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化叙事:100个最有力的电影手法-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移焦镜头(Rack Focus shot),也称变焦点(Pull Focus),需要较短的景深。这意味着在同一时刻,沿着Z轴只有一个较窄的空间是处于聚焦清晰范围的。当摄影机移焦时,他/她把焦点从一个焦平面(focal plane)移到另一个焦平面。在移焦时,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焦平面处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焦平面处的对象上。通过较短景深的运用,这种摄影机内置的“特效”(in?鄄camera effect)可以使我们在场景内任何时候有选择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下面是影片《毕业生》第二幕(Act Two)结尾处的关键场景里对移焦的运用。
    片例:《毕业生》
    本(Ben),这个二十来岁的男主角,刚刚从大学回家。这次,他与父母的一个朋友,罗宾逊(Robinson)夫人发生了关系。问题在于本不久后爱上了罗宾逊夫人的女儿伊莱恩(Elaine)。
    在第二幕的结尾处,本急匆匆地找伊莱恩向她坦白。他闯入她父母家中,发现伊莱恩在楼上的卧室里。在他还没来得及告诉伊莱恩之前,传来了罗宾逊夫人走近的脚步声。伊莱恩面对着本,背朝着后面敞开的卧室门。在本开始解释为什么这个老女人的身份很重要的时候,伊莱恩母亲出现在了门口(画面3)。
    罗宾逊夫人面朝着本站在门口,伊莱恩看不见她母亲。罗宾逊夫人是虚焦(out of focus)的,像幽灵一样。当伊莱恩转过身,焦点移到罗宾逊夫人,伊莱恩被虚焦了(画面4)。罗宾逊夫人失落的脸上每一个线条都显现了出来。片刻后,罗宾逊夫人从门口消失。当伊莱恩转回头对着本,她的脸仍保持着片刻的模糊,表现了她内心的迷惘。在她考虑明白后,焦点又移到了她的脸上。
    在这个场景中,移焦有两方面的作用:
    a)揭示身份,在这里,就是“老女人”的身份罗宾逊夫人。通过移焦,罗宾逊夫人用自己的身体回答了伊莱恩不解的问题。
    b)通过等伊莱恩思考明白后再把焦点调到她身上来表现她的困惑。




电影元素:Z轴(移焦)(2)

戏剧价值
    移焦让你可以直接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移焦常用来表现突然揭示而引起的惊愕,通常是在重要的情节点(plot point)上。由于移焦的作用是对揭示的重点强调,所以不能滥用。
    其他片例
    《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
    《杀手莱昂》(The Professional,别名Leon,莱昂死去的场景)
    历史记录
    D。W。格里菲斯(D。W。Griffith)在影片《老实人的困境》(A Corner of Wheat,1909)中对移焦进行了实验,此外,他还在影片《猪谷的步兵》(Musketeers of Pig Valley,1912)和《黑暗之屋》(The House of Darkness,1913;Jesionowski 35)中进行了同样的实验。
    《毕业生》(1967年)
    编剧:考尔德?威林厄姆(Calder Willingham),巴克?亨利(Buck Henry),1967。
    小说:查尔斯?韦伯(Charles Webb)
    内景  伊莱恩的房间  日
    本把伊莱恩拖到敞开的门后。他们站在门和墙形成的角落,好像他们在躲避着什么人。可以听到罗宾逊夫人上楼的脚步声。
    本:“伊莱恩,有件事我一定要告诉你。”
    他拥着她靠在墙角。
    伊莱恩:“什么事?”
    本:“那个女人。”
    伊莱恩:“什么?”
    本:“那个女人。那个老女人。”
    伊莱恩:“你是说那个……”
    本:“那个已婚女人……她不只是一个女人……”
    伊莱恩:“你想告诉我什么啊?”
    脚步停止。
    角度伊莱恩的特写
    角落后面。罗宾逊夫人的脸突然出现在门口,刚好处于伊莱恩肩膀的位置。伊莱恩看着本的脸,在本的眼睛里看到门缝处母亲紧盯着的眼睛。
    伊莱恩:“本杰明,请你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我。”
    她看了本一眼,然后又回头看了看母亲的脸。罗宾逊夫人在门口透过门缝看着她。伊莱恩移开了目光。
    伊莱恩:“哦,不。”




