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称雄-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很高兴看到你还没有死掉!”豪格冷眼望着多尔衮。

“豪格,你甘心做汉人的鹰犬,对的起太祖和太宗吗?”

豪格望着多尔衮,心里满是恨意。当初若不是多尔衮三兄弟使计,太宗死后,皇位理应由他继承,可多尔衮为了一已私欲,却执意阻拦,最后让一个三岁孩童当了皇帝,多尔衮自己做了摄政王,把持朝政。

甚至后来那一次西征,本来他是主帅,可多铎兄弟却又故意夺他帅权,最终使得女真在燕北大败,那场大败,也让女真彻底败亡。

那时,自己最终选择了归顺大汉,因为他知道,有多尔衮在,大清就没有他的位置。

“多尔衮,你有何资格说这种话,瑗珲城的八旗子弟还在抵抗,你却已经带着人弃城而逃。你甚至就在二十里外的河边,屠杀了两千不欲再战的同族。多尔衮,大清完全就是亡在你的手里。”

多尔衮冷哼一声,紧握着手里的剑。

“成王败寇,何足多言。今天,就让我们了结过往的恩恩怨怨吧!”

“你想怎么了结?”

“就让我们决斗。”多尔衮看了眼四周,在他的周围,只有不到一千人,能战者不足一半。而包围他们的人,却有不下两千,他们还有马,还有火铳。

自知逃脱无望的多尔衮,只希望最后能生的硬气点。

“决斗?都到这个地步了,你难道就不想着归顺大汉?”

多尔衮摇了摇头。

“看来你是有自知之明的,你就是想降,也难逃死路一条。”

“废话少说,你敢不敢与我一战。”

豪格跳下马,身边的将领劝阻,可豪格不予理会。

“有机会能手刃此贼,我岂会错过,你们都听好了,一会谁也不许插手。若是我倒霉的死在此贼剑下,你们切不可放过他们,将他们全都带回去,若有人反抗,通通格杀勿论。”

豪格提着自己的剑,却把佩带的手铳扔到一边。

“啊!”

两人大喊一声,都握着剑向对方冲去。

双剑交击,火星四溅。

剑撞击到一起后,两人又迅速错开,然后都迅速转身,再次挥剑劈砍过去。

“你”

豪格看着自己肋下入肉的短剑,有些不敢相信,多尔衮居然在转身时又掏出一把短剑,出其不备的一刀捅进了豪格的肋下。

“就算死,我也要先带走你这个叛徒!”多尔衮冷着脸道。

“那就一起死!”

豪格吐出一口血,握剑的手却是用力的搅动几下,刚才多尔衮完全不顾防御,用大剑耍了个花招,故意露了破绽,诱豪格一剑捅进他的腹中,他自己却也得以把短剑捅进豪格的肋下。

多尔衮根本就知难逃一死,所谓的决斗,不过是费尽心机也要杀掉豪格。

大剑在腹中搅动,多尔衮痛叫一声,右手却猛的拔出短剑,又狠狠的往豪格肋下连插几天。

豪格挣扎着向往退,跌倒地上,他按着自己不断喷血的肋下,感觉力量在流失。

“杀光他们,杀!”

临死之前,豪格用尽力气怒吼一声。

多尔衮握着那把滴血的短剑,也摔倒地上,口中犹自喊着,“杀!”

两支女真队伍,绞杀在了一起,枪声,喊杀声渐渐停止,那不到千人的残余清军,已经被打着大汉建州军旗的另一支女真人斩杀一空。

多尔衮和豪格也早已经气绝身亡。

ps:爷爷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了,这两天得办丧事,愿爷爷一路走好。

这两天更新可能没法保证,但以后会努力更新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692章 开门七事'

菜市街早上天还没有亮就热闹了起来,送菜过来的菜农,来批发上菜的菜贩子,还有那些早早起来摆摊的。还有不少人喜欢大早上来买头批新鲜菜,冬日里的早晨总是亮的很晚,菜市场的人早早的挂着灯笼开始营业。

菜市场里人声嘈杂,挤满了买菜卖菜的人,每个菜摊主都将自己最新鲜最好看的菜摆在摊子最前面,连夜送来的新鲜蔬菜,还洒上了些水,显得更精神。那些从附近河里水库里运来的鱼虾,一些聪明的摊主甚至在下面垫上了冰。

菜市场菜式很足,刘钧一大早陪着丽娜来逛菜场。回京之后,他又恢复了每周周末微服出宫,去丽娜的德国饭官,住菜市街的四合小院。刘钧甚至在上周末还与丽娜摆了酒席成了亲,就邀请了菜市街胡同的一众邻居,还有丽娜的一众在汉的亲朋,婚礼简单而又热闹。

成亲之后,丽娜住进了刘钧的四合小院,但也依然还经营着德国饭店。如今,德国饭店的连锁店已经一共开设了十三家,遍及北京、天津、保定、通州等数城,生意是蒸蒸日上,收益颇丰。

“生菜多少钱一斤?”

