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跟阿蕙说:“买办、账房,都得用自己人……买办暂时还帮不了你,账房上的老人,我这边可以支一个给你。”
阿蕙笑了笑:“船舶公司新开了码头,生意也还不错,只怕你那里也是手忙脚乱。我这小打小闹的,请公司的老人来帮忙就太大材小用了。买办我准备交给陆通;账房的话,我先顶些日子,等有了可靠的人再说。”
这话是安慰大哥,让大哥放心的。阿蕙的右手被割断了几根筋,写写算算的活儿她干不了,所以她不能顶财务的差事。
大哥却没有深想,笑着,没有再接话。
前些日子因为阿蕙的案子,公司和赵家都算经历了一次波折。船舶公司的确是人手不够。
赵嘉越是怕阿蕙觉得,家里对她的事不管不顾的,以后想起来心寒,所以才提议从账房上抽一个人给她。
其实公司的账房财务已经够忙的,根本调不出人手。
而阿蕙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又这样明理。知道赵嘉越作为公司东家的难处,赵嘉越蛮欣慰的。
他就不再坚持了。
次日,阿蕙就把自己的打算,和陆启平商量了一下。
听到阿蕙准备把买办交给陆通,陆启平连连摇头:“他年纪小不说。没有做过买办,只怕办事不妥!我替您寻个合适的,也就是这几日。您先别着急。”
“就陆通吧!”阿蕙坚持,“您替我爸爸做事的时候,才多大年纪啊?陆通虽然年纪小,却是勤勉果敢。不过是个小小印刷厂,磨练磨练他。等他再大些,您还要送他出去念书,早点有担事,没坏处。”
她字里行间透露出想励炼陆通一番。让他更加成熟,将来到了国外也不至于惹事。
可陆启平的意思,是怕陆通给阿蕙添麻烦。
阿蕙的印刷厂。不是陆通学习的地方。
陆启平想替阿蕙找个熟练能干的。
阿蕙却执意想交给陆通。
阿蕙的坚持,让陆启平只得同意。
他把陆通叫到身边,把阿蕙的意思告诉了他。
陆通有些懵。他倒是没想过阿蕙会交给他这样的差事。
他还以为要做几年保镖和司机呢。
“四**看重你,你小子敢惹事,老子打断你的腿。”陆启平教训儿子,然后把自己的买办经验,一一说给陆通听。
陆通这回没顶嘴,反而拿起笔,把陆启平说的注意事项一一记录下来。
他的态度认真端正。
陆启平老怀欣慰。
阿蕙这边的印刷厂如火如荼展开,赵嘉林却还在犹豫。
宁嫣然劝他辞职,自己找几个英文好的朋友,开家出版社,像阿蕙说的,翻译些英文教材,肯定有大赚头。
他倒也心动,只是不知道怎么跟戚海久开口。
当年若不是戚海久请他做编辑,也许今天他还在家里闲逛,做个逍遥纨绔少爷呢。
戚海久对他有恩情的。
看着阿蕙那边忙得有模有样,赵嘉林心里也痒痒的。
甚至上班的时候,他也没什么精神。
戚海久的未婚妻欧阳幼睿一直和赵嘉林是一间办公室,看到赵嘉林状态不对劲,就问他到底怎么了。
赵嘉林又是犹豫了,最终支支吾吾,含混把自己要开出版社的意思,告诉了欧阳幼睿。
欧阳幼睿当天吃午饭的时候就告诉了戚海久。
因为赵嘉林说的很隐晦,欧阳幼睿也不敢肯定他就是那个意思,让戚海久找赵嘉林谈谈。
晚上下班的时候,戚海久请赵嘉林吃晚饭,顺便问他,是不是有其他打算。
赵嘉林只得硬着头皮,把家里的意思说了一遍。
戚海久哈哈大笑,拍他的肩膀:“这是好事啊!这些年西洋的教科书真是热门,每个学校都会开几门西方学科,这是个好点子,你应该去做……”
他很大方,说的也很真诚。
赵嘉林就更加不好意思了。
“我这一走,报社这边……”赵嘉林轻咳。
“人往高处走嘛。”戚海久笑笑,“我把你当朋友,希望你前程似锦,你倘若有其他顾虑,就真的太见外了!”
第153章报应
赵嘉林以为,戚海久肯定会不舒服。
不成想,戚海久表现得很大度,真诚祝福赵嘉林又更好的发展。
赵嘉林就舒了一口气。
他回家之后,跟阿蕙大赞戚海久,称赞他为人处事的成熟豁达。
在这个破碎融合的年代,豁达且目光长远的男人,将来定有一番作为,戚海久天性如此。
“出版社的事,你早做准备,需要什么就告诉我。”阿蕙笑着说。
赵嘉林连连点头。可回味过来,又觉得不太对劲,怎么阿蕙的话,像吩咐孩子似的?
