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师爷斟酌了半天,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砍了李明峰,我怕会有恶毒的谣言传出。”
“什么谣言?”
吴师爷低声说道:“大人去年与李明峰多有往来,还上书替其请封,李明峰的常胜军更是得大人力助。其实这都是大人按规矩办事罢了,但是在某些人的嘴里,这些事情就要变味。要是大人在此斩杀了李明峰这国贼汉奸,恐怕将来会有一些不利的言语,猜测大人是杀人灭口。”
何桂清皱起了眉头,半天才说到:“确实如此,去年我与洋人签订了《通商章程》,允许鸦片合法贸易。当时,朝内就有许多人说我勾结洋人,卖国求荣。我要是在此杀了李明峰,某些跳梁小丑肯定会跳出来说本官是为了防止勾结洋人的事情败露才灭的口。”
吴师爷见到何桂清接受自己的建议,就继续劝到:“依在下看,将李明峰押送至京师乃是最好的选择。到时候不但谁也说不出什么,而且这还算功劳一件。”
何桂清点了点头说到:“甚为有理,那就明日启程,将李贼押送至京,交由刑部处理。”
………………………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峰就被从大狱中带了出来。
何桂清端坐在大堂上,看着蓬头垢面的李明峰,嘲讽着说到:“昨夜里本官就得到狱卒的报告,说你弄了根木棍挖地道。真是可笑!没想到李老弟你这种风浪里过来的人,死到临头还是会做出蠢事啊。哈哈!哈哈!那大狱下都是青石,就是给你铁器,你也休想挖出去!”
李明峰老脸通红,心中暗骂自己愚蠢,要是刚回上海的时候,先派人下船打听局势就好了。却哪料到局面竟然恶化到这种地步,本以为最多就是受点猜忌,军权被削罢了。哪知朝廷竟然让一场胜仗冲昏了头脑,重新又自大了起来。
这些官员还有不少人明白事理,知道洋人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僧格林沁,他虽然打败了洋人,但是却亲眼看到洋人火器之犀利。所以,在这些有识之士的阻挠下,朝廷还是决定暂时不和洋人撕破脸皮。不和洋人彻底翻脸,但是那些洋人的走狗却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一点,是满朝文武都同意的事情。
李明峰暗自责怪自己大意,那边何桂清却笑眯眯的欣赏着李明峰的脸色变化。
“李明峰,本官看在你我昔日还有几分交情,所以准备多给你几天活头。”何桂清说道。
听了这话,李明峰一愣,随即大喜的说到:“不用多,让我再多活半年就行!”
此话一出,倒给何桂清弄楞了,虽然这是个好消息,但是又怎么会有人只想活半年?何桂清哪里知道,李明峰考虑的是,只要英法联军打了过来,到时候大清就必须放了自己。
“哼哼!半年恐怕是不能了,你运气要是好的话,还能活两个月吧!”何桂清冷声说道。
李明峰还想再问,何桂清却大手一挥,让人将他带了下去。
何桂清让心腹将领姜绍祖带五百士兵,押送李明峰及其党徒北上京师,将这国贼送交刑部处理。
蔡宜群,陈星翰,吴书廷都被打成李党成员,也一并押送赴京。
从常州到北京,直线距离尚且两千余里。再加之苏北,山东闹捻子,押送队伍绕路河南入京。这一下,起码增加了上千里路。
李明峰被关在囚车之中,脚上还被套着几十斤的镣铐。寒冬腊月,只穿着单薄的囚服,全身冻的僵硬。
这时李明峰终于明白,为什么何桂清要说,运气好还能活两个月了。就这种条件,能活着到北京就算万幸了。
离开常州半个月,渡过长江,经过淮安,抵达河南境内。吴书廷身体单薄,加之受了许多重刑,实在是吃不住了,最后一命呜呼。
李明峰,蔡宜群,陈星翰都有兔死狐悲之感。姜绍祖见到死了一个,也十分担心,万一都死绝了,那他就无法交代了。
吴书廷的死,为其他三个人换来了点优待。铁镣铐被取下了,姜绍祖又吩咐给三个人发了棉衣。这才让李明峰三人多了点生存希望。
一路上吃的苦,不必细说,反正李明峰是打定了主意,将来定要扒了何桂清和姜绍祖的皮,然后将肉剁成馅做成包子喂狗。
离开常州一个月,押送队伍抵达了京师。姜绍祖拿着两江总督的官文,到刑部去交人。此时正赶上农历新年刚过,刑部只有几个司务小官在,断不了事,就将李明峰等人暂且收押,等诸位大人坐堂再处理此事。
姜绍祖领取了回文,返回了常州。
李明峰和蔡宜群,陈星翰三人则被关在了刑部大牢。
李明峰这一路上折腾的,已经基本不**型。本来一百五六十斤,结果一个月至少减掉了四十斤。李明峰看着蔡宜群,陈星翰二人,更是感觉心中悲凉,这两人,曾经就受了严刑拷打,命都没了半条,再这么下去,不晓得会在哪天一命呜呼。
刑部毕竟是最高司法机关,条件要比常州好,起码大牢里有几床被褥。此时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北京的天气不比南方,这个年月也没有暖气,其实即使是有,也不可能给安到大牢里。要是不是这几床被褥,恐怕一晚上,三个人就得被冻死。
三人都累的要命,也不管明日是否还能起床见到太阳,用被子把自己一卷,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就这么在刑部大牢挨了三天,当李明峰感觉要挺不下去的时候,有人来了。
几个狱卒将牢门打开,一个四十余岁的刑部官员走了进来。从顶戴补子上看,这人是六品的官员,看来是个刑部主事。
李明峰觉得这人十分眼熟,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激动的说道:“是你!”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刑部
更新时间:2008…8…7 19:13:35 本章字数:2410
李明峰一声惊呼,认出来这个刑部主事竟然是林德海!
