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连海点评乾隆名臣-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纪晓岚本人终于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他终于可以暂且忘记他的相貌不佳、又有些口吃的缺陷了!他终于可以开始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施展他横溢的才华了!
  也就是说,他终于翻身了!我们来看看纪晓岚如何为官!
  我们知道,乾隆皇帝是非常喜欢相貌英俊潇洒的官员的。像纪晓岚这样相貌极为一般、但是又很有才能的人,乾隆皇帝会拿他怎么办呢?
  乾隆皇帝有他的好办法,他相信纪晓岚的才学,但不喜欢纪晓岚的相貌。因此,乾隆皇帝量才度用,从1759年纪晓岚35岁开始,乾隆皇帝多次让纪晓岚出任考官,前后达十多次之多!正因为纪晓岚经常担任考官,所以纪晓岚的学生很多。学生多了,走后门的朋友也就多了。这个年头,谁求不着谁呀,虽然,纪晓岚本人的相貌咱不敢恭维,但是咱得罪不起呀!朋友和门生一多,纪晓岚的名字未免在他们口头、著作中经常出现。久而久之,纪晓岚的声名也就越传越大了。
  纪晓岚经常出任考官,所见到的学生多数都是很谦虚的人,像他的老师阿克敦对他的做法一样,他也对于这些肯上进的年轻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纪晓岚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他对于这些人则是充分利用了他的智慧,给予了善意的批评。比如下面的一件事情:
  一天,有位自命不凡的青年文人拿着自己的大作去请纪晓岚批阅。纪晓岚提笔在篇后批了如下一句话:“此文有双锤擂鼓之声”。那位青年作家洋洋得意,以这批语逢人便告。有人询问纪公:“为何要将一篇不通的文章加上这么好的评语呢?”纪晓岚大笑道:“你们根本不懂得这评语的意思;一个锤击鼓;所发出的声音是:通!通!通!双锤击鼓时,鼓声是:不通!不通!不通!……”
  在这期间,他的聪明才智也就越来越显现出来。很多传奇的故事就很容易被他的遍及中国的门生传扬出去。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在纪晓岚自己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
  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位姓王的翰林为他的母亲做寿,请了纪晓岚做上宾。王某当然十分钦佩纪晓岚的才华,便请纪晓岚为自己的母亲写个祝寿词,并在宾客满堂的席间朗诵助兴。纪晓岚不推辞,高兴地上前即席朗声道:“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都变了,王翰林甚至吓得惊慌失措、十分尴尬。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甚至有人叫好拍掌,交口称赞这诗句妙不可言!老夫人也转怒为喜。接着纪晓岚高声读出他的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这一下,全屋就像蛙鸣不止的池塘中突然投下一块石头,立刻哑然静止下来。一个个欢悦的表情来不及退去,又泛起难堪的神色。不过,有前两句令人叫绝的妙句,大家张着嘴巴,直瞪着傻眼,知道纪晓岚会说出最后一句惊人妙语。果然他说道:“偷得蟠桃献母亲!”全场立即欢呼起来。
  这个故事到了他的门生那里就成了另外一个版本了。这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内容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诗句发生了些许变化:
  八旬老太不是人,南海观音下凡尘;三个儿子都作贼,天宫偷桃献母亲。
  第二个故事:也在纪晓岚自己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
  一次,乾隆皇帝让纪晓岚在皇帝自己使用的扇子上提写一首诗词。纪晓岚觉得太容易了,立即题了一首王之涣的出塞,原诗是这样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是,纪晓岚写得太匆忙了,中间漏写了一个“间”字,结果被乾隆皇帝发现。乾隆皇帝大为恼怒,横下脸来说:“纪昀,你好大的胆子,为何欺瞒寡人!”


风流才子纪晓岚:才思敏捷纪晓岚(2)


