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鉴赏辞典-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点了题。燕子因见“尘冷”,故只是“欲住”,终于还是“试入”了。这人格化的描写把它们的心理、神情写得维肖维妙。“相并”一词,明点出“双双”来,也绘出它俩亲昵之状,以此反衬闺中人之孤独。这一笔写从巢外入巢内的过程,下一笔则写入巢后的行动。“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因“尘冷”,有今非昔比之感,故到处相望,又“商量不定”。“商量”一语,内涵丰富,既对旧巢感慨,又对未来筹划。这细腻的描写把这双燕子写得活象一对小夫妻在选择安乐窝。“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句把燕子双双飞舞、戏弄春光的情景写得生动极了。“飘然”绘出燕子轻盈的体态与舞姿,加上“快拂”,在花梢上飞快掠过。这“快”字还有快活、无忧无虑意,也反衬了闺中人的忧伤。“红影”紧承“花梢”而来,又与“翠尾”相衬映,色彩十分鲜明。“分开”一词,用得有力而艺术。上句写轻快,下句写矫健。至此,双双燕的形象十分丰满突出。整个上片分四层,层次清楚,动静交错,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过片紧承上意,继续写燕子在广阔空间嬉戏春光。“芳径”是“花梢”“红影”的续写。“芹泥雨润”是进一步开拓。燕子本爱用芹泥筑巢,但这对贪玩的燕子,却“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这与上片“飘然”二句照应,把燕子的轻盈矫健作进一步的描写。“爱”“争”“竞”等词,又以拟人法写它们简直玩得狂热了,面对“雨润”的“芹泥”也不顾修巢,当然不会记得为人捎信哪!这就为下文作了准备。真是层层铺垫,丝丝入扣。而双燕的活泼顽皮形象可谓写足了!玩够便回巢,“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归晚”是一日时光的概括,“看足”是嬉戏春光的概括。“红楼”照应“帘幕中间”,是“旧巢”所在地,“柳昏花暝”照应“芳径”,前后照应巧妙自然,全无斧凿痕迹。王国维称之为“化工”之笔。玩够了,回巢当然就甜甜地睡一觉哪,“应自栖香正稳”,“应”是“敢情是”之意,猜测也。谁猜测?作者?闺中人?都合理。理解为闺中人猜测的话,那“便忘了、天涯芳信”就是一种埋怨的口气:你这燕了呀,为了贪玩,就连传信这么重大的事都竟忘了!害得我“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这样则更为亲切。“翠黛双蛾”在此指独守空闺的思妇。这两句是由写燕转入写人。全词用了大部分篇幅写燕之相亲相爱,欢快玩乐,反衬最后几句写人之空闺独守,愁盼归鸿。如此结束,韵味悠长。
  陈匪石认为“红楼归晚”以下六句是“讥不思恢复、宴安鸩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并说“居然《春秋》之笔”。可见寄托遥深正是本词主要特色,亦梅溪咏物词价值所在。(何瑞澄)
三姝媚
  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这首悼亡词追悼的是一位多情妓女。作者因韩侂胄事件受株连被流放,离开临安后,妓女在苦待中死去。词人获赦返临安,重访故人,已人去楼空,乃写下这首悼亡词。
  上片写物是人非,引起对妓女相思苦况的想象。开头三句“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是倒叙词人重访故人时的季节与室外景色。正是在这样的美景良辰,词人抱着满怀激情去重访故人。然而,一进屋,呈现眼前的,却只有“锦瑟横床”。“横”,随便放也,暗示主人已逝。室内陈设极多,何以突出一个锦瑟?以此点出物是人非也。一面也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意。睹物思人,更引起对青春年华的恋念;又世人常以“琴瑟之好”喻夫妻和美,此处也暗喻对美好爱情的追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原来头三句写好景不过是反衬哀情。接下去作者不写自己怎样伤心,而写“想”到故人别后如何相思之苦。一个“想”字领起,贯到上片末,几句都是虚写,与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种对面设想法是相同的。而从故人的相思之苦,也暗映着自己相思之哀。这种手法委婉有致。“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王孙骄马”喻指词人。这一层从外貌、行动、心理来绘画一个忠于爱情的痴心妓女相思苦守的形象。往下一层从一些细节描写,把这层意思深化。“道相思”却要“讳”,“理绡裙”还要“偷”,为什么?不能让外人知也。因为想念的是个“罪人”,自己又身为妓女,泪水只好往肚里吞。一“讳”一“偷”,把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十分细腻。在压抑郁闷中苦熬,自然天天消瘦,在“偷理绡裙”中发现腰围宽多了,才“自惊腰衩”。通过几笔生动细致的描绘,一个在黑暗环境下苦熬而又忠于爱情的妓女形象就突现出来了。
