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说,现在就读吗?”
“……不,以后吧。”
芳光颔首,继续先前的话题。
“找到了这封信之后,运气帮了我大忙。反过来说,就是因为运气好,我出乎意料地没费什么力。”
“我想是菅生先生因为您从事的工作的关系,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就算运气再怎么好,也不可能碰巧遇上在不在书店里出售的文库本。”
“工作的关系?当然不是这样啦。”
芳光这么嘟哝着,好像要打消自己说的话一样问道:
“那么,来说说《漆黑的隧道》。它的最后一行,和之前的相比好像有点不太妥当。”
“是吗?”
可南子的表情像是在觉得不可思议。
“我倒是觉得这种收尾方式不错。”
“嗯,姑且算是吧。……但是,您在电话里说的是:‘从黑暗中出现了一个女孩子,作出不好意思的羞涩笑脸。’但是看了这个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母亲怎么样了,她理应一起进了隧道,不是吗?”
“啊,原来如此。”
可南子随声附和,好像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文中确实出现了‘找到了’这样的词语,像是搜索队的人说的。女孩子自然不可能和别人一起出来,进洞搜寻的人和母亲应该会稍后出来吧。”
然后她垂下目光笑了起来。
“有点大团圆结局的味道啊。也许我的阅读方式和菅生先生您这样的人不一样。”
“不,应该没有这种事吧。您的想法也是合理的。”
芳光打开文件夹,瞥了一眼《漆黑的隧道》。
“……小说里有这样的表述:如果隧道里没有陷阱的话,那么她们迟到的原因应该就是扭伤了脚。可以这样解读,如果女孩子平安无事,搜索队的男人也没事的话,那么扭伤了脚的应该就是那位母亲,所以她稍后再出来。”
“我想我没有读得那么深。”
虽然这么说,可南子却好像有点欣喜。她把手伸向了茶杯。这次她按住了茶托,为了不让茶托掉下来。
然后,她稍稍正了正坐姿。
“对了,您是为了说这个专程来到松本的吗?”
该进入正题了,芳光把手放在膝盖上。
“不是。其实是关于今后的工作,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忙。”
“是。”
“那么我就依序说明吧。”
芳光搜寻了一下打开的文件夹,然后取出《深层》的报道。
“把《漆黑的隧道》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的弦卷彰,原先是个杂志记者。也有可能是个撰稿人。他在名叫《深层》的杂志上写了北里参吾先生的事件的报导。
芳光把这份标题起得耸人听闻的报导放到桌上。可南子的表情立刻冷淡下来。
“这是?”
“只要追寻着叶黑白的足迹,不管怎么样最终都会到达‘这个安特卫普的枪声’这个终点。我不敢说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我也做了一点猜想。”
可南子没有对芳光说过有关父亲的过去的事。当然,她也没说过母亲的死。这些都是芳光擅自调查的。但是对当事人亲口说:“我调查了你的亲生父母”,这还是需要不小的勇气。
可南子用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可怕眼神盯,盯着那篇报导。但是,不久后她就叹了一口气。
“……唉。果然还是追查到了这儿。想要全部隐瞒还是太一厢情愿了。”
“驹込大学的一个叫市桥的教授向我透露了这件事的存在。很抱歉,一直瞒着您。”
“不,这种事……”
或许,芳光想到了这个词。或许,可南子什么都不知道,他曾经这么想过。他对宫内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可南子果然还是知道的。
“那么接下来,这是北里先生写的信。这里面,写了叶黑白为什么写小说的理由。读了这封信以后我知道了详细的情况,简短地说就是……五篇断章是受‘安特卫普的枪声’的报道的影响而写的。”
芳光把目光落在文件夹上。
“但是,目前为止的四篇小说和‘安特卫普的枪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现在连一点头绪也没有。北里小姐,请您读一下这篇报道。”
但是,可南子用虽然小声但十分清楚地声音说道:
“不,不必了。”
从这个回答可以判断,可南子已经读过这篇报道了。
“那么,您是否已经有所耳闻了呢?”
“……只是一点点,我有一些记忆。不过,可以先听听您的想法吗?”
受到这样的请求,于是芳光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说道:
“我知道,他的小说一定是在暗示着什么。这四篇小说,每一篇都涉及到一个难以忽视的关键词——家庭。而且,很明显的是夫妇和女儿的三人家庭。”
芳光在桌上依次排列已发现的断章。
收录在《壶天》上的《奇迹之女》。
《新纽带》的转生之地。
《朝霞句会》的《小碑的由来》。
《弦卷彰的微型小说剧场》的《漆黑的隧道》。
“《奇迹之女》,是崇拜着女儿的母亲的故事。《转生之地》,是丈夫的罪波及到妻子和女儿的故事。《小碑的由来》最明显,是丈夫在烧死妻子和自杀之间抉择的故事。《漆黑的隧道》同样,也发出了丈夫是否杀害妻子和女儿的质问。”
说到这儿,芳光偷看了一眼可南子的神情。可南子微微点头。
“不必在意我,请继续。”
“那么……”
喝了一口茶。
“‘安特卫普的枪声’是一个疑点聚焦在丈夫是否杀害了妻子的事件。北里,即叶黑白依托小说所描绘出的,不正是他自身当时的心境吗?”
