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沛霖迎着炮火,站在城墙之上,心中凄然。上次他是用陈玉成的命来为自己换来了一次投降的机会,但是这次,他手中没有任何筹码可以使用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李明峰都没有理由放过他。
“开城门,投降吧!”苗沛霖语气沉重的说道。
苗沛霖双目之中缓缓的流下了眼泪,他知道,他奋斗了一声的基业,即将毁灭。
“大哥!大人!”苗景开和其他众将在苗沛霖的身后高呼。
苗沛霖摇了摇头,说道:“昨日城墙就已经被轰塌了,但是常胜军却不肯进城。李明峰这是一个兵都不想死,就要歼灭我十万大军啊!常胜军的威力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现在看来,抵挡已经无用。而且军心已失,不出三日,咱们再不投降,下面也该哗变了。”
众人也知道苗沛霖所言属实,现在连粮食都没有了,常胜军就算不进攻,他们也顶不住了。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忠义之士,只不过他们害怕一旦投降,李明峰会立刻将他们斩杀。
苗沛霖也知道众人的忧虑,解释道:“大家放心,长毛和捻子都投降过常胜军,那韦志俊和邱青林现在还颇得李明峰的重用。李明峰不是嗜杀之人,你们只要不三心二意的,想必他也不会为难大家。”
苗景开听出苗沛霖话中意味不对,不说“咱们”,而说“你们”,心中察觉不妙,连忙问道:“大哥,那你呢?”
“我?”苗沛霖自嘲的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几个心腹将领面露凄凉,苗沛霖心中一暖,暗道,原来还是有人和他一条心的。想到这,不禁笑着说道:“算了,开城门投降吧。”
众人看到苗沛霖之意已决,也不敢再劝,而且形势至此,确实已经没有了抵抗的理由。诸将都陆续走下城墙,到城门之处,等候投降。
苗沛霖看到说服了众将,自己则亲自下了城墙,打开城门,让众将自缚出城求生。
苗景开说道:“大哥,您也说了,李明峰不是嗜杀之人,不如你也…。”
苗景开的意思是让苗沛霖也自缚出城求降,但是说道最后,他看到了苗沛霖那冷峻的目光。
“嘿!嘿!”苗沛霖自嘲的笑着说道,“景开,当年你还说过,我的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很有气魄,只有好汉子才能写得出这样的诗句。你说,像我这样的人会求降吗?”
有将领又劝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可以诈降,等到时机允许,咱们再揭竿而起。”
苗沛霖摇了摇头,说道:“有人说我和吕布一样,是三姓家奴,此言不虚。我这辈子反反复复已经多次,这次你们就让我做一把有骨气的事吧!”
苗沛霖说的好听,实际上他不是不想投降,而是不能投降。他连安徽巡抚福济都杀了,即便投降,朝廷也不可能留他一条性命。
而且这次和以前都不同,以前他是拥兵投降,虽然名义上投靠一方,但是手下有兵权,不接受改编,听调不听宣。但这次他投降之后,李明峰绝对不会再允许他或者他的亲信将领掌握苗家军。
失去了苗家军的苗沛霖,死定了!
既然左右都是死,他还不如死的痛快一点,磊落一点。顺便再给这些跟着自己多年的将领留一条后路,也算了了苗沛霖自己的一桩心事。
城门大开,数十个苗家军将领用麻绳将自己捆好,带着残兵陆陆续续的走出城门,到庐州城外面跪下,等待处理。
李明峰看到城门大开,就知道苗家军是要投降了,连忙命令停火。
“走!跟我去受降!”李明峰颇为兴奋的说道。
这些日子常胜军炮弹几乎用尽,再有一天不投降,李明峰就要采取强攻的手段了。一旦强攻,既损失银子,又损失士兵,但是现在苗家军自己投降,这可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陈星翰和宋庆得到命令,二人各自点了五千士兵跟着李明峰到庐州城外,准备受降。
“钦差大人天威,我等愿降!”李明峰带着一万人马到了庐州城下,苗景开跪在地上,率先高呼。
“苗沛霖呢?”李明峰坐在骏马之上,手执马鞭,皱着眉头问道。
两个月前,李明峰和苗沛霖、袁甲三都并肩战斗过。苗沛霖更是亲自杀了陈玉成,送交给朝廷,立有大功。所以李明峰一眼就看了出来,苗沛霖并没有在人群之中。
“李大人,我在这!”苗沛霖站在城墙之上,高声喊道。
李明峰抬头一瞧,看到苗沛霖此刻正站在高达十几米的城墙之上。他身着蟒袍,腰挎玉带,头戴王冠,神情傲然。
正文 第两百二十二章 苗沛霖之死
更新时间:2008…8…7 19:14:00 本章字数:4579
李明峰望着城墙上的苗沛霖,高声道:“苗大人何不下来和李某叙叙旧?”
苗沛霖漠然道:“不必了,苗某若要下去还要给李大人添麻烦,今日就是苗某的最后一日了。苗某素闻李大人为人仗义,此时有一事请大人帮忙,不知李大人可否答应?”
