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辛生而神灵,〔1〕自言其名。〔2〕 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 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3〕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4〕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5〕抚教万民而利诲之,〔6〕历日月而迎送之,〔7〕明 鬼神而敬事之。〔8〕其色郁郁,〔9〕其德嶷嶷。〔10〕其动也时,〔11〕其服也 士。〔12〕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13〕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注释】〔1〕“神灵”,指超越世人的智力。〔2〕“自言其名”,《初学记》
卷九引《帝王世纪》云: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曰夋”。此与王国维考定“夒”即 “喾”,由形讹而成“夋”,喾、夋为一人之说相合。《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夋” 作“岌”,乃文字之讹。〔3〕“急”,危急,急需。〔4〕“修身”,指自我培养高尚 品德。〔5〕“财”,通“材”,指可供人类享用的自然材物。〔6〕“诲”,音 hu@, 教育开导。〔7〕“历日月而迎送之”,谓记录日影的长短、月亮圆缺的周期,行迎送 日月之礼。〔8〕“明鬼神而敬事之”,古人以鬼神为宇宙万物的主宰,礼拜敬事之即 可获福祛灾。〔9〕“郁郁”,穆穆,肃穆虔敬的样子。〔10〕“嶷嶷”,音 y0 y0,高 峻的样子,此指品德高尚。〔11〕“时”,适合时宜。〔12〕“服”,行事。“士”, 品德高尚者。〔13〕“溉”通“既”。
帝喾娶陈锋氏女,〔1〕生放勋。〔2〕娶娵訾氏女,〔3〕生挚。〔4〕帝喾崩, 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5〕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6〕
【注释】〔1〕“陈锋氏”,古氏族名。《索隐》引《世本》作“陈酆氏”。《世 本》又云:“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 妃有娀氏之女,曰简狄,而生契;次妃陈锋氏之女,曰庆都,生帝尧;下妃娵訾氏之女, 曰常仪,生挚。”这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反映,把不同部族都归到一个血缘系统中了。
〔2〕“放勋”,帝尧名。旧注家以为可仿效发扬前代功业,故名。若然,则此名为后 人所加。〔3〕“娵訾氏”,古氏族名。“娵”,音 j&。“訾”,音 z9。〔4〕“挚”, 音 zh@。〔5〕“不善”,指执政不善。〔6〕“帝尧”,始见于《国语》、《左传》、
《天问》等书。《山海经》神话中出“帝尧”一词,是群神之一,而非帝王。至儒、墨 两家文籍中始盛称尧与舜为古代伟大先王。儒家以《尧典》一篇宣扬尧、舜盛德大业, 作为古代帝王,故称“帝尧”,改变了古代“帝”字称上帝群神的原义。此时尚不说与 陶唐有关。《吕氏春秋?古乐篇》列举了古帝名次,也列陶唐氏在黄帝前,而尧则在黄 帝后第三位,二者是列在同一古帝系统中的前后二人。但至战国末西汉初出现的《世 本》、《帝系》则称“帝尧为陶唐氏”。顾颉刚先生以为尧、陶一音,可能有关,而尧 与唐则是战国人撮合到一起的。“五帝说”出现后,尧和舜一起除第三种“五帝说”没 有他两人以外,其余三种“五帝说”都有他两人。大抵尧当是古时居今山东省定陶县一 带的称为陶的部族的宗祖神。这神也可能是该族一个杰出首领神化的结果。加上后来种 种传说,或说尧曾居唐(臣瓒等说),或说封于唐(《世经》引《帝系》),唐遂与陶 发生联系。其族与舜族相邻,大概都属于东方鸟夷集团。当结成部落联盟时,尧和舜相 继担任联盟的军事首长。其事迹流传到儒、墨者流,就被美化为实行禅让的圣主了。尧 部族与舜部族的关系,如同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的关系,是世通婚姻之族。传说的尧嫁 女与舜,不过是这一历史关系的故事化的写照罢了。犹如姬、姜人奉其远祖炎、黄为至 尊一样,作为商人后裔的孔子尊奉其父系先祖舜及母系先祖尧为圣主,也就不足为奇 了。本书《孟荀列传》称墨翟为宋人(商人后裔),或非无据,所以墨翟极力推尊尧、 舜。
帝尧者,〔1〕放勋。其仁如天,〔2〕其知如神。〔3〕就之如日,〔4〕望之 如云。〔5〕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6〕黄收纯衣,〔7〕彤车乘白马,〔8〕 能明驯德,〔9〕以亲九族。〔10〕九族既睦,便章百姓。〔11〕百姓昭明,〔12〕
合和万国。〔13〕
【注释】〔1〕“帝尧”,自帝尧与陶唐氏合一以后,又称帝尧为“唐尧”。旧注 家皆以陶、唐为地名,因地为号。《汉书?地理志》中山唐县《注》:“应劭曰:故尧 国,唐水在西。”此唐在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古书有称帝尧姓伊耆氏(或伊祁氏)的。
