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曹嵩接过官印,然后站出来说了几句,无非也就晃新官上任的那一套,根本没有什么新意。说起来赵颜接管大宋海贸,赵顼给他的权力也很大,比如像眼前这样可以擅自任命官员,当然这样的官员必须与海贸有关,然后上报朝廷,若是朝廷认为不合适,完全可以拒绝赵颜的任命。
接下来赵颜让刘宪帮着自己和曹嵩介绍一下市舶司,毕竟他和曹嵩事先虽然了解了一下市舶司,但对于市舶司内部的具体事务还不是很清楚,这些都是日后曹嵩的主要工作,所以现在自然要先了解一番。
刘宪自然也知道,曹嵩接任市舶使的官职后,肯定不会像以前的知州那样只挂个名,而是将实际掌管市舶司,到时他手中的权力也将会转移到曹嵩手中,他最多也只剩下一个监督之权,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只不过赵颜与曹嵩的身份却让他不敢有任何怨言,甚至还要陪笑着帮忙介绍市舶司的职责。
说起来市舶司的职能十分复杂,主要是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主持祈风祭海等。
对于上面的这些规定,有些在赵颜看来十分不合理,比如市舶司其实并不直接对货物收税,而是直接从货物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也就是实物税,另外这些实物税还不能随便动,而是要送到东京去,另外还有一些从海外运来的货物不允许私人购买,而是必须由市舶司出钱买下,并且由官府专营,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垄断。
看到这些不合理的规定,赵颜也是眉头一皱,不过他也知道,这些规定虽然看似不合理,但可能是在制定之时,都有着各自的原因,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才显得不合时宜,另外经过这么多年的施行,每条规定后面都蕴含着庞大的利益链,绝对不是他一两句话就可以改变的,不过这也正是他接管海贸的原因,第一步就是要把大宋海贸的内部整理一遍,只有自身强大了,才有向外扩张的动力。
曹嵩有管理银行的经验,市舶司的事务虽然繁杂,但是与全国有上百家分行的大宋银行相比,却还只是小儿科,所以曹嵩很快就搞明白了市舶司的职能,然后开始把自己带来的人手安插进市舶司,毕竟他这个市舶使是空降来的,想要让市舶司的老人听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还不如直接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来,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助手,有些还是他在银行时的下属,可以说个个都是人精,这也让曹嵩接管市舶司变得容易许多。
不过就算曹嵩在市舶司安插了人手,短时间内想要把市舶司整顿一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赵颜也没打算在短时间内让市舶司大变样,事实上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事情就是参观大宋的造船厂。
海贸肯定离不开海船,所以造船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大宋的海贸规模,在前世时,赵颜就从历史书上看到大宋的造船业十分先进,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指南针开始大量的运用,这也使得大宋的海船航程也更加的广阔,在海上的安全也更加有保障。
不过上面这些只是赵颜前世时在书上看到的,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也不敢保证。广州是大宋沿海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港口中的造船厂不但多,而且技艺精湛,代表着大宋最高的造船技术,所以赵颜来到广州接管了市舶司后,第二件事就是亲自去看一看大宋的造船厂,当然若是有必要的话,赵颜也希望自己从后世带来的学识可以帮助大宋改进一下海船的设计。
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业
大宋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广州做为大宋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附近更是有不少规模宏大的造船厂,不过和大宋的其它行业一样,这些大造船厂一般都是朝廷开办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国营的,至于私人的造船厂也有,不过规模自然无法与国营的相比,有些私人造船厂因为规模太小,根本无法造船,只能对船进行一些修补和维护。
赵颜想要参观造船厂,自然要去最大的国营造船厂,而且这样也最方便,事实上广州的国营造船厂一共有三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名叫南沙造船厂,就位于广州港内部的南沙港旁边,其实广州港只是一个统称,它是由内部多个港口组成的,南沙港就是其中最繁华的一个。
南沙造船厂就在南沙港的东侧,是一座占地面积颇大的造船厂,赵颜在蔡京的陪同下来到这里,说起来蔡京被赵颜捏住了把柄,赵颜随时都可以让他灰溜溜的滚出广州城,他对此也知道的十分清楚,不过他本来就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现在看到赵颜势大,京城的新党根本帮不上他,所以他干脆向赵颜这边倒来,无论赵颜让他做什么他都很配合。
