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逐个击破!”
“好!采!”又是一片喝采声响起,众人大声赞好。
山东之地,若是分开来,谁也不是秦国的对手。若是联合起来,秦国就不是对手了。无论从土地的广阔,还是城池之多寡,赋税、口众上讲,山东六国远远超过了秦国。
不说别的,就是与秦国耗,也会把秦国拖累拖疲,甚至拖垮。
秦国使用邦交纵横之道,威逼利诱,分化瓦解,把这些战国孤立起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秦异人的话无异于黑暗中的灯塔,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道路,找到了策略,谁能不欢喜?
“这事就由丞相牵头。”秦昭王打量一眼秦异人,笑道:“异人,你就去丞相府,听从丞相的调遣,协助丞相吧。”
“诺。”秦异人立时领命。
“父王,儿臣请命,愿入军中,率军出战。”赢煇瞄了一眼秦异人,大是得意,忙请命。
“也好。”秦昭王想了想,点头同意了,道:“武安君,老三就交给你了。你不要把他当作什么王子,当作一个士卒便成。这是大秦的惯例,宗室子弟入军历练,得遵行军法。”
“诺!”白起领命。
秦国的宗室子弟入军历练,那是真正的历练,不能有特权,只能从普通士卒,一步步做起。若是有才干,就能积功升迁,若是无才干,到老不过是一老卒。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一直如此。就是秦武王当年入军历练,也是如此。
接下来就是商议一些具体的措施,一直商量到深夜,这才回去歇息。
蒙骜一回到府里,就给蒙武迎个正着。蒙武忙问道:“爹,异人公子可是入军了?”
“没有。他去了丞相府。嗯,三王子倒是入军了。”蒙骜知道蒙武与秦异人的交情极好,他急于打探秦异人的情形实属正常。
“什么?异人公子未入军?君上糊涂了吧?竟然不让异人公子入军,却让那个莽夫入军?”蒙武很是不满。
“休要胡说。”蒙骜脸一沉,喝斥道:“君上这是一番好意。异人公子刚刚从山东归来,对军中事务极为熟悉,即使异人公子要入军,只需要君上一道旨意便成。而公子离秦多时,对秦国政务很不熟悉,君上派公子去丞相府听候丞相调遣,是在给公子一个熟悉秦国政务的机会。”
要想当上秦王,就必须要熟悉秦国政务。把秦异人派到丞相府,听从范睢的调遣,就是给秦异人一个天大的机会。
XXXXXXXXX大漠之上,一派冰天雪地,积雪数尺。
“得得!”一个匈奴斥候正骑马疾驰,顶风冒雪,直朝北而去。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匈奴单于
大漠之上一派冰天雪地,积雪数尺,少有人迹。然而,在大漠深处,有一处地方却是帐幕相连,一座接一座,不知几多,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就是匈奴的圣地,龙城!
对于龙城,相信朋友们不会陌生,留下了无尽的传说,比如:龙城飞将、直捣龙城……若是要问,龙城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何我们一听到“直捣龙城”这样的话就很激动,热血如沸?
能回答的人就不多了。
龙城是匈奴的圣地,是匈奴祖辈的埋骨之地。
匈奴虽然“贵壮贱老”,丁壮在族中很有地位,而老弱却没有一点儿地位,甚至有可能会被杀死。但是,匈奴对于祖辈的坟墓却极为重视,一定要风光大葬,还要保护好。
“直捣龙城”,就是把匈奴祖辈的坟墓给毁了,还有比这更让匈奴难受的吗?
能与龙城相比的,唯有匈奴的另一处圣地,就是狼居胥山(杭爱山),这是匈奴祭祖的圣地。霍去病当年攻占了这里,并在这里立下一块石碑纪功,从而成了传奇,“封狼居胥”一事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代名词。
与狼居胥山不同的是,龙城座落在漠南,匈奴更加愿意呆在龙城,而不是狼居胥山。
因为狼居胥山座落在漠北,那里气温太低,很冷,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季节太短。这对于需要草场放牧的匈奴来说,很不利。
而漠南就不同了,气温高,气候温暖,植被生长时间长,适合做牧场之用。是以,匈奴无不愿住在漠南。
尤其是河套之地,更是匈奴做梦都想去放牧,是以,中原与匈奴数次大战都是在河套之地打的。有史可查的匈奴第一次大举南下,是在赵国武灵王时。那时节,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成功,赵国劲卒善战,赵武灵王就在阴山南麓大破匈奴三十余万之众,打得匈奴大败而逃。
这一战之后,匈奴虽然不愿,却是不得不逃到漠北去舔伤口,养精蓄锐,直到战国末期,这才恢复了元气。然后,趁着中原内乱之机,再次大举南下,却被李牧在岱海附近大破之。
这次大战,李牧是在岱海附近的开阔地设伏,打破了军事常规,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匈奴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回漠北,再次舔伤口。
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匈奴这才舔好了伤口,恢复了元气,在头曼单于的率领下,再次大举南下,想要占据河套之地。这一时期,秦始皇已经统一了中国,中国的实力大增,早已不是以前的赵国所能比,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在等着匈奴。