〔2〕“仁”,仁慈,恩惠。〔3〕“知”,音 zh@,同“智”,智慧。〔4〕“就”,趋 向,靠近。“就之如日”,谓追求犹如葵花向太阳一般。〔5〕“云”,此指能带来甘 霖之祥云。“望之如云”,谓百姓期待帝尧如同久旱翘望祥云一般。〔6〕“舒”,简 慢。〔7〕“收”,古代冠冕。“纯”,当作“■”,读为“缁”,黑色。《说文》缁 的古文作“■”,与“纯”形近,故讹。“黄收纯衣”,《五帝德》作“黄黼黻衣”, 古代黄黑色的礼服。〔8〕“彤”,朱红色。“乘”,音 sh8ng,古代四匹马拉一车称“一 乘”。〔9〕“能明驯德”,本篇自此句起录《尚书?尧典》全文。此句《尧典》今文 本作“克明峻德”,古文本“峻”作“俊”,“驯”与“峻”、“俊”音近通假,义为 高大。〔10〕“九族”,汉代今文家释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有血缘婚媾 关系的氏族。汉古文家释为“自高祖至玄孙凡九族,皆同姓”。这是针对封建王朝族刑 而发,可以缩小杀戮范围。本篇所谓“九族”,当指氏族时期的同部族的各支族。〔11〕 “便章”,《尚书?尧典》古文本作“平章”,“平”,《白虎通》作“釆”。《说文》: “釆,辨别也。”“釆”实为“审”字古文。《尧典》古文本之“平”当为“釆”之讹。 又“审”有辨义,故《尚书?尧典》今文本作“辨章”,“辨”与“便”古音相通。此 处“便”实“辨”之假借字。“章”,彰明。“百姓”,指百官。〔12〕“昭明”,指 政绩昭彰。〔13〕“万国”,指异姓部族。《左传》哀公七年说“执玉帛者万国”,可 知古时习以“万国”指众多的部族。
乃命羲、和,〔1〕敬顺昊天,〔2〕数法日月星辰,〔3〕敬授民时。〔4〕 分命羲仲,〔5〕居郁夷,〔6〕曰旸谷。〔7〕敬道日出,〔8〕便程东作。〔9〕日 中,〔10〕星鸟,〔11〕以殷中春。〔12〕其民析,鸟兽字微。〔13〕申命羲叔,
〔14〕居南交。〔15〕便程南为,〔16〕敬致。〔17〕日永,〔18〕星火,〔19〕以正
中夏。〔20〕其民因,鸟兽希革。〔21〕申命和仲,〔22〕居西土,〔23〕曰昧谷。
〔24〕敬道日入,〔25〕便程西成。〔26〕夜中,〔27〕星虚,〔28〕以正中秋。〔29〕
其民夷易,鸟兽毛毨。〔30〕申命和叔,〔31〕居北方,曰幽都。〔32〕便在伏 物。〔33〕日短,〔34〕星昴,〔35〕以正中冬。〔36〕其民燠,鸟兽氄毛。〔37〕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38〕信饬百官,〔39〕众功皆兴。〔40〕
【注释】〔1〕“羲、和”,隋、唐以前注疏家释为羲氏、和氏两家,为重、黎之 后。其实重黎是楚民族古神话中的宗神,与羲和不相干。原始的羲和在《山海经》神话 中是上帝的妻子,生太阳的女神。到《楚辞》中演化为太阳的驾车者,到《吕氏春秋?勿 躬》等篇中,她和另一生月亮的女神常仪演化为黄帝手下司日、司月的两位男性官员。 到《尧典》中羲、和演化成了天文官四人(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此为今文家说) 或六人(羲氏、和氏及两仲、叔,此为古文家说)。到本书《夏本纪》所录《胤征序》 中又变为夏仲康手下天文历法官员一人。总之,有关“羲、和”的传说皆与日月历法相 关,这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必然反映。农业生产离开对四时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无法进 行的,而掌握四时变化的规律,又须通过对日月运行的严密观测来推算。这一精微细致 的工作没有专人负责是做不成的。伴随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的天文学必然产生,而专
门司理此职的天文官也随之而置。这就是有关羲、和传说的历史背景。在相当长的时期 里,羲和一词成了天文历法官员的代称。王莽复古,又以此名官。〔2〕“昊”,音 h4o, 广大无边。“昊天”,指深邃莫测的宇宙。先民畏惧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干旱洪涝,不 能不恭敬而顺从之。〔3〕“数法日月星辰”,《尧典》原作“历象日月星辰”。“数”, 历数,日月星辰运行的时数方位及规律。“法”,法象。此句包含了对日月星辰出没时 数方位的观测、记录、推算和预测。〔4〕“敬授民时”,是说由职掌天文历法的官员, 根据星象察定时令早晚,向黎民百姓颁布农时,以便据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5〕“分”, 通“颁”,颁布命令。“羲仲”,掌管东方之官,亦称春官。〔6〕“郁夷”,《尧典》 今文本作“禺曚”、“嵎曚”,古文本作“堣夷”、“嵎夷”,指东方海隅迎日出之地。
〔7〕“旸谷”,又作“汤谷”,传说为日出的地方。“旸”,音 y2ng。〔8〕“道”, 通“导”,导引。“敬道日出”,《尧典》作“寅宾出日”。“寅”通“夤”,敬。殷 墟甲骨卜辞有由商王亲自祭日的“宾日”祭礼,又有对“出日”、“入日”的专用祭名 叫“又”(即侑)。可参阅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二册《殷代之天神崇拜》 一文。《尧典》援引古材料稍失原意,对“出日”用了“宾”这一祭名,同时又将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