丽娜的汉语已经说的非常好了,论普通话,她甚至比不少本地大汉百姓还要好的多。其实如今德国饭店经营的这么大,她这个东家根本不需要来买菜,用刘钧的话说,掌握整个盘子就够了。

但丽娜也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每周她总会抽出一两天时间,大清早的亲自跑一跑京师各个菜场,这样一来,她就对于饭店的原料采购这个环节有更清楚的了解。

“生菜五文一斤。”那个摊子的老板是个中年妇人,看着比较忠厚的样子,但手脚却十分伶俐,同时能招呼好几个客人。女人出来摆摊做生意,其实在中明以后就十分普遍了,但如今在大汉朝。这个情况却更进了一步。

如今的大汉,似乎人人都向钱看,个个都在争着赚钱,不但男人们在外挣钱。年轻的伙计姑娘也进工坊赚钱,甚至是那些妇人,也一样开始在外抛头露面的赚钱。

“黄瓜呢?”

“黄瓜也是五文一斤。”那位大婶用远不如丽娜的普通话道,她的普通话里似乎夹带着一点山东口音,但也毕竟是北方口音。也不妨碍沟通。

“五文一斤,贵了些吧?”

“五文一斤哪贵,一点也不贵的好不,你们下现在是啥季节啊,这季节吃黄瓜,以前可是只有皇上和达官贵人才能吃的到的呢。还有这生菜也是,那以前都是泰西那边才有的,早先也都只有贵族家和大饭馆子里有的。”

那黄瓜和生菜确实很新鲜,尤其是这个季节的黄瓜,那是反季节蔬菜。很早以前。就有暖房冬季种蔬菜,最早是皇家种的专供宫廷的。后来大户人家也会弄个暖棚,到如今,精明的菜农,也开始搞起了反季节种植。

这种反季节蔬菜的盛行,最重要的还是如今肯买的人多了,说到底,还是大家手里的钱多了。

“白菜呢,这季节白菜正当季,总不会贵吧?”刘钧笑着道。

“白菜也有好些种呢。俺这有油白菜、黄芽白、包心菜、大白菜等好几种,最便宜的是大白菜,两文钱一斤。黄芽白三和包心菜三文一斤。”

刘钧拿着支铅笔把这几样的价格都计在一个小本子上,本子上已经记了好几组数字。是在其它摊位上问的价。

虽然只是一些普通的菜价,可菜价却关系民生,菜的价格,其实能反应出很多情况。

在龙汉二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如今看来已经有了稳定的趋势。

今天早上陪着丽娜转了一大圈,走了京师五个菜场。还有两个在城外的批发市场。各种菜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从牛羊猪肉,鸡鸭鹅,到河鱼海鲜,以及各种蔬菜和数种粮食价格。

目前,粮食的价格还比较稳,从龙汉元年到现在,基本上都保持着一个比较固定的价格。其中大米的上米价格基本上保持在每担两块银元上下。

中米、下米以及粳米都更便宜一些,但市场上也还有不少价格比较高的米,多是关外运来的东北大米,以及从暹罗、缅甸、越罗运来的南洋大米,这些米都是极好的米,口感更佳,但价格也更高。最贵的暹罗香米,每担达到五块左右。

麦子的价格跟上米价格相当,也在两块一担左右,但面粉的价格则要高出不少。

总的看来,现在上米的价格相当于以往一两五银子一石。

过去一石是大约一百五十三斤半的样子,而现在粮食主要以担为主计量,一担是一百斤。原来用银子按两算,现在用银元按元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两块银元左右。

因此现在两块银元一担的上米价格,其实相当于原来一两五银子一石米。算起来,比起崇祯时期,粮价其实还低了许多,但比起万历时期还是高出不少,那时一两银子在丰年能买两石粮。

不过如今的粮食价格,主要是由朝廷政策主导的。由于刘钧认为眼下国家大力发展工商,士工商阶层的收入大大增加,为了让农民阶层收入提升,改变贫困面貌,刘钧把粮食的收购价一直定在一个较高于明代时的位置,特别是有了粮食收购保护价后,农民就算丰年,也不会遇到谷贱伤农的情况。

粮食的收购价格的偏高,自然也就导致了粮食市场售价的提高。

上米二十文一斤,这个价格比过去确实高,但细思一下,如今大汉的百姓收入普遍的提高了不少,就算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一月最少也有四块银元,她们每月除了厂里包吃住外,挣下的薪水还能买上两百斤大米,比之过去,她们的购买力还是增强了许多。

而且现在市场上两块一担,只是上米价格,中米和下米、粳米则要便宜不少,尤其如今还有许多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的推广,使得粮食市场上也有大量的玉米、土豆、红薯等粗粮,这些粮食价格更便宜,普通的家庭若是粗细粮搭配,那么口粮花费并不大。

大豆价格和小米相当,但比米麦要低一些,黑豆和高粱等则又更价格低些,与土豆红薯相当。

逛了一圈菜市场下来,刘钧发现,京城菜场的供应量很足,且菜式很多。哪怕现在已经是腊月了,可菜场上依然到处可见各种绿色的新鲜蔬菜,黄瓜、白菜、萝卜、芹菜等。

同时鸡鸭鱼肉也很丰富,京师现在有专门的屠宰场,每天有专人检疫然后屠杀,最后批发到各个菜市场。

河里、水库里、海里的鱼产,每天也源源不断的送进京来。

新鲜的鲤鱼,不过每斤二十文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