诸位看官,记性好的应该还记得此人。记性不好的,且听我从头道来。
这林德海本是广东人士,李明峰当年从天地会反贼手中逃脱,便是得蒙此人收留。
此人与其子林兴省都是读书人,但是时运不济,年过四旬,只中了个秀才。他儿子更是不争气,连个秀才也没中上。幸亏当时搭上了李明峰这条线,靠着李明峰的面子,才得以参加当年的乡试。
当时的广州在洋人掌控之下,李明峰在广州城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他介绍去参加考试的人,广东学政岂敢不让通过?
别说区区广东学政,就是两广总督柏贵当时都要看老李的脸色。林氏父子背后有李明峰这棵大树,区区乡试,哪有不通过的道理。
就这样,林德海终于中了举人,林兴省也中了秀才。当年,也就是咸丰八年,乃是大考之年,林德海赴京赶考。也不知是文章终于到了火候,还是老天开了眼,或者是他走了狗屎运,总之他竟然一举金榜题名,中了二甲进士!
林德海在二甲十名开外,无缘点翰林,咸丰九年春,被分配到了刑部任了个主事。
就这样,两个人又在这刑部大牢里重逢了。
“你认得本官?”林德海疑惑的问到。李明峰受了许多苦,如今狼狈的恐怕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也不怪林德海如此。
“是我啊!林大哥,我是李明峰啊!广州那个,就是让你女儿把我放翻那个!”李明峰怕林德海认不出,就将许多往事提了出来。
听了这话,林德海也是一惊,自从入京赶考,他就失去了李明峰的消息。即使后来李明峰靠着洋枪队,在江南已经小有名气,但是这名气还没大到能传进刑部来的地步。林德海对李明峰那绝对是感恩戴德,若无老李帮衬,恐怕他至今还要在家守着那几亩土地,靠着租粮过日子。
林德海曾经也想过去寻李明峰报答提拔之恩,可是转念又想,人家可是连总督都要给几分面子的人物,自己这个小小的刑部主事又能如何报答人家呢?所以,报恩这事也就暂且放了下来。
林德海走上前去仔细辨认了一下,李明峰的容貌虽然萧索,但是眉目依旧,还是能够认出。
“李老弟,你怎在此处?!”林德海也惊呼道。
李明峰叹了口气,简单的说了几句,无非是被奸人陷害之类的话。
“看来我今日提的人便是你了。”林德海无奈的说到。
李明峰也知道,林德海既然做了这个小官,肯定要服从上级命令,为了不让他难做,李明峰自己站了起来,说到:“无妨,公事为大,你带我过堂便是!”
李明峰示意林德海带路,林德海叹了口气,只得前面带路。蔡宜群,陈星翰早就被折腾的不成样子,被狱卒抬着跟在最后。
到了刑部正堂,李明峰一瞧上面坐着的官员,气就不打一处来了。这人赫然是个五品的郎中。李明峰心中想到,在常州还得何桂清这两江总督亲自问案呢,到了刑部,竟然安排了个五品小官来问自己,这也太小瞧人了!
这官员见到李明峰直挺挺的站立不跪,当即惊堂木一拍,喝道:“你是何人,为何见了本官不跪!”
林德海在旁边急得直冒汗,连忙走上前去,准备替李明峰开解几句。却不料,李明峰冷哼一声答道:“你可知我是何人?在下虽然进了刑部大狱,但要想问我,起码也得让你们本部堂官出面。就凭你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东西,也在我面前猖狂!”
李明峰虽然不通清代刑律,但是再笨也知道,在封建社会,要想审二品官员,最起码也要派同级官员出来,总不能低级审高级吧。
这名郎中听了李明峰的话,知道今天这事不简单,连忙吩咐堂主事去调卷宗。
本来大年刚过,尚书侍郎们都在家享福呢,就他这无权无势的郎中才来值班。一肚子怨气的他,根本就没有调查卷宗,直接就吩咐人将这几日各省押送上来的犯人带上大堂。
哪知带上来之后,才惊觉几天没上班,刑部可能来了大案子。看这犯人的气势,恐怕还真有些来头。
将相关文书调了上来,这郎中一瞧,是两江总督衙门递解来的犯人。好家伙,光是官文的封皮就盖着两江总督的大印,看来确实是个大案子。打开来一瞧,原来此犯是朝廷副将,犯有通敌卖国之罪。
朝廷副将,从二品官员,而且还被赏赐过花翎,很典型,这是个大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