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民国-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长说了算的。倒不是他们生产不出好的装备,相反,他们的武器设计总能出现天才人物,t34坦克就是例子,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

这款坦克赵书礼已经盯上了,现在正在跟苏联谈判,谈判结束后有望获得生产许可。

塞北跟苏联的谈判是密谈,当然主要内容不是关于武器的,而是关于战争合作的。现在的局势,尽管没人进攻苏联,但是斯太林已经隐隐感到了威胁。而他的军队在苏芬战争中的表现实在是难以让他满意,伤亡近百万他不心疼,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何况他的心就像钢铁一样坚强,乌克兰饿死了上千万人时候他都不皱眉头一下。但是要知道他面对的对手才十来万军队,而且武器装备落后,根本不是苏军一个档次的。而且苏军暴露出来的弱势,可能会给其他国家带来错觉,觉得苏联好欺负,来干他就不划算了。

而容易这么干的国家中,日本人显然十分符合,日俄战争苏联人还记忆犹新,不宣而战是他们的传统。因此斯太林不得不防,日本人在占领东北后,突然给苏联远东地区来那么一家伙。他需要塞北牵制住日军,现在看起来塞北任务完成的不赖,眼看着就要把日本人赶出东北了。但是斯太林不是傻子,他也看得出,东北战争绝对不会就这么结束,反复拉锯是难免的。他担心的是塞北的突然失败让日本人彻底占领东北,日本毒霸东北,不管是老沙皇,还是他这个新沙皇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斯太林愿意跟塞北合作,有限的加强塞北的军事力量。这个有限的界限就在于,能让塞北抵挡日军的进攻,但是却无法对苏联构成威胁。经过商议,塞北提出了在这么几个方面希望得到苏联的援助,第一是飞行人员,希望苏联能派出他们的空军参战,但是这显然不可能,苏联没有对日宣战,但是有一种规避方法叫做志愿军,这种方式1936年苏联人就用过了,他们往西班牙派去了志愿军,跟德国意大利的志愿兵打的不亦乐乎,这也是苏联人为什么一直对德国很有戒心的原因。现在他们表示可以派遣三百名飞行员到塞北志愿志愿,尽管苏联的飞机老旧,但是毕竟数量在哪里呢,飞机数量那么多,自然他们的飞行员数量也是很多的,这个极端重视军事的帝国,确实一直没有放松备战。

除了飞行员外,另外还需要苏联的医护人员,希望苏联能派出一些战地医生和护士来帮助塞北军医治伤员,尽管塞北这些年的医疗事业发展很快,但是合格的医生培养起来比飞行员难多了,估计跟培养教授都差不多,因此是有心而无力啊。

如果按照德国的军医标准,塞北只能满足装备五十万军队就是极限了,而赵书礼希望三年后塞北军可以达到五百万人。让苏联派医护人员的同时,其实还是希望他们能带出更多的中国医护人员。

塞北希望苏联能提供贷款,用来购买苏联的资源,尤其是铁矿资源。塞北的铁矿在跟澳大利亚合作后,对澳洲的铁矿石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战前一年达到了八成。而现在被日军封锁了,尽管塞北境内的各种铁矿启封重新进行了开采,但是还是难以满足钢铁冶炼能力。战前一年,塞北的钢铁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年生产了各型钢材八百万吨,超过了日本。但是本土铁矿石仅仅满足了其中四百万的产能,一半是靠进口澳洲铁矿石来满足的。很奇怪的数据,塞北进口铁矿达到八成,可是进口铁矿怎么才满足了一半冶炼能力呢,显然进口大于使用,问题就在于赵书礼早已经开始了铁矿的储备了。

他遇刺回国后,开始大规模储备行为,基本上三到五成的进口矿石是进入了储备库的。可惜到现在也仅仅储备了三千万吨铁矿,仅够两年的生产,这还是在不扩大产能的情况下,而战争对钢铁的需求显然会扩大钢铁生产,也就是说这些储备也就是够一年多点时间的。所以苏联的铁矿就非常有必要了,而苏联的钢铁生产能力也很强大,铁矿产能更强,一直都是他们的重要出口产品,只是针对的是德国不是塞北,现在塞北希望他们来填补澳洲的空缺。

人力、资源上都需要苏联,可是在技术上对苏联的要求却不高。

苏联的坦克还是赵书礼临时想起来苏联的t34很有名,最后加上去的。

经过谈判,苏联人对派出飞行员没意见,对医护人员有点抵触,他们似乎不在意中国人多死点,但是在塞北方的坚持下,他们也答应派遣三百名医护人员,这远远达不到赵书礼的要求,赵书礼希望他们派遣三千名,甚至表示愿意支付薪水。对于t34坦克,苏联人最后答应了,给与塞北生产许可,但是要求塞北用燕ⅱ式飞机技术,加上一款双缸星型发动机技术来交换。苏联人的胃口真大,这交换不对等,但是鉴于人家派出了飞行员和医护,塞北方没理由拒绝。