河套一战,匈奴死伤无数,头曼单于率领不到万人逃回漠北。这一战,让匈奴的元气大伤,比起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惨重。就连东胡也敢来欺负匈奴了,向冒顿要女人、要良马,直到要土地,冒顿大怒,点齐兵马杀奔东胡,大破东胡,匈奴这才再次强盛起来。
适逢秦末大乱,中原实力大耗,无力与匈奴对抗。刘邦不信这个邪,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被冒顿围困于平城,差点被匈奴活捉了,要不是陈平出一奇计让他逃过一劫的话。
自此以后,刘邦对匈奴改变了策略,采取“和亲”之策。这虽然让人屈辱,却为汉朝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时间,让中原恢复了实力,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北上,在卫青、霍去病这些天才将领的统领下,汉家儿郎纵横在大漠之上,最终击破了匈奴。
后人一直指责汉武帝穷兵黩武,不顾户口减半,硬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匈奴发起战争。促使汉武帝如此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之所以坚持要发起“漠北决战”,要数十万汉军横绝大漠,追入漠北,原因就在于漠北是匈奴的大后方。
每当匈奴在漠南吃了败仗,就要逃回漠北去舔伤口,恢复元气。直到兵强马壮了,又大举南下,再度为祸。
赵武灵王击败匈奴、李牧击败匈奴、蒙恬击败匈奴后,匈奴都是这么干的。若是汉朝不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追入漠北,对匈奴进行最后一击的话,汉朝的所有努力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一旦匈奴恢复过来了,所有的仗都白打了。
汉军追入漠北,捣毁了匈奴的大后方,让匈奴没有机会再度强盛起来,这点,已为历史所证明。
如今距赵武灵大败匈奴已过去数十载,匈奴的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漠南已经多有匈奴的踪影。作为匈奴圣地的龙城,更是匈奴向往之地,无不愿在这里过冬,是以,就有了眼前情景,望不到头的帐幕。
在不计其数的帐幕当中,有一顶帐幕最为显眼。
这顶帐幕很是高大,占地极大,很是气派。帐顶一只黄金铸就的金鹰,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在大帐的前面,有一根旗杆,上面飘扬着一面绣金狼头旗。
这是匈奴单于的王帐。
王帐附近,是身材健壮的匈奴单于本部兵马驻守,水泄不通,不时就有匈奴巡逻。
王帐里,匈奴单于正与一众大臣在饮宴。
匈奴单于身材高大,极为骠悍,端坐在纯金打造的宝座上,左手边放着一根黄金打造的权杖,杖顶一只金鹰,展翅欲飞。
面前的短案上放着一只烤全羊,金黄色,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在短案上还摆着金酒壶,小巧的金刀,这些食具。
在王帐两厢,摆满了短案矮几,上面摆着美味的烤全羊,是一众匈奴大臣相陪。
这些匈奴大臣,个个精悍过人,身材高大健壮,他们或用银制刀具割食羊肉,或是干脆用手撕手抓,一派狼吞虎咽之象。
匈奴与中原大为不同,匈奴的律法很是简约,没有什么国务军务要处置。若是有事的话,见了面,三言两语就说清了。是以,匈奴有着大把大把的时间,这些时间如何打发?
若不是在冬季的话,可以打猎,以此来打发。到了冬季,到处都是冰天雪地,无法行动,打猎一事自然是没戏了,只能用在饮宴上。
“大单于,如今大匈奴兵强马壮,为何我们还不南下?”一个大臣是左大都尉,一边朝嘴里猛塞羊肉,一边大声问道。
“是呀。”一片附和声响起,只听一众大臣,道:“自从赵雍之后,中原再无能人,我们大匈奴何惧之有?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匈奴已经恢复昔日雄风,只要大单于一声令下,大匈奴的勇士们就会杀向河套之地。”
“拿下河套之地后,我们就可以往东,攻打燕国。一举袭破燕国,占领燕国旧地,就可以朝南打,打进中原去。”
大漠苦寒,而中原富饶,打进中原,占领中原,一直是匈奴的梦想。在数十年前,匈奴就想如此做,却是没有想到,赵国出了一个赵武灵王,硬是把匈奴打得大败。
如今,数十载过去了,匈奴的元气恢复了,实力大增,匈奴的心思又活泛了。
“你们以为本单于就不想?”匈奴单于眼睛一翻,精光暴射,扫视群臣,沉声道:“你们就知道打打打,你们也不动动你们这蠢笨的猪脑子好好想想,如何打最是有利?”
说到此处,单于放下手中的金制刀具,拿起一块上等丝绸,擦擦手,道:“长平大战之后,赵国精锐尽失,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挡大匈奴的进攻,你们一再请战,我却坚持不战,你们可知为何?”
战国时代,就是内忧外患的时代。内忧,当然就是七大战国力征了,你打我,我打你,华夏一片混战,没有宁日。
外患,主要是北方的匈奴和胡人。在当时,胡人主要是指东胡,当然也可以包括林胡、楼烦、休屠、浑邪、楼兰这些游牧民族。
匈奴因为惧秦兵威,不敢近秦边,只能一味滋扰攻击赵国,是以,抵挡匈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