“电影元素”章节字幕

“电影元素”章节字幕:
    1。 《火车怪客》(1951年)
    作者:森西·奥蒙德、雷蒙德·钱德勒(编剧)、维特菲尔德·库克(Whitfield Cook,改编)、帕特丽夏·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小说)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制片公司: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
    发行商:华纳兄弟
    2。 《火车怪客》(1951年)
    同上。
    3。 《大都会》(1927年)
    作者:西娅·冯·哈勃(Thea von Harbou,编剧)、西娅·冯·哈勃(小说)
    导演:弗里茨·朗
    制片公司:乌发电影公司(Universum Film A。G。,简写UFA)
    发行商:基诺国际(Kino International)
    3。 《钢琴课》(1993年)
    编剧:简·坎皮恩
    导演:简·坎皮恩
    制片公司: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Australian Film mission),CiBy,新南威尔士影视工作室(New South Wales Film and Television Office)
    发行商: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Miramax Films)
    4。 《公民凯恩》(1941年)
    作者:赫尔曼·J。曼凯维奇(Herman J。Mankiewicz,编剧)、奥逊·威尔斯(编剧)、约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编剧,未上字幕)
    导演:奥逊·威尔斯
    制片公司:墨丘利制片公司(Mercury Productions)、雷电华影业公司(RKO Pictures)
    发行商:雷电华影业公司(1941年美国影院版)、华纳家庭视频公司(Warner Home Video,DVD)
    5。 《热泪伤痕》(1995年)
    作者:托尼·吉尔罗伊(编剧)、史蒂芬·金(小说)
    导演:泰勒·赫克福德(Taylor Hackford)
    制片公司:城堡石娱乐公司(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哥伦比亚影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发行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6。 《毕业生》(1967年)
    作者:考尔德·威林厄姆(编剧)、巴克·亨利(编剧)、查尔斯·韦伯(小说)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
    制片公司:Embassy Pictures、劳伦斯·特曼公司(Lawrence Turman Inc。)
    发行商:米高梅家庭娱乐有限公司(MGM Home Entertainment;DVD)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
    电影诞生伊始,像列夫·库里肖夫这样的电影理论家就一直努力了解人眼对于视觉刺激(visual stimuli)的反应。
    经研究确认最重要的一些元素有:亮度(brightness)、色彩(color)、大小(size)、形状(shape)、动作(motion)、速度(speed)、方向(direction)。经过精心设计,这些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及情绪反应(emotional response)。任何情况下,内容、有边界画格内的并置,以及其他元素的共同作用会有助于影响观众的反应。
    推荐读物
    1。库里肖夫,《列夫·库里肖夫论电影1922…1968》(Lev。 Kuleshov on Film 1922…1968),罗纳德·莱瓦科(Ronald Levaco)译校并作序,伯克利(Berkeley):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4;
    2。鲁道夫·阿恩海姆(Arnheim; Rudolph),《艺术与视知觉》(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54;
    3。,《视觉思考》(Visual Thinking),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69;
    4。西德尼·吕梅(Lumet; Sidney),《制作电影》(Making Movies),纽约:阿尔弗雷德·A。克诺夫(Alfred A。Knopf)出版社,1995。    
    电影元素
    7。引导视线《公民凯恩》     (记者)
    8。不平衡《迪厅孩童》(Disco Pigs)     (婴儿床)
    9。平衡《迪厅孩童》     (青少年)
    10。方向《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上下颠倒的脸)
    《捆绑》(Bound)                         (金钱)
    11。大小《大都会》     (对比的画面)




电影元素:引导视线

电影元素:引导视线
    在下面来自《公民凯恩》的实例中,明暗被用作视觉标志(visual signpost)。重要的地方被打亮,不重要的留在暗处。导演奥逊?威尔斯通过这种方式把观众的视线集中到想让观众注意的、具有戏剧意义的东西上。
    片例:《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的记者戏设置了影片的中心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若干记者正在观看有关凯恩生平的新闻影片(newsreel)的结尾部分。
    我们预期在新闻影片放映完后,空着的银幕变得无关紧要,而占据这个场面的记者成为中心。然而,正好相反。记者们被留在了暗处,空着的银幕仍然亮着。
    这种倒置的处理提示观众重要的是这个“谜”,而不是寻求“谜底”的记者个体。通过降低视觉的重要性,观众的注意力会下意识地被引导到语言上。通过重复,语言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加强了。记者们的认知状态通过空白银幕表现了出来。这告诉观众我们正处于寻求谜底的开始阶段,在影片结束之前,银幕将给出答案。
    戏剧价值
    明暗被用作视觉标志。从明暗处理的导向当中,观众知道了该把注意力放在何处。
    剧本注释
    注意剧作者是如何充分地把光线作为一种戏剧性工具的。尽管完成的影片中有一些细微变动,但这个场面大致上是按照剧本拍摄的。
    公民凯恩(1941年)
    编剧:赫尔曼?J。曼凯维奇、奥逊?威尔斯
    内景 放映室 日
    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