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怀瑾论观世音菩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脉。气脉怎么会没有?身体自然有气流走动,没有气就死亡了。密宗修气脉,是把四大先修好了,容易将它空掉,了了色法。而谁在修气脉呢?这就不属于气脉问题了。气脉没修好,我们这个肉体四大业气笼罩之下,别说念头空不了,感觉都空不了。色法不空,受阴难除,一天到晚在这里,不是头痛,就是腿麻,饭少吃,饿了!多吃了,肚子发胀!心情不好,无不都在感觉之中。甚至你看我不起,我生气;我看你不顺眼,你讨厌,完全沉醉在受阴里,妄想空不了。行阴是生命的本能活动,你更空不了,随生死流转,要病的时候,无法不病,要死的时候,就活不下去,心意识都控制不了。
于是佛菩萨善知识们替我们想很多的办法。从色身上了的,修气脉。从心地上了的,修止观。从信仰上了的,念佛念法念僧。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般若的差别智,都是根本般若演发出来的差别智慧与方法。在色法上,你说没有气脉的作用吗?没有肉体中各种身心变化吗?肉体明明摆在这里,怎么了?有时你自以为精通佛法,晓得自己不要生气,可是今天肝火旺了,脾气来了,控制都控制不了,一发不可收拾,皆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主使了你,你无法做它们的主宰,它用你,你不能用它。
因此,心经第二段菩萨慈悲告诉舍利弗,也是一种感叹:「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菩萨先讲修法原理,五蕴里头第一重色蕴。舍利子,你当如此观,如此了,不走修气脉的路线,但可了气脉。所谓气脉肉体是业气,业气存在,这股力量行到肺部,肺部就起作用,有所变化或生病。那么假使你不用其他方法,天天做教理观念,也可以,白骨观就是了色法的根本方法,将身体观成白骨。白骨观、不净观属有为法,因为众生做不到色即是空,只好先修白骨观、不净观,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了,便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白骨观你既不能观起来,不能不修啊!佛初步传法给弟子们,大多都是要人修不净观和白骨观。而根据佛经统计,佛在世时的弟子,由白骨观证果的太多太多了,这是以有为法了色法的最佳法门。
此外还有很多别的途径,如密宗的修气脉,修明点,修拙火。拙火修成功了如何呢?拙火不是一团火,若成一团火,是火观成就,终究还得归空,与其他法门殊途同归。修气脉并非气脉修成便了事,虽然气脉为修道途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并非究竟。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那么不用上述修法,直接走般若路线,如何空色法? ──观。内观,观色法,色就是空,有智慧一观就入,便把色法身体空了。慧力不够,修有为法不净观、白骨观等等,照样空。到了空,就是究竟了吗?你气脉化掉空了就是吗?不究竟啊!舍利子,「空不异色」。空了以后,空也不留,有个空的境界,清净的状态,也是色法的变相,与色法没有两样。所以第一步告诉你小乘声闻的「色不异空」,证到了空呢?空还要空掉,「空不异色」,空依然是有相清净,心意识所变现,仍是执着。
那么你说到了第二步「空不异色」,连空也空了,那还不是吗?还未澈底清净,只到一半,不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法本身就是空的,用不着你去空掉它,它的本性念念迁流,时时不住,本来不住,你去空掉干嘛?这是大乘境界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于本来空,才有色,有肉体,有物质世界的起用。你别去追求另一个空,认为是道,是究竟;如果这样,还不是的,因为空仍是有。一切万有诸法,一切宇宙现象,都因空而有,无真空便无万有的缘起。譬如房间不空则不能用,因为空才有多种用途。万法从空生,从空灭,空生空灭,并非没有,它有生有灭,来去自在,生灭自由。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自性本空,故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二法毫没有两样,何必造作去空色法,多费心机。但又何不可造作诸法,生起一切妙用呢!到此才为大乘的成就境界。
经文一开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已经传法完毕。明知你空不了,因此说,舍利子啊!五蕴皆空,谈何容易,第一色法便够难办了;别说色法,身见能够空得了吗?我们打坐在这里,腿子到这个时候非麻不可,就是色法气脉不通,身见不能空的关系,若无气脉,坐一万年也没问题。大家口口声声五蕴皆空,你到了玛?到了便成就、成佛,不需修了,到达无学之地。
  所以说,舍利子啊!不容易呢!需要了色法,「色不异空」。懂吗?懂了,嘿!不要抓住一个空,「空不异色」,空和色并无不同。那么,假如对色与空,两头都不执着,对不对呢?还不对,还没真用心。 「色即是空」色法当下便是空的,不必多此一举去空,不要执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如此,「受」──感觉的状况。 「想」──思想。 「行」──生命的动能。 「识」──现识。亦复如是,都同上述色法四句话一样。禅宗要人「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大家应从此细加体会。本经的中文翻译太高明了,不把色蕴后面四句,一句一句重复啰嗦的再译。若是用科学逻辑的方法,要将受、想、行、识和色法一样,一句一句写出来,可是本经不循此途,而以文学手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笔便交代圆满。然而不啰嗦也不可以啊!般若法门,是最高智慧的成就法门,一般凡夫,怎么能懂?
  色法刚才已讲过。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交代完了,再来一谈感觉状态。舍利子啊!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们现在自己观照看看,腿都坐得差不多了,有些人本来满定的,现在是定的反面,难受到不得不摇动。坐久了不舒服,甚之,烦躁不安,这是受阴在作怪。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能吗?如果现在有人拿把手枪,你动一动就打死你,这一怕,就忘了这双腿,只注意到手枪,管不了身体酸痛胀麻,好像是空掉了似的,这是心的变相作用,注意力的转移,受阴变相为骇怕,不是真能空了此感受。因此要观,观心为要。
但你观心的感觉即是念头,你别以为只有思想的作用才叫念头!人坐在那里,百千种滋味在心头翻滚,就是受阴没空,受阴不空之故。譬如坐着气脉使身体自由摇动,一摇已是动念了;因为你念头跟着身上气脉,与受阴配合。如果受阴不与之配合,便不致于随他起而动摇了。有些人搞不清楚,硬说只是气脉在动在摇,自己实在没有帮忙它,也没管它,它自然在动,没办法。甚至认为是神奇,是道的妙用。这真叫人啼笑皆非,不可说,不可说。因为不懂现识的道理,那是第八阿赖耶识整个念头的异熟等流在作怪啦!

