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9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们的收入。

随着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基层单位越来越多,辽东各地的迁徙到外地的支队,也会逐年增多,规模也将越来越大,最后达成在辽东、外东北地区全面实现普及农机动力机械的任务。

海参崴汽车集团公司,也将不断的扩建厂房和生产线,培训合格的产业工人,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产能,保障公司在辽东、外东北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

公司还将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机分队的力量,而且还要在每年冬天农闲期间培训基层农户的农机驾驶,以及农机维护保养方面的知识。

公司在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同时,还会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农机驾驶技术和基本的农机维护保养技术,争取让所有农户逐步掌握驾驶农机动力机械的能力。

未来辽东、外东北等地区的农机分队,也将不在常设专业农机驾驶员,而是在各个中队培养大批的临时驾驶员,最后实现农用机械走进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

届时,辽东、外东北的农业生产力将会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也将呈几何形增长,成为公司最大的,也是最先进的农业推广示范区,为远东公司全面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秋收(三)

辽东、外东北各个地区的秋收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印度、南洋、中南半岛和吕宋等地区的秋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随着公司逐年加大移民的数量,如今中原流民已经在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区,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虽然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辽东、外东北,但是移民的安置工作却丝毫不差,甚至有些地区安置条件还要比辽东、外东北高不少。

公司农林部也在不断的向这些地区,投入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凭借良好的气候条件,中南半岛、印度、南洋和吕宋地区,基本都能保证一年收获三季甚至四季,农业发展潜力比东北、外东北等地区要优越得多,未来粮食产量必然要超过辽东外东北,成为远东公司最大的粮仓。

和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河套和中原地区今年的年景虽然无法和远东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但是相比几年前,也算是不错了。

尤其是河套地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黄河大规模开发引黄灌溉工程。海参崴汽车制造集团公司,动力机械的产能不断加大,河套地区也接收了相当数量的动力机械。

这也让河套地区的引黄灌溉工程大大的加快了,再加上大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的不断到来,河套地区的耕地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虽然大批动力机械不断被送到河套地区,但是公司这两年却并没有向河套地区大规模移民,而是在这里建立了几个规模庞大的国营农场。争取利用几年的时间,把河套地区变成真正的“塞外江南”。

中原北方地区也难得的没什么自然灾害发生,虽说也不是风调雨顺,起码没有像几年前那样,滴雨未下连年旱灾,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蝗灾,好容易盼来了雨水,可这雨又不停了,北方各地又开始涝了,形成了水灾。

老天爷就像故意捉弄天下的老百姓似的,一直折腾了七八年才算是消停。这两年虽然收成也算不上这么好,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正常,中原北方的老百姓起码心里也有了奔头。

初秋的清晨,气温已经开始转凉,成熟后的玉米叶片干硬,若是身体被叶片刮一下,瞬间就能划出一道血痕。而清晨因为玉米叶片上有露珠,所以每天早晨是收获玉米最好的时候。周通赤着上身,丝毫不在乎初秋的寒气,汗流浃背的在玉米地里忙碌着。

秋收前他天天蹲在自己家的玉米地的边上,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收获玉米的时刻。自从自家地里的玉米节棒以来,周通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生怕忙活了一年,到头来什么收成都没有。

而且他家的田地里还种着另外两种从来也没见过的东西,也都是他从来都没有种过的农作物,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玉米虽然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新型的农作物。虽然玉米在明朝中叶就传入中原,分别由陆路的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以及波斯、中亚传播到甘肃,还有海路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

但是玉米在传入之初,并未列入谷物,而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原称玉麦,后因曾经进贡到皇宫,故名御麦。直至乾隆时期,还曾是皇家御用之物。盛京通志记载,玉米是“内务府沤粉充贡”。

明代金瓶梅中叙述,“烧鹅肉”和“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都是大财主西门庆宴请宾客的佳肴珍馐,所以中原的底层百姓根本没见过什么玉米,更不知道玉米的种植方式。

历史上马铃薯也是明代就传入中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记载有土豆。“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1580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

