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旋转乾坤-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知道,唐兰少校。”简·哈拉德当即驳道,“这我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我们所不明白的是,该公司如何从商业价值上开发那片陆地和海洋?如果那能被称之为陆地和海洋的话。”
  “问题不在这里。”唐兰少校第三次回答,“一个国家打算购买地球的一角,从地理位置看,该地似乎更应属于英国……”
  “属于俄国。”卡科夫上校说。
  “属于荷兰。”雅克·詹森说。
  “属于瑞典—挪威。”简·哈拉德说。
  “属于丹麦。”埃里克·鲍尔德纳克说。
  五位代表激动起来,他们的谈话险些变成了泼妇骂街。这时迪安·图德林克首次插话。
  他以和解的口气说:“先生们,照我上司唐兰少校喜欢的说法,问题不在这里。既然业已决定出卖北极地区,那么,它势必属于诸位所代表的出价最高的国家。既然瑞典—挪威、俄国、丹麦、荷兰和英国给了代表金钱,那么诸位组成一个联合会不是更好吗?联合会可以拥有一大笔资金,使美国公司无法与之抗衡。”
  代表们面面相觑。这位迪安·图德林克还真有点鬼点子。一个联合会……在当代,一切都讲联合,人们要联合就像人们要呼吸、喝水、吃饭、睡觉一样。无论政治上还是商业上,没有比这个词更时髦的了。
  不过,异议和解释总是免不了的。雅克·詹森表达了各位同事的情绪后问:
  “那以后呢?”
  是的,联合会占有北极地区以后呢?
  “我看给英国!”少校僵硬地说。
  “俄国!”上校紧皱着眉头说。
  “荷兰!”议员说。
  “当上帝把丹麦赐予丹麦人的时候……”埃里克·鲍尔德纳指出。
  “对不起,”迪安·图德林克嚷道,“上帝只赐过一个地方,那就是把苏格兰给了苏格兰人!”
  “你此话可有依据?”瑞典代表问。
  “诗人不是说过吗?‘苏格兰主权神授’。”这爱开玩笑的家伙偷天换日,把拉丁诗人维吉尔(公元前 70~19)第一首牧歌中第六行诗Deusnobishoecotiafecif(主权神授)中的 hoecotia 连读成了 Ecotia(苏格兰。)大家都笑了。只有唐兰少校例外。这一笑又一次缓和了气氛,避免了争吵。
  迪安·图德林克又说:
  “别吵,先生们!何必呢?还是搞我们的联合会吧……”
  “那以后呢?”简·哈拉德又问。
  “以后,”迪安·图德林克回答说,“那再简单不过了。先生们,买到以后,北极地区的所有权或者归大家共有,或者按合理的价格把它转给共同占有国中的某一个。但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达到了,就是把美国代表排斥在外。”
  眼下这建议给人感觉不坏。不过,要不了多久,等到确定谁来占有这块你争我夺但却没有用处的地方的时候,代表们势必又会大打出手。大家知道,他们可都是体壮如牛的啊!不管怎么说,精明的迪安·图德林克讲的没错,美国与北极肯定无缘了。
  “我看这建议不赖。”埃里克·鲍尔德纳克说。
  “巧思。”卡科夫上校说。
  “妙想。”简·哈拉德说。
  “狡猾。”雅克·詹森说。
  “够英国味!”唐兰少校说。
  大家口头上恭维着,心里却在捉摸日后怎么捉弄一下自己可敬的同僚。
  鲍里斯·卡科夫又说:“先生们,那么就一言为定,我们联合起来,然后北极主权咱们家家有份。”
  就这样说定了。
  还剩下一个问题:了解一下各国向代表们提供了多少钱,然后把钱加在一起。可以肯定,这笔钱的总数之大,是北极实验协会的财力望尘莫及的。
  于是迪安·图德林克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个问题。众人都不吭气了,谁也不想回答。打开钱包给别人看?把口袋里的钱倒进联合会的钱柜?事先介绍一下每人打算投标多少钱?干嘛这么急嘛!倘若今后新的联合会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呢?倘若形势迫使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斗呢?倘若外交家卡科夫对雅克·詹森的花招恼火呢?倘若雅克·詹森被埃里克·鲍尔德纳克的诡计所激怒呢?倘若埃里克·鲍尔德纳克对简·哈拉德的狡猾不满呢?倘若简·哈拉德不支持唐兰少校的傲慢的要求呢?倘若唐兰少校本人对其他同僚搞阴谋呢?总之,说出自己有多少钱,那等于是把自己最隐秘的东西亮给了人家。
  迪安·图德林克这一问虽说必要,但却让人难堪。回答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把钱数夸大,临到付款时丢人现眼;一是把钱数大大缩小,使大联合的建议化为泡影,变成一场笑话。
  荷属印度前议员倾向于后一种想法。显然,这家伙在寻开心:
  “先生们,非常遗憾,我只能为北极地区拿出五十里克斯达尔。”
  同僚们都学他的样。
  “我呀,只能拿出三十五卢布。”俄国代表说。
  “我呀,只能拿出二十克罗诺尔。”瑞典—挪威代表说。
  “我呀,只能拿出十五克朗。”丹麦代表说。
  “那么,”唐兰少校答道,声调里带着英国人惯有的傲慢,“是为了你们,我才要北极的。先生们,英国只能拿出一先令六便士!”
