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子武士-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于永涛不由犹豫了起来,打仗打的是后勤,而海参崴早已发出了警告,目前轻武器弹药不足,国内的铜包钢弹壳复装次数有限,现在的子弹大部分都是二次复装,甚至有三次复装的,卡壳的次数明显变得多了起来,哪怕九五突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步枪。
    若是小队作战,子弹炸药还可以管够,而现在大部队只能保证每人二百发子弹,打完了可就没了,所以若是与其它势力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些弹药根本就保证了不了一场战役的胜利,更何况打完了肯定还有小规模的冲突,难道要用木棒铁棍?
    “我们要给后勤争取机会,现在武腾野牵头的连发散弹枪已经搞出来了,而且我们的车床有很大的问题,之前我们得到的机床都是那些数控机床,老技术们给改成手动的,精度和灵敏度实在是太差了,远远不如半自动的机床。
    所以我已经让二傻尽量的寻找到这种比较落后的机床,只要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以自制武器,至于子弹,还需要等待更好的时机,或者是找到更多的弹壳。”杨威有些无奈的说道。
    核战催毁了整个社会的工业体系,越是先进的东西就越是脆弱,相反那些比较落后,六七十年代的半自动类的机械却有着大的优势,一场核战下来,让人类社会倒退了百年之多,某些地方甚至直接退回到原始社会去了。
    “好吧,不过我希望你能批准在罗蒙建起来的瞭望塔上安装炮台,我把那些拖拽式的火炮改成固定炮台,少量的炮弹我相信大球能给整出来。”
    “当然没问题,这个我批准了。”杨威点了点头。
    “被动的防守毕竟不是正途。”于永涛接过杨威写下的手令,苦笑道。
    “当然,有的时候不一定要动用武力,比如谈判。”
    “谈判?”于永涛一愣。
    “是的,我决定去那几个势力走走,跟他们谈谈,尽量的为我们争取时间,只要我们的武器能够自产自足,那么我们就不必再惧怕任何人了。”杨威郑重的说道。
    “你亲自去?那“废土”怎么办?这可不行,还是我去吧,至少我去过那些地方,多少有些了解。”于永涛稍稍沉吟,摇头否定道。
    “呵呵,不行,一定要我去,至少我可以与他们达成一些比较有效的协定,而你则需要留守,“废土”咱们两个若是都离开了,谁来维持“废土”的运转?放心吧,周健良会带几名特种兵跟着的,倒是你,你离开了谁能震住那些大兵?!”杨威笑道。
    于永涛知道杨威说得一点错都没有,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越是混乱的世界,军人的地位就越高,“废土”便是如此,能当上兵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情,至少能穿上比较像样的军装,还能拿上保护安全的武器,最重要的是,吃的也要比一般人要好一些,毕竟军人需要保护民众,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否则的话都成病秧子,还要当兵的有什么用。
    “废土”的军事建设与民生建设一样,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从最初的几支手枪步枪,一大堆的子弹壳为基础,到今天人手一支步枪,而军官基本上都有手枪配备。
    手榴弹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单兵武器也得到了大规模列装,而40mm的榴弹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步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凝固汽油弹虽然研究了出来,可是现在也只是一种震慑性的武器,防御有余进攻不足,再有就是海参崴正在研究,很快就可以拿出手的迫击炮和自产自足的半自动霰弹枪。
    “废土”最令人骄傲的无疑就是独立研究出来、性能已经相对稳定的简易直升机了。这种直升机虽然是使用汽车的发动机进行改装,至少是一种能飞,可以在空中进行二百公里,最远可以达到四百公里进行搜救支援的尖端装备。
    不过因为直升机都些吃油的大家伙,以“废土”目前油料储备,顶天也就支持四轻一重,外加正躺在地下车间里还没有完工的两架更重型一点的直升机,再多就不太现实了,除非能找到更多的能源补充。
    用两年的时间在军事建设上能做到这一步,杨威已经很知足、很满意了,其实海参崴牵头的科研所里头,武器种类很是不少,比如履带式的自行火炮,八轮的装甲运兵车,这些东西基地里头都库存,而且大多完好,开着就可以走,特别是履带式的自行火炮,在废墟中行驶再合适不过。
    但是杨威却不敢装备,直升机就够吃油的了,这种重型履带式自行火炮车简直就是喝油了,所以这些比较强悍点的东西都只在地基地进行维护保养,只配给少量的油料,为的是万一出现了什么危机,直接加油就可以开出来,进行小范围的活动。
    说起来,民生建设方面的确是杨威最不满意,可是却也最无奈的部份。“废土”目前基本食物都是自于数量庞大得,超过万人组建的半民兵式的搜索队在废墟中挖出来的。
