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皮县令也不能干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他可不会坐视本县百姓挨饥受饿。因为南皮县向东便是渤海,这位县令便发动县里的百姓前往海边从海里捞取海菜、贝类和虾蟹充作粮食,若是有渔网和海船的,则全部下海打渔,然后将捞上的海鱼晒干,也能当做口粮来吃。
刘和对南皮县令这种靠海吃海主动作为的做法大加褒奖,并且从中受了启发,他亲自给环渤海的各县写信,要求这些县的县令向南皮县令学习,将渤海这个天然的大粮仓充分利用起来,发动本县民众问海要粮,然后将节省下来的粮食出售给官府,这样就能再筹集到一批数量可观的粮食出来。
“环渤海”这个新名词,自然又是刘和首创,不过听起来倒是十分的贴切入耳。此时北方的百姓虽然有不少住在渤海的周围,但人们都视大海为凶险之地,更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吃海中出产的鱼贝虾蟹,这就导致偌大一个渤海年复一年的出产少人来取,白白浪费和淹没在浪潮之中。
下海捕鱼虽然有风险,时不时还有渔民落水遇难,但因为刘和的一声号召,再加上《大汉时报》的一番引导鼓吹,不久之后靠近海边的百姓们便积极响应官府的号召,开始向海滩进军,问大海要粮食了。
如果仅仅是靠号召,百姓或许还没有这么积极,但刘和愿意拿出银钱从靠海各县的百姓手中购买粮食,而且出的价格还很诱人,这就导致靠海的各县百姓宁可将粮食卖掉一大半,然后再从海里找吃的,说什么也要赶上难得粮价高的时候赚这一笔快钱。
刘和在南皮刚刚掀起了一阵问海要粮的浪潮,邺城方向便有快马来报,将弘农李傕搞摩擦的事情做了报告。刘和没想到在这种闹心的时候,李傕这厮居然还敢打自己的主意,他本来暂时还没有解决李傕的心思,现在却被挑得火起,决心马上解决李傕这个尾巴。
刘和觉得微服私访的效果已经达到,也就不再继续逗留南皮,他骑马迅速往邺城回赶,还在路途中时,便派出快马前往河内和洛阳送信,将自己准备对李傕动手的决心告知赵云和李严。
等到刘和抵达邺城时,贾诩正好赶来,两人自然少不了一番久违之后的长谈。
刘和虽然喜欢招揽人才,特别是有能力的人才,如今他麾下能用的军师也就郭嘉和李儒两人,如果贾诩能投效过来,自然是如虎添翼,不过他现在却不似当初那般窘迫,所以对贾诩的到来并没有显得太过热情急切,言语之间自有一种自信从容。
刘和问贾诩:“文和先生不在潼关辅佐李傕,却跑到我这里来,难道你也看出来李傕败亡在即了吗?”
贾诩苦笑说道:“世仁这句话可是把我贬得不轻,贾谋不敢说自己智绝天下,却也有几分谋国之才,我早就知道李傕不是谋取天下的雄主,迟早都要败亡。若非跟李傕有几分礼遇之情,我早就离他而去了。”
刘和又问贾诩:“文和先生尽然已经摆脱了李傕,这次来我这里,所为何事?”
“公子,我这次来,却是劝你不要对李傕斩草除根,不如留他一命,放他一马。”
“想必文和先生心中也清楚,当初我从武关经过的前一日,还遭到袭击,差点性命不保,而当时对我下手之人,便是那李傕。我这人虽然不喜欢睚眦必报,可对曾经想要害我的人,也不会手软。”


 第四八三章 贾诩的提醒

刘和从来没想过要做圣人,更不会没有原则地去宽恕自己的敌人,只不过他现在经常要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去做决定,所以对于一些敌人采取了相对宽容的处置办法。
比如,刘和虽然恨极了公孙瓒,但最终却没有下令屠杀令支公孙氏族人,而是默许他们乘船逃往倭奴国岛定居。再比如,刘和虽然讨厌公孙度,但却可以容忍公孙度暂时在乐浪立足,只要公孙度不再主动挑事,刘和就不会出兵攻打于他。还比如,刘和虽然很想吞并吕布手下那一票猛将,但为了稳住河东局势,却是迟迟不对吕布下手。
有时候,妥协和容忍就是一种政治。
刘和对于李傕在弘农至潼关之间存在,便属于一种容忍。为了避免直接与袁绍在关中交锋,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李傕倒向袁绍一方,所以刘和可以容忍李傕的存在,甚至可以把潼关至弘农之间的土地让给李傕,让他麾下的部队有粮吃。但是,容忍不等于是纵容,一旦李傕的行为过了界,刘和也绝对不会姑息,就像这次刘和便打算从洛阳和河内同时出兵,以万钧之势将李傕残留下来的一万多兵马彻底消灭掉。
贾诩此时来邺城,劝说刘和停止对李傕的行动,如果拿不出过硬的理由,只怕是难以说服刘和。
刘和问贾诩有什么理由要对曾经想要暗害过自己的人放一条生路,这个问题看似直白简单,想要很好地回答却是不易。刘和现在的实力比李傕强上许多,李傕还拦在了刘和进军关中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李傕跟刘和既有旧怨又有新仇,这么看来刘和有一万个对李傕动手的理由,却没有一个宽恕他的借口。