  古老欧洲代表们的会议就这样滑稽地收场了。

  第三章 拍卖北极
  普通拍卖大厅平时只拍卖家具、炊具、工具、仪器、绘画、雕刻、勋章、古玩等动产,可 12 月 3 日这天,拍卖北极这桩买卖也将在此进行。不可理解!不动产的拍卖不是必须找公证人或者通过专门处理这类交易的有关法庭吗?买卖的是地球的一部分,却弄来了个珠宝估价员,此事岂不荒唐?难道北极可以移到东又移到西,移到谁家里去当家具吗?
  完全不合逻辑。但是事实确实如此。整个北极地区会被这样卖掉,合同也将永远有效。当然,这并不是说北极实验协会把动产与不动产混为一谈,以为可以把北极买下搬回家。真有头脑的人——这种人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方都太少了——不会对此感到惊讶。
  因为此事在数年之前已有先例,而且也是在美国,由拍卖员在拍卖大厅当众拍卖了地球上的一块地方。
  那一次,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巨富威廉·伍·科尔德鲁普,出价四百万美元,以五十万美元之差击败了对手塔斯基纳尔,买下了太平洋上的斯潘塞岛。斯潘塞岛距加利福尼亚只有几度,有森林、河流、草场、可耕地,可以居住。可北极帽却是一块模糊不清的区域,一片可能永不解冻的海面,一片冰山阻隔、人类永远无法占领的地方。可以想象,这么一块谁都说不清楚的地方,卖价不可能太高。
  事情越怪,感兴趣的人就越多。拍卖的当天,来了不少观众,看热闹者居多。都想知道事情的最后结局,因为这场竞争一定会非常激烈。
  特别是在欧洲代表们抵达巴尔底摩后,人们纷纷前来探询,提出无数个问题。至于在此事的发起国美国,公众舆论异常激奋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人们打赌都打疯了。赌是一种传染病,欧洲人也开始上瘾。美国联邦的全体公民,无论是新英格兰①的、中部的、西部还是南部各州的,都分成了两大派,虽然其心愿完全一致,都是热切希望北极受到三十八星条旗的保护,但他们并不是很有把握。怕的自然不是俄国、瑞典—挪威、丹麦、荷兰,这些国家很难取胜。他们担心的是联合王国,后者有扩张领土的野心,有吞并一切的习性,有众所周知的固执,有无孔不入的英镑。因此,一笔豪赌压在了美利坚和大不列颠之间,犹如在势均力敌的赛马之间打赌一样。
  拍卖定在中午。人山人海的观众一大早就堵塞了波尔顿大街。前一天,此事就已经成了公众舆论的焦点。各报通过大西洋电话获悉,美国人提出来的赌注大都被英国人接受下来。迪安·图德林克立刻把打赌的钱数叫人张贴在拍卖大厅。据说,英国政府将大批金钱交给了唐兰少校。《纽约光驱报》披露,英国海军部官员们正积极鼓动占有北极地区,并早已将其列入英国殖民地的目录中,等等。
  这些消息中有多少真实成分,传闻中有多少可靠的东西?不知道。这一天,巴尔底摩爱动脑筋的人猜测,如果北极实验协会自家出资,取得这场斗争胜利的将会是英国。最热衷于此事的美国佬为此向华盛顿政府施加压力。在这片沸腾的情绪中,只有新公司代理人威廉·斯·福斯特,这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似乎并不为大家的焦躁所动,仿佛已经稳操胜券了。
  ① 美国北部。
  随着拍卖时间的接近,人们慢慢聚集在沙尔顿大街上。离开门还有三小时,通往拍卖大厅的街就已被堵塞了。公众席位上座无虚席,连墙似乎都要挤破了。欧洲代表的座位用栅栏围起,以便让他们至少能看见拍卖的进展情况,适时报出自己的价钱。
  埃里克·鲍尔德纳克、鲍里斯·卡科夫、雅克·詹森、简·哈拉德、唐兰少校及其秘书迪安·图德林克,他们这群人紧靠在一起,胳臂挨着胳臂,就犹如要向北极进攻的敢死队!
  美国方面只来了鳕鱼代售商一人,粗俗的面孔上不动声色。举座之中,他显得最平静。也许这时他正想着如何推销即将从新地来的货物吧?这位大概要动用数百万美元巨款的老好人所代表的富翁是些什么人呢?这个问题强烈地折磨着公众的好奇心。
  其实,马思通和艾旺热丽娜·思柯碧夫人也参于了此事。想不到吧!他们二人此刻就在会场,没有订座,而是挤在人群中,周围是马思通的同事、炮手俱乐部的几个主要成员。表面上看来,他们都是普通的观众。似乎威廉·斯·福斯特也不认识他们。
  今天,拍卖的方式也与往常不同,无法把要出售的东西交给公众察看。北极不能拿在手里传来传去,左看右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