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三皇的时代过去,大帝的时代过去,圣人的时代过去,属于我们的时代来临了!天发杀机,群星降临,苍茫大地,天地鼎革,万物变化,朝廷、世家、仙门,魔门,妖族,魔神,千百势力,万千纠缠,龙蛇并起,时代变迁,谁是真龙,谁是蟒蛇!”
刘秀叹息道。
一个大时代,在今夜开启。(未完待续。)
第191章人皇的风水格局(求订阅,求月票)
这一夜,发生了太多!
其中发生的变故,超越了过去十年,乃至是百年发生的事情。
刘秀有些目不暇接,来不及思考,就是向着村庄,城市看去。
只见倒塌不断,无数百姓被活埋在了其中,有些已经死于非命;还有无数的城池城墙倒塌,毁于一旦,可谓是损失惨重。
“似乎中土百州,风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似乎改变了人族的气数!”
刘秀看着整个破碎的山河,忽然之间心中生出了一种明悟。
风水之术,又名为青乌术、青囊术,又被称为叫做堪舆。
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
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为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形法”主要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
形势派,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气派,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确定选址规划方位。
然而不论派别如何,皆是遵循,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
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是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
正所谓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可见风水的妙处。
若是住宅风水好,可略微改变自身气运,气数,顺生顺水;
若是墓地风水好,能遗泽子孙,后世子孙福缘不断;
若是婚姻嫁娶出行,选择了好日子,能带来好运。
风水之术,说白了就是改变自身的居住环境,墓地环境,出行时间,方位布局等,影响,乃至改变自身的命格、气数。
在这一方世界,风水大师不少,可是皆是止步于相地之术。
而人皇,也是一位风水大师,只是他已经走出了“相地之术”,迈入了“相天之术”。
一般风水大师,不过是以一处住宅,布置风水格局;厉害一些风水大师,也不过是以一城一地,布置风水格局。再大一些,根本难以布置。
而人皇则是以中土百州为格局,挪移山河,变化地形,下面接应大地灵脉,上面接应诸天星辰之力,布置成了风水格局。
从而让中土百州,为无尽大陆中心,为气运最为鼎盛,人杰地灵之地,其他地域,远远不及中土百州。
只可惜了,随着一次次战乱,一些山河改道,地形变化,破坏了人皇设计的风水格局。
而这一次,地龙翻滚,导致了大地地形变化,引动的风水格局,更是发生了剧烈变化,引动了天地劫数。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酸丁一个,胡思乱想。即便是天地有大变,有种种劫数,那也是那些仙人,神灵,大帝,圣人顶着,我一个小小的锻骨境界,屁事都不顶!”
刘秀想着,去掉了心中的各种杂念,快速向前走去。
只见一个村庄中,无数的房屋倒塌下去,很多的百姓被埋在了下面,那些侥幸没有被活埋的百姓,纷纷出手,挖掘救助着百姓。
刘秀也是上前救助了起来,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很快的从一个房屋中,刨出了一个个尸体,鲜血淋漓,血肉模糊,已经死的不能再死。
这些村民,多数是凡人,在天灾面前,显得脆弱至极。
这是一个道法显圣的时代,各个修士,武者众多,可是更多的底层的百姓,芸芸众生,诸多的凡人,他们在天灾面前,弱小的好似蝼蚁。
这是一个道法显圣的时代,各路妖魔鬼怪,神灵仙人众多,只是这又是一个封建社会,朝廷的组织能力较差,救灾能力较差。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灵,倒是能能出手救助,只是神灵不会出手,只因为灾难是信仰的源泉。
在灾难时代,信仰才会沸腾。
那些高高在上的修士,也不会救援,只因为这些只是蝼蚁。
蝼蚁的性命,不值一提。
刘秀不断的行走着,走在了各个村庄之中,积极的参与着救灾,寻找着幸存者,寻找着遇到者的尸体,在破碎的瓦砾中,不断的搜寻着,不断的寻找着。看着父亲,在废墟中,寻找到了儿子的尸体,大声的哭啼,刘秀也是伤心至极,似乎死的是自己的儿子。
看着母亲,从废墟中,找出了儿子,儿子还有一口气,欢喜的笑着,刘秀心中也是欢喜不断,似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看着一对夫妻,刚刚救援下了女儿,又是不停息的拯救着邻居一家,刘秀心中欢喜。
刘秀从一个村庄,到了另一个村庄,不断的救援着,搜救着幸存者,还有死难者的尸体,只是片刻时间,刘秀就是真气耗尽了,哪怕是有三大神脉运转灵气,弥补着自身的损耗,还是有些筋疲力尽之感。
人力有时尽,在浩大的天灾面前,个人的努力,只是微不足道的。
这一刻,刘秀再次感受到了自身的无力,自身的弱小。
想要拯救灾难中的百姓,却是无力至极。
“武道,没有各种玄妙的变化,胜在直接简单,威力巨大,在战场搏杀中,威力无穷可是在抗击灾害,救援百姓中,却是显得无力至极!”