  下片写追忆旧时欢乐,决心画象留念。过片开头以“惆怅”领起,一连三句,仍属虚写,是词人在悼亡的痛苦中想起与妓女一起时的欢乐情景。“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他们爱情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段。失去了的东西倍感珍贵,现在想起来,只有倍加沉痛而已!写良辰美景的三句之上加个“惆怅”,就变成哀情了。这也是以乐景反衬哀情的一种。下文又转为写实了,“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铜驼”这里喻指临安街道。“声价”这里指下落、消息。这三句与上片开篇“烟光”以下三句遥接,这里是叙述事实,上片那三句是描写景色,都是写重访故人,打听消息的。打听的结果怎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闲花”无主,喻妓女。自己遇赦回来了,情人却又长逝,这永生的遗憾,如何寄托哀思?“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这里用了《丽情集》中的一个典故,叹崔徽死前还“为郎”留幅肖像,自己情人却连肖像都没留,那就只好为她画个像以永久留念吧!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中有“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一语,感人至深,也许多少受梅溪这首词的影响。为何要“暗”写?这个“暗”字与上文的“讳”“偷”照应,反映了他俩的身世、处境和遭遇,这都是黑暗社会造成的。词人被流放,妓女含恨死,又何尝不是社会的悲剧!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还可挖掘这首词的更深含蕴。(何瑞澄)
祝英台近
  荷花   
  高观国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闲,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本词副标题为“荷花”,上片先写荷花,再写人。首三句描绘荷花、荷叶,以红妆、翠盖来形容它们,以“拥”字衬托荷花之艳丽,以“翻”字刻画风吹荷叶的状态。时当盛夏,放眼眺望,但见水面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这里用一“暗”字说明其投影荫蔽了水边之地。
  “波面”两句,以澄霞比喻荷花,陈与义《虞美人》词小序中描写荷花云:“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伊人亦结伴登上小舟,泛游于荷花中。采香,见范成大《吴郡志》卷八:“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这里就指采摘荷花。
  “有人”四句,写饮酒游乐。欧阳修有《渔家傲》一首,是用民歌方式渲染出欢乐的情调,可以作为对比:“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写民间少女以荷叶当酒盏,欢饮至脸庞和荷花一样,醉眠于船中而不知船已搁浅。在本词则仅以“水溅红裙”和“晚醉”来概括这游乐的场面,他们在舟中泼水相戏,溅湿了色如荷花的红裙,欢饮至于都有了醉意。不知不觉,已是夜幕降临,月儿初上,风清露凉,欢乐已随白昼消逝,分别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下片连接上文写分别以后,思念同舟赏荷的伊人。“两凝伫”,点出双方黯然难舍之情。伊人去后,唯余寂聊忧闷,耳中不闻遏云歌声,“娇姿”是指怀想中伊人默默无语的姿容,同时也关连到眼前“欲敛娇红向人语”的荷花。
  “魂梦”两句,写西风乍起,想伊人别情无限,魂牵梦萦,心中良苦。这里亦暗指荷花红,莲心苦,“朝来又觉西风起。”“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欧阳修《渔家傲》)
  结末四句。以“遥想”两字,设想伊人此时亦正为相思所苦,她漫步水滨,双眉微蹙,宛如凌波仙子,纵然相隔云山万叠,自己亦能领会她的柔情。但她那优雅的仪态和轻盈的步履,犹如四周嫣然摇动的荷花,“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姜夔《念奴娇》)两者如今都无由得见,这种清幽的境界,亦只好让水际沙边的鸥鹭去领略了。(潘君昭)
烛影摇红
  高观国   
  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征鸿相唤著行飞,不耐霜风紧。雪意垂垂未定。正惨惨、云横疏影。酒醒情绪,日晚登临,凄凉谁问。 行乐京华,软红不断香尘喷。试将心事卜归期,终是无凭准。寥落年华将尽,误玉人高楼凝恨。第一休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