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忘了有一个曾是倒数第二名的女孩经过三年的努力成为第三名。
树立起你的信心,向着7月征途的目的地勇往直前!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
“正如一场体育比赛,如果你赛前就已经弃权了,那么你无疑是输家,因为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输定了!如果你给自己一搏的机会,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别说你的学校不是一所名牌中学,别说你的学习条件不如别人,别说你的基础不够好。也许在1996年8月以前,没有谁料到我这样一个小县城里的不知名的中学的学生能考到清华大学。”
“什么都别说了,别忘了,有一个别人都认为不可能上清华的我,如今在风景秀丽的清华园里学习,别忘了有一个曾是倒数第二名的女孩经过三年的努力成为第三名。”
“树立起你的信心,向着7月征途的目的地勇往直前!”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
编者心声: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告诉你,只要你自己不自卑,不弃权,不彷徨,任何人都不能阻拦你前进的脚步。相反,如果你自卑,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还会拼尽全力去奋斗吗?一旦你自己早早地举手投降,你就输定了。因此,我要对你说:任何时候,都不要与别人比什么分数和名次,而要比信心和意志。因为,只要不自暴自弃,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在困难的时候能始终挺住,坚定地向前走,你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杨鲁闵:心要与梦一起走(1)
1997年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历史上留下了永恒的一页,然而对我来说,这一年又多了一层特殊的意义,因为正是这一年我佩带上银光闪闪的校徽,成为一名光荣的北大人。回首追梦走过的那段路,点点往事涌入脑海,感慨颇多,恍然间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毕竟高中的那段时光清楚地记录下我成长的足迹。于是便萌生了把它写成文字的冲动,算是一种纪念。如果这也能称得上是一些经验的话,我希望它能为那些心系未名湖的高中生小弟弟、小妹妹们带去些什么。如果真的能帮助他们在寻梦的路上走得更轻松一些,那便是我最大的欣慰了。
高考是一次艰难困苦的长途跋涉,是对一个人实力和毅力的综合考验。只有那些认认真真打点好行囊,把心中的梦坚强的扛在肩上,并无时无刻不为之奋斗的人,才会到达那理想中的目的地,见到那片魂系梦牵、风景独好的圣土。
应战高考,没有一种百试不爽的秘方,因为学无定法,万事因人而异。但是成功总是需要有方法来指导的,因而,只有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与自己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适合于自己的特色之路,才会在追梦的途中游刃有余,终有所成。高中的人,综合四个与高考密切相连的因素,得出了下面这个公式,正是这一点,帮助我实现了儿时的那个梦——进入北大,做最高学府的学生。
充沛的精力+恰当的学习方法+强硬的心理素质+对成功100%的执著=理想的实现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水桶原理:与桶的最大容量有关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是最短的一块。学习也这样,只有各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应有的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从而最终把你带入成功的殿堂。
提起高三的任务,许多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学习。是的,学生以学为本,但除了课本知识之外再没有别的能引起你的注意吗?答案是否定的。红花还需绿叶衬,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心理素质,恐怕在如此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之中,尤其是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你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免留下人生的遗憾。或许这正是我与别人的观点的分歧所在。然而现实中我坚信自己,所以在早晨、中午和下晚自习的一段时间里,当别人正埋头苦读时,我却毅然地出现在运动场上。跑跑步、打打球,随便怎样,既放松了绷紧的神经,有利于运动后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增强了体质,不仅可以减少“非战斗减员”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在学生中劲头十足,而不是精神颓废。这种方法看起来“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实际效果恰恰相反,因为成绩往往在效率上,这种通过牺牲时间来更大程度提高效率的方式划得来。也许在高三初期,由于锻炼时间短,相对来说大家的体质一开始又基本差不多,所以可能会出现别人的方式同样也能比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情况,但不必动摇。因为高考是持久战,我们为的是一年之后的7月,为的是长远利益,所以继续“我行我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升入高三之后,许多老师会在谈吐之中流露出对往届相当一部分有把握考名牌大学的却意外名落孙山的遗憾之情,其实他们有能力同别人一样金榜题名,这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但是他们却缺乏最基本的自信,以致考前吃不好、睡不香,第二天精神疲惫地上考场;做题时又瞻前顾后,不敢随心所欲,结果水平自然发挥不出来,失利则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败在心理素质不过硬上,败得有些冤枉。上面说的并非耸人听闻,事实如此,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面对“面”的教训,我们只有完善自己才能避免惨遭厄运。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测试之中保持一种镇定自若,遇乱不惊的大将风范,把每一次机会都模拟成高考,以便在实践之中增强自己心理承受力。无论遇到试题难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都不能轻狂自大或妄自菲薄,而是把注意力全放在如何解决题目上来。这样水平自然而然地从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发挥出来。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我高考中心静如水,因为我早已成功地经历了许多次另一种性质的“高考”。
