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眼看金庸-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达情感、塑造人物等角度看,金庸的那些多部头小说,都没有必要写那么长。而之所以写那么长,原因就在于其目的本就是非文学的。用好看的故事填满每天的版面,这是金庸的全部动机。袁良骏先生说:“金庸是靠武侠小说发家致富的,正因为有了他的武侠小说,他才敢于创办《明报》;他的《明报》的畅销不衰,主要也是依赖他的武侠小说撑门面。武侠小说写得越长,《明报》的寿命越长,金庸的财源越广。他怎么可能注意精练,注意删节?不客气地说,有些作品简直是有意重复,有意拖长。按照严格的纯文学创作,这是绝不可以的;即使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不允许的。这个简单的道理,难道金庸不懂吗?不是不懂,而是他不能不重复,不能不拖沓。这是金庸的聪明处,也正是金庸小说的悲哀处:为了财富,金庸只好‘背叛’才华了。”袁良骏先生这段话说得很沉痛,大有为金庸糟蹋了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痛心疾首之意。这既显出袁良骏先生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的真诚,也显出其迂腐。我以为对金庸这样的武侠写家,指出其毛病就足够了,为之而痛惜却是看错了对象。坦率地说,金庸本人并没有错。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他的武侠小说具有拉杂、啰嗦、重复的特性,本是题中应有之意。他从一开始就是为报纸招徕读者而写作,他严格地遵守了“文化工业”的规则,因而他获得了成功,硬要用艺术的标准去要求他,本身便是不明智的。正如一个风尘女子严格地遵守了烟花场上的规则并取得了成功,而如果有人硬要用良家女子的标准去要求她并为她的沦落而痛惜,往往会显得可笑一样。当然,袁良骏先生的这番话,与其说是对着金庸说的,毋宁说是对着金庸的吹捧者说的。正因为有人无视、回避金庸小说那明显不过的毛病,才有袁良骏先生严正地指出金庸小说的毛病;正因为有人把金庸小说吹捧成“纯文学”中的精品,才有袁良骏先生沉痛地指出它不是“纯文学”并为此而痛惜。倘若没有人把金庸小说吹捧得那样高,我想,袁良骏先生或许根本就不会去谈金庸小说。

  (六)同旧武侠小说一样,金庸武侠小说也有着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金庸小说的社会影响,可以从多方面看。作为一种“文化工业”,正如前面指出过的那样,它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引导人们逃避现实的方式来肯定和维护现实,起着“社会水泥”的作用。从对青少年心智的影响来看,它不利于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青少年现代公民意识的建构。金庸所虚构的武林世界,是一个非逻辑的世界,现代生活的逻辑在那里往往不管用。沉溺于这个武林世界的青少年,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思维混乱。而这个武林世界也是一个与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格格不入的世界,沉溺于这个世界的青少年,往往脑子里装了一大堆与现代公民意识冰炭不可同器的东西。而这样的青少年在中国一多起来,对中国社会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绝非幸事。
  正像金庸武侠小说不过是民国时期旧武侠小说的延续一样,对金庸小说的吹捧以及吹捧方式,也并不新鲜。把金庸小说与中外一些名著相比附,是今日“金学”研究中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手段之一。同样的手法,民国时期的论者也曾用于对那时期的武侠小说的吹捧。姑举一例。金庸的《鹿鼎记》被今日“金学家”们视为瑰宝,尤其其主角韦小宝,似乎可与古今中外最成功的文学形象相比。将《鹿鼎记》比作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更是一些“金学家”乐此不疲的,并自以为一大发现,而《鹿鼎记》对所谓“反侠”形象的塑造,则成了金庸突破和超越旧武侠的无可辩驳的证据。(见陈墨《“反侠”韦小宝》,发表在《通俗文学》1993年第4期)但同样的比附,同样的腔调,也早有过了。当年,对宫白羽,就有人做过这样的评价:“他的名作《十二金钱镖》虽是投时谐俗之作,自认为开倒车,但这部书到底与其他武侠故事不同——他借镜于席文蒂思(王按:塞万提斯),作武侠传奇而奚落侠客行径;——所以他的故事外形尽旧,而作者的态度,思想,文学技术,都是清新的,健全的。”(见叶冷《白羽及其书》,收入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不但金庸武侠小说翻不出什么新花样,连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吹捧,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
  “金学家”拼命要用一个“新”字在金庸与平江不肖生、赵焕亭、宫白羽之间掘一条鸿沟,恐怕是难以被公认的。如果说,何满子、袁良骏们还只是强调金庸并未能突破武侠小说的类型,提高武侠小说的品位,那施蛰存则干脆认为,从小说艺术看,金庸的“新武侠”尚不如平江不肖生的“旧武侠”,也不如中国古代的《三侠五义》等经典武侠作品。(见云起《作家到大学讲什么》,载《文学报》1999年6月24日)如果从金庸小说较之旧武侠小说更脱离现实、更缺乏艺术真实性的角度看,施蛰存的观点是不无道理的。