    现在的气温很低,足够冰冻一些食物,所以倒也不用担心变质,酒类,饮料这些东西都会经常的运送回来,可惜现在最头疼的仍然是食物紧缺,方便面这类带有包装的速食现在成为了主要来源,运送回来之后捣碎混上面粉或是大米蒸一蒸,勉强可以下咽。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肉食了,祖国的环境保护之差可谓全球闻名,十几亿人挤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庞大的人群就像是一大群的蝗虫,足以把任何可食用的生物灭绝。
    大难之前,在祖国境内,除去几块小得可怜的原始森林之外,野生动物都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人工圈生存,而一场大战下来,更是雪上加霜,相对于两万人来说,大战之后幸存下来的那些牲畜本就瘦得让人流泪,根本没有几两肉。
    前几天找到了两匹路都走不动的瘦马,宰杀之后,炖得脱骨稀烂,再加上白菜土豆还有一些可食用的菌类,分到两万人的食盆里,每个人也只能分到那么一点点的油腥而已,肉根本就看不到。
    无土栽培虽然时常会输送一些绿色的植物,主要是西红柿和青菜叶,但是毕竟数量有限,每吃一次新鲜的蔬菜就相当于过一次春节了。现在,“废土”的人们把分青菜叶和小片的西红柿的日子戏称为鲜菜节。
    不过据杨威所知,科研部门准备又上马一个新的项目,蘑菇种植。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颇具有传奇性,当初一块破木头一直都放在无土栽培的实验室里,因为实验室的温度一向都是整个基地最衡定的地方,加上还有人工合成的模拟阳光,那根破木头竟然长出了十几株木耳,几根白生生的蘑菇,还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猴头菇。
    当初杨威看到那根烂木头的时候,几乎要怀疑这木头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千年灵木,竟然一下子就长出三样不同的菌类植物,当时差点就把杨威给乐昏过去,清醒过来以后同样恨不得一巴掌拍死自己。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菌类对环境要求极低,有点温度,有点湿度,再少点阳光,不用像那些青白柿子一样的去呵护,自己就长成了,这么好的果腹之物竟然在这种偶然的情况下才发现,杨威和无土栽培那里的那些技术员几乎要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了。
    使用无土栽培实验室里的那些仪器将烂木头上的孢子分离出来,“废土”里那些除了搜索队之后留守的人员四下去寻找木头,把木头外面的焦炭去掉,里面的料磨碎代替锯末。
    其实这些菌类的种植在大破灭之前,都是使用塑料袋将含有菌的锯末包住,插上几个孔放到阴湿的地方,时常浇些水,只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从那些小孔里长出菌类植物来。
    不过一次大难,在核高温下,哪里还能找得到完好的塑料膜?所以最后还是使用那些铁皮制成的槽子,将加了培养菌的锯末塞进去,摆放在无土栽培实验室里,就连鼠圈这个比较温暖的地方都要摆上几大溜,住户的家中更是每家都分配了一些,谁家的长出来归谁家,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福利了。
    再有十几天,第一批白菇和木耳就可以收获了,猴头菇还得再等一段时间,到时候又能多了一种口味,被冻白菜烂土豆摧残得几乎退化的舌头总算是能尝到其它的味道,“废土”的每个人都很是兴奋。
    杨威想到兴奋处,敲着桌面的手指头节奏越发加快,脸色也微微有些潮红。“废土”的建设基本上已经走正轨,在秦老爷子领着一些有经验的公务人员下,已经很少需要杨威亲自去光顾了。
    军事建设现在虽然处于瓶颈期,但是杨威已经与刘海峰商量了一下,决定在自己从外面谈判回来之后再进行一次远程搜索,如果能碰巧找到什么军事基地或是隐秘的弹药库,那就发了,杨威相信,生机勃勃的“废土”,早晚有一天会走出低谷,重新焕发强大的生机。
    杨威那个不锈钢的茶杯发出与桌面轻触的轻响声,让杨威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却是简美妍刚刚给杨威的杯子添了水,将茶杯放到了桌面上。
    看到杨威看向自己,简美妍的脸不由一红,快速的退了两步,自从简美妍闻到过杨威身上那股交合后的味道,就再也没有办法以平常心态面对杨威了,每每杨威把目光落到她的身上,简美妍总觉得杨威的眼睛像是能穿透她的衣服把自己看得光光的一样。
    简美妍还是个完壁之身,算起来也二十五、六了,她也是一个很正常的女人,也会有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求,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有些焦躁不安。
    杨威能够在“废土”里坐上头把交椅,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的男人,这样的男人自然会对女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所以杨威不免也会成为简美妍性幻想的目标,几种原因加起来,使得简美妍总是会期待着杨威把她按倒在那张大大的办公桌上。
    可是处女却又对性不免又怀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下意识的进行抗拒,这种复杂的感觉,让简美妍心跳变快,长久不见阳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