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百度到底为什么能成功?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想一探究竟的问题。
答案只能在百度十年从7个人到7000人的发展历程中去寻找。翻开百度的每一天,每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发现,百度自己的文化基因早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虽然成功无法复制,但循着百度发展的历程,在一个个诱惑丛生的关键路口,在一条条惊险超车的高速轨道上,我们发现,正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所坚信和坚守的一些信条,不断校正着百度罗盘,让它保持在正确的航道上,快速而稳健地前行。
于是我们将这些经典的句子从百度发展的历史中一一采撷,追根溯源,回放李彦宏提出它们的背景故事;解读其中的管理哲学;发掘百度员工的践行案例,编撰成这本《百度文化论语》。
每一句都是李彦宏在百度的十年中亲身实践并不断强调的,是他的价值观与管理思想的精华,并且,已经在百度自上而下,被许多人身上发生的许多事例不断验证过的。它们早已融入每个百度人的性格之中,成为一代代百度人最自然的行为方式。
它们生发于李彦宏为百度确立的“简单可依赖”的企业文化,又将这五个字落实为处理每件事务的行为指南。
它们朴实无华,却是经得起时间磨砺与实践检验的金玉良言。
它们是百度十年来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百度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
翻开它,也就翻开了百度十年的成长历程,书中提到的故事虽然只是沧海一粟,却刻画出了百度最主流的文化与精神。百度还在快速前行,论语也将不断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这本书中已然浓缩了百度人的灵魂。
读这些故事,相信能帮你解构百度与李彦宏的成功密码,从而明白我们该如何做事才能将今日的成功再延续百年。
读这些故事,相信有助于你为自己每天不断面对的新问题找到答案,确立一条更清楚的职业发展之路。
读这些故事,相信你便会知道作为一个百度人如何与百度同步――不惧风云变幻,不惑歧途岔路,在与百度共同达成使命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立业(1)
1、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
内心的喜好是推动事业进步的最大动力,它能帮你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而如果你喜欢的事情有很多,要挑选自己最擅长做的事,这样就能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
第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如果你做的事情自己不喜欢,碰到困难很有可能就退了;第二,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
2006年,《鲁豫有约》节目采访中,Robin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起了自己的“成功秘诀”。
二十年来,Robin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从未离开自己喜欢的行业半步。
百度2005年上市后,就不断有人来劝Robin,“百度有钱了,应该涉足网络游戏,多个赚钱的业务……那时网游已经在中国非常热,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投向网游运营商的行列。然而Robin的回答始终是No,理由很简单,这不是百度所擅长的。
2007年,中国一家门户网站自主研发的在线游戏收入达到上千万美元,在纳斯达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条清晰的坐拥用户群就可以赚到丰厚回报的盈利模式出现在大家眼前,这个行业更热了,业界的大公司纷纷把网游定为战略级产品部署重兵。
这天, 有人拿着一组数据翔实的调研报告来找Robin:“从百度社区的用户来看,其中很多人都是网络游戏的玩家,他们每天花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比搜索和社区都长,既然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是不是可以着手尝试涉足网游,让他们在百度平台上得到满足?”
Robin仔细地看完数据,平静地反问:“数据确实证明了需求。但是我们做网游的优势又在哪里?”
“我们有这些用户啊。其他这些网站也都谈不上什么优势,只要有用户、有需求,就可以运营起来了。”
Robin缓慢地摇了摇头,坦白地说:“刚回国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中国网民对网络游戏的热情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特殊形势。但我自己从来不玩网游,很长时间都搞不懂网游,我想,对于这种自己都不喜欢,更不擅长的事,即使商业机会摆在那儿,我也肯定做不过真正喜欢它的人。所以我选择了搜索。今天你让我选,我还是会这样选。”
“这个行业的利润比我们做搜索高多了!我们有这么充足的用户需求,不做,太可惜了。”
Robin想了想说:“那么,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合作的方式;为网游厂商提供一个推广平台,让真正喜欢的人来做他们擅长的事,我们只在里边起到间接作用吧。”
于是,作为推广方式的第一步,百度游戏频道首先诞生了,业界很多人分析百度要进入网游领域分羹了,分析师们也总是不停地探问,百度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网*业?而Robin从不为之所动,他的回答是明确的:“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2003、2004年好多人劝百度投入SP业务“捞钱”时,Robin都以“这不是百度擅长的事”为由拒绝了。正是这样的取舍,使百度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搜索领域,才取得了今天的市场领先地位。
有没有头衔无所谓
百度首席产品架构师孙云丰经常说,“我们招PM时,经常会招来一些背景很诡异但是极度热爱搜索的人”。
什么叫诡异?举个他自己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2003年的孙云丰,还是苏州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已经卖了3年的包装材料,业绩还不错,这是他的“生计”。
(一)立业(2)
业余时间,他则是以搜索狂热分子的形象活跃在互联网论坛上。从2000年起,孙云丰就对搜索引擎着了迷,还曾在搜索论坛上发表了自己写的《搜索从入门到精通》连载,引来各路高手赞叹。他到处宣扬自己的判断――“搜索引擎将让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变化”。不过这也仅仅是他的爱好而已。
2003年底的一天,他接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百度的邀请:有没有兴趣来百度做个产品经理 (PM)?
