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银白眩光,清英不禁心生感慨,也或许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定格住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那曾经叱咤风云的极尽辉煌。
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遭到史无前例的宰割和重创。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圭亚那、法属赤道非洲、法属西非、和摩洛哥等殖民地全部沦丧,总计超过8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近3600万的人口脱离了三色旗的掌控。在这些土地上开垦并生活了多年的法国投资商们,将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卖产业,黯然返回法国本土,并由此吞下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酸涩苦果。
而随着这些海外领土的失去,与之有着直接往来的航运公司、银行机构、和商业工厂,也同样将遭受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大量向这些地图所投入的贷款将成为不可兑现的坏账,失去了倾销基地或是原料来源的工厂更是会因此而蒙受剧烈的冲击:虚拟金融和实体经济都将在这场浩劫当中无一幸免,而其所引发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的连锁反应,必将会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般一发不可收拾。然而法国人又能怎么办呢?当前的20世纪初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战争国对战败国的盘剥榨取,从来都是伴随着无尽的鲜血和眼泪。事实上,清英所提出的停战条款在当前这个时代而言都已经算得上是足够仁慈了:在没有他干预的另一个世界,德国在战败之后所遭受的痛楚要比当今的法国更甚数倍!
根据清英原本的打算,是不准备向法国索要太多赔款的。然而包括首相霍尔维格在内的国务秘书们,在这一问题上却都是和军方众口一词,坚称法国必须支付出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相符合的赔款数额。随着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也随之日趋高涨:霍亨索伦皇室固然大权尽握,但来自国内的渴盼和呼声也不可不顾。有鉴于此,清英也只能逼迫法国人接受了200亿法郎的赔偿,但后果便是战后的法国,仍旧在海外保留了一个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900万的殖民地群。不过法国在殖民地瓜分中所遭到的打击已经足够沉重,德国也能对这一局面表示接受了。
除此之外,战后法国在军事力量上所受到的限制,也让清英心中的保险又加了一道厚重的深锁。法国陆军的规模被限制在30万人,且不得拥有作战飞机、坦克、和毒气;虽然这一枷锁较历史上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中所受到的禁锢不知宽松了多少,但以战后德国的强绝实力,摧垮法国陆军仍将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因为随着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石油时代的战争将再不同于煤钢时代的堑壕死蹲:拥有强大空军和海量机械化部队的一方,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开对方的防线。而凭借着机械化部队那集火力、防御、和速度于一体的梦幻属性,实施闪击战的一方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至为关键的包抄合围,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只要限制住法国的空军和装甲部队,那么他们就如同是被磨去了爪牙的家猫;面对德国这头獠牙森然的霸王龙,只需一个照面就会被生擒轻取!
由于在陆地上有绝对的把握,清英也就没有在海军上对法国人再做过多的限制了。以战后法国的国力和格局,既没有力量也没有需要去发展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他们能保证南部国土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海上往来都已属不易。
在英国身上,德国也通过这一纸停战条约获取到了足够多的利益。
位于西非东南部的尼日利亚被割让给德国,这是德国出于经济目的而从英国手中剜取的唯一一块殖民地。无论是其现有的1750万人口,还是在它92万平方公里上所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都将是德国在今后的和平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亩良田。而英国从原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退出,也使得德国势力能够在这方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宝地中占得一席之地。
对于在1902年彻底战败并惨遭灭国的布尔人而言,用集中营残酷屠戮了他们数万平民同胞的英国人无疑是不共戴天的死仇;而现在逼迫英国势力退出他们家园的德国,则必然会成为他们心中救星般的存在。更何况,这帮欧洲移民的后裔身上本就流淌着一部分德国的血脉,这也更会加深双方之间的和谐与信赖。当德国势力进入这一地区之后,其所产出的黄金、钻石也将源源不断地流向柏林央行,而这些贵金属所对国家经济起到的作用无疑是无可替代的!
