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算品三国-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三处叙述中,第一处明言“皇叔”之说是根据《三国演义》,而第二处、第三处虽然加了引号,却又言之凿凿,大体上是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这就需要澄清一下了。
刘备的皇族身份,是见于史书记载的。如《三国志·先主传》说他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诸葛亮也说他是“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尽管古代史学家如裴松之、司马光、胡三省等对此有所怀疑,但毕竟是见于史书的明确记载,和刘备同时代的人,大体上也承认。至于他的辈分是否是“皇叔”,则不见史书和谱牒的证实,就只能是小说家之言了。当然,此说并非始于《三国演义》,比《三国演义》成书大约早30…50年的《三国志平话》,就有“刘皇叔”之说。《演义》在此基础上,为了突出刘备的正统地位,便特别强调他的皇叔身份了。
标题: 58 “始作俑者”的典故,不能这样用
内容: 在易书第二十二集《力挽狂澜》中,评论鲁肃说:
“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品三国》204页)
“始作俑者”,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引用的是孔子的话,俑,是偶人,古代用木制或陶制的俑来陪葬。孔子反对这种做法,说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开始用俑来陪葬的人,不是要断子绝孙吗!)孔子为什么反对?是因为“象人而用之”(用人的形象作成俑来陪葬)。古代帝王和贵族有的用活人来陪葬,孔子认为这是不人道的,不仅反对用活人殉葬,连用俑来代替,他也反对,认为在骨子里也是不人道的表现。后来用“始作俑者”的典故来比喻第一个做某种坏事和开创某种坏风气的人。是贬义词组,对于做好事的人是不能用的。对于孙刘两家来说,鲁肃首倡孙刘联盟是一件好事,怎能说是“始作俑者”呢!
不久以前,台湾的领导人陈某,在讲话中曾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义工们作了很多好事,引起全岛舆论哗然。“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用尽)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是形容罪行累累,砍尽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恶。这个典故只能作贬义用,不能来形容做好事。“始作俑者”的典故和这是一个道理。
标题: 59 周瑜和孙策并非“从小一起长大”
内容: “《三国志·周瑜传》告诉我们,周瑜是孙策的‘铁哥们’,从小一起长大,而且‘独相友善’,已达到‘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的程度”(《品三国》209页)
孙策和周瑜是年轻时的朋友,这不假;但说“从小一起长大”,却是不确切的。
孙策是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市)人,周瑜是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二地相距遥远,古代交通又不方便,二人“从小”是不可能相识的。《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和《周瑜传》都说:孙坚初兴义兵,讨董卓,把家属迁徙到舒县,从此孙策才和周瑜相识,而且成为好朋友。孙策与周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周瑜把道南的大宅院给孙策全家住),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周瑜传》)。这年是初平元年(公元190),孙策和周瑜都是16岁,相当于现在高中生的年龄,二人何曾“从小一起长大”呢?
标题: 60 赤壁战前,关羽到过江陵吗?
内容: “当时刘琦在夏口,手上有一万人;关羽在江陵,手上也有一万人。刘备兵败当阳后,无法再去江陵,遂‘斜趋汉津’(汉津是一个渡口,在今湖北省荆门境内),和前来接应的关羽会合,渡过了沔水,又遇到江夏太守刘琦,一起到了夏口。”(《品三国》219页)
这段表述有错误。综合《三国志·先主传》、《关羽传》和《鲁肃传》的记载:刘备从樊城渡过汉水后,另派关羽率水军乘船数百艘沿汉水(又称沔水)向江陵方向进发,约定在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会师。刘备在当阳之长坂被曹操的轻骑击溃,向江陵的方向退走。途中遇到东吴的鲁肃。鲁肃劝刘备往东吴的方向靠近,以便与东吴结盟,共抗曹操。于是刘备改变撤退路线,斜着向汉津进发,到了汉津,恰好和关羽的水军相遇,渡过了汉水,又遇到刘表的儿子江夏太守刘琦率兵一万余人前来,于是共同到了夏口。
易书说关羽在江陵,大约是对《三国志·先主传》和《关羽传》的记载解读错了。《先主传》的原文是:
“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关羽传》说: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城将南渡江(汉江,即汉水),别谴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二传所说的“使会江陵”、“会江陵”,是说派关羽率水军沿汉水(沔水)前进,目的地是江陵,刘备计划与关羽在江陵会师;并不能理解为关羽已经到了江陵。但刘备遇见鲁肃后,改变了计划,不向江陵进发,而是“斜趋汉津”,向夏口的方向退走。“适与羽相会”(《先主传》),“适与羽船相值”(《关羽传》),是说刘备走到汉津,恰恰遇到了关羽的船只。这时关羽正走在路上,便与刘备相会了。于是关羽便不再向江陵前进,率水军与刘备、刘琦等共同到了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北侧)。
由此可见,开始时关羽率水军想要去江陵,但在汉津遇到刘备后,便改变了方向。易书说:“和前来接应的关羽会合”,是说关羽到了江陵,又回来接应,岂不是瞎折腾一气!事实是:关羽在去江陵的路上,就随着刘备急转弯了,何曾到了江陵?