  纪晓岚本来得意洋洋的正要端起茶杯,一听连忙接过扇子一看,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纪晓岚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是很从容的说道:“启禀陛下!臣题的不是出塞诗,而是出塞词。”接着便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一听也不得不赞叹纪晓岚的机智与文才。还好那年头题诗写字全不用标点符号,否则纪晓岚的脑袋非搬了家不可。
  当然,这个故事也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纪晓岚在机智灵活方面,也有遭到人家笑话的时候。
  1762年,38岁的纪晓岚奉旨任福建学政。传说在行舟途中,纪晓岚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还给他送来一张纸条:“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轰鸣。纪晓岚触景生情,想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
  纪晓岚在奔忙于学官和侍奉皇帝期间,每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多有酬唱应答,妙语佳对,不仅赢得广泛赞誉,而且也颇得乾隆帝嘉奖。客观的说,此时的乾隆皇帝对于纪晓岚的才华还是很赏识的,对于他的工作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的。
  因此,很快的,乾隆皇帝就利用了一个机会,把纪晓岚调回了北京自己的身边!
  难道乾隆皇帝改了脾气禀性啦?难道乾隆皇帝又开始真的喜欢上了纪晓岚啦?唉,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啊!谁知道,纪晓岚回到北京,是福是祸?如果是祸,为什么乾隆皇帝要把纪晓岚调到北京来工作呢?乾隆皇帝此举,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呢?如果是福,为什么乾隆皇帝又很快的将纪晓岚发配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呢?我们下次再看。


发配新疆:卢见曾贪污案(1)


  1、卢见曾贪污案
  上一讲我们讲到纪晓岚历经千辛万苦,从1740年他16岁首次参加童子试失败到1754年科举考试成功为止,前后用了15年时间,终于修成了正果!科举考试成功后,纪晓岚终于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最终导致乾隆皇帝决定找个机会把长期以来一直在外地做考官的纪晓岚调到自己的身边来!
  纪晓岚回到北京,是福是祸呢?我告诉您吧,是祸不是福!在皇帝的身边,就更加容易 让皇帝了解到他的缺点!结果呢?不到一年的工夫,乾隆皇帝就迅速的把纪晓岚流放到了新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要从纪晓岚回到北京为官谈起!
  1764年,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去世,纪晓岚回乡守孝三年。1767年,纪晓岚重新担任了公职,出任翰林院侍讲学士,这是个从四品的官。此时的纪晓岚心想,这一回我应该结束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生涯、从此长住北京了吧。
  于是纪晓岚决定这一回自己回到北京的时候,一定要把全家男女老幼都带到北京居住,彻底结束自己在外地工作、家人在老家生活的两地分居的日子。
  到了北京,住在哪里呢?纪晓岚决定,把自己小的时候曾经跟随父亲居住过的地方赎回来!他小的时候曾经居住在哪里呢?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的“纪晓岚故居”——也因为纪晓岚日后在此写出了一本闻名天下的书《阅微草堂笔记》而被称为“阅微草堂”。
  提起“纪晓岚故居”,还真有些说辞呢。
  清代实行“满汉分居”的政策,内城住满人,汉人居外城,即今天的宣武区、崇文区。宣武在当时远较崇文繁华,而宣武门为进出内城最主要和最便捷的通道(和平门是民国时才开的),所以清代大多数汉族文武大员均住在阅微草堂附近的宣武门外一带,因而宣外也成为北京名人故居最密集的地区。
  纪晓岚故居原为岳飞21代孙清朝威信公岳钟琪旧宅,建于1729~1730年间。雍正末年,岳钟琪获罪拘禁。当时,纪晓岚之父纪容舒带着9岁的纪晓岚来京任职,遂购得此宅。从此,纪晓岚在这所宅第内攻读、科举、为官,直到1762年纪晓岚38岁外放福建学政为止,前后共计居住了29年。
  纪晓岚38岁外放福建学政,纪容舒无人照料,于是只能回乡养老,此宅被租给了别人。直到1767年纪晓岚重新把这所宅子赎回为止!
  看来,纪晓岚是想要在北京大干一场,不想离开这里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纪晓岚只在北京呆了一年,就被乾隆皇帝发配到新疆去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还真的是我说对了,乾隆皇帝真的是不太喜欢纪晓岚么?还是另有什么隐情呢?
  这件不幸的事情的起源于一个名字叫卢见曾的人。卢见曾何许人也呢?
  据史籍记载,卢见曾出生于1690年,比纪晓岚大34岁。1721年中进士。雍正皇帝即位后,卢见曾担任了四川洪雅县令。不久,在1726年~1727年的两年之间连遭其父及生母王氏、嫡母程氏病故。直到1731年才又重新出任江南亳州蒙城知县,并协理州务;旋授六安州知州;1734年由六安调任亳州知州;未几,雍正皇帝又任其为庐州府知府,兼摄凤阳府事;1735年秋,迁知江宁府。
  这一时期的卢见曾,在为官任上,以善于治水患闻名,颇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乾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