心境,听到可南子低语着这个词。
“也就是说,像《奇迹之女》中的那位母亲一样对女儿的溺爱,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事。而且在小说对此提出疑问的男人,应该就是叶黑白自己。
下一篇《转生之地》中,因为丈夫犯的罪全家都要被判刑。这个,使人联想到回国后的叶黑白的状况。受到杀人犯的嫌疑,害怕作为女儿的您受到牵连,因此叶黑白移居到了松本。”
呼出一口气。
“……然后,《小碑的由来》,可能是叶黑白自己内心迷茫的写照。这是一个自恃甚高但又有胆小鬼嫌疑的男人。叶黑白是个高傲的人。这两人的性格重合在了一起。小说中的男人,被迫作出二选一的抉择,叶黑白在比利时的旅馆里,可能也是必须要作出某种抉择。
最后的《漆黑的隧道》也是相似的状况。丈夫是要抛下自己的妻子女儿,还是要拯救家人。北里小姐,这个,我不太想说。”
“这个和母亲死后,父亲为如何处置我而感到迷茫的心理状态相似。这就是您想说的吧。”
可南子几乎毫无情感波动地说道。芳光用沉默代替了肯定的回答。
突然有风从微微开启的窗户吹入,文件夹里夹着的纸微微地随风起舞。
“还有一点无需我重复您也知道,就是谜语小说是去掉结尾的小说形式。根据宫内先生给我的信的内容,叶黑白似乎最初并没有把五篇小说设置成谜语小说的打算。要把已经完成的小说改成谜语小说,恐怕必须要做大量的删改吧。即使如此,他为什么还是这么做了呢?”
短暂的停顿之后,芳光接着说道:
“他是忍不住要写所以才写的。如果五篇断章只是他为自己所做的追想的话,那么或许也就不需要把结尾出示给他人。”
芳光沉默,窥视着可南子的反应。
可南子的表情惊人地毫无变化。她的脸平板得令人怀疑她是否压根就没听进去,只是一直看着四篇小说。
长时间的沉默。
然后,可南子终于缓缓地开口:
“果然,这种事还是委托专家比较好啊,还告诉我父亲写小说的理由什么的。”
“不敢当。”
“但是总结起来,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我委托您的事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也就是,您有没有第五篇小说的眉目?”
芳光说出了隐藏在叶黑白小说的特殊意义。不管可南子从一开始就知道,还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一个发现。
但芳光的工作不是这个。委托他的工作,是收集齐五篇小说。
“是,这个才是正题。我就是为了说这个才不请自来的。”
又传来鼓声,但还不至于干扰对话。
“既然叶黑白为何要写小说这个问题已经明了,那么也就明白他的小说的主题。”
“是,关于这件事,我非常感谢。”
“虽然现在还只是进行到中途,但是对不起,可不可以让我就此结束委托?”
可南子好像被击中了软肋一样。
“诶……”
芳光深深地低下头。
“这个委托,对我来说负担很重。我一想到您的双亲,尤其是一想到北里小姐的父亲的遗憾,我就会为我这样一个毫无关系的外人的介入行为感到害怕。
而且,不知您发觉了没有,我只不过是在菅生书店里寄住的。刚才您说我是专家,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对您的报酬财迷心窍,这件是已经被店长发现了。”
可南子的脸上浮现出不知所措的表情。
“那么,到目前一直在帮助我的,是别人吗?”
“不,那是我。”
“那不就没有问题了吗?菅生先生接受了我的委托,而且做出了足够的成果。我想继续委托您。”
芳光觉得好像喘不上气。
“您这么对我说,我很高兴。让我感到我真的帮了别人。”
“那么……”
只剩下一篇了。心中仅存的好胜心在隐隐作痛。
但是,芳光握紧拳头,再度深深地低下头。
“很抱歉,我已经打算回老家了。”
可南子浅浅地叹息。
她也没有再说挽留的话。短暂的沉默后她说了一声:“多谢您了”。
3
芳光把四篇小说和事件报道,再加上一些笔迹放回了文件夹,可南子对他说道:
“您刚才不是说想要看看父亲的亲笔原稿吗?”
这是在松本站的电话里说的。
“是。”
“但是,你不是打算不再接受我的委托了吗?”
“……是啊。该这么说吧,在最后的时刻,我有这样的心情。”
可南子温柔地微笑着,感觉空气也稍稍变得柔和了。
“请务必看一看。”
然后又补充道,
“书箱在父亲的书房里。可以的话,要不要也看看他的房间?”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