刘秀苦笑了起来,只感到无力至极。
“罢了,是该冲破大儒境界了!”
刘秀想着,浑身上下的文气酝酿着,蓬勃越发,这一刻要冲破桎梏,一举成就大儒。
原本,刘秀的计划中,还需要酝酿许久,文气圆满,夯实根基,基础变得牢固,才成就大儒境界;只是现在,顾不得这么多了,不圆满又如何,根基不牢固又如何,这一刻他要成就大儒。
“我这辈子注定成不了仙,只是凡人一个!”
刘秀自嘲着。
浑身上下的文气凝聚着,最后化为了一个文心。
嗡嗡嗡!
在凝聚大儒的时刻,刘秀感到了大地的意志,山川的意志,众生的意志,星辰的意志,虚空的意志,天道的意志,无穷无尽的意志。
天地所及,无处不是意志。(未完待续。)
第192章圣人九问(求订阅,求月票!)
恍惚之间,刘秀感到四周的场景变化着,进入了一片幻境中。
只见四周站着一个个男子,身穿古老袍服,数量有上百之多,好似天地的唯一,日月环绕在身后,星辰在头顶闪动,脚下踏着幽冥,主宰着天地八方。
中古百圣,纷纷降临。
刘秀心中禀然,已经明白了一切。
传说中,冲击大儒境界,会进入幻境中,在幻境中会出现百圣降临。
百圣会提出九个问题,文道修士要回到圣人的九个问题。
答案,没有高低之别;答案,没有对错之别。
而不同的回答,会凝聚出不同的文心。
不同的回答,会得到圣人不同的奖励。
“何为圣人?”
中古百位圣人,齐声问道。
“圣,通也。圣人,为通达之人。圣人调理天道变化,调理人伦变化,百姓和谐,天人合一!”刘秀回答道。
“何为儒道?”
中古百圣再次问道。
“儒,柔弱也;儒,愚蠢也。明悟弱小之道,愚蠢之道,便是明悟儒道!”刘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皆是追求成为人上人,成为强者,成为皇者,凌驾于众生之上。儒者,好似流水,往地处流去,滋润着宛若草芥的黔首,养育着沙土般的黎民!”
“世人,皆是追求聪明,变得智慧出众;唯有儒者力求愚蠢,将自己变得愚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万千蝼蚁,不避生死!”
“何为圣道之路?”中古百圣问道。
“圣道,始于儒,繁荣于百家,终于法!”刘秀道:“圣道之路,诸圣不一,各有不同,然则殊途同归,皆为克己复礼!”
中古百圣问道,“不知习武之道,只懂得逞强斗狠,不过一禽兽尔!为何修炼武道?”
刘秀道:“我习武,是为了获得有尊严,有活下去的权力;我习武,是为了保护不能习武之人;我习武,是为了以我剑,开辟新的纪元!”
“敢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古百圣又是问道。
“乱世,将相本无种;治世,将相本有种!”刘秀淡淡道,“有科举,将相本无种;无科举,将相本有种。多数时期,将相本有种;少数时期,将相本无种。将相本有种,是多数人;将相本无种,是少数人!”
“江山血路,山河需要血染,可对?”
百圣又是问道。
刘秀答道:“百姓无德行,圣人无法教化,鲜血可教化;百姓无仁爱,圣人无法教化,战争可教化;百姓卑鄙下贱,圣人无法教化,敌人长矛可教化;礼崩乐坏,圣人无法教化,唯有铁血可教化!”
“民贵君轻,可对?”
刘秀答道:“百姓有德行,民贵君轻;百姓无德行,民轻君贵。君,民,熟贵熟轻?不是圣人说出的,而是百姓德行决定的。若是百姓有德行,团结一致,敢于反抗暴*政,君王为之恐惧,曰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自然是民贵君轻。若是百姓无德行,一盘散沙,无力反抗暴*政。百姓弱小如猪羊,无力反抗暴政。反抗暴政者,尽数被杀死;顺从者,苟活下来。百姓如牛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然是君贵民轻!”
“品德十二法,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何为德行之首?”
百圣又是问道。
品德十二法,何为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是仁为首,有的是义为首,有的是忠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