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此时江西一省的局势,西北部南昌,抚州,饶州处在湘军控制之下,东北部的景德镇,鹰潭等十余城处在太平天国中军主将杨辅清控制之下。南部地区则是石达开的势力范围,不过此时石达开主力已经进入湖南,江西南部都是小股长毛,只要灭了杨辅清,则江西全境就将彻底光复。
江西本来是次要省份,清军和太平军都不重视,不过石达开出走之后,先走浙江,再走福建,然后来到了江西。数月之前,石达开派麾下第一大将杨辅清去取景德镇,结果杨辅清攻下景德镇之后,上表天王,宣布与石达开脱离关系,只效忠天王。
天王得知后,龙颜大悦,封他为中军主将,节制全军。
石达开经此大变,手中兵力骤减,无法再由赣南而图赣北,只好转战清军势力薄弱的湖南。
不过这些事情朝廷并不了解,他们得到的消息就是石达开有图赣北之心。赣北有南昌,九江等不可丢之地,朝廷得知消息后,立刻命曾国藩率张运兰,萧启江去解江西之围。
曾国藩镇南昌,张运兰镇饶州,萧启江镇抚州,三人本打算互成犄角,往来增援。哪知正当湘军主力刚刚集结完毕,准备和长毛大战一场的时候,翼王他老人家却直奔湖南。湖南是曾国藩桑梓故里,也是湘军根本,曾国藩又匆匆率军回援湖南。
这时,实际上江西南部是个势力真空,所有长毛都被石达开带去了湖南,赣北则是张运兰和萧启江对抗杨辅清,这种情况下就是谁控制赣北,谁就实际上取得了江西全境的控制权。所以,双方谨小慎微,都不肯出一点纰漏。
1858年12月9日,张运兰率麾下湘军五千直扑景德镇,于此同时,萧启江从抚州出兵一万往攻鹰潭。
鹰潭由杨辅清胞弟杨义清率五千太平军镇守,张运兰与萧启江议定,张运兰佯攻,萧启江实打。如果能在杨辅清救援之前打下鹰潭,则张运兰也将计就计,变虚为实,改佯攻为猛打,进攻杨辅清部,张萧二人合力占住鹰潭。
如果杨辅清救援及时,萧启江则不纠缠,迅速退出。趁着杨辅清在外征战,张运兰部将则偷过景德镇,前去接应洋枪队。
杨辅清的算盘也打的响,饶州抚州两地湘军约有三万,除了守城的,能出战的不过两万。景德镇城内有太平军四万,还有韦志俊的至少三万人马,如此优势,只要筹划得当,此役彻底将清军势力赶出江西也是很可能的。
杨辅清出兵前一天就行文去韦志俊大营,要求配合攻击,具体作战行动有韦志俊决定。
在李明峰的鼓动下,韦志俊回文同意进兵,并写出了自己的战略思想,就是堵截张运兰部。杨辅清见到回文,认为此战定能全歼张运兰,三河大捷让陈玉成抢了风头,这次一定来个江西大捷,振振自己的威风,否则以后,陈玉成这个前军主将恐怕要骑到自己头上去了。
12月9日中午,杨辅清接到鹰潭求援,这才得知萧启江并未来攻景德镇,而是要取鹰潭。杨辅清仗着兵多,却也不惧,分兵一万,由大将黄人柱带领往援。杨辅清亲率大军两万出景德镇,去会张运兰。
再说张运兰派出的部将,带士卒数百,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穿山越岭,可算到了李明峰指定的地点。
李明峰已派部将陈星翰带两百洋枪队在此处迎接,两方见到,验证了对方身份,陈星翰就将此人带去见李明峰。
进了军营差点没把此人吓死,还以为是中了长毛的奸计呢,整座大营,数万士卒全是太平军的服色,他哪能不怕。至于李明峰安排人招待他,替他解释自己的‘战功’诸事,咱们此处就不提了。
李明峰得到消息,立刻召集众将,宣布起兵南下。
韦志俊及其手下众将都将杨辅清恨之入骨,这次听说要去打他,都兴奋的主动请战。李明峰对这些太平军还是抱有疑心,所以留下陈星翰带领桐城,舒城退出的两千湘军外加三千太平军守营盘。
其他士兵,全部开拔,大军直指景德镇北六十里处的浮梁城。
浮梁城,是景德镇北方屏障,由杨辅清麾下大将朱衣点带七千太平军镇守。此城要比景德镇还要大上许多,不过因为景德镇是战略要地,而浮梁地处后方,所以才驻守如此少的士兵。
李明峰,韦志俊中午也赶到了浮梁。
按照先前的计划,韦志俊提马向前,去叫关。
“何人守城,见本将军为何不出城迎接?”韦志俊在浮梁城下喊到。
朱衣点在得到报信之后,站在城墙上,见到来的天国右军主将韦志俊,心中叫了声苦也。
韦志俊地位崇高,在军事管辖权上,仅次于中军将军杨辅清。他来叫关,按理那是必需开关。可是杨辅清和韦志俊这二人因为东王和北王的原因,一直不睦,韦志俊多次帮助杨辅清,可杨辅清却不领情。
如果将韦志俊放了进来,在杨辅清那,朱衣点实在是不好交代。
“原来是韦将军,末将失礼了,请恕末将无法开城门。韦将军要去景德镇助战,绕开我城便是,何必非要进驻浮梁,让末将为难呢?”朱衣点说到。
“我的战术你岂能晓得,别和我扯皮,我今日便要进浮梁。天王封我为右军主将,地位仅次于杨辅清,我的命令你敢不听?”韦志俊抬出官职压他,这招在对待军人方面,最是有效。
看到朱衣点在城楼上犹豫不绝,李明峰对韦志俊耳语了几句。韦志俊从怀中拿出杨辅清写给他的信,对着朱衣点挥了挥,说道:“此为杨辅清将军邀我助阵的书信,你拿去验验!”
