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化叙事:100个最有力的电影手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例:《火车怪客》
    在图像化地暗示了男人间的碰面将会导致冲突之后,希区柯克切到外景插入镜头。希区柯克让我们看见男人们所乘坐火车的轨道。起先我们只看到线性的轨道。火车“正常行进”,就像保守的主角一样。火车以恒定的速度前进,前方畅通无阻(画面1)。然后随着火车前进,我们看到了第二条轨道(画面2)。火车,正像主角一样有了第二条可选的便道,这是一条远离主干道的路。这条便道通往画格上先前被反面角色所占据的一边,银幕右方。这里可以参考“电影元素1”的内容。最后的镜头(画面3)是混乱的,是网状的迷宫般的轨道。这就是我们的主角发现自己在选择便道、进入反面角色的世界后所处的状态。
    戏剧价值
    除用Y轴设计了一条线性的代表安全和常态的既定路线之外,希区柯克还设计了相反的路线危险的便道。这种隐喻也是对情节的简洁概括:对于一个好人来说,当他所选的道路突然转变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剧本注释
    火车轨道镜头的插入并不包括在这个版本的剧本当中。实际上,两个男人在车厢中的场景仍持续下去,他们转而聊各自的背景,聊了几页的长度。在完成影片(final film)中,这个聊天镜头当中的插入镜头提供了视觉上的休息,并且产生了预示前方道路效果。




电影元素:XY轴(对角线)

电影元素:XY轴(对角线)
    除了X轴、Y轴和Z轴之外,画面还包括四条对角线。
    下降对角线
    重力有助于下降对角线的动作。下降看起来比较容易,并且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下降运动开始,就很难停止。从左往右是更容易的下降,因为这种下降运动和眼睛阅读的方向相同。
    上升对角线
    重力会阻碍上升对角线的动作。掉下来然后往上运动会更容易些。从右到左的上升是所有银幕方向当中最困难的:这种上升既与眼睛阅读的方向相反,又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片例:《大都会》《钢琴课》
    右边的镜头都利用了“下降的必然性”。
    《大都会》:我们看到工人们日复一日机械地下降到“底下”。
    《钢琴课》:在艾达(Ada)的丈夫斯图尔特(Stewart)意识到妻子背叛了自己后,手拿斧头冲过去惩罚她。
    戏剧价值
     因为重力有助于下降,所以我们知道只有大力介入才能停止事件的发生。
     《大都会》和《钢琴课》就像图像化运用的教科书。两者都是值得反复观摩的杰出影片。
    〔1〕  在完成影片中,是由搬运工自己取出行李及网球拍的。剧本和完成影片有所出入,这是很平常的现象,后面将不再标注。译者注
    〔〕
    344
    图3 运动的难度 
    4。
    1。
    2。
    3。
    1。最容易
    2。较容易
    3。困难
    4。最困难
    《大都会》
    《钢琴课》
    《钢琴课》(1993,60页) 
    编剧:简·坎皮恩,1991年第4稿
    117场  外景  斯图尔特家  日
    天空黑沉沉的,下着大雨,斯图尔特快速地冲往小屋,手上的斧头晃动着。弗洛拉(Flora)远远地跟在后边,她的天使翅膀湿透了。




电影元素:Z轴(景深)

电影元素:Z轴(景深)
    Z轴是穿越前景后景的那条线。Z轴承载了深度空间感的功能。技术层面上来讲,景深是指Z轴方向上焦距范围或长度。镜头角度越广,焦距越长。通常大景深可以通过两方面得到:广角镜头(wide?鄄angle lens)和能够产生更高的f制光圈(f?鄄stop)的照明条件。
    广角镜头和大景深的组合形成了很有意思的视觉特性。物体沿着Z轴运动时距离好像被缩短了。例如,当人物从前景运动到后景,他们的高度下降得比预期更快。当他们返回到前景时好像是飞向镜头一般,迅速变大,比我们眼睛的预期要快得多。而长焦镜头(telephoto lens)的视觉特性恰恰与此相反。
    下面场景的成功依赖于两个方面的特性:
    a)广角镜头与生俱来的透视缩短特性;
    b)扩展的景深使得前景和后景都处于清晰的景深范围内。
    片例:《公民凯恩》
    虽然不包括在原始剧本当中,但凯恩、撒切尔(Thatcher)和伯恩斯坦(Bernstein)之间的那场戏是电影史上最具有创造性的场面之一。
    下面是该场戏的设计。
    凯恩刚刚从他的监护人撒切尔处得知1929年的经济崩溃已经使他一无所有。凯恩,一个成年人,回到了童年时的状态。他要再一次依赖于他的监护人。
    听到消息后凯恩需要一段考虑的时间,他走到画面的前景,形成巨大的、魁伟的身形。然后他沿着Z轴往后墙走去。每一步都使他显得更小。他到达后墙然后转过身(画面4)。他减小的体形表现了降低的力量。他看起来像个学生,就像他的学生时代,发现他自己在经济上再次被他的监护人控制。然后凯恩朝撒切尔走回来。每一个脚步他都重新获得先前的体形。当他站在撒切尔边上时,看起来是“充满画面”,撒切尔提示他的经济问题只是暂时的。凯恩没有说一句话,导演奥逊·威尔斯就已经把凯恩内心的混乱表现出来了。
    戏剧价值
    景深可以做到:
    a)当人物在画格内运动时改变他们的大小;
    b)在画格内表现人物相对于其他人物的大小。