谈完上面的两个似乎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又回到“本”——学习方法上来。我是理科生,所以下面的这套经验可能不适用于文科学生,但又何必勉强大家步调一致呢?只要看后找到可被自己借鉴的部分便可以了。高三复习分一轮、二轮,有的学校可能还会有第三轮即高考模拟训练。在第一轮复习中我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拟补弱科,争取全面发展;(二)认真扎实,对基础知识一丝不苟;(三)注意错题病例,正确对待已做过的题目。由于一轮复习老师多是照课本按部就班的进行,因此时间相对比较富裕。这恰是补短的最佳机会。我语文、英语一开始较差。早饭前一段时间记忆力强,可以用来多记一些词汇、语言点或背诵一些精美的文章,以增强语感,还有其他零星时间我也多用在这方面。另外遇到不解之惑,则及时与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不留下知识上的死角。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随着一轮复习尾声的接近,终于我迎头赶上了其他同学,实现了五科全面发展的目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第二方面,由于第二轮复习题量多,自己剩余的时间很少,因而在一开始学习中一定要认真、扎实地记牢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似是而非。近年高考题型已为大家熟知,所以为了增加试卷容量,他们可能费尽心思从“细”上下功夫,考一些在课本中位置不显眼而大纲又有要求或同学们容易搞混的知识。如果做不到稳、准两字要求,很难确保准确率,而高考往往每分必争,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忆深度上下苦功夫,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达到此目的便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好必备的知识,这便叫有备无患。第三点,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题目,有对有错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在于以后的工作如何,如果做过便扔到脑后,根本不注意做错的题目,那实际效果与没做一样。平时错了,无所谓,关键是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此我设立了“错题病例”,把典型的、自己又常犯错误的题目记下来,然后分析出错因,用醒目的颜色记下来。这样时常回头看一下,久而久之,以前的毛病会慢慢被改掉,以后再遇到同类的题目时,也应付自如了。把功夫下在平时的学习上,这才是应考的上上策,投机取巧是不成的,以上这三点是我在一轮复习中所注意的问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杨鲁闵:心要与梦一起走(2)
接下来的二轮复习多以章、节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为主要对象,老师也注重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我在考试中做到了紧跟老师进度、自己亲自归纳整理知识网、看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辅导书籍。首先上课时老师讲的可能与一轮有些重复,不要不屑一顾,因为这两次出现的意义不同,第二次是为了将知识点与另外的知识串接起来,所以价值更高。因而上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做好知识网络体系图,边听边想,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课堂时间,趁知识还较完整的保留在大脑中,自己拿出笔纸,靠记忆和合理的分析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知识体系图,这一来既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又于合情合理之中理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有,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做完习题之后,还会有空闲的时间,这是你备考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要奢侈地把时间大把大把浪费掉,而是翻看一下各类有价值的辅导书,增宽自己的视野。即使参考书鱼龙混杂,但是其中或许有一点或几点你以前未曾见过的东西,而这些新东西或许正是高考的热点。即使高考根本用不着,你也可以学习一下别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取长补短。总之,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要会安排自己的计划,这应是一名优秀学生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要求。除了这三点之外,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不要被题海迷失了方向。题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