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上去母亲的院子,父亲顾延臻也在。
  他早早起来,和宋盼儿说起顾琇之的事:“……我都托人办好了。若是不去的话,下次不知要到哪一年月。”
  “那就去啊。”宋盼儿不以为意,“他又不是长孙。再说了,去念书,又不是成亲科考,应该不碍事。”
  祖父去世,按照律例,家里的孙儿孙女齐衰,守孝一年;而嫡长孙作为承重孙,要像儿子一样,服斩衰,守孝三年。
  这应该是在说顾琇之。
  去年顾辰之提议让顾琇之去嵩山书院念书,顾延臻就留心。
  他在去年年底已经托人再办这件事。
  哪里知道,正月老爷子就去世了。
  到了现在,这种事终于办妥了。可是去不去,又成了问题。
  应该说,守孝期间不能娱乐,念书却是可以的。只是大家都在家里闭门读书,去书院念书到底算不算,顾延臻也说不准。
  他怕将来有人拿这个说事,顾琇之仕途受阻。
  “去的话,到底要出门的。”顾延臻道,“孝期不好外出的吧?”
  “那就别去。”宋盼儿道。
  她最受不了顾延臻磨磨唧唧的。
  顾延臻听这口气,知道宋盼儿不上心,跟她说也没用,就不再多言。
  顾瑾之正好进来,给父母请安。
  煊哥儿和琇哥儿还没来。
  小十和小十一的乳娘则将他们兄弟俩先抱了过来。
  小十一依依呀呀,要往母亲怀里去。
  宋盼儿就笑着,接过了孩子。
  顾瑾之也把小十抱过来。
  “娘,瑥哥儿又沉手了些。”顾瑾之抱着小十。笑着对母亲道。
  宋盼儿也笑:“这小子,闷声不响的,整日也不见他哭一声,拼了命的长个儿……”
  顾瑾之笑。
  顾延臻在一旁,瞧着也分外喜欢,伸手摸了摸瑥哥儿的胳膊,道:“他长得瓷实。珹哥儿就不怎么长。要是能匀一匀就好了。”
  顾瑾之笑起来。
  宋盼儿抱着小十一,道:“珹哥儿整日哭,吃奶的力气,都用去哭了。哪有力气长个儿?”
  小十一似回应母亲。轻轻哼了两声。
  几个人都笑起来。
  正说笑着,煊哥儿和琇哥儿进来了。
  吃了饭,他们仍去外院,和尤先生读书。
  顾延臻守孝期间。不能出门游玩。他也不愿意读书。就在内宅的时候多。有时候甚至粘着宋盼儿说话。
  宋盼儿每天仍是一堆家务事,没有闲心搭理他,所以最近宋盼儿比较烦他。
  顾延臻只得又逗孩子玩。
  吃了早饭。顾瑾之也在上房没回去,跟父亲一起,牵着小十和小十一走路。
  小十一跑得很欢快,小十则不愿意动。
  没过一会儿,小十一就跑得一身汗。
  乳娘的手先在铜手炉上贴了会儿,等热了些,才敢往小十一身上摸。
  结果,小十一后背一层汗。
  “姑娘,奴婢先去给珹哥儿换了小衣。”乳娘对顾瑾之道。
  小十和十一的乳娘丫鬟,都是直接叫他们小名儿,这是宋盼儿的意思。贱叫好养活,整日少爷少爷的,孩子反而不承福。
  顾瑾之说好。
  乳娘抱了小十一下去,叫丫鬟先生了暖炉,屋子里暖和些,才敢给孩子换衣裳。
  小十一后背一层汗,乳娘又叫打了热水来,先擦一擦身子。
  虽然如此小心翼翼,下午的时候,小十一仍是有点打喷嚏,染了点风寒。
  一岁半的幼儿,腑脏娇嫩,最好不要用药。顾瑾之就吩咐乳娘,今日别喂他东西吃,先饿一顿。
  若是没有好转,晚上顾瑾之再给他用药。
  小十一原本就弱,不得不非常小心。
  乳娘道是。
  到了晚上,喷嚏不怎么打了,有点好转的迹象,乳娘很高兴。
  宋盼儿也微微松了口气。
  顾瑾之仍是吩咐:“夜里也别给他吃东西。”
  乳娘答应了。
  可是夜里,珹哥儿哭个不停。
  他饿得厉害。
  乳娘慌了手脚,忙去告诉了宋盼儿。
  宋盼儿从睡梦中醒过来,抱起孩子哄了一会儿,仍是止不住。
  “夫人,要不先喂一顿吧。”乳娘道,“珹哥儿是饿极了,才睡不着的。奴婢瞧着,珹哥儿已经好了,吃点应是无碍的。”
  宋盼儿摇摇头,道:“姑娘比咱们懂。既然她说了饿一顿,就先饿一顿。珹哥儿小,又生得单薄,生病了就麻烦。”
  乳娘道是。
  可是珹哥儿哭得撕心裂肺,乳娘很难受。
  宋盼儿也心疼不已。
  珹哥儿很固执,吃不到就哭个不停,愣是哭了一个时辰。
  不仅仅顾延臻被吵醒,连小十瑥哥儿也被他吵醒了。
  瑥哥儿醒了也不哭不闹的,乳娘喂了他一顿,他又睡了。
  “总这么哭也不成。”宋盼儿道,喊了海棠,“你去叫姑娘来。”
  海棠道是。
  于是,顾瑾之后半夜被喊了起来。
  她听说是珹哥儿,一个骨碌就爬起来,连忙穿好了衣裳,往上房来了。
  珹哥儿的情况没有加重,他只是饿了。
  顾瑾之微微放心。
  见孩子饿得紧,不吃也不行,就让乳娘拿点米粥,先喂点。
  吃了小半碗米粥,珹哥儿终于睡了。