标题: 1 面目全非(1)
内容: ——古文翻译纠误之一
1.“刘氏种不足复遗”
“董卓打算废少帝(即刘辩),立陈留王(即刘协)时,曾经找袁绍来商量,并且说:‘刘氏种不足复遗’。也就是要彻底颠覆大汉王朝,结果当场遭到袁绍反对。”(《品三国》43页)
这件事见《三国志·袁绍传》。董卓所说的“刘氏种不足复遗”,不能翻译成“要彻底颠覆大汉王朝”,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遗,在这里音“位”,是交付、给予、赠与的意思。刘氏种,指皇帝的刘氏宗族,“刘氏种不足复遗”,意思是:在他们老刘家这一族人当中,只有刘协还好一些,不能把帝位再给予其他人了。
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说:
“卓欲废帝,谓绍曰:‘皇帝冲闇(暗),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
这条资料可以做上述文字的注脚。“皇帝冲闇”,是说少帝刘辩年幼愚昧,因而在“刘氏种”中“陈留王犹胜”(陈留王刘协还好一些),可见其他人就“不足复遗”(不配给予帝位)了。
这时董卓入京不久,他虽然要废立皇帝,人选还只能在“刘氏种”中选择,怎么会说出“要彻底颠覆大汉王朝”的话来呢!
2。“车驾旋轸,东京榛芜”
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决定迎奉天子,许多人有疑虑,荀彧和程昱坚决支持。《三国志·荀彧传》记载了荀彧的话,其中有“车驾旋轸,东京榛芜”的句子,易中天翻译为:“天子在颠簸,洛阳一片破败“(《品三国》73页),这译文是错误的。
车驾,是皇帝外出所乘之车,引申为外出的皇帝,或皇帝的代称。轸,车后横木,也代指车;旋轸,掉转车头返回。榛,是一种落叶的小乔木,果实就是榛子;榛芜,是草木丛生,一片荒芜。“车驾旋轸”,并不是“天子正在颠簸”的意思,而是说:天子的车驾已经回到了洛阳;“东京榛芜”是说洛阳一片荒芜,并不是一片破败的意思。杂草丛生是荒芜,满目断瓦残垣是破败,二者有所不同。尽管当时洛阳是既荒芜,又破败;而从原来的词意来说,应该是荒芜。
这年7月,16岁的汉献帝在军阀杨奉、韩暹的护送下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回到了一片荒芜残破的洛阳,处境仍然非常困难,所以曹操有奉迎天子的想法,与手下的谋士商谈此事。如果天子还在军阀的控制下在外面颠簸,曹操才不去淌那汪浑水呢!
3。“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初平元年(公元190),渤海太守袁绍和冀州牧韩馥等人,要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表示反对。易书写道:
“曹操悲愤地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也就是说:‘你们到幽州去朝拜新皇帝去吧,我自己一个人西进长安,到那里保卫当今皇上去!’”(《品三国》74页)
这件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原文说是“太祖答绍曰”,是口头回答还是书面回答,不详。易书写为:“曹操悲愤地说”,而“悲愤”之意,为原文所无。这件事,只是一个基于本集团利益的口水之争,曹操并不是与现任皇帝有什么真情实感,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勤王”,有什么可以“悲愤”的?易中天添加一些情绪上的东西,往往会失去历史的真正韵味。而最主要的是:对“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翻译是错误的。北向,是面向北方,尊奉那个幽州的皇帝刘虞;西向,是面向西方,尊奉长安那个皇帝刘协;并没有让袁绍等人到幽州去朝拜新君,曹操本人西进长安去保卫现任皇帝的意思。说的是“北面”和“西向”,并不是“北上”和“西进”。
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注引《先贤行状》的记载:建安九年(公元204),曹操攻克邺城,袁氏的守将审配被俘,曹操有意不杀他,而他始终没有说一句服软的话。临刑时,面向北方而死,说是“我君(袁尚)在北。”说明古代的忠臣义士,以国君或主公所在的方向为贵,有大事时要向那个方向祷告或跪拜,临死时也要朝着那个方向死去。我们看史书,这种例子很多,可以作为“北面”和“西向”的注脚。
标题: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