金庸透视
  蒋泥
  金庸以一生绮丽奇幻的想象和博览通才,营设了独立的王国,能够“回避”现实、向“古”虚构,以“武侠小说”来荡开江湖,里面丝毫看不见“现世”的影子,从而免受现世的曲解与打击,无往而不利。
  读他小说的人先得有一点史学修养和悟性灵气,否则吃不透他对社会的解译、对历史的沉思、对人性的洞识,而只能停留在那个远离“现世”的古代王国,接受一点新奇而简单的乐趣。
  没有一个作家有他那份天才,能设计如此众多活泼、紧扣的情节悬念了,文笔跳荡优美,时时处处透散奇趣,弥漫恬人的芳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经足足让他迷恋一生。
  在玩味它们、尤其在玩味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的慧性,提炼出感悟到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故事情节在大的脉络上和历史吻合,小的细节处穿插自己创造的人物,以他们的生活来破读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尤其是朝代迭变期的那段动乱史!同时,这也“限制”住他作品里思想境界的高度与广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庸的文化,金庸所得到的正是这中庸文化的精髓!“外儒而内道”,“达则兼济天下”如郭靖的报国,“穷则独善其身”如杨过的归隐;先吵吵闹闹地“争”,一旦成功了、疲累了、心灰了,再轻轻松松地“隐”。何等自在的人生——历代中国文人最高级、最浪漫的理想人生!
  金庸做到了,还要让自己钟爱的主人公这样去做。这是“大侠”的高风亮节!
  但是,大侠只有一个,金庸只有一个。那些不幸的生灵,他们缺少振拔,缺少鼓舞,缺少抚慰,缺少使自己的生命在“赎罪”的一生里变得更加柔韧、更具抗衡力、更能承受负荷的同情与依托。但一切“武侠小说”在争争斗斗的世界里演习人生,哪里能顾及其他?无疑,金庸的“不幸”也正在这里。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只能领略到勇武、“成功”者的一份欢欣、几许凄凉,只能看见“成功”者的足迹——这又是怎样离奇古怪的“足迹”呢?——多像一名蛮勇的将军在指挥他的千万军马去效命疆场,换来他一个人的千秋功名啊!这些罕见的英雄,先要成为一名“大侠”,而后才能胸怀天下,为国为民,成就一番事业。大侠又是怎样成长为大侠的呢?
  他必须孤身奋斗、用心磨炼,又得有卓越的天智,巧妙的机遇,所有这些,虽千万人难得其一!尤为稀奇的是,所有的“大侠”在练成深不可测的“武功”之前全有奇遇——人生中充满了不可料知的奇遇,俗话所谓“天助”。没有“天助”,他绝对练不出高深的武功,如此,他拿什么来成其为“大”侠呢?现代社会恰恰没有这些啊!
  再者,他作品中的大侠所遇到的仇敌,全是可见的、具体的。
  今天的人呢?不但缺乏奇遇,而且,他往往看不清也看不见阻碍自己、折磨自己、打击自己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似乎到处有压迫,人们不知道要克服、要锻炼、要超越的对象。他实在太激烈的话,就做约翰·克利斯朵夫吧——去向整个社会挑战!
  然而,在未成“大”侠之前,就如此迫不及待,只能将自己脆弱的生命折毁。那么去走曲折的道路,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行不行?
  不行!
  金庸在《韦小宝这小家伙》里说道,韦小宝身上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善于适应环境和讲义气”,这也是中国人最突出的长处——中庸意识、不偏不倚的“圆滑”个性,中华文明能够长存数千年而不衰,有它们的一份“贡献”。金庸认为韦小宝正是赖此而成功的。
  事实上,韦小宝“成功”的原因在他通“天”的关系。这个“天”就是康熙。“适应”和“义气”只有在专制政体环境里才有生存的依附之物;一旦专制政体崩解,则随之面目全非,需要新的精神来灌注。没有绝对的君主制,韦小宝在最好的可能下,也只好做一个小王八蛋,永远做不成“小家伙”的。
  今天,社会、国家、世界得被确立的基础和前提是“个体”的确立,而个体的确立需要自尊、自爱、独立的思想人格,相应的精神与才智的充实,及其随之并进的法治、人文环境;我们不复是一个没有秩序、君王至上的社会,韦小宝之类的无知无识的泼皮也就只能成为一个历史人物了!就此而言,金庸似乎有点不合实际。
  不过,金庸已足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了。在他所选择的那条路上,他已经做得最辉煌、最伟大,确实也没有第二个文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了。



金庸给我们编了什么梦?
  吴思
  王子爱上了灰姑娘,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类童话之所以流行不衰,是因为灰姑娘和丑小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