朱衣点从城上坠下一个篮子,将书信接了上去。这封信是李明峰找军内的秀才照着杨辅清的笔迹在原件上修改的,李明峰早就估计到,在这个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二的年月,找一个笔迹鉴定专家并不容易。
杨辅清原件简单的很,就是要求配合攻击,具体行动由韦志俊自己决定。不过,李明峰让人在后面补充了一句‘为防湘军偷城,请韦将军助守浮梁等城’。
朱衣点拿到信件,又取出以前杨辅清写给自己的信件,对比文字和印信,都无破绽。朱衣点见到此信为真,心中也松了口气,否则违抗右军主将将令的罪名,也是不小。
朱衣点下令开城门,李明峰下令,将出发前发的蓝色布条全部缠在右臂,用以区分敌我。随后,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浮梁城。
PS:俺也最痛恨2K党,一般2K写出来的都没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是对话,那更是无趣的很了。不过换到自己来写,发现写的更慢,今天可算码了3K的一章,也算晋级一次,以后多多努力,争取章章3K+。另外,有个群22648992,有兴趣的加吧,我每天都在。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浮梁城
     更新时间:2008…8…7 19:13:32 本章字数:2196

          韦志俊原部被分为十二个营,出发前就已经计议清楚,此时进了城,众人迅速占领城楼要点,四处城门都被韦志俊部控制。
这时,朱衣点也发现形势不对,正想命令本部人马戒备的时候,李明峰已经下令:“鸣炮!”
火炮一响,众军得到信号,将浮梁城的原本守城的士兵全部砍落,四大城门立刻变为洋枪队控制。不过有些士兵见机的早,有的逃了出去,有的跑进了内城。
朱衣点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不过韦志俊是敌非友却是可以断定了。李明峰原本以为朱衣点见到城门被控制,洋枪队势力如此之大,定会投降。却没料想到,朱衣点在亲军护卫下从城楼上杀了下去,逃进内城,不但不降,反而组织太平军疯狂反击。
内城四门紧闭,朱衣点迅速组织人手上城防守。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洋枪队进城到抵达四门,只用了不到两刻钟,斩杀四门守卫到朱衣点退入内城也不到一刻钟,实际上短短四五十分钟内,大部分太平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李明峰有点不知所措了。清代大城池都分内外两城,内城一般并不高,容易攻破,不过内外两城之间此时有数千户平民居住,其中夹杂着没来得及退入内城的太平军,和这些人巷战最是麻烦。
而且内城中最少有四千太平军,占据城墙的他们,完全有能力坚守几日。别说几日,哪怕一天之后,杨辅清明白了怎么回事,大军回调,洋枪队就麻烦了。
“安德鲁,帕兰德到你们表现的时候了,你们用普鲁士人留下的火炮将这城门给我轰开。”李明峰下令到。
洋枪队中的华人目前只训练过使用火枪,至于火炮,他们可不会用。
这边让洋人用火炮轰击内城,那边韦志俊也没停歇,迅速在外城与内城之间大规模的清剿太平军。等到李明峰发现局势不对的时候,韦志俊已经杀了上万人了。
李明峰迅速差人叫来韦志俊,责问到:“你的下属已经杀红了眼,一些老百姓也被误杀了!”
韦志俊坦然的说道:“不是误杀,我是下令无论军民,一律杀掉!”
李明峰瞪大了眼睛问道:“你疯了?杀老百姓做什么?”
“太平军换了衣服和老百姓一样,我们必须将他们全部铲除,否则后患无穷。我军要是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慢慢的分辨军民,但是如今我们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否则本就在兵力上占劣势的我们,如何能攻下景德镇?!”韦志俊理直气壮的说。
李明峰虽然不是圣人,但也忍受不了滥杀无辜。本想再说几句,但是念头一转,也就闭嘴不言。韦志俊手握重兵,名以上是自己下属,实际上投清的太平军只听他的。再联想到他的亲哥哥北王韦昌辉,也是个好杀的角,杀了东王杀翼王,杀了翼王杀天王,李明峰这时候才感觉到,收编韦志俊这个大便宜也不是那么好占的。
韦志俊不清楚李明峰在想什么,他只关心战事如何。在铁血政策之下,两个时辰内城与外城之间的所有军民都被洋枪队屠戮一空,事后估算,起码杀掉三万人。
随军的十几门火炮都是普鲁士军舰用的,火力极猛,但精度却并不准。安德鲁和帕兰德带着八百西洋兵,两个时辰没轰碎内城城墙,反倒将城楼上的太平军轰死一群,远远望去,城内浓烟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