此外,英属圭亚那也将被德国接管。这片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的南美洲领地,将和从法国人手中割来的法属圭亚那一道,成为德国在与未来美国的博弈中的一个重要据点。虽然该处距离美国南端的佛罗里达州还有近3500公里,但这已经是当前德国所能得到的最好基地了。而包括科威特、卡塔尔、uae、巴林在内的环殖民地,也将完成从英到德的易手;除了收获一个能直接威胁到印度洋航运的便捷基地之外,这些地方所蕴藏着的海量石油,也是拥有后世记忆的清英所绝对不容放手的核心理由。
ps:感谢书友永远的f4u、潇湘夜雨异乡客、天使读书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昨天订阅量相当悲催,作者更新缺乏动力啊。。。。。
第603章新时代的开端(终)
朝阳灿烂,光华千里,伴随着一道道电波从阿姆斯特丹向八方辐射飞跃,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知了停战条约的签订。对于这一消息,各方势力的反应无疑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在法国,无数民众呆若木鸡地听着从收音机和广播当中传来的停战消息:通过总统普恩加莱那沉痛悲郁的全国讲话,他们终于意识到了在自己的国家之上所发生的事情。悲伤、酸涩、恨怒、痛苦……种种负面情绪如同狂潮怒浪一般冲击着他们的内心,最终在一阵撕裂心肺般的疼痛中,嬗变成了无尽的哀恸和凄凉。
自从1871年战败以来,蒙受敌酋僭位称帝、国家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的法兰西,就将对德复仇、直捣罪恶的腹心柏林摆在了最为核心的地位。此后的四十年时间里,整整两代的法兰西国民都为这个举国一致的核心目标,而付出了暴霜露斩荆棘的不懈努力。为了让国家尽快摆脱被敌军占领的处境,法国人节衣缩食、起早贪黑,仅用了4年时间就交出了19世纪中叶币值的50亿法郎赔款,终于将那些日耳曼野兽的肮脏军靴从光荣的法兰西国土上给赶了出去。为了使法国恢复元气,他们冒着酷热、缺水、和瘟疫,深入非洲不毛之地,并在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起了法属非洲的利益。而为了能在下一场战争中战胜对手,法国军队日夜苦练战斗本领,潜心制定战争计划;而政客们更是在国际舞台上使尽浑身解数。并最终和英俄两国尽弃前仇。在对德包围中形成了牢固的钢铁联盟。当1913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法国人完全有理由为自己在之前4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而深深感到骄傲和满意:他们重新站在了世界一流强国的浪尖风口,并构筑起了一堵足可称得上是宏伟坚厚的对德封锁墙壁!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随着这场战争的爆发而如同镜中的美妙蜃景一般,被夙敌的铁拳给击得粉碎。俄国的陆军、英国的舰队,这些曾经被法国人所无比羡慕和坚信的强绝力量,都在这个中欧帝国的震天怒吼中化为了飞尽的劫灰。就连他们自己那支用“殊死进攻”理论武装头脑、自信能一路杀到柏林的复仇大军,也在历场战斗中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并已经处在了几乎无法再继续战斗下去的悲惨境地。超过70万曾经是丈夫、父亲、或儿子的法兰西青年永远埋葬在了祖国的土地上。在他们身后则是数以百万计的家人遭到晴天霹雳般的打击;无论用多长时间来冲释,都无法抚平这段永恒的伤痛阴影!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整个法国都处在一片哀恸凄凉的氛围之中,人们似乎仍旧没有从停战条约签署的打击当中艰难走出。唯一能让笼罩在这个国家上空的黑白帘幕泛出丝缕色彩的,便是集结在战场上的奥匈军队开始向后方撤离。根据停战和约当中的条款,奥匈军队会率先撤出法国本土,而德军也将在得到一批法国军火做为“停战保障”之后,徐徐从当前的占领区上向东退出。当法国士兵打着白旗、将预定的火炮枪支送到数公里外的德国阵地中时,他们心中却丝毫没有即将收复国土的欣悦:200亿法郎的赔款和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丧失的代价,又岂是这么容易就能够释怀的了的?
在英国。不列颠臣民们的神情同样是一片沉重:不过他们却少了法国人的那番行尸走肉般的哀切,多了一丝接受现实的从容。自从大半年前皇家海军遭遇空前失败以来。由于这个民族沉淀了数百年之久的执掌世界的荣耀基因、而滋生出的高傲、执拗、顽固、和歇斯底里的尖锐棱角,都在这日复一日的恨怒痛苦当中,被残酷的现实给毫不留情地磨得鲜血淋漓、再没有反抗的念头了。
那么强大的协约联盟都没能挡住德皇及普鲁士军国主义分子们的炮火,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得了呢?海军主力丧失大半的不列颠就几乎是一块砧板上的鱼肉,根本无力反抗对方那柄锋锐的刀俎!如果说半个月前的他们还抱有一丝幻想的话,那么刚刚结束的北大西洋海战,无异是用赤裸裸的现实在那些仍旧顽固坚持大英帝国应当永远统治海洋的死硬分子脸上狠狠地扇了一耳光。唐宁街的主人们被迫意识到,接受德国主导下的欧洲的局面并与之合作,还能在今后的事务中分到一杯羹;而强行坚持那不切实际的日不落幻想,只能是以卵击石!
令英国人隐隐感到庆幸的是,对方只是割走了他们几块殖民地,并没有要求数以亿计的英镑赔偿。南非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在英国的治下,英属非洲的殖民群体的绝大部分都得到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