不过,钱还在阿蕙手里,有什么需要还真的要告诉她。
赵嘉林又平衡了一些。
大哥的船舶公司,九月底又接了笔生意,去新加坡运橡胶的,运费不菲;还有其他几趟短途生意,一天天忙起来。
阿蕙的印刷厂已经筹备得差不多,只等机器回国,她倒是空闲,就和宁嫣然帮着赵嘉林出版社的事看公办室、添办公用具,比自己的事还要忙。
赵嘉林为了出版社的事,专门去了趟东沪,找两个从前在学校就是学报编辑的同学来帮忙。
家里人都在忙碌。
大哥却意外接到了一封二哥从北平发来的电报,让大哥给他寄钱。
他又没钱了。
从二月开始,他就不停发电报来说,他生活拮据,让大哥汇钱给他。大哥每次给他发电报,都是推诿。
上次阿蕙出事,大哥也给二哥发了封电报。
结果,接到的回复还是借钱。
大哥就把半年来收到的电报总汇一下,让大嫂拿给二嫂。
已经分家了,倘若二嫂愿意给二哥钱,要从二房的账头上出。
二嫂不同意,大哥是不会寄钱去北平的。
二嫂自然不会做主。
当初分家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家里还跟从前一样。一切都是大哥说了算,只是把财产的所有权给二嫂的儿子明尔。
至于财产的支配,仍是听大哥的。
烫手的山芋又被抛给了大哥。
大哥就把这些电报全部烧了。
至于二哥在北平过得如何,大哥也不想再管了。小四出事,大哥哮喘又犯了一回,发电报给二哥。想让二哥回来帮忙。
结果,二哥回复电报时只字不问胞妹的案情,只要钱,让大哥伤透了心。
大哥收到二哥电报的隔天,老太太也收到了一封从北平寄过来的长信。厚厚的写了整整十二页。
字迹娟秀,是她妹妹姜锦华寄过来的。
老太太接到信的时候,正好大太太和二太太在她院子里摸牌。
于是老太太就当着两位儿媳妇的面看信。
姜锦华字里行间挥洒着悲伤。
她和赵嘉俊结婚不过半年。她曾经离婚时带在身上的两千多大洋早已挥霍一空,五月份的时候就被房东赶了出去。
姜锦华卖了首饰,和赵嘉俊租赁破胡同的矮房,挨过了这些日子。
五月底的时候,姜锦华得知自己怀孕了,万念俱灰,只想一死。
他们已经穷困潦倒,连自己都养不活。哪里还养得了孩子?
而赵嘉俊居然和万花胡同里的**搞在一起,日夜不归家,姜锦华怀着孩子。正是显怀的时候,人很难受,而丈夫时刻不在身边。
她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甚至后来都没米下锅。
七月中旬,赵嘉俊跟朋友去做生意,去了趟东北。
后来,他朋友回来了,赵嘉俊没有回来。听说他在东北又认识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还是日本人的干女儿,有钱有势,看中赵嘉俊长得漂亮,自愿跟了他,供他吃住。
姜锦华没法子,只得用赵嘉俊的名义,给茂城发电报要钱。
而茂城赵家,一直没有给她答复。
她挺着肚子去东北找赵嘉俊,可赵嘉俊已经住进了有日本兵把守的官宅里。姜锦华在门口停留了一天一夜,远远看到了赵嘉俊的影子,而赵嘉俊对她视而不见,避之不及。
写到这里,她的信纸都有泪痕,字迹被泪水晕开了。
她在北平无依无靠的,实在没法子生活下去;而赵嘉俊又在沈阳,和日本军官的干女儿你侬我侬,不再要她。
她又一个人回到了北平。
她的孩子快生了,而她在北平无依无靠。哥哥死后,嫂子就不准姜锦华登门,她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她要来茂城!
她在信里说:她是赵嘉俊明媒正娶的妻子,怀着赵嘉俊的孩子,她总不能把孩子生在北平的破烂胡同里。她要来茂城赵家。
她是赵家的人了。
看到这里,老太太手一顿。
这封信的日期是八月二十日,而现在已经九月底了。
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再过些日子,姜锦华就要到了。
她说,她是五月份知道自己怀了孩子的,那么她应该是四月份的身孕。而等她到茂城的时候,孩子可能都六个月了。
姜锦华顶着大肚子,要坐两个月多的火车到茂城来?这一路上的颠簸,她又是一个人,就不怕出事?
她既然要来,连电报也不发,只是写了封信,这分明就是先斩后奏。
老太太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要是知道了姜锦华怀孕,而赵嘉俊又抛弃了她,老太太给把自己的一些私房钱全部寄给她,托北平的娘家人照顾她一二的。
老太太恨姜锦华不争气,可到底是自己的亲妹妹。撇开赵家,姜锦华落魄了,老太太还是愿意帮助她的。
可是她不能给姜锦华在赵家立足而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