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如晋”,本书《秦本纪》 系此事于秦景公二十七年。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会于夷仪之岁??其五月, 秦、晋为成,晋韩起如秦莅盟,秦伯车如晋莅盟。成而不结。”即此所本。“会于夷仪 之岁”即鲁襄公二十四年,亦即秦景公二十八年,系年当以《左传》为是。“如晋”者 为景公弟伯车,而非景公本人。盖司马迁读《左传》未察而致人物、时间皆误。〔653〕 “舟师”,船队,水军。“舟师之役”,指上年楚以水军伐吴之役。〔654〕 “巢”, 国名,偃姓,为群舒之一,在今安徽巢县。时为楚国附庸。“巢门”,指巢国都城门。
〔655〕“如晋”,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往晋国为卫献公说情者还有郑简公。
〔656〕“诛卫殇公,复入献公”,本书《卫康叔世家》云:“晋为伐卫,诱与盟。卫 殇公会晋平公,平公执殇公与甯喜而复入卫献公。”与此皆谓诛殇公、入献公系晋所为。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未与其事,实由卫大夫甯喜所为;且卫献公复国后前往晋 国,被晋扣押,得齐、郑之请才获释回国。盖司马迁读《左传》不察而致讹。〔657〕 “余 祭”,《马王堆汉墓帛书(叁)?春秋事语》作“余蔡”。“吴余祭”,亦称戴吴。吴 王寿梦次子,吴诸樊弟。〔658〕“日蚀”,《春秋》襄公二十七年云:“冬十有二月 乙亥朔,日有食之。”《左传》云:“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今人推算为公元前 五四六年十月十三日之日全食。〔659〕“庆封”,名封,字子家,氏庆,亦称庆季。 庆克之子,齐国大夫。〔660〕“鲍、高、栾氏”,鲍氏指齐大夫鲍国之族,高氏指齐 惠公孙、公子栾坚子子尾之族,栾氏指齐惠公孙、公子祈高子子雅之族。“鲍、高、栾 氏谋庆封”,据本书《齐太公世家》和《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谋伐庆封者还有陈氏, 即齐大夫陈须无之族。〔661〕“景王”,名贵,周灵王子。〔662〕“周乐”,周王室 的音乐舞蹈。本书《鲁周公世家》云:“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可知鲁
国有周乐,故季礼能观之。〔663〕“尽知乐所为”,全部知晓乐舞的名称、国别、时 代、特点和所表达的意义。详本书《吴太伯世家》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664〕 “韩、赵、魏”,指晋国的卿大夫韩氏、赵氏和魏氏。〔665〕“郏”,本书《吴太伯 世家》和《汉书?古今人表》作“夹”,地名,在今河南郏县,系楚熊郏敖葬地。“楚 熊郏敖”,楚康王子。其名本书《楚世家》作“员”,《左传》昭公元年《经》文、昭 公四年作“麇”,《史记索隐》引《左传》作“麏”,《公羊传》、《榖梁传》昭公元 年《经》文作“卷”。〔666〕“厄”,音 8,窘困,困境。〔667〕“燕惠公”,本书
《燕召公世家》谓燕懿公子。〔668〕“高止”,名止,字子容,氏高,亦称高子容。” 齐高止来奔”,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高止因好事喜功、独断专行被放逐而至北燕。
〔669〕“阍”,音 h&n,守门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和《马王堆汉墓帛书(叁)?春 秋事语》,此守门人系受肉刑之越国战俘。古代有以刑残之人作门卫的惯例。《周礼?秋 官?掌戮》云:“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刖者使守囿。”〔670〕“卫襄公恶”, 卫献公子。〔671〕“太子”,名班,亦称太子班,即蔡灵侯。〔672〕“子成”,此人 名仅此一见,于史无征。本书《郑世家》云:“诸公子争宠相杀,又欲杀子产,公子或 谏曰??乃止。”此“子成”似系误“或”为“成”而来。考《左传》襄公三十年,劝 阻群公子杀子产者为子皮,则此“子成”或系“子皮”之讹。〔673〕“五”,按上年 明言“守门阍杀余祭”,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相合,则余祭在位止于上年,而 此年当为继位之余昧元年。本表与《吴太伯世家》均谓余祭在位十七年、余昧在位四年, 误,盖司马迁不察,互易余祭、余昧在位年数。本表自此年至吴余昧四年,当依次为余 昧元年至十七年。〔674〕“季父”,叔父。“围”,《史记集解》云:“徐广曰:‘《史 记》多作“回”。’”名虔,字围。或谓围系原名,虔为即位后所改之名。亦称公子围、 王子围、令尹围,即位后称楚灵王。“王季父围为令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 “夏四月,葬楚康王??楚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则此条当系郏敖元年。〔675〕 “班”,《春秋》襄公三十年作“般”。〔676〕“稠”,本书《鲁周公世家》和《左 传》襄公三十一年、昭公二十五年作“裯”,《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引徐广云一 作“袑”。