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被别人这么说着,李晟含着泪,却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合上棺盖,就此算是永别了。众人都显得有些黯然。若不是眼下还需要去逃命,只怕大家都会在这儿落泪了。
    “走吧。”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徐定压低了声音说道。他率先走在了前头。
    “嗯!”李晟点了点头,拉着小鸢的手,跟了上去。
    上到地面,东边的天已经蒙蒙的亮了。站在满是坟墓的乱葬岗上明显的可以看到西边夏丘城里的火已经熄灭。整座城池似乎已经了无生迹,只有淡淡的余烟从城池的中冒出。虽然离得还很有些距离,但丘上的众人都能十分清楚的看明白夏丘城已经毁了。
    “真惨!”只有真正经历了屠杀的场面才会感受到屠杀的可怕,只有真正见识到曹操的手段才会明白曹操的狂暴,面对西面已经成为废墟的夏丘城,李晟心中的伤感与愤怒是难以愈言的。因为曹操的缘故,他失去了自己的恩人。因为曹操的缘故,他连自己恩人的赞礼都不能举行,只能一个劲的逃。这实在是非常的无奈呢。
    徐定去牵马了,把李晟和小鸢留在这儿,让他们把地道口合上。这事情小鸢是不明白,但有着颇强记忆力的李晟却把当初李夫人的董卓记得清清楚楚。他按照李夫人当初开起地道的手法伸手旋动了墓碑上的圆球而将地道关上。看着那面沉沉的石板缓缓的合上,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地上的空气明显比地道里的要清醒许多,这令他自李夫人死后便一直有些混混噩噩的脑袋为之一清,总觉得心中中有些东西被闷在里头堵得慌,自觉得想要发泄一番。
    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手中握着的剑心中突然一动。他抬眼望向四周,目光在搜寻呢一圈之后,落在了自己左边不远的一块大石头上面。那倒不像是一块石头,它很平整,就像是一面石一般,正好可以在上面划字呢。
    “徐先生!”看着徐定牵着树林里存放的那两匹马过来了,李晟叫唤道。
    “什么事情?”徐定走到李晟的面前问道。
    “能帮我在那上面刻一些字吗?”李晟指着那面石壁说道,“您是剑术大师应该没问题吧。”
    “那上头?”徐定瞅了瞅,心中颇有些疑问:“你怎么会想到要写字的?”
    “曹操在徐州做下了这么些事情,我想在这世间给他留下一个证据,这多少也是处于对他不满的发泄吧。”李晟平静的说道。
    “是吗!那也好。”徐定答应了下来。他走到那青壁的前面,立定,也不回首就对李晟说道:“可以开始了,你念我写。”
    “好!”李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沉沉的开了口:“骂孟德。
    徐州富豪过百万,曹兵到来一旦休。
    白衣白甲蔽天行,报仇血恨如蝗过。
    自言孝子贤孙为,奸淫掳掠无不作。
    淋漓血刀向百姓,百里繁华竟成烟。
    唯独尔父身为人,凡我百姓皆同蚁。
    因果循环自不断,总叫汝曹九族夷。
    我操你曹操他老娘的不是人!”
    李晟流畅的说着,徐定以飞快的速度如同电光火石一般在石壁上刻着。原本以他的功力断不能如此作为,但由于手中青锋锐利,他倒是进行得十分轻松。
    李晟的这诗半文半白,让一个即使粗通文墨的人也能毫不费力的理解这诗中的含义。尤其是那最后一句,根本就是粗鄙的骂人之话,只是放在这里确让人自生一种爽快的感觉。
    “如何?”说完,也刻完了,李晟和徐定竟异口同声的询问对方。
    “很不错啊。”对于如此整齐的问话,他们先是微微的一愣,却也同样整齐的回答道。随即便大笑起来。这一笑,却是将两人心中关于昨夜的阴影给驱散了。
    虽然他们心里还存在着对昨夜的伤感,但他们现在却不在为未来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已经成为他们胸中的一种信念。
    “姑姑,你安息吧。等到有一天我重新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会用曹操的人头来祭奠你的。”李晟心里暗暗立下了这个誓言。尽管他也承认曹操确实是很厉害,但他却不怎么害怕曹操。因为他觉得自己和曹操相较的话,自己的优势还是很大的。至少曹操不可能像他那样拥有许许多多的“奇思怪想”。
   
第十三章 琅琊诸葛家


    作者:易飘零诸葛玄是在立春的那一天到达琅琊阳都老家的。当时已经听到东面的曹操隐隐有不稳的迹象。考虑到徐州与曹操的仇恨关系,聪明的他自然明白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心中登时心急如焚。
    “家族的转移可是得快了咯。”诸葛玄如此想到。
    很明显徐州的陶谦并非是曹操的对手。虽然徐州的重点是南部下坯一带,但北部的琅琊郡却也是一个战略要地。以曹操的才智,他必然会想到要切断徐州的外援。那么攻占琅琊、东莞二郡就显得十分重要。毕竟这里是徐州与青州的交接之处,一旦能够援助陶谦的公孙瓒南下,那么他首要经过的就是这两个地方。而且,这两处还是徐州少有的丘陵地带,算是徐州的门户,一旦攻下那徐州便只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
    “因此曹操是一定会来攻打琅琊的啊。而我们的阳都正位于琅琊的边上。虽然不清楚曹操军,究竟会在何时发动进攻,但在进攻时候战火会波及到这里却是事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我们得尽早作出打算才行。”一回到老家,诸葛玄马上去见自己那美丽的大嫂,将这样危险的情况向她说明了。
    尽管真正召开家族长老会的时候,向大嫂这样的女眷是不能参与其中的,但作为大哥珪的未亡人,诸葛玄认为自己有必要告知她这些东西的。
    出身江东的大嫂柔柔弱弱的自有一股惹人怜惜的风度。此刻她轻轻的开了口,将一切事情都交给了诸葛玄:“叔叔,一切大可以自便,莫要问我这妇道人家了。”
    “明白。”诸葛玄接过了这样的嘱托,总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他自己并不愿意挑这样得担子,但是在整个家族中缺乏能够说话之人的情况下,依旧有功名在身的诸葛玄便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大家不找他,还会去找谁呢?
