1927…),著有《来自太阳的宽恕》(1955)。女作家莱伊拉?巴阿莱贝基(1936…)的代表作有《我活着》(1958),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有安杜尼斯(1930…),他是黎巴嫩自由体诗歌的开创者,著有诗集《大地说话了》(1957)、《风中树叶》(1958)等。
在叙利亚,1951年成立叙利亚作家协会。作家们提出“艺术为人民、为生活、为社会服务”的口号,这对叙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作家哈纳?米奈(1924…)的长篇小说《蓝灯》(1954),是叙利亚现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以叙利亚港市拉塔基亚为背景,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反抗法国殖民主义占领的斗争。女作家艾勒法?伊德里比(1912…)著有《叙利亚故事》(1954)。作家阿卜杜?塞拉姆?欧杰利(1917…)著有长篇小说《塞维利亚之灯》(1956)和《噙泪的微笑》(1958)。阿卜杜?拉赫曼?巴沙的小说集《英雄的土地》和扎卡里亚?塔米尔的小说集《白骥的嘶鸣》(1959)都是比较著名的作品。叙利亚的诗歌、戏剧艺术也有相当发展。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伊拉克的文学创作大多是反映伊拉克人民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小说家祖?努?阿尤布(1908…)的作品大多是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阻碍社会发展的恶势力的。他写的小说《手、土地和水》(1948)描写了农民受大地主剥削和欺压的苦难境遇,反映了伊拉克农村的生活。阿卜杜?哈格?法兑勒(1911…)所写的小说《彷徨的人们》(1958)和《魔鬼》(1958)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使用讽刺的手法,是针砭时弊的作品。作家阿卜杜?马立克?努里(1921…)写有小说《人性的使者》(1946)和《土地之歌》(1954),作家福阿德?泰克里利(1927…)写有小说《另一面》,他们的作品运用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反映下层人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诗人穆罕默德?麦赫迪?贾瓦希里(1903…)的作品,以描绘政治生活和反帝爱国运动著称,因此他屡遭迫害,多次去叙、埃等阿拉伯国家避难,作品有《贾瓦希里诗集》(1957)。女诗人娜齐克?梅拉伊卡(1923…),著有诗集《碎片与灰烬》(1949)和《波谷深处》(1958),他是阿拉伯自由体诗歌的推崇者。诗人巴德尔?沙基尔?塞亚卜(1926…1964)也是自由体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写有诗集《掘墓人》(1952)、《武器与儿童》(1954)等,他的作品大多揭露社会的腐败,殖民主义的残暴和对革命的希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非马格里布(即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诸国也相继独立,民族文学有了较大发展。阿尔及利亚作家艾哈迈德·里达·霍霍(1911…1956)从三十年代开始从事创作,是阿尔及利亚中短篇小说的先驱。长篇小说《麦加少女》(1947)是他的成名作,也是阿尔及利亚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反映了阿尔及利亚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要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里达?霍霍于民族解放战争中牺牲。作家穆罕默德?狄布(1920…)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用法文写作《阿尔及利亚》三部曲:《大房子》(1952)、《火灾》(1954)和《织布机》(1957),分别描写城市贫民、山村雇农、产业工人的贫苦生活,以及他们反对殖民主义者的英勇斗争。这部作品基本上概括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至1942年美军在北非登陆这段时间阿尔及利亚的历史。1956年,摩洛哥和突尼斯获得独立。摩洛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穆罕默德?阿齐兹?拉巴比(1922…),他著有诗集《希望的歌》(1952)和《苦难与光明》(1958)等,诗人为获得独立的祖国发出赞美和欢呼。小说家阿卜杜?迈吉德?伊本?贾龙(1919…),著有描写在殖民统治下人民悲惨生活的《我的童年》和反映争取独立、反法斗争的短篇小说集《血谷》(1948)。突尼斯当代较著名的作家有巴希丁ず@锓?1917…),他写的长篇小说《死亡,或者我受你爱情的诱惑》(1957),描写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突尼斯知识分子的生活。作家阿什米?巴库什(1917…),著有自传体小说《我的信念常在》(1958)和讽刺剧《牛皮大王》(1959)。在非洲的现代阿拉伯文学中,我们还要提一下苏丹作家塔依卜·萨利赫(1929…),他的第一部小说《移居北方的季节》,在阿拉伯各国引起普遍的重视。小说写一个苏丹青年接受西方教育后,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突而引起思想上的矛盾,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