鲁襄公与妾敬归之娣齐归所生之子。〔677〕“有童心”,有孩童性格。本 书《鲁周公世家》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均谓昭公在安葬襄公时,孝服不时弄脏,以 致连换三次。〔678〕“秦后子”,名针,字伯车,秦桓公子,秦景公母弟。〔679〕“公 如晋,至河,晋谢还之”,此年晋平公宠妾少姜去世,鲁昭公前去吊丧,到达黄河边时, 因晋人谢绝而返回。事详《左传》昭公二年。〔680〕 “田无宇”,亦作“陈无宇”, 田文子须无之子,齐国上大夫。详见本书《田敬仲完世家》。“送女”,指送齐君女少 姜出嫁到晋国。〔681〕“肘玉”,当初楚共王因无嫡子,便从所宠幸的五位庶子中挑 选继位者,事先在祖庙正堂地下埋放玉璧,让五人依次入内。结果楚灵王的肘压在玉璧 上,即此所谓“肘玉”。详见本书《楚世家》和《左传》昭公十三年。〔682〕“叔向”, 名肸,字叔向,氏羊舌,因食邑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又氏杨,亦称羊舌肸、杨 肸。晋大夫羊舌职之子。晋国公族,晋靖侯(或谓晋武侯)之后。时任晋太傅。〔683〕 “齐政归田氏”,预言齐国政权将转归大臣田氏家族。〔684〕“晋公室卑”,言晋公 室大权旁落,地位日益卑微。晏婴、叔向对话详见本书《齐太公世家》、《晋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和《左传》昭公三年。〔685〕“公欲杀公卿立幸臣”,本书《燕召 公世家》云:“惠公多宠姬,公欲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言所立者为“宠姬宋”,与 此异。按《左传》昭公三年云:“燕简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所言立者 为“宠人”,与此“幸臣”合。然《左传》以燕君为简公,即《春秋》所云北燕伯款, 而本书作惠公,当以《左传》、《春秋》为是。本书所述燕君世系误讹甚多,难以凭信。
〔686〕“称病不会楚”,本书《鲁周公世家》云:“昭公称病不往。”同此。按《左
传》昭公四年云:“公辞以时祭。”与此有异。〔687〕“合诸侯宋地”,按本书《楚 世家》和《春秋》昭公四年皆云会诸侯于申(今河南南阳市北),属楚,非宋地。〔688〕 “朱方”,吴国邑名,公元前五四五年齐大夫庆封奔吴,吴王余祭将朱方赐庆封,在今 江苏镇江市丹徒镇南。〔689〕“取三城”,吴军攻取楚三邑。据《左传》昭公四年, 具体指棘(今河南永城县南)、栎(今河南新蔡县北)、麻(今安徽砀山县东北)。〔690〕 “称病不会楚”,《左传》昭公四年云:“曹、邾辞以难。”与此有异。〔691〕“三 国不会”,《左传》昭公四年记子产云:“不来者,其鲁、卫、曹、邾乎!”则为四国 不会。〔692〕“率诸侯伐吴”,《春秋》昭公五年云:“冬,楚子、蔡侯、陈侯、许 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693〕“公如晋”,本书《燕召公世家》云: “齐高偃如晋,请共伐燕。”以如晋者为高偃,与此异。本书《齐太公世家》和《左传》 昭公六年皆谓齐景公如晋,同此,可证此记不误。〔694〕“哀公”,本书《秦始皇本 纪》所附《秦纪》作“毕公”,《史记索隐》云:“《始皇本纪》作‘戩公’。”《吴 越春秋?阖闾内传》作“柏公”。秦景公子。〔695〕“次”,停留,驻扎。“乾溪”, 楚国邑名,在今安徽亳县东南。〔696〕“季武子”,名宿(或作“夙”),谥武,氏 季孙,亦称季孙宿。季文子(即季孙行父)之子,袭父职为大夫。自鲁襄公十二年起为 鲁国执政大臣。〔697〕“日蚀”,《春秋》昭公七年云:“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今人推算为公元前五三五年三月十八日之日食。〔698〕“入燕君”,本书《燕召公世 家》同此。按《左传》昭公七年云“不克而还”,则谓未入燕君,异此。〔699〕“入 燕君”,本书《晋世家》、《燕召公世家》亦谓晋与入燕君之役。据《左传》昭公六年、 七年,伐燕入燕君仅齐所为,晋未与其役,与《史记》异。〔700〕“芋尹”,楚国官 名,陈国亦有,为国君田猎时负责驱赶禽兽之官。此指楚芋尹申无宇〔701〕“亡人”, 逃亡之人。“章华”,楚灵王所建宫名,据考古发掘,即今湖北潜江县龙湾镇马场湖村 放鹰台遗址。或谓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执芋尹,亡人入章华”,《左传》昭公七年 云:“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 执而谒诸王。”即此所谓。〔702〕“姜氏”,亦称宣姜。〔703〕“惠公归至卒”,《左 传》昭公七年云“不克而还”,燕君未入燕,且所言燕君为简公,与此大异。〔704〕 “公如楚,楚留之。贺章华台”,据《左传》昭公七年,此条及下栏“就章华台,内亡 人实之”皆当系上一年。〔705〕“就”,成,建成。〔706〕“卫灵公”,名元,卫襄 公与妾綢姶所生子。〔707〕“招”,亦称公子招,任陈司徒,又称司徒招。〔708〕“弃 疾”,本书《楚世家》谓即位后改名熊居,或谓居与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