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日军方面,虽然缴获到的燃油让日军舰队多坚持了几天,而且山口多闻还故意让小泽治三郎率领一支航母编队护送那14艘被俘的美国运输船前往新占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只留下一支航母编队以便示弱引尼米兹舰队出战。

    但获得了罗斯福支持的尼米兹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始终没有上当,他很清楚由于己方有老式战列舰拖累整体航速,而且航母仅售一艘无法作为攻击主力,因此一旦敌人退却就根本追不上,而如果不带战列舰的话,美国仅剩的一艘航母又无论如何不是日军对手,因此战与不战的选择权始终在日军那边,而尼米兹的信条却是绝不要在敌人选好的时间、地点与其交战。。。。。。

    尼米兹认为,以日军统帅之前历次战役中表现出的谋略,一定不会真给自己各个击破的机会,这次的分兵不过是洞察己方缺乏航母的弱点、故意引诱自己罢了。如果自己真带主力舰队出击,敌人那支留下的航母编队肯定不会傻乎乎地立即迎战。

    它们或者跟自己捉会迷藏,等另外一支航母编队赶来后再利用舰载机作战半径远大于舰炮射程的优势在远距离发起攻击;要么干脆就利用舰队整体航速的优势,避开自己的主力舰队直扑没了主力舰协防的新西兰;而以留下的舰队拖住尼米兹舰队却派回去的那支舰队迅速穿插过去也同样是一招妙棋。而最坏的情况则是,拥有数十艘舰船和百余艘补给舰的美国太平洋后勤舰队被日本人找到,那后果就更是不堪设想了,因此尼米兹宁可被国内媒体嘲笑为胆小鬼,也绝不会冒这个险。。。。。。

    美国人死不上当,燃油消耗过半的日军第一航空舰队只得无奈返航,山口多闻很想继续再来几次这样的行动,看看美国佬能不能忍得住,奈何日本目前的国力以及前沿补给基地的位置和物资储备量都并不允许他频繁地劳师远征。只能暂时作罢。

    崇仁即位后虽然威望不断上升,却一直都很少直接干预具体的军事行动,敢于放权也正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顺风顺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凡事总有例外,就在山口多闻与小泽治三郎和刚刚升任澳洲方面军司令官的北野宪造(注1)讨论着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远在国内的崇仁却罕见地通过电报直接传下了旨意,要求他们放弃直接进攻新西兰、从而切断澳大利亚盟军补给线以迫其投降的原定计划,命令他们在澳大利亚西部或北部海岸选择登陆地点。以蚕食的方式和盟军在澳大利亚打一场持久战。

    崇仁不是不知道持久战对资源匮乏的日军不利,但是战争进行到现在日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如今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战场投入了不下50万军队(去掉死了的和尚未伤愈的,目前太平洋上的日军总数大约40万。),而想要拿下盟军重兵固守、并有尼米兹舰队主力协防的新西兰,少说也得再投入进去30万人、并作好至少伤亡10万的心理准备。而新西兰并没有吸引力特别大的资源,工业规模也小得可怜,因此日军之后还要再拿下澳大利亚才能让日本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对当初侵华失败已经赔进去200万青壮的日本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而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却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并已经初步得到开发,日军如果能够将其占据,就可以直接令日本受惠,而刺激国内的资本家乃至广大民众更加积极地支持这次“圣战”。。。。。。

    尤其是西澳大利亚州西北角的皮尔巴拉地区。更是在当初中福国际掀起的世界性找矿狂潮中发现了世界级的富铁矿,并且已经有世界级矿业巨头进驻开发,目前部分矿山已经初步建成,虽然潜在总储量估计很难比得上世界第一的苏联库尔斯克铁矿(注2),但即使只是目前已探明的30亿吨(实际上不下300亿吨)富铁矿储量,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足够日本人按照目前的消耗量用上二三百年!

    而且中国同样极其缺乏富铁矿,因此日军若能占领皮尔巴拉。以后不但多了一样可以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商品,从而令一直逆差巨大的日中贸易实现平衡、节约日本政府并不充足的外汇与金银储备,甚至可能因为中国不再依赖苏联的富铁矿而改变其一直不愿加入轴心国的立场,到时候利用中国的人力跟美苏拼消耗,日本全力发展海军、德国全力发展空军和装甲部队,这次世界大战的胜算可就大多了,而且日本所需付出的代价也比现在小得多。

