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设计游戏程序反而成了他的爱好。不仅如此,儿子还慢慢成为一个电脑软件高手。这位母亲采取的办法和杨老师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父母要寻找突破口,就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思想中的热点是什么?兴奋点在哪里?
找到突破口以后,父母还要放下架子。引导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和孩子心灵上的平等。如果父母一直摆出教育孩子的架势,即使您找到了突破口,也无济于事。因为在孩子看来,您还是要教训他,要把他这样或那样。因此,父母要先放下架子,不妨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默默引导孩子。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如果父母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的突破口在哪里了,今后我们要改变办法,要这样做……”那么,您的教育就如同白开水,无滋无味,而孩子还会在心中生出些敌意和警觉来。
把引导和训练结合起来。习惯培养毕竟是具体行为的体现,因此,的确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和强制。在一定时期,光引导孩子是不够的,看到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习惯时,还是要及时进行强制纠正。父母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不能少,巧妙的引导教育也很需要。
上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注重孩子的第一次
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重视并抓住每一个“第一次”的教育时机,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
一位母亲讲了自己的经历:女儿小小现在7岁了,从小到大不知摔了多少跤,但自从她会爬开始,自己每次都不主动抱她起来,而是鼓励她:“自己爬起来,你真棒!”
有了第一次,不管摔得多厉害,小小都能自己爬起来,还会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尘。她以后会遇到比摔跤更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我希望她永远记住“我能!我会!我很棒!”小小一天天长大,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日益强烈,吃饭、穿袜子、戴帽子……什么事情她都要自己试一试。尽管几乎每次我们都要“返工”,花的时间比直接代办多得多,但如果第一次不给她自己试的机会,无异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实践的权利。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懒或笨,其实,原因全在于当初的“第一次”啊!
有一次,我带她去修鞋。鞋匠给顾客准备了一张小凳子,小小坐在凳子边儿,拍拍空出的一大半地儿:“妈妈坐这儿!”我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修鞋的老师傅夸道:“嗬,这么小就知道心疼人了,真不错!”小小一听,又得意又害羞,小脸都红了。这是小小第一次会心疼妈妈,也是第一次听到“心疼人,不错!”这个评价,以后再要她为别人做什么,一提“心疼人”她就很乐意。
小小个子高,所以每次出去玩儿,我们都鼓励她不要大人抱,自己走。一次去动物园前,先和小小讲好条件就是自己走,可一下车,小小习惯性地说:“爸爸……爸爸要……”小小的父亲蹲下来,故意问她:“你要干什么啊?”小小涨红了脸,仿佛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不十分情愿地说:“爸爸……牵着!”
面对孩子的童稚,小小的父亲立刻意识到她第一次表现出控制意志的能力,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美,于是小小走得更来劲儿了。
孩子刚上小学时,第一次放学回来,我就不失时机地告诉她,放学后,第一件事就应该是写作业,学习完后才能玩。所以孩子从上学到现在,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学习完后再玩”已经成了孩子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
学习完后,将桌椅、书包整理好,睡觉前看几页课外书等习惯,也已经成了小小生活的乐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这一切都源于做父母的“第一次”的指导,所以,只有不轻易放弃第一次,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对于第一次的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一天,小小的姥姥买菜回来复秤,生气地说:“这个狗东西,少了2两!”在旁边玩的小小听到了,不一会儿就用上了:“小猫咪是狗东西!”大家都觉得好玩,哈哈大笑,小小就把大人的笑当成了夸奖,后来这个词就怎么也改不了了。看,第一次的坏影响多可怕!
从这位母亲的叙述可以看出,几个第一次,对女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以后是否会依赖这个行为模式一直走下去,关键就在于他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应如何。因此,我们建议父母们,在培养孩子习惯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第一次。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试想,如果绳索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缠好,即使你再缠上100道绳索,也只能越缠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础,注重第一次或前几次良好行为出现后的鼓励和强化,以及不良行为出现的教育与矫正。这样,在每天缠上新的“绳索”的时候,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比方说,小孩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看大人的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千万别笑,如果你笑,还夸他“孩子真聪明,嘴巴真巧”,这孩子第二次还骂,而且会骂得更厉害。小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只关心大人的反应。所以对孩子的第一次骂人,最好的反应就是不理他,没有一个人理他,冷淡他,让孩子自讨没趣,他就会明白:“这不是好事情,别人都不喜欢。”以后也就不会故意去强化这种行为了。
教育家陈鹤琴对此曾有过精彩论述,他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好。所以,对于第一次的动作,做父母和教师的要格外留意指导,以免错误。”
上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让孩子亲身体验
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经历过,孩子才能从中获得切身的体会,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经验。
在体验教育上,中西方教育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中国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生怕各种意外和疾病,生怕孩子吃苦,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认为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辛苦一些。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错误的体验”后获得的记忆更为强烈,感受也更为深刻。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是一种最见成效的教育方法。
洛克就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当然,教育在于引导。在习惯的培养当中,要有些快乐的事情,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好习惯,也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坏习惯的丑陋,不能容忍。
8岁的刘强上学时常常忘记带午饭,每当此时,他就打电话来要求妈妈到学校给自己送饭。刘强的妈妈是一位会计师,工作很繁忙,刘强的坏习惯使得她经常被打断工作不说,也耽误了时间。
为此,妈妈多次找刘强谈话,但无论是苦口婆心讲道理,还是气极了打骂,收效都微乎其微。刘强照旧记不住带饭。后来,妈妈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决定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带饭的感受。于是,妈妈找到刘强谈话,认真地告诉他:“刘强,妈妈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妈妈工作很忙,不能总是给你送饭到学校。如果你下次还是忘记带饭,你应该自己对此负责。”
刘强答应得很痛快。但是第二天,刘强还是忘记带午饭了,他习惯性地又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忘记带饭了,你给我带来好吗?要不我就得饿肚子了。”
妈妈说:“我们已经说过了,刘强。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妈妈很忙,没空过去给你送饭。”
刘强继续跟妈妈磨,但是这次妈妈很坚定。她很和蔼但坚决地拒绝了刘强的要求。
刘强没办法,只好饿着肚子。整整一个下午,刘强都在忍受饥饿的折磨。
晚上回到家的刘强很是生气,妈妈决定不安慰他,让他自己好好想想,体验到自己因不带午饭而饥肠辘辘的滋味。刘强虽然不是很开心,但在以后,妈妈发现,刘强真的很少再忘记带午饭了。
让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直接体验到后果,父母不对此加以评论和指责,效果会更好。
每天早上如何让孩子起床,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的烦恼。大多数孩子都有赖床的毛病,父母总是一次次地催促孩子起床上学,他们或者温柔唤醒,或者直接掀开孩子的被子,逼迫他们“起床、刷牙去”。孩子满腹牢骚,他们讨厌父母打扰他们的睡眠、破坏他们的美梦,父母也不厌其烦,早起的好心情可能就在这吵吵闹闹中失去了。
8岁的埃米莉喜欢睡懒觉。每天,她都希望在床上多呆几分钟,而这几分钟总是一拖再拖,直到误点。对此,妈妈有时会发脾气,甚至大发雷霆,无奈的埃米莉总是慢慢起来,很不高兴地吃早饭。
每天的叫喊让妈妈很不满,也感到很累。埃米莉也一样,她甚至觉得是妈妈的原因让自己迟到了,如果妈妈不再那样催促,自己肯定能很早就起床。
埃米莉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个小闹钟作为礼物,另外在礼物盒子里还有张小纸条,纸条上写道:“亲爱的埃米莉,你不喜欢太早被别人叫醒。现在你可以自己作主,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