    诸葛玄自是明白这事情,但他虽然明白必须把家族从琅琊迁出去,可迁到哪里他却没有任何得想法。在返家的第二天,,他拜忌过自己兄长的灵位之后,面对堂堂聚集起来家族中人,很很明白的告诉大家自己心中的彷徨:
    “人在何时、何处,会发生何事,完全无可预料。面对这样的局面,我知道家族必须外迁,但我实在没有办法告诉大家究竟要迁到哪里,我不能随意的给大家一个指引。”
    “那要不要请子将先生过来看看?”一个月后,诸葛家的管家甘海向自己的二主人建议道。
    在他看来,既然自己无法决定行止,那为什么不去请观相大家许劭来看看呢。既然人家有那样的好评,那他的本事自然也不应该太差才是。
    毕竟,骗一个两个人容易,骗许多人难啊。而且对于这样的事情,管家甘海还有有自己的门路。他已经透过许劭旁边的秘书海波得到了比较肯定的答复:“如果事琅琊诸葛家那边请我的话,我还是会去的。”因此,甘海就显得十分热心了。
    “你说笑吧?”诸葛玄瞪视着自己管家,脸上却是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我不想太依靠别人,尤其是在这样的大事上。命运这东西,说是说有上天的意念,也就是有所谓运气的存在,但那终究只是稍稍的对命运加以影响罢了。更主要的命运,无论是谁都还要靠自己来掌握啊。去请许劭,还不如我们大家一块聚聚自己好好的想一想呢。而且,子将先生并不是那么好请的,我也不想在跑去广陵请他。”
    当时,许劭正在广陵一带游历。
    “不用啊。我们完全可以请他来阳都的。我事先已经特意托人……对方说如果是您的话,那他是会过来的。”甘海的老脸上尽是一副太可惜了的表情。他今年大约四十左右,还算是正当壮年,但脸上过多的皱纹,却使得他看上去并平常人要老上许多。他是一个老实人,心里和脸上都是藏不住东西的。
    诸葛玄转过头来看了看甘海那满是可惜的脸上,心中微微有些不忍。甘海可是够忠贞的了,对于诸葛家的事情大都费心费力的张罗着,这令诸葛玄十分感动。
    “既然事情都已经谈妥了,那就给你一个面子,请许劭来一趟吧。”诸葛玄张了张口,差点就要把这话说出,但最后还是没有声音出来。
    一来,诸葛玄并不喜欢许劭,认为他是一个只会说迎合自己话的人;二来,诸葛玄清楚的明白眼下家中的情况并不乐观。
    诸葛家虽为名门,但到了诸葛玄这一代,却没有高官的出现。原先,诸葛玄和他的兄长,一个是六百石泰山郡丞,一个是四百石的侍郎,收入都不算很高,支付这么一大家子人的开销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了。而到后来,诸葛玄更是辞官返乡,在黄巾之乱后入幕荆州刘表的帐下,以没有与阳都这边发生关系。虽然阳都老家那边还有一些田产可供支用,但在这乱世,青州和徐州北部一带屡屡遭遇山贼战乱一类的事情,阳都这边已是空有田地却无人可用了。
    “唉……我们家的钱粮情况不好,无法支付那么大的费用。请许劭的这件事就此作罢吧。”诸葛玄就这样决定下来。考虑到自家的财产问题,他实在没有必要为了甘海的面子,而平白花那么庞大的旅费。他统计过家中的情况,发现眼下的资产状况比预料中的更糟。
    “哦!”甘海悻悻而退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虽然家里的情况他也明白。看到甘海离去,诸葛玄不由得蔚然长叹一声。虽然拒绝了请许劭来的建议,但家中究竟要何去何从,他依旧没有考虑。
    “怎么办呢?”他苦恼着,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之中。突然他脑海中精光一闪,眼睛顿时明亮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