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宫燕-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先只想着早点怀上,可当她感觉要怀上时又纠结着孩子的相貌,生活果然是考验一个接一个地来的。

但既然到了这一步,冯玉最终还是决定走一步算一步,先不要想太多了。

她伸手去摸身旁的方闻健,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方才两人大战了三个回合,现在他是带着无比的满足睡去的。

冯玉借着灯光静静地观察他的脸。

这个男人的长相虽然远没有瑾王俊美,但五官周正,气质儒雅,也算得上耐看的类型。

她对这个男人确实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但当她看到他时总会感到莫名的安心。她知道她嫁给他是对的。

“对不起!”她望着他安详的睡颜在心里说,轻轻支起身子去亲了他的额头一下。

方闻健当即醒来,笑着将她拽入怀中,柔声细气地问:“怎么,睡不着?”

“嗯。”冯玉直盯着他的脸答。

方闻健睁开眼睛细细地看着她,问:“不舒服?”

刚才他的动作太激烈了,她又是那么娇柔的一个人,弄伤她也是有可能的。

冯玉摇头,脸上不自觉地红了。

方闻健便在她的脸上用力地亲了一口,说:“那我陪你说说话。”

“好。”

“你想说什么?”

冯玉将一只手伸到他的腰间,轻柔地抚摸着,说:“我想和你白头到老。”

方闻健笑道:“你已经是我的妻子,我们当然会白头到老。”

冯玉说:“不一定的,有些人即使成亲了也未必能白头到老。但我真心希望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方闻健将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微笑道:“今天怎么忽然说这些话?”

平日里她很少说这么感性的话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忽然很想说。”冯玉依偎在他的胸口柔声说。

方闻健便把她紧紧地扣在怀中,感慨道:“从我第一眼看见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也爱了你十三年,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变故我也不会抛弃你的,请你相信我。”

“我相信,正因为我相信所以我才更想一直一直和你在一起。”

“当然,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

冯玉便望着他的双眼说:“我有种预感——我应该很快就会怀上孩子了。假如这个预感成真,无论那个孩子是男是女,是美是丑,你都会爱他/她吗?”

方闻健轻轻地笑了,是畅快的笑,他一脸溺宠地望着冯玉说:“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她怎么样我都会爱,你大可放心。”

冯玉微微顿了一下,随即朝他微笑道:“我相信你。”

方闻健轻撩开帷帐朝窗外看了看,见快要天亮了,忙说:“快睡吧,你该累坏了。”

冯玉这才乖乖地闭上眼睛。

这次,她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当她醒来时方闻健已经上衙门去了,她懒懒地翻了个身,发现全身像散架了似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便闭上眼睛赖了好一会儿床才起来。

在她梳妆打扮时有一名丫鬟快步地走了进来,将一个小小的绣花布袋子交给冯玉,轻声说:“这是宫里的人送过来的,让奴婢在大爷外出后才交给您。”

宫里送来的?冯玉猛地一惊,忙伸手将那个布袋子接过。

“你们先退下吧。”冯玉对丫鬟们说。

几个服侍她的丫鬟便赶忙退到外间去了。

冯玉颤抖着手把小布袋子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盒子,她将盒子打开,一枚白玉戒指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无需拿起,单看这戒指的材质便知是极品。

冯玉将戒指拿起,见戒指上雕刻着两朵花,其中一朵上刻着一个‘玉’,另一朵上刻着‘二人平心’四字。

紧张、激动和幸福顿时将她包围。

她知道这是谁送给她的,她也知道今天是那个人到南方去赈灾的日子。

冯玉将这枚戒指戴在手指上。

不大不小,刚刚合适。

可见他是有仔细地观察过她的手指的。

冯玉吻了吻那枚戒指,眼泪便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戴了这枚戒指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将它取出,放回了盒子里。