虽然这几种新型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时间都很早,但是这个时代,每一种新型农作物的推广,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玉米、马铃薯和红薯当时刚刚引进中原,由于百姓不熟悉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等原因,产量也并不比中原传统农作物高多少,所以当时中原的老百姓对这些新型农作物并不接受。使得这些高产农作物,都是在清朝时期,才逐渐在中原各地大面积的推广起来。

由于马铃薯、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种植方法完全不同,公司在去年秋天,没少花力气在控制区的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普及培训。

公司在中原控制区开办了大批的新型农作物的培训班,整个冬天各个基层单位的农业技术员,都一直在中原控制区各个基层单位奔波,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授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周通和广大农户们也都接受了新型农作物,还都响应公司的号召进行新型农作物的种植。

但是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结束以后,大伙心里反而都没什么底儿了。这个夏天周通过得并不舒坦,连觉都睡不好,天天都在田间地头蹲着唉声叹气,后悔种下了这几种让人操心的玩意。

越到秋收的时候,大伙就越是紧张。虽然当时参加培训的时候,农业技术员曾经对他们说了这几种农作物的亩产量,但周通和广大农户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他们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什么时候听说过亩产千斤这种事,所以大伙都认为公司的基层农业技术员是在吹牛,根本没人相信这种鬼话。(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秋收(四)

终于,远东中原控制区也迎来了秋收,周通天没亮就来到了玉米地,不顾清晨玉米叶子上的露水,疯了似的从玉米秸秆上把一根根玉米棒子掰了下来。

他掰了一大捧玉米棒子出了玉米地,然后在地头挨个撕开果穗上的叶子,直到他发现每个玉米棒子上长满了饱满的玉米粒的时候,这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周通看到庄稼的收成不错,于是就和家里的女人一起在玉米地里忙活了起来,就连几岁的儿子也没闲着。

一家人忙活了几天才将几亩地的玉米收获完成,看着田间地头码着的一堆堆玉米棒子,周通兴奋的双眼通红。

但是现在还没到高兴的时候,还得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搓下来,然后才能每亩的玉米亩产量统计出来。

收获玉米的时候,周通特意把一亩地的玉米棒子分好了,以便将这些玉米进行脱离,然后才能上秤称重,最后得出一亩地大约的产量。

毕竟周通没有种过玉米,虽然看着一堆堆的玉米棒子,感觉亩产量少不了,可是没有确切的数字,周通哪能放得下心。

周通一家人和村子里其他农户,现在都围坐在一起,拼命的搓着玉米棒子,直到把一亩地的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儿统统搓下来,然后装进了麻袋。

村口的一片空地,是去年中队干部组织大伙清理平整出来的,是为了冬训期间做为队列训练场使用的操场。如今这里已经围满了人,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了。

操场的正中间安置了一副大秤,大伙纷纷把自家收获的一亩地玉米粒子扛到了这里,挨个的称量自家的亩产量。

周通扛着自家的一袋玉米粒子来到操场时候,就听这里非常的热闹,欢笑声已经连成了一片。他正赶上第一个农户将自家收获的一袋袋玉米码到了大秤上。

“何四,你家的亩产出来了……”

随着中队长的一声大喊,整个操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脸汉子,兴奋的搓着手,紧张的看着几个村里的青壮抬起秤杆。

“六百九十五斤……”

那个黑脸汉子听了顿时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噗通”一声,黑脸汉子跪在了地上,冲着站在那杆大秤旁边的几个中队干部,“咣咣”的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嚎啕大哭了起来。

周围的一帮农户听到亩产将近七百斤,他们的眼睛也都红了。这些年可把大伙折腾苦了,连着受灾了七八年,好容易熬了过来。

这几年虽然没什么灾了,可年景也不见好到哪里去。辛辛苦苦的忙活一年,每亩麦子最高也就两百斤上下,田地差点的只能打一百多斤粮食。

打下的这些粮食还得向东家缴纳几成,剩下的余粮根本不够一家老小填饱肚子的。每到秋收前的两三个月,都是农户们最难熬的时候,全家人都得四处挖野菜、树根度日,即便如此全家人依然要挨饿。

如今一亩地就打下了将近七百斤粮食,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