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揖。
“恕老朽眼拙,万没想到李老爷竟是这等人物,不晓得林家祖上是否积了阴德,竟能让李老爷光临陋居,真是三生有幸啊。”林德海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说到。
李明峰从床边拿起一个包锦的小盒子,这是刚刚柏贵送给他的拜匣,打开拜匣,取出一张信封大小的名贴,李明峰递给了林德海:“林老先生不要多礼,明峰还是昨日的明峰,你我相交不论身份只讲情义便可。这张名贴你拿着去提学大人的府上,我的面子,他还是要给几分的。”
林德海深知这名贴的重要,小心翼翼的接过名贴,揣在怀里:“李老爷对林家恩重如山,回家林某就给您立上长生牌位,世代供奉。”
李明峰瞟了站在门口的林婉儿一眼,轻轻的咳嗽了一下:“那也不必了,只是举手之劳罢了。本来我是打算亲自送你父子去提学大人那里的,可是你看明峰如今腿脚不便,行动不利,只能是让你拿名贴去了,不过就凭明峰和提学大人的交情,想必他还是会卖我几分面子的。”
林德海眼尖的紧,见到李明峰偷眼去瞧林婉儿,高兴的连忙接话到:“您这话是如何说的,您腿上有伤自然应该静养,不能乱走。我看这总督府虽好,您跟前却没个使唤丫头,却是不便。婉儿,你就留下来照顾你李大哥吧!”
此话一出,李明峰脸上笑的的阳光灿烂,林婉儿却是睁大了双眼瞧着父亲,好似不相信这话能从父亲的口中说出。
林德海也不给女儿辩解的机会,拉着儿子开门就走。门刚一开,正好一个人迎面走来,林德海差点和他撞上。林婉儿这时也反应了过来,红着脸快步往外走,她一个大姑娘,若真是留下来单独照顾李明峰,将来各种事情可就说不清了。
李明峰奸笑着正想说点什么挽留林婉儿,却忽然发现站在门口的来人正是宴席上那人。收敛了笑容,李明峰用手撑着床沿,想要下床来迎客。这招是从电视上学的,曹操也好,刘备也好,凡是有点心计的都用过这招礼贤下士。
那来人也没想到李明峰竟然想要下床,见状连忙上前挡住做势要起的李明峰:“李大人您腿上有伤,快快歇下,万一旧伤复发可如何是好。”
门外的林德海见到这人一来,李明峰竟然起床相迎,知道这人必是个重要人物。林德海生怕耽误了两个‘重要’人物之间的商谈,将房门掩上,怀揣着李明峰的名贴带着儿女出了总督府。
这次两人终于近距离接触上了,李明峰也能细致的观察这人一番了,来的这人大概四十岁,面白无须,长袍马褂。虽然不认得料子,但是光凭色泽就完全可以判定,这人的衣服很是不便宜。
“在下张世平,在这广州城薄有家财,这次洋人入城,多亏了大人您的照拂才保存了家业,今日前来是来感谢大人您的。”张世平笑容满面的给李明峰行了个礼,之后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叠的银票递了过来。
李明峰接过一看,也是吓了一跳,好家伙,竟然是整整一万两银票!眯着眼睛瞧着张世平半天,直把他瞧的发毛了,李明峰才缓缓的问到:“无功不受禄,张老板虽然是广州富户,可是这一万两银子也算不得小数了,不知是想要明峰做些什么呢?”
张世平没想到李明峰竟然这么直接,一般官员收钱都是要客套几句,然后故作不情愿的才收下,没想到这李明峰竟然直接就问自己要什么条件。
张世平回过头去看了一眼门窗是否关好,确定之后才轻声说到:“大人既然如此爽利,那世平也不能显得小气了,这次世平是准备和大人做一笔交易。”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票号
更新时间:2008…8…7 19:13:26 本章字数:2276
李明峰心中暗想,这人果然上道,见到自己不是拐弯抹角的性子,也就爽快直白了许多。
见到李明峰示意自己坐下,张世平也不客气,直接坐到了床沿,接着说:“在下做的都是布庄酒楼的生意,虽然能赚点银子,但是生意却始终无法做大。近些年来,票号发展十分迅速,有几家短短几年内都崛起飞速,说实话,张某也想分一杯羹,可是却苦无门路,还请大人帮衬。”一边说着,张世平把银票一边递了过来,老李是来者不拒,将银票收了下来。
李明峰对票号的生意是一点也不懂,在他的理解,就是私有银行。银行的业务哪里需要自己帮衬?不懂就问,两个人一问一答谈了许久,李明峰总算明白了个大概的意思。
原来票号是个暴利的行业,完全不像后世那样,银行靠贷款生存。票号的主营业务是通兑,得利最多的莫过于每年的赋税通兑。在有票号以前,朝廷的税收都是由各省收上来散碎银子熔铸成官银,然后再派正规军队押送至京城。
到了给地方官员俸禄或者士兵粮饷的时候,或者每逢灾年拨银子给地方赈灾的时候,朝廷再从库里取出银子,派军队押送下去。一般分配到士兵或者受灾的百姓手里,官银又被砸碎零用。
这熔铸官银,一般是百分之十五的火耗,押送的费用也在百分之十左右。自从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太平军的势力横亘在了长江流域,截断了南北的运输,南方各省税银的押送成了大问题,押运的费用达到了税银的百分之二三十。
票号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上缴一张银票,朝廷直接去票号在北京的分店就可以支取相应的银子,张世平想做的就是这个生意。
