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见,以及各种各样的不平等。不公平的肇事者们也许并没有违犯法律,但是他们既非正义的也非公平的。
然而,相反价值并不是人生体验的极致。在主线的终点还横卧着负面之负面(否定之否定),①'负面/否定(ne~gatl‘ve):负面与否定在英文中是用一个单词。作者在此就是运用了negative这一单词的两个不同含义。——译者'一种具有双重负面性的对抗力量。
我们的主体是生活,而不是算术。在生活中,两负并不得正,两个否定不等于肯定。在英语中,双重否定不符合语法规则,但意大利语却可采用双重甚至三重否定来表达一个否定陈述,以使其形意相符。在痛苦时,一个意大利人可能会说:“NonhO ltier。te mia!”(我永远不会没有得不到任何东西!)。意大利人很懂生活。双重否定只有在数学和形式逻辑中才会变成肯定。在生活中,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坏。
一个在冲突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人生体验极限的故事必须依循以下模式来进展:这一模式必须包括相反价值、矛盾价值和否定之否定价值。
(这一负面变化的正面镜像是渐入佳境、锦上添花,终致完美无缺。但是,由于神秘的原因,根据这一进展过程来操作对讲故事的人来说却是有害而无益的。)
否定之否定(负面之负面)是指一个复合否定,其中生活情境不仅会在量上变坏,而且还会在质上变坏。负面之负面已经达于人性黑暗势力的极限。就正义而言,这一状态即是专制。或者可以用一个既适用于个人政治也适用于社会政治的短语来表达:“强权即真理。”
试看一些电视侦探系列片:它们是否都达到了极限?《雇佣侦探斯潘塞》、《昆西》、《科伦波》和《她写着谋杀》中的主人公都代表着正义和维护这一理想的斗争。首先,他们面临着不公平:官僚不许昆西进行尸体解剖,一个政客幕后操纵企图使科伦波不再调查这案子,斯潘塞的委托人对他撒谎。历尽艰辛越过了一个个由不公平的力量制造的期望鸿沟之后,警察终于发现了真正的非正义:有人犯罪。他击败了这些力量,使社会恢复了正义。大多数犯罪剧中的对抗力量都绝少超越矛盾价值。
试将这一模式与《失踪》对比一下。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讲述一个美国人埃德?霍尔曼(杰克?莱蒙饰)在智利寻找在一次政变中失踪的儿子的故事。在第一幕中,他便领教了不公平:美国大使(理查德?文图尔饰)为他提供了半真半假的信息,希望让他打消搜寻的念头。但是,霍尔曼坚韧不拔。存第二幕高潮时,他发现了一个可悲的非正义:军政府谋杀了他的儿子……其间还有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的参与。霍尔曼予是极力试图伸张正义,但在第三幕,他达到了他求索之路的终点——遭受迫害,而且昭雪无望。
智利正处于专制统治的深渊。军政府的将军们可以朝令夕改,你星期一的合法行为到星期二可能变成非法,并在星期三因此而遭到逮捕,在星期四被处决,到星期五一早又变成合法。正义根本就不存在;生杀予夺全在独裁者一念之间。《失踪》无情地揭露了非正义的最后极限……而且不无反讽意味:尽管霍尔曼无法控告智利的独裁者,但他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将其揭露于银幕——这也许是一种更加美好的正义。
黑色喜剧《公道自在人心》则更进一步。它让正义循环了一圈,回到了正面价值。在第一幕中,律师阿瑟?柯克兰(阿尔?帕西诺饰)在不公平面前挣扎:巴尔的摩律师协会迫使他告发其他律师,而一个残酷的法官(约翰?福赛思饰)利用职权阻止了柯克兰的一个无辜委托人的复审。在第二幕中,他勇敢地面对非正义:这个法官被指控毒打并强奸一名妇女。
但是法官有他自己的计谋:法官和律师之间的仇恨众所周知。实际上,律师最近还当众揍过法官。所以,这位法官打算迫使这位律师在法庭上为他辩护。当柯克兰出庭为他辩护时,媒体和陪审团将会认为法官无罪,相信没有一个律师会去为一个他仇恨的人辩护,除非他确切地知道被告是无罪的,他们不相信律师会仅仅出于原则而为法官辩护。律师企图逃脱这一圈套,但最后撞到了负面之负面:一个由最高法院的法官们所把持的法律专制集团,利用敲诈威逼的手段来迫使律师为他们的朋友辩护。如果他拒绝的话,他们将会揭发他过去的绯闻并取消其律师资格。
然而,律师却不惜违犯法律来与他所面临的不公平、非正义和专制集团奋勇抗争:他走到陪审团前面,宣布他的委托人“有罪”。他知道他的委托人就是强奸犯,他说,因为他的委托人告诉过他。他当众毁了法官,为受害者赢得了正义。而且,尽管这一惊险游戏标志着他律师事业的终结,但正义却像一颗钻石一样光芒四射,因为它并不是那种将犯人关进监狱时的短暂的正义,而是那种打倒专制者的辉煌的正义。
正义的矛盾价值和负面之负面价值之问的区别,也就是违法人的相对有限而且暂时的权力和立法人的无限和持久的权力之间的区别。是一个有法可依的世界和一个强权即真理的世界之间的区别。非正义的绝对渊薮并非罪恶,而是由政府对其公民所犯下的“合法”罪行。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阐明这一变化模式是如何在其他故事和类型中运作的。首先是爱情:
恨别人已经是够坏的事情了,但是即使是一个厌恶人类癖患者也会去爱一个人。当自爱消失,一个人物开始厌恶其自身时,他便到达了负面之负面(否定之否定),他的生存便成为人问地狱:《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
第二种变体为:
你宁愿跟谁发生关系?是跟一个恨你而且老实承认的人还是跟一个你知道恨你但又假装爱你的人?正是这一点将《普通人》和《钢琴师》推向了家庭剧的顶峰。许多父母恨他们的子女,许多子女恨他们的父母,他们争吵,打闹,诚实地说出来。在这两部优秀影片中,尽管父母深深地厌恶、暗暗地憎恨他们的孩子,但他们却假装爱他。当反面人物加上这一谎言时,故事便走到了负面之负面。一个孩子怎么能够保护自己不受这种伤害呢?