她起身,将它锁在了床头柜子里。

日后,当她想念他时她会拿它出来戴一戴,除此之外她再也不能有别的奢求了。

“多谢你!”她在心里默默地说。

那边厢,瑾王赵聿珣已经在前往南方赈灾的路上。

由于路途遥远,且地势崎岖,所以瑾王赵聿珣一行人是骑马去的。

这是夏天,烈日当空,空气中连一丝风都没有,瑾王一行人即便都戴了帽子也依然感觉头顶热烫得快要冒烟。

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延误行程,反而为了能早点到达目的地而不断地加快行速。

夕阳西下时,他们在一个边缘小镇的一家客栈宿下。

瑾王赵聿珣用过晚膳后便让下人们退下,独自一人站在窗台看风景。

外头此时一片漆黑,不过近处的风景还是能隐约可见的。

在距离他们客栈不远处有一条河,河上停泊着一艘船,船里面传来女子的琴声。

这琴声如歌如诉,听得瑾王赵聿珣眼泪涟涟。

他不由得想起京城,想起自己这十八年来的经历,渐渐地,泪水便像断线的珍珠般怎么也止不住了。

他犹豫了一下,终于拿过一件薄外套披在身上,走了出去。

。。。。。。。。

亲们,二更来了。好准时。

第三百六十六章 恍若故人

瑾王赵聿珣带着两名贴身护卫沿着黑漆漆的小路往那艘飘着琴声的船走去。

夜风扑面而来,吹拂在瑾王的脸上和衣袍上,让他不禁精神一振。

虽然连续赶了一天的路,四肢已经疲惫不堪,可被这夜风一吹他就立即神清气爽、倦意全无了。

到达岸边,赵聿珣停下脚步观察眼前的那艘船。

这是一艘大约能承载三十余人的船,从外形来看非常普通,不过透过灯光隐约可见其中的一间房间是布置得非常豪华的。

琴声就是从那间房间传出来的,此时,他还听到了那抚琴人低回婉转的歌声。

她唱的是一首游子登高思念故乡的曲,琴声如诉,声声缠绵,听着听着,瑾王便觉愁肠百转,心也已飞回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这位抚琴浅唱之人应该是心中有大深情并且经历过背井离乡之苦的,不然断唱不出这种感觉来。

此刻,瑾王虽然没有见到她的面,却因为这琴声、这歌声而感觉彼此神交已久。他略一回神,跳上了那艘船的甲板。

他的两名贴身侍卫也随即跟着上了船。

想必是听到了动静,船里立即走出来一个年约五十来岁的男人,紧跟着又走出来一位四十来岁的妇人,他们的目光警惕中又带着礼貌,正直直地朝瑾王看来。

瑾王轻咳了一声,解释道:“我是旁边喜客来客栈里的住客,听到这边有琴声和歌声,便想来看看。”

那男人立即满脸微笑地说:“欢迎欢迎,在这里听曲是一个时辰一钱银子,包酒水,客官还可以点曲。”

这么说,抚琴和唱歌的那女子应该是位歌伎。

瑾王顿时五味杂陈。

他原本以为这是一艘私人家的船,在船里抚琴的人正是这艘船的主人或者主人的女儿,没想到……

还是太少关注民情的缘故,瑾王在心里懊恼地说。

不过他没有再犹豫,立即跟着那一男一女往那间亮着灯光的房间去。

在去的途中他问那男人:“现在在抚琴的这位女子叫什么名字?是你们的女儿吗?”

那男人恭敬地答道:“她叫明月,是小的堂侄女。”

“怎么让她出来抛头露面?她的父母呢?”瑾王皱眉问。

“她的父母几年前相继病逝了。”那男人低声答道,又斟酌了一下才继续说:“我们来自贫穷人家,没有能力把她养在深闺里。”

瑾王听了心里便有些不舒服,但没有再说什么。

眼前便是那女子抚琴的房间了,瑾王站定整理了一下衣服才走进去。

但眼前的情景又让他不自觉地愣住了——房间内整齐摆着八张桌子,每张桌子旁又设了两张凳子,此刻,这十六张凳子上全坐满了人。全都是男人。

在这些桌子的前面设置有一个不大的看台,一名身穿白色绣花裙、头梳双环髻的妙龄女子正微俯着头专注地抚琴。

虽然隔得不太近,但瑾王还是敏锐地发现——这女子的容貌长得跟冯玉有几分相像。瑾王的整颗心都快要跳出来,他不自觉地朝她的方向走去。

在座的那十六位男子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瑾王。

但见来人虽然衣装朴素,但浑身上下皆透着逼人的贵气,配上他俊美的容貌和高大挺拔的身姿,越发显得清新俊逸、气度非凡。

这是谁家的公子呢?众人不禁暗暗猜测。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时台上的女子也微微抬头朝台下看,这么一来就和瑾王的目光碰上了。

两人皆愣在了那里。

由于两人此时相隔不远,瑾王发现明月的五官跟冯玉的非常相似,而且连神韵都相似。

如果她们两个站在一起,恐怕谁都会认为她们是姐妹的。

瑾王呆呆地看着她,一颗心慢慢地变得温暖、柔软了起来。

这种感觉很奇妙,有如陷入了恋爱。

那边,明月的堂伯父已经让人给瑾王在前排最中间的位置摆了桌子和凳子。

瑾王随即坐下,目光依然注视着台上的人。

在座的人开始低声地议论。

他们在猜测他的身份。当然,他们没有一个猜对的。

瑾王朝台上的女子微笑,台上的女子也朝瑾王微笑。

在他的注视下,她仿佛被赋予了神力,又像是被什么唤醒了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她抚琴的手指更加温柔了,声音更加深情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台下的瑾王赵聿珣目光痴痴地看着她,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微笑。

一曲完毕,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明月姑娘缓缓起身朝大家行礼致谢,接着她便进了后台。

每演奏完一曲时她都会回到后台去歇息一下。

这次,当她进得后台时她便问她的堂伯母:“台下后面来的、坐在最前排的那位公子是谁?”

这一带的人她大部分认识,从来没有见过长相和气度这般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