  次日早起,神清气爽的,没什么问题。
  一家人都松了口气。
  中午的时候,又喂了他小半碗米粥。
  顾瑾之仍是吩咐,先别给他吃奶,熬过今天再说。
  可到了黄昏的时候,天气转冷,珹哥儿虽然穿得严实,却打了两个喷嚏。
  这是风寒。
  宋盼儿听顾瑾之的,没给珹哥儿吃药。
  顾瑾之则不敢走,夜里歇在暖阁。
  到了二更天,珹哥儿有点咳嗽。
  他的确是风寒感冒。
  小孩子感冒,容易犯肺。
  一旦犯肺就更加麻烦。
  可是治疗风寒的药,又不太适合小孩子娇嫩的脏腑,顾瑾之怕过犹不及。
  她想了想,最终开了桂枝汤。
  伤风感冒,都是营卫不和,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而桂枝是温药,能调和营卫,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对抗感冒。
  就是不知道小孩子行不行……
  

第268节操心

  珹哥儿只是风寒小病。
  宋盼儿和顾瑾之却是分外担心。
  只因珹哥儿太过于单薄瘦弱,年纪又小。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最容易夭折。
  母女俩整夜陪着珹哥儿。
  风寒不是吃了药就能好的。
  宋盼儿和顾瑾之只求珹哥儿的病情别恶化。
  桂枝汤每日一剂,喝了五六天,珹哥儿的风寒渐渐好转。
  这次风寒没有引起发烧。
  好了之后,珹哥儿稍有不如意,又大声啼哭。
  这次,乳娘和宋盼儿不再觉得他哭得烦人,而是欣慰不已。
  “宁愿他这样哭。”宋盼儿感叹道,“不哭的时候,我的心都揪起来。”
  珹哥儿生病期间,恹恹的,不怎么哭,把宋盼儿和乳娘愁死了。如今他哭声响亮,身子健康,没什么比这个更加可贵的。
  乳娘也说是。
  珹哥儿生下来就单薄,幸亏他的乳娘非常细心,照顾得很好,珹哥儿一直没灾没病活到了现在。
  这次事情虽小,却也让宋盼儿留心到了乳娘的功劳。
  “你儿子只比珹哥儿大几个月吧?”宋盼儿问珹哥儿的乳娘孙氏,“叫什么小名而?”
  “大四个月。”孙氏笑着回答,“叫锁儿。算命的说孩子命里缺金,就赐了这么个小名儿。”
  宋盼儿笑笑:“再过两年,珹哥儿能走路了。就把锁儿接进来,给珹哥儿做个伴。他是珹哥儿的乳兄,将来珹哥儿事事也要他照应,跟亲哥哥一样。”
  孙氏大为感激,忙跪下磕头。
  宋盼儿让她起身,以后安心服侍珹哥儿便好。
  等孙氏走后,宋盼儿怕自己忘记了,成了空头许诺,就告诉海棠和宋妈妈,让她们帮忙记下。
  海棠和宋妈妈都道是。
  三月底。天气晴朗时候。京城才有几分暖春的娇媚。回廊边沿种满了藤蔓,遮掩了画栋的奢华,郁郁葱葱,倩影浮动。
  柳絮纷飞。梨花满地。顾瑾之走在庭院。瞧着满园生机盎然,不由想起去年老爷子还在,心里又是一阵抽搐。
  而后几天。天气骤变,凄风苦雨狂卷,梨树枝头,雪色梨花被打落,空余袅袅淡绿。
  天气又冷了起来。
  温馨旖旎的春,彷佛一场旧梦般。
  三月就这么过完了。
  到了四月初,顾瑾之也偶然会想想,假如祖父没有去世,再过半个月她就要出嫁了。
  这个年代女人出嫁,一生就定了型,变故很少。
  顾瑾之不喜欢变故。
  能早点出嫁,实属她所盼。
  *******
  整个四月,顾瑾之也过的浑浑噩噩的。
  到了五月初,老爷子过百日祭。
  过了百日祭,孝子可以洗澡、洗头,也可以逐渐脱下孝服等。过了百日,很多重孝可以慢慢减除,没那么严格了。
  孝子也能睡到床上,而不是在地上铺草席。
  当然,仍是不能出门娱乐,不能饮酒食荤。
  过了百日祭,二伯正式承嗣,成了新的成国公。
  二伯母也封了诰命。
  这么大的喜事,却不能庆祝,让二伯母很扫兴。
  她仍是请宋盼儿到老宅去,一家人吃顿饭。
  大伯母就粗茶淡饭,招待了宋盼儿母女一顿。
  饭桌上,二夫人很高兴,时不时问宋盼儿和大夫人,封了诰命,逢年过节宫里有什么规矩等。
  五姑娘顾珀之一脸的不高兴。
  她目光里带着幽怨,不知是母亲的浅薄让她没脸,还是要等一年才出嫁让她心焦。
  吃了饭,二夫人特意请了顾瑾之到她那里去坐坐。
  她有话想单独和顾瑾之说。
  宋盼儿不客气问:“二嫂有什么事,告诉我也是一样的。瑾姐儿她懂什么?”
  “我身子有点不舒服,想请瑾姐儿瞧瞧。”二夫人笑着道。
  宋盼儿不好再说什么。
  顾瑾之看了眼二夫人,从她的面相上看不出她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