电影元素:Z轴(动作平面)(1)

电影元素:Z轴(动作平面)
    正如“电影元素4”中所讲,Z轴是穿越前景后景的那条线,正是Z轴使我们能够有深度的幻觉。画家一般通过把画布分为三个平面〔1〕来发挥这个深度特性。分别是前景、中景〔2〕和后景。剧院把这些平面称为后台、舞台中央、前台。
    电影制作人(Filmmaker)可以通过把故事元素沿Z轴布置、发挥电影画面提供的深度的特性来利用这些平面,电影画面的深度比早期媒体更灵活。这些平面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场所、心理状态(psychological state)或时期。人物可能现在很抢眼,而他们的童年时代可能上不了台面。影片《热泪伤痕》中的闪回(flashback)场面对景深的运用进行了精到的设计。
    片例:《热泪伤痕》
    在这个场景中,主角多洛雷斯?克莱邦(Dolores  Claiborne)发现她二十多岁的女儿记不起曾被父亲性侵犯过。多洛雷斯站在前景,她的女儿坐在中景中的桌子边上。多洛雷斯对她的发现作出反应,眼光掠过她女儿望向前门处的背景。在她看的时候,一个闪回出现在后景处。多洛雷斯的丈夫,年轻了二十来岁,进来了。他在后景处的一个时空走来走去,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而多洛雷斯和她的女儿位于前景和中景位置,处于另一个时空。当多洛雷斯的女儿继续和当前的母亲争辩时,多洛雷斯看着她死去的丈夫漫不经心地跟着她的女儿进入另一个房间然后进入完全的闪回里。
    戏剧价值
    通过利用这三个动作平面,过去和现在可以同时呈现。场面设计(staging)可以进一步使剧本的潜台词具体化。例如,在这个场景中,多洛雷斯直接面对着过去的闪回,而同时她的女儿则背对着它。




电影元素:Z轴(动作平面)(2)

其他片例
    《公民凯恩》(苏珊'Susan'用药过量的戏)
    《公民凯恩》(打雪仗的戏)
    《热泪伤痕》(1995年,29页至30页)
    编剧:托尼?吉尔罗伊(Tony Gilroy),第三稿,1994年11月3日。
    根据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小说改编。
    多洛雷斯静静地清理着桌子,这时她的眼睛突然掠过塞琳娜(Selena),看着门,然后
    多洛雷斯的主观视角(POV)闪回
    前门打开。夏季日落时的明亮基调模糊了远处的风景。光线只通过门射进来。房子的其余部分仍旧处于当前时空依然是黑暗的。
    乔?圣乔治(Joe ST。 George)进入房间。他35岁,一副好斗的造型。发型很难看。他刚下班回来。他很渴,很脏,站在门口脱靴子。
    (注:塞琳娜不知道她母亲在她后边看到什么。多洛雷斯还是继续跟塞琳娜讲话,仿佛这一切并没有发生,随着场面的推进力图忽略这个“现场”。)
    塞琳娜:“妈,让我们正视这个事实我们对彼此都不了解。我们几年里几乎没有讲话了。在这点上你所做的和我一样。”
    乔脚上穿着长袜,在门口打落靴子上的泥巴。塞琳娜继续讲话,而多洛雷斯盯着后景处乔过去的画面这个场面暂时持续,直到出现一个
    完全闪回
    屋子里。突然灯亮了。装饰都不一样了。这是1972年的夏天。塞琳娜,听见她爸爸的声音,冲出了厨房。她刚刚9岁,一个美丽的孩子。
    〔1〕  画布中的前景、中景、后景三个平面,对应影片中的前景、中景、后景三个表演区。为便于理解,经过原作者认可,译者用三维软件做了表示这三个平面的图,分别与影片《热泪伤痕》中母亲、女儿、父亲所处的位置相对应。译者注
    〔2〕  在中文电影专业术语里面,“中景”一般是针对镜头的景别而言的,如远景镜头、中景镜头、近景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英文专业术语为“medium shot”。而在此处,“中景”是指Z轴上处于“前景”和“背景”中间的位置,其英文专业术语是“middleground”,决定仍采用“中景”一词来表示。译者注




电影元素:Z轴(移焦)(1)

电影元素:Z轴(移焦)
    移焦镜头(Rack Focus shot),也称变焦点(Pull Focus),需要较短的景深。这意味着在同一时刻,沿着Z轴只有一个较窄的空间是处于聚焦清晰范围的。当摄影机移焦时,他/她把焦点从一个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