对于蔡京的主动投靠,赵颜还没想好是否要接纳他,毕竟这个人可是历史上的第一奸相,他实在没有什么信心可以驾驭这样的手下,不过现在蔡京是广州知州,有了他的协助,赵颜接管海贸就方便多了,这也是当初赵颜留下他的原因,毕竟就算是他把蔡京赶出广州,但是以现在朝廷完全被新党把持的情况,王安石肯定会再派一员新党中的大将前来广州任职,万一对方是个硬骨头,并且不配合他的话,只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
“殿下请看,这里就是南沙造船厂,说起来这个造船厂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唐中期时,这里已经有了一座造船厂,后来虽然几次毁于战火,但每次都能得到重建,现在咱们看到的这座造船厂还是太祖立国之后,亲自下旨重建的,并且赐名为南沙造船厂,门上的这块匾额就是当初太祖赏赐的那块,那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蔡京引着赵颜等人来到造船厂,然后指着门口那块巨大的匾额介绍道,虽然蔡京的人品不行,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来到广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广州各方面都十分的熟悉,简直像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一般,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当下赵颜他们随同蔡京进到造船厂内部,一边走蔡京一边帮他们介绍,几乎每到一处都他都能说出这里的用处,而且还能对造船的工艺做出一番点评,使得陪伴他们的造船厂管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下更让赵颜感到十分的惊奇。
“蔡知州,你以前经常来南沙造船厂吗?”这时陪同赵颜一起来的苏轼忽然开口道,他对蔡京倒是没有什么偏见,虽然知道蔡京与徐元手下有些矛盾,不过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再加上蔡京不但才学好,而且更是写的一手好字,这点连苏轼也是自愧不如,所以这段时间他与蔡京倒是有了些交情。
“呵呵,我其实也只来过南沙船厂一次,当时听这里的管事介绍过这里,所以就记下了。”蔡京微笑着开口道,别看他对鱼娘那些人很是凶狠强硬,但是在与其它读书人相处时,却是显得十分的温文尔雅,看上去简直就是个谦谦君子。
“没想到蔡知州竟然还有过目不忘之能,实在让人感到佩服啊!”这时李公麟也开口笑道,他与苏轼一样,都对蔡京的才学和书法十分佩服,彼此间也有些交情。
赵颜听到这里并没有说话,不过他心中也不禁对蔡京有些佩服,心想不愧是能够被后世称为第一奸相的人,若是没有点能力的话,恐怕还真配不上这个称号。
在蔡京的介绍下,赵颜他们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把整个船厂转了一遍,这主要是因为船厂里面实在太大了,里面的分工又细,甚至连制作缆绳都有专门的工匠,更别提船帆、船舵之类的东西了,另外还有最重要的船坞,宋朝时已经出现专门的船坞,而且海船也已经使用了龙骨,这使得宋代可以造出五千石的大船,折合后世就相当于三百吨,虽然后世的三百吨都只能算是小船,要知道连万吨油轮都很常见,更别说三百吨的小船了,但是在大宋这个年代,三百吨已经相当大的海船了,估计整个世界上也只有大宋才能造这样的大船。
赵颜本想借助自己后世的学识对造船技术进行一些改进,但是了解过造船厂的内部运转他才发现,他虽然懂得许多工匠们不懂的科学原理,完全可以用在造船上,但可惜他对造船方面几乎一窍不通,就算是想帮也感觉无从下手,这让他十分的无奈,看来必须找个懂得造船的人帮助自己才行。
参观完南沙造船厂后,赵颜又去了其它几个造船厂转了转,其中还有几个是私人的造船厂,毕竟赵颜参观造船厂的目的是了解一下大宋的造船业,私人造船厂的规模虽然比不上国营的造船厂,但却数量众多,在造船市场中也占据着相当的份额。
忙活了几天之后,赵颜总算对大宋的造船业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另外也通过一些主管造船的官员知道了一些造船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大宋应该是古代中国造船业的一个分水岭和高峰,从中唐时期一直到赵颜所处的年代,虽然期间战乱不断,但是大宋的造船业却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革命性的技术纷纷涌现,比如龙骨的铺设、水密舱的使用、造船工匠的细分等等,都使得大宋的造船业傲视群雄,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后世人都只知道明朝初期郑和下南洋,曾经使用过各种规模宏大的宝船,认为明朝初期的造船业是中国古代的高峰,不过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明朝之前中原文明被野蛮的女真人、蒙古人接连不断的打击,使得各行各业的水平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所以明朝的造船业虽然发达,但其实那也是承袭宋朝遗留下来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