    教你一个咒子

身体在摇,不是没有念头,所谓自己感觉没有念头,只是好像没有第六意识的分别妄想。其实摇动本身,正是大念头,须将这感受空了才对。这个不空,没有用的。听到没有?快把受阴抛得一干二净,「受即是空」。抛不开,你念这个咒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昨天有位同学在摇,我告诉他,教你一个咒子,一念就不摇了,「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好宝宝!不要摇呀,不要摇。」(众哈哈大笑!)什么道理?念头控制念头,有何难处,有何稀奇。摇动本身,脚痛腿麻,都是念。你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明知是这一念在作怪,但此念就难自空,麻还是麻,痛还是痛,因此你别吹牛了,生死到来,病了!老化了!痛苦啊!更难空舍。明知生死是空,但依然生生世世,不脱轮回,随生死所转。
  那么受阴那里来的?气脉来的。所以有的修法需先把气脉打通。这是有为法,对的,也是一大方便。气脉真通了后,肉身不受障碍,一上座,身见自然空,然后再了心,便容易些了。要晓得身与心各占一半,这一半给身体牵住,给四大控制住,很难了,非得把气脉四大色阴这业气先解决不可。所以,你看心经般若修法多高明。 (讲到此,现场指示一人说:这是观心,就在心头这里观,但别低头。)

    空里谈空  都是空话

接着,观自在菩萨提到「想」──思想,思想很难了。 (问)你们听唯识课,第八阿赖耶识有没有五遍行? (答:有。)(问)五遍行里有没有想? (答:有。)想的作用多厉害,然而「想不异空」。你空得了吗?观自在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你却在这里图个空的境界,对不对? (自答说:不对。)因为「空不异想」。空是你想出来的,你还得进一步同观自在菩萨一样照见「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的大乘境界才对。想没关系,想来想去,它留不住,你现在想想看,乱七八糟,天南地北无所不想,想包子,想馒头,想点心,想过年,想回家回小庙子,担心老师骂,坐着不敢动,很痛苦,入一切苦厄,落在痛苦深渊。唉!你说这胡思乱想怎么办?嘿!你尽管想,想死了也没关系,你要留它也留不住的,「想不异空」,何必想去求空,自性本空,了不可得嘛。如果你到了空境,那么「空不异想」,空仍是妄想所变。所以大乘菩萨不是把妄想空了才证道,大乘菩萨以般若观照,「想即是空」。舍利子啊!那想阴本来自身空空,不要你去特别抓住一个空,抓住一个空,「空即是想」,那么,空也就是妄想。
这样讲是在传法,不是在讲经哦!一点一滴自己要观透。前面所讲的,五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