不过要想做这个买卖,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充足的现银,至少要有上百万两银子才能够周转的开;第二,要有足够多的分店和掌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必须得到地方大员的信赖。
张世平前两条倒可勉强满足,他家的布庄茶庄酒楼在许多省份都有分店,经营多年下来,银子积攒不少,有经验的掌柜也不少。
第三条却不那么好满足了,他也尝试过给几个省的督抚送过银子,可是却没一个人收。不是官员突然变的清廉了,而是朝廷国税官银岂能大意?在这事上出一点点问题都可能掉脑袋。日升昌百年老号,那么硬的招牌,也只有山西,陕西寥寥几个省信他们。
张世平现在张口就让总督巡抚把那一年几百万两的税银交给自己,李明峰想想,如果换自己当这总督巡抚,也是信不过他,毕竟滋事体大。
“难道你是想让我去找总督大人说情,将这两广的官银通兑上缴一事由你来办?”李明峰皱着眉头问到,虽然自信柏贵在一般的事情上会给自己几分面子,不过关系到顶戴花翎,项上人头的事,李明峰也不敢说他的面子在柏贵那里还能剩几分。
“李大人误会了,在下并非要这两广的官银通兑之权。”张世平微笑着说到。不理会愕然的李明峰,张世平继续说:“在下想要的是这大清帝国的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的官银通兑之权!”
此话一说,李明峰感觉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要说这两广的事情,自己多少还能尽到点心力,可是整个大清的官银通兑,如此大的事情,自己哪还帮的上一点忙?这张世平怎么如此不自量力?
好似看出了李明峰的疑惑,张世平解释到:“大人不要疑虑,既然这话说了出来,世平还是有几分把握办到的,否则也不会来到此处了。”
“愿闻其详!”李明峰想到这人在宴席上的表现,知道他非是等闲之辈,没准他还真有办法拿下这块大大的肥差。
“呵呵,大人是身在庐山之中,识不得庐山全貌啊。在这广州,大人如鱼得水,靠的可不是总督衙门里那位老爷啊,您仰仗的乃是拥有百万精兵的英法两国的情面啊。”
此话一出,真可谓是一语点醒了李明峰。对啊!柏贵没本事办的事,额尔金可有本事办。在历史上,身为联军总司令的额尔金可是曾经带兵火烧了圆明园,攻进了北京城啊。自己这小小的联军翻译在这广州混的风生水起,靠的也不是自己的本事,而是靠着洋人在背后撑腰。只要自己能抱住联军这跟大粗腿,就是逼迫清政府让步并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想通了此节,李明峰顿时就心思活泛了起来,这全国性的票号要是做了起来,将来的银子可真是会像流水一般的流进来啊。这张世平倒真是有眼光,知道在联军取得胜利之前就过来联络自己,以李明峰的历史知识当然知道未来的胜利是属于联军的,可是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也能看出这点,这真是太难得了。因为在这个年代毕竟绝大部分的,甚至可以说是全部的中国人,都认为大清是天朝上国,根本想像不到大清会彻底战败。
是个人才!李明峰越发的坚定了自己起初的想法,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人收到自己手下。
张世平看到李明峰双眼中冒出的贪婪的目光,赶忙解释到:“大人若是促成此事,可占五成干股!”他误会的认为李明峰是动了其他的心思,准备把他甩开自己做票号,所以抛出了更大的诱惑。
聪明人不需要把话说的太细,两个人对视一眼,忽又一起大笑,李明峰伸出手和张世平击了一掌:“哈哈,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我谁都不要反悔!”
两个人又谈了一些票号的基本业务问题,李明峰把后世银行的一些知识都翻了出来侃侃而谈,听的张世平是连声惊叹,万没想到李明峰竟然连票号之事也如此精通,而且李明峰所描绘的前景,好像还比目前所有的票号经营业务都要广阔的多。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北上
更新时间:2008…8…7 19:13:27 本章字数:2355
“等大人伤好就启程北上吧。”谈了半天,张世平还是把话题转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上。
李明峰也苦恼当初为什么没学好历史,如果要知道具体的历史时间表,也不至于腿伤没好就得考虑北上了。在他的历史必背题,具体详情他却是不清楚了。
不过只要一分析也就能知道个大概,既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那肯定是大清战败才会这样,也就是说1858年,大清至少吃了个大亏才签定《天津条约》。如今是农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