没有系统学习过搜索技术、也不太确切了解PM是干什么的孙云丰,就冲着“搜索”两个字便兴冲冲来到百度面试。
可他对搜索技术实在了解不多,面试结果很不理想。
转身打道回府,孙云丰对俞军说:“那就算了吧,我继续做我的推销员吧。”
回到苏州,孙云丰的心绪却无法恢复平静,他意识到,这次面试,已经将他带到了搜索引擎世界的门口,也让他第一次认真地检视内心真正的追求――他发现自己对搜索引擎原来有着如此无法割舍的喜爱,他不甘心,觉得自己能做好也很愿意做好百度PM这份事儿。
想了几天之后,孙云丰给俞军打来电话:“我真的很想来百度做搜索,而且我相信我能干好。不用给我头衔了,工资不比我现在少就行,让我先干一两个月怎么样?”
百度给了孙云丰机会。孙云丰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确有其长。来百度第一个月,他就以自己对搜索引擎各项关键指标的理解,为百度建立了搜索引擎评估体系,这成为了后来百度网页搜索发展的一块关键基石。
发自内心的喜欢使孙云丰将全部的精力都注入到对搜索引擎的学习和钻研之中,每天十几个小时与搜索引擎的产品和用户习惯打交道,不到一年,云丰就补上了业务上的功课,加之实践经验的积累,很快成为了国内搜索引擎PM领域的顶尖高手。
百度的PM很多都来自“江湖”,他们的背景天差地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互联网很爱很熟,一定是个网虫。喜欢和擅长,这是百度人能把搜索引擎做到极致的本源。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个人择业时如果不清楚究竟什么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很可能会入错了行。企业用人时不注意这两点,那就给公司埋下了风险。对企业所从事的事业喜欢但不擅长的员工,需要你付出高昂的培训成本。但更糟糕的是擅长但不喜欢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变成问题员工――因为他们要么会心不在焉地以低标准衡量工作,要么会把你的公司视为个人增加职场筹码的平台,甚至毫无征兆地转行,从你的骨干岗位上消失。◎
2、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
认准了,就去做讲的是判断力和行动力――要正确地判断形势与机会,一旦看准了,就要付诸行动,患得患失只能坐失良机;不跟风,不动摇讲的是远见与定力――能看到机会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底,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不因一时困难变节的人却很少,所以多数人的成功都是昙花一现的。
2009年7月,Robin以创业导师的身份做客央视《青年创业中国强》活动,在现场,央视主持人希望他为中国所有的青年创业者写下一句寄语,分享百度成功创业的秘诀。Robin欣然提笔,写下十二个字:“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
这十二个字,来自于他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
(一)立业(3)
2001年的一个互联网会议上,曾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织网人”的某网络公司总经理碰巧和Robin坐在一起,寒暄间,她问Robin:
“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
Robin回答:“我们在做互联网搜索引擎。”
对方道:“搜索引擎没什么前途吧,现在很多公司,像新浪、搜狐、慧聪,还有Openfind 、Alt*ista都在做搜索啊。”
Robin笑了笑没有争辩,只是很礼貌地说:“我看好搜索引擎,我们能把搜索做到最好。”
2002年春天,一位投资人兴冲冲地闯进Robin的办公室,兴奋地说:“我投钱给你们做无线增值业务吧,我们一定能大赚一笔。”
那时,无线增值业务非常火爆,在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里,只有百度还没有涉足。但Robin冷静地拒绝了,他说:“搜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应该专注于互联网搜索领域,我看好它未来的增长。”
事情传开后,很多人觉得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