贾诩来邺城的路上便仔细思考过如何劝说刘和,于是一脸诚恳地对刘和说道:“在贾某看来,若非这场天灾拖延了时间,只怕公子现在正对并州用兵。一旦并州被拿下,接下来便是河东,然后是关中,而李稚然拦在大将军进军关中的道路之上,到时候势必要被剪除。此事既然贾某能够看透,李稚然自然也能看得出来,这次他趁着公子无暇西顾的时候贸然向东。看似冒犯了公子的威严,实则也是最后的挣扎。”
贾诩这话的意思。算是婉转地为李傕开脱,因为刘和能容得了李傕一时,却不可能容他一直存在下去,这次虽然是李傕主动出击,但也是因为生存空间受限,被迫无奈之下的挣扎,何况还没有给刘和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贾某之所以建议大将军这次饶过李傕一次,并非为李傕考虑,而是为大将军谋划。吾观世仁领兵以来的习惯。凡是涉及对外族用兵时,从来都是凶狠彻底,不留半分情面,而涉及内部争夺时,则尽力避免双方士兵的伤亡。公子这些年来从未下达过任何一条虐杀战俘的命令,便是一个例证。李稚然虽然可恶,但却尚有可用之处。公子何妨再放他一马,让他返回陇西与郭汜和羌人继续厮杀争斗,同时还能遏制西凉马腾和韩遂。”
贾诩这话说的含蓄,但主要意思就是说李傕是把好刀,与其费力气毁掉这把刀子,还不如把他丢到陇西去祸害羌人。祸害马腾、韩遂,这样做虽然有点放虎归山的味道,但也等于是借刀杀人,提前替刘和清理西进的道路。
陪同刘和接见贾诩的郭嘉,听完贾诩这番话之后,忽然笑着说道:“文和先生这个说法倒是新鲜,嘉虽然未曾到过陇西。但从这些年不时发生的羌乱来看,那边倒是确实需要一柄杀人的快刀。只是我想不通的是,如今袁绍尚在关中,就算公子放开潼关,李稚然又如何通过袁绍的地盘前往陇西呢?再者,又如何确定李稚然不会暗中与袁绍勾连,两家最终合兵一起对抗公子呢?”
郭嘉的这番话,前半段表面他对贾诩的提议比较赞同,后半段则是对李傕的为人表示怀疑。
“关中袁绍如今卧病在榻,三个儿子暗中争斗不休,田丰被袁绍下狱,颜良和许攸又去攻打汉中,只要李稚然出了潼关不去碰长安,返回陇西并非困难之事。至于大将军担心李稚然与袁绍结盟,此事却是万万没有可能。袁绍一向好面子,李稚然则是倔强固执之人,这两人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起去,只能是不死不休。”
刘和想到陇西的烧当羌、白马羌、唐羌、发羌等众多的羌人部落,也是觉得头疼不已,五胡乱华的时候,分布在凉州、并州和益州附近的羌人比起匈奴人和鲜卑人来,也没少做多少虐杀汉人的坏事。若是能把李傕赶到西边去让他屠杀这些羌人,倒也不失为一个借刀杀人的好办法。非我族内,其心必异。反正刘和的战略重点暂时不在关中以西,如果李傕能在西边消耗羌人,牵制马腾和韩遂的发展,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当初董卓能在陇西发家,靠得便是陇西羌人的支持,而李傕如今麾下的士卒当中也有不少羌人,我怎么知道放李傕回了陇西之后,他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刘和问出自己心中的顾虑。
贾诩回答说道:“贾某出自凉州武威,对羌人多有接触,在某看来,羌人虽然分布广泛,但他们不似北方草原的胡人那么团结,各个部族之间常年内斗不休,如今凉州有马腾和韩遂,陇西有郭汜,若是再多一个李稚然,只会加剧那里的消耗厮杀,并不会对大将军日后平复西凉和西域造成威胁。”
“呵呵,难为文和先生把口都说干了,就算我不看李傕的面子,怎么也要给您这个面子。传我将令,让子龙和正方暂缓西进的行动!”
刘和被贾诩说动,强忍着对李傕除之而后快的心情,最终还是决定再放李傕一马。
说完了李傕的事情,刘和把话锋一转,盯着贾诩说道:“听说文和先生的两个儿子如今被吕奉先扣在了河东?”
“不敢欺瞒大将军,贾某两个犬子其实是受了我的暗示,趁李稚然出兵陕县时,有意逃往河东避祸的。”
“哦,看来文和先生是早有预料了。知道李傕必然无法拿下陕县。”
“李稚然欺贾梁道为书生领兵,贾某却认为大将军在陕县安排的守将必然不是凡人,所以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李稚然的这次行动,也曾反复劝阻,奈何李稚然仍要一意孤行。”
“如今文和先生的两个儿子被吕奉先扣住,不知可有什么办法解救?”
“大将军何必明知故问呢?如今天下能从吕奉先手中救下犬子的,除了您之外。还有何人?”
“哈哈,文和先生倒是喜欢说实话!”刘和大笑不已。“子泰。你这就派人前往河东面见吕布,告诉他我可以再给他提供一些粮食,条件就是将文和先生的两个儿子送过来,另外让他再给高顺写一封解除部曲关系的亲笔信。”
刘和没有对贾诩说“我出面救你儿子,你从此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