    即使中国还是不肯。让中国政府同意重修日中和约也是很有希望的,虽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和印尼的原油而一直都没有追讨日本政府拖欠的战争赔款,但那个条约一日不解除。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失败的阴影就始终挥之不去,要知道即使是在太平洋战争已经取得了这么大胜利的现在,日本国内依然有人反对说:“连中国都打不赢,还能赢得了米国?现在的小胜越多,将来日本的下场越惨。”,这实在是令崇仁和山本五十六等日本高官郁闷不已的一件事。而且一旦成功修约,摆脱了战败阴影的日本国民士气必然为之一振,日本政府以后忽悠青年入伍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注1:北野宪造在日本陆军刚刚重建时就是师团长了,如今日本陆军总兵力已经增加到60万人以上,他升任统兵20万的方面军司令官其实算不上是破格提升,而且以他的资历,若非长期在军校任教,早在侵华战争期间就可以升到这个位置了,不过如果真的那么早就升上去,他此刻只怕已经死了或者还在中国接受劳动改造。。。。。。

    注2:库尔斯克铁矿是世界历史上储量最大的铁矿和富铁矿,沙俄时就已经发现了,到1980年时的储量居然还有290亿吨富铁矿和154亿吨贫铁矿,比整个澳大利亚的铁矿储量加起来都多,而且还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俄罗斯西南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夺取矿山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日本政府有十足的信心拿下澳大利亚西北部,毕竟如果拿不到,再有诱惑力也没有任何意义。之所以日本政府那么有信心,是因为日军占领印尼之后,设施齐全的雅加达(话说雅加达这个名字还是日本人占领后才改回来的)很快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海外军事基地。由于这里距离澳大利亚西北部并不遥远,因此以这里作为前进基地的日本海军和空军,很快就夺取了澳大利亚西北部与印尼之间广阔海域的制海权与制空权。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也不是没想过将其夺回,但由于补给困难的缘故,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尼米兹,都明智地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明明在自己的土地上,怎么补给反而比海对面的日军还困难?

    即使是在21世纪,澳大利亚的人口与工业依然集中在地形狭长的东南沿海,而如今更是如此,其他地区基本都没得到充分开发,同时因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缘故,即使开发也肯定是首先从沿海开始。这一点从澳大利亚的铁路建设就可见一斑,二战时期澳大利亚连接东部与西部的铁路仅有一条,而且基本上是贴着澳大利亚南边的海岸线,而皮尔巴拉地区与距其最近的铁路也有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而且之间仅有一条公路相连,陆上交通的不畅可想而知。

    即使在大铁矿发现之后,那些外国的矿业巨头也没想过帮澳大利亚再修一条铁路,因为皮尔巴拉地区距海不算太远,所以修一条不长的公路通向距离最近的港口黑德兰就行了,由于海运的成本极其低廉,因此即使加上这段公路上的运费,总的运输成本也比铁路低得多,因此完全没必要再修一条铁路。何况澳大利亚自己又用不了多少铁矿石,基本都是出口。与澳大利亚精华地带之间交通是否通畅根本无关紧要,只要能够运到港口卖给外国公司就行。。。。。。

    的确,在和平时期是无关紧要,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问题可就大了,日本海空军夺取了外海的制海权与制空权后,刚刚大兴土木扩建了的黑德兰港几乎完全失去了作用。在海路不通的情况下,盟军太平洋司令部只能通过屈指可数的公路向驻守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军队运送补给,效率极其低下。。。。。。

    首先,车队自己消耗的物资太多,能够运过去的自然就少了;而且澳大利亚不产油,沿途虽有加油站。但储备的有限油料根本满足不了车流密度比平时骤然增大了十几倍而产生的巨量需要;更囧的是,当盟军澳大利亚司令部决定派出足够的油罐车给沿路的加油站补充油料时,却发现一直严重依赖海运的澳大利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油罐车,以致于还得从万里迢迢的美国运来。。。。。。

    这些不利情况使得盟军根本没法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维持足够的驻军,而且补给供应也严重不足,因此当日军三个师团的地面部队在返回爪哇岛的联合舰队主力护送下气势汹汹地跨海而来之后,守军不过一个团的黑德兰港很快就陷落了。作为全军先锋的西竹一再次表现出了他过人的胆识,在登陆部队还远未全部上岸的时候就亲自率领最先登陆的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团沿着那条不久之前被撤退盟军破坏了部分路面的宽阔公路直扑皮尔巴拉地区。

    此举无疑大大出乎盟军司令部的意料,因为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可是全都位于山区,而且道路已经遭到了破坏,装甲兵到了那里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就连喜欢赌博的麦克阿瑟一时间也认为日本人是脑子坏掉了。谁知西竹一在部队开到装甲车无法再前进的地形后却作出了一个看起来极其疯狂的决定,他命令旅团几百辆装甲车上搭载的5000步兵立即下来随他步行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