当首要价值是真理时:
善意谎言之所以属于相反价值,是因为其目的常常是善意的:满脸印着枕头皱褶痕迹的爱侣一觉醒来互相夸赞对方是多么地漂亮。明目张胆的谎言家知道真理何在,只是将其掩盖起来以获得好处。但是,当我们对自己撒谎,而且还相信自己的谎言时,真理便消失,我们已经堕入负面之负面:《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
如果正面价值是意识,即完全清醒明白:
这是恐怖片的衰变形式,其中的反面人物都是超自然的:《德拉库拉》、《罗斯玛丽的婴儿》。但是,我们不一定要信教才能把握遭天谴下地狱的含义。无论地狱是否存在,现世反正提供了它自己的炼狱,较之那种悲惨的境遇,死亡将会是一种我们求之不得的恩赐。
试看《满洲候选人》。雷蒙德?肖(劳伦斯?哈维饰)似乎是完全清醒明白的。然后,我们得知他已经被用催眠后暗示法洗脑,这种暗示是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在这一力量控制之下,他犯下了一系列谋杀罪,包括杀死自己的结发妻子,但是他的一切行为都有某种程度的无辜,因为他只是一个邪恶阴谋的走卒。但是,当他恢复意识,明白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别人都对他干了些什么时。他已然坠入地狱。
他得知,是他的乱伦而且为权力而疯狂的母亲下令给他洗脑,并利用他策划了一个攫取白宫控制权的阴谋。雷蒙德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来揭露其谋叛的母亲或者干脆把她杀掉。他选择了杀人,不仅杀死了他母亲,而且还杀死了继父和他自己,于负面之负面的令人震慑的高潮中使他们三人同遭天谴,共赴地狱。
如果正面价值是财富:
富有但忍受着 贫穷而且忍受
贫穷的痛苦 着贫穷的痛苦
在《华尔街》中,盖克总有一种匮乏之感,因为对金钱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他身为亿万富翁,可他的行为却有如一个饥渴的毛贼,从不放过任何非法的机会来牟取钱财。
如果正面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开交流:
其相反价值有诸多变体——沉默、误解、情感阻隔。“疏远”这一无所不包的概念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人虽然和人在一起,但总感觉格格不入,无法充分交流。而在隔绝状态,你却无人可以交谈,除了你自己。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交流,而且还在内心深处忍受着一种交流缺失的痛苦,那么你就到了负面之负面,进入了一种疯狂状态:《房客》中的特列尔科夫斯基。
理想或目标的完全实现:
妥协意味着“让步”,愿意接受不够理想的事实,但不是完全放弃。而负面之负面却是娱乐业中人不得不防范的事情。诸如此类的想法:“我无法拍出自己想拍的优秀影片……但色情片不是能赚大钱吗?”:《成功的甜蜜滋味》和《靡菲斯特》。
无知是由于缺乏信息而导致的暂时的愚蠢,但愚蠢却是冥顽不化,无论你给他多少信息都如此。负面之负面则是双向愚蠢:从内在而言,一个愚蠢之人相信他是聪慧的,如无数喜剧人物的自高自大;或者从外在而言,社会以为一个愚蠢之人是聪慧的:《在那里》。 .
貌似自由的奴役 奴役
限制具有诸多不同的程度。法律制约着我们,但使文明成为可能,而监禁则是完全负面的,尽管社会发现它有用。负面之负面也是双向运作的。从内在而言:自我奴役从质上讲要比奴役更糟。一个奴隶尚有自由意志,他会想方设法企图逃跑。健是用毒品或酒精来腐蚀你的意志力并使你自己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