苗沛霖说的非常正确,他要是活着,李明峰倒还真不知该如何对待他。留活的?李明峰绝对不放心这么个反复无常的人。杀了?也不妥,一则是杀降兵对常胜军名声不好,二则是这五万降兵中有不少人还是忠于苗沛霖的,一旦杀他,可能会引起哗变。
送交朝廷?还是不成。因为苗沛霖和苗家军是一体的,苗沛霖要送交朝廷处理,那苗家军也会被送交朝廷处理。按照朝廷处理长毛、捻子的惯用手段,这种投降的士兵也铁定会被杀死。
所以,苗沛霖自杀是最好的选择,李明峰就能放开手脚来处理苗家军了。
听到苗沛霖还有临终遗言要说,李明峰不禁答道:“说说看!李某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去办。”
苗沛霖笑着说道:“无他,只求李大人对苗某家眷照拂几分罢了!”
话音刚落,苗沛霖还没等李明峰回话,直接就拔出腰间佩刀,在脖子上一划,割断了大动脉。刹那家,苗沛霖脖子上鲜血喷射而出,片刻之后,尸体就顺着城墙滚落下来。
“大哥,大人!”众将之中,顿时冲上去数十个去接苗沛霖的尸体。
李明峰没有兴趣看这种感情戏,吩咐宋庆和陈星翰负责处理降军和接收庐州城之后,他自己则返回了营地,准备睡个午觉。这些天炮声隆隆,老李也没好好休息过,现在战争可算结束了,睡个觉才是老李心中的第一要务。
五万降兵,全被缴了械。按照李明峰先前的布置,中高层将领全部被收押,底层头目和士兵被安排先吃饭。其余的三个城门的三镇兵马,全部入城,搜索残兵和没收各种物资。
苗沛霖原本的老巢是在淮北亳州,但是上个月他移师南下之后,就放弃了亳州。苗沛霖积攒十几年的金银珠宝、珍玩字画、武器装备也全都随军到了庐州城。这次苗家军全军投降,这些物资自然就归属常胜军了。
初步估计,刨除古玩字画和武器,光金银珠宝,就起码价值五六十万两白银。虽然不多,但是也够常胜军的三个月开销了。
五万大军吃完饭之后,被分成十个分队,分开来安置。常胜军的将领在他们面前宣布,由他们自己决定去留。想继续打仗的,可以留在常胜军接受改编,不想打仗了,常胜军发给他们三天口粮,让他们自寻出路。
也许是厌倦了战争,大多数士兵都决定放弃当兵,回乡务农——虽然当兵很赚钱。五万苗家军,只有一万两千多人愿意留下来接受改编。但是经过常胜军的严格考核之后,只有五千多人达标了,剩下的七千人仍然被遣散返乡。
这五千人暂时被打散,分配到常胜军五镇人马之中,负责后勤工作。说的好听点叫后勤,说的不好听点,实际上就是苦力。常胜军这么多的火炮、弹药,很是需要一批人手帮忙运输的。
最初出征的时候,邱青林带着十万民夫负责后勤,但是过了淮河之后,常胜军就只能靠自己运输了。
至于苗家军的中高层将领,则全部被遣散。李明峰还算仁慈,发给每个将领两百两到一千两不等的遣散费。
至于苗沛霖的尸骨,则被他的弟弟苗景开收殓。李明峰给了苗景开五千两白银,用于安葬苗沛霖,剩下的则供苗家人日后使用。一个人的临终嘱托,李明峰还不准备违背。
庐州之战结束之后,常胜军在原地庆功三日。
这三日的时间,一则是要让部队得到休息,二则是李明峰需要打探形势。现在形势不明朗,老李也不知道到底该去帮谁,或者直接带兵到天京城下,轰塌天京城墙,让湘军进城和十几万长毛死磕。
经过连日探查,李明峰得到消息,袁保庆率军去攻占据六合的张宗禹、龚得树率领的捻子,连战数日,双方各有胜负,现在来看,短期内还不能分出高下。不过,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形势都有利于清军,捻子若是不能在短期内取胜,时间一长,等到援军一到,必然会失败。
至于李秀成,则是率领五万长毛在攻安庆。安庆城是安徽第一重镇,也是攻克天京城的必要战略重地,有了安庆,水军就可以乘船顺流而下,直抵天京。所以,湘军对安庆十分重视,在城内驻扎有一万五千的守军。
因为安庆城高池深,兵力有多,所以一时之间,李秀成也拿不下安庆。
与此同时,曾国华和李续宜、李鸿章的三路援军也赶到了。三路大军,近十万人马的及时赶到,让李秀成不得不放弃攻取安庆的计划,转而准备撤回江苏,返回苏州。
当然,湘军和淮军是绝对不会让他逃跑的计划得逞的,十万大军分守各地,将李秀成牢牢的围困在安庆附近。
本来李秀成准备攻其一点,突围而出的,但是,于此同时,随着两个消息的传来,李秀成又改变了作战计划。
第一个消息,是在陕甘坚持作战两年多的陈得才部长毛,全军覆没了。
安庆保卫战失败之后,天京的形势极其危急。洪秀全为了防止清军将全部力量集中到天京城下,派出大将扶王陈德才率数万精兵,往北方进军,希望借此吸引清军主力。
但是僧格林沁何其厉害,陈德才哪敢直接从山东、河南北上进攻北京?想来想去,陈德才也只敢绕路而行。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