协议就这样达成了。

三百六十八节苦战

苏联人没耍什么心眼,派来的飞行员和医护都是专业的,因为他们是真心希望塞北军能多杀几个鬼子的。t34坦克的技术文件也交到了塞北军手里,并且地道的派出了工程师来指导生产,预计1940年下半年就能投入战争了。

但是战事的发展却越来越不顺利了。

徐州会战虽然打了一个漂亮的台儿庄大捷,兵力上也占优势,但是武器装备,尤其是军人素养的差距还是让**很快就处于了劣势,调动上的各种迟滞,让徐州很快要被日军包围起来了。在数十万**有被包围全歼的风险的情况下,蒋价石接受了李宗仁的撤退建议。李宗仁还是失守了徐州,而且有些虎头蛇尾,打了个漂亮的开头,就不得不匆匆离场,好在这次撤退比南京可强多了,几十万大军成功撤退,上演了漂亮的撤退战术。但是在他们为了掩护他们撤退,蒋价石一声令下黄河花园口被炸,千里黄泛区形成,数十万老百姓死亡,换来的是几十万日军放弃了追击。

此时山西会战也如期打响了,日军没有选择从娘子关进攻,而是从北方的平型关进攻,跟娘子关相比这里的地形其实并不利,因为从这里进攻,意味着日军需要进行更长距离的攻击才能打到太原同时还面临着北方塞北军的威胁。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阎锡山对这里的防御也很松懈,负责这里防御的是杨爱媛,之所以把杨爱媛放在这里,恐怕一开始阎锡山就不认为日军会从这里突破,才让自己人躲在安全的地方。可日军偏偏就从这里进攻了,阎锡山的老师板垣征四郎率领八万多日军,从这里攻入,占领这里后,很快做出一副向北防御向南进攻的架势。做好了对塞北军队的防御工事后,板垣大军继续向太原北方另一个门户雁门关进发,失去了平型关后,如果在丢失雁门关,太原以北将无险可守。

阎锡山认真了起来,他是战区司令,指挥权名义上是卫立煌的,可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权力。认真起来的阎锡山,调集了自己的另一个主力,王靖国的十三集团军北上雁门关。

一场大战难以避免。

就当王靖国和杨爱媛的大军集结在雁门关等待日军的时候,板垣却虚晃一枪,突然从石家庄进攻娘子关了。娘子关现在就只有宋哲元的八万军队,经过激烈的战斗,损失三万余人,娘子关失守。阎锡山大惊,同时对宋哲元很不满,在军事会议上要求惩治宋哲元,宋哲元表示愿意接受惩处。但卫立煌毕竟是个好人,他表示宋哲元抵抗是认真地,只不过敌强我弱胜败乃兵家常事。最后记大过一次,允许其戴罪立功,撤掉集团军司令允许其暂代指挥。

而此时赵书礼发现,宋哲元的失败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日军此时调集了大量先进的飞机,牢牢掌控了制空权,并且火炮也占优。而陷入南方李宗仁等的作战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赵书礼跟蒋价石通了个电话后,在蒋价石颇为兴奋的语气中,答应援助中央军三百架战斗机,并且成本价出售五百家轰炸机。

而针对山西问题,赵书礼立刻电令傅作义,要他尽力支援晋南,跟晋军一道务必消灭插入山西中部的板垣师团。傅作义当即命令孙楚李生达两军,刚刚经过扩编到的二十万人南下,猛攻雁门关平型关日军。同时让李三江部做出南下张家口进入河北的姿态,给日军一种切断他们山西军队退路的假象。果然板垣师团从平型关原路返回了,开始全力从娘子关突破,虽然有塞北军的威胁,显然也是因为此时日军留在雁北没什么用处,才撤退的。

平型关失而复得,阎锡山自然不敢大意,于是他手里的两只集团军,杨爱媛部和王靖国部继续留守雁北,而把防御太原的任务交给了宋哲元和卫立煌,同时允许了孙楚、李生达两军南下进入太原。他打的好算盘,诚然雁北地区遭遇了一次日军偷袭后,这里没人敢大意,留守军队是必然的,可是塞北军也可以协防这里啊,他留下自己的部队在这里,显然有两方面的利益,第一这里显然再次遭遇日军打击的可能性要小很多了,他的部队在这里受损失小,第二把守住这里,雁北的塞北军能否进出晋南还是他说了算。

突破了雁门关后,日军一方面加强了居庸关防御,抵挡塞北军南下,一方面大力调集部队突入山西。最后板垣军增加到了十五万人,看来日本人对太原是志在必得。

而在其他地区日军也没放松攻势,武汉大会战已经拉开了帷幕。日本海军已经控制了武汉水面,国府江防部队全军覆没,所有舰只只能沉江。陆上部队,日军放弃沿着平汉铁路南下的战略,绕过黄泛区,从南京、徐州、杭州水陆并进,沿着长江往武汉进发。

同时在东北他们也加强了军力。

冬季的失败让日军十分气愤,这世界上要说最输不起的军队,非日本军队莫属了。

他们纠结了四十万军队在大连,显然试图反攻东北。

显然看阵势,今年日军的攻击更强大了,放在去年他们可没有能力同时在三个方向发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