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8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手巧的做点草编的筐筐篓篓,会裁缝活的做些鞋垫布鞋,会绣活的绣个荷包、香袋,手艺好的做些爽口的泡菜咸菜,反正集市上针头线脑、棉衣铺盖、瓶瓶罐罐、鞋袜帽子什么都有。

传统的农户家更愿意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他们获得现金的途径一般都是在缴粮的时候,额外卖些余粮获得一些现金。

农户家手里有了现金也会藏在家里隐秘的地方,很少拿出去花,权当家里的过河钱。再就是赶上春节的时候置办些年货,给孩子添几件新衣,弄些对联鞭炮什么的。

如今辽东各地的农贸集市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用纸币、硬币现金交易的情况,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户们日子虽然好了起来,但是也仅是能吃饱穿暖了,还远谈不上富裕。

好在来到辽东地区的农户们,大都是流民出身,他们对现在的日子已经无比的满足,在他们看来,能让自己填饱肚子,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他们在大明的时候,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一家老小起早贪黑的忙活,也只能是混个半饱,到了开春的那个月,没准还得挨几天饿。

周比利和卢象升在人流密集的农贸集市里四处逛着,面对如此热闹的集市,卢象升也是暗自咋舌,没想到远东的乡村居然有着这样一番场景。

集市里一个个农户挑着担子来回穿梭,一个个摆着摊子农户在那里大声的吆喝。时不时就能看到两个农户相互间以物易物,双方为了争取一点蝇头小利,在那里吵得面红耳赤。

“周先生,没想到远东的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啊。可我听他们的口音,怎么多是山陕一带啊。”

“这不奇怪,他们都是山陕地区这几年的流民,很多一大家子人都饿死在逃荒的路上了,大都是靠吃死人肉活下来的。如今他们被远东安置在辽东各地,还给他们分了土地和房子,现在他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卢象升眼神一凝,沉声道:“你是说……他们都曾是大明的流民……”

“对啊,要么辽东哪来的这些人,原本几百万辽民大都被女真鞑子祸害死了。除了这些山陕地区的流民,还有很多是河南、山东、宁夏和南北直隶的流民。”

听了周比利的话,卢象升深吸了口气,板着脸说道:“你们远东接受了大明册封,是大明的藩属之国,怎么能在大明随意掳掠平民。”

周比利笑了下道:“如果我们不把他们接到辽东,难道大明能救济他们吗。他们在大明要么从贼,要么饿死,哪还有什么活路,来到我们远东,至少能安居乐业。”

“你……那他们也是大明的臣民……”

周比利冷冷的一笑,然后揶揄道:“卢大人,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大明的臣民,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了。”

他说到这里,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沉重的说道:“卢大人剿过流贼,想必也见过流民的惨状。我想请问卢大人,大明面对如此众多的流民,有过哪怕一次赈济吗?我去过山陕地区,亲眼见过灾区的惨状,以前我只是在书里看到过,可是那一次我才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尸横遍野、白骨如蟒。”

卢象升被周比利的话顶的有些愤怒,但是周比利还没等他说话,又继续说道:“大明库夫空虚,可是各地的士绅豪强哪一家不是家财万贯、余粮满仓。他们非但不开仓赈济,还恶意屯粮把粮食炒成了天价,以此赚取暴利。

大灾大疫对于大明底层的百姓就像天塌了一样,可对于地主豪强来说,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敛财机会,他们勾结官府胥吏,疯狂的兼并土地。大灾过后灾区十室九空,灾民遗尸遍野,可是却肥了各地的士绅豪强和官府的胥吏。

如今大明流贼遍地,四处烽火,还不是流民们被逼得没有了活路,才甘愿从贼的。卢大人知道我们远东从大明运出来多少流民吗?远东从崇祯七年就开始接收大明北方各地的流民,如今在辽东和外东北各地足足安置了数以百万。

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我们同文同种的骨肉同胞,身上流着我们汉家儿郎的血。既然大明朝廷不管,那我们远东管,各地的士绅巴不得他们都饿死,那我们远东就给他们一口饭吃。虽然我们救不了所有人,可救一个是一个,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吗。

这些人若不是被我们远东救出苦海,他们在大明依然是要么饿死,要么从贼。为了安置这些流民,我们远东砸锅卖铁,几乎掏空了家底。这几年都是远东勒着肚子过日子,好在熬过了最初的几年,我们组织大伙在辽东、外东北大肆开荒,终于算是熬出苦海,这才有了今天卢大人看到的景象。”

周比利的话像一把钢刀似的,狠狠的戳在了卢象升的心头。对方的话让他无法反驳,他也是出自江南的地主阶级,祖父是县令,父亲是秀才,也属于大明士绅阶层的一员。

虽然卢家对底下的佃农还算温和,也没有鱼肉乡里的恶行。可是他深知大明各地的那些士绅阶层、地主豪强和官府胥吏都是什么样子。

如今大明府库都快跑老鼠了,可是大名各地的官僚士绅不纳粮税,一旦哪一家出了举人,瞬间就会良田万亩,大批农户就会争相把土地交上去,甘当这家举人老爷的家奴。

大明加强九边军镇,还要剿灭各地的流贼,可朝廷没钱,只能弄出了“辽饷”、“剿饷”、“练饷”,可这巨大的负担,全都被各地的士绅集团转嫁给了底层的贫苦农户。

即便如此,三饷征集完了,经过上下贪墨,最后用到实处的根本没剩下多少。大明的局势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如今大明北方灾荒不断,流民遍野,南方却是一派商业极度繁荣的景象。每年海外的银子流水似的流进大明,可朝廷却连税都收不上来。

现在大明朝廷党争不断、相互攻讦,各地官员胥吏贪腐成风,边镇的武将军头更是贪生怕死,打仗不行,但一个个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

卢象升满脸沉重的叹了口气,然后转身离开了农贸集市。此时他的心里非常的悲愤,空有一身的抱负,以及满腔的热情,却无法施展心中所想。

尤其是来到辽东的这几天,让他更加的深切体会到了远东的强大。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相比大明的暮气沉沉,远东却到处都弥漫着积极向上的朝气。

他们慢慢的走出农贸集市,在乡间小路上并肩而行。两人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就这么慢慢的走着,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远处的一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冒起了炊烟。

“卢大人,今晚我们就在农户家里吃一顿便饭可好。”卢象升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他就随着周比利走进了村子。

他们来到村头的一间院子,院子里的土狗看到了生人开始大声的狂吠。周比利冲着院子里喊道:“有人吗?”

一个七八岁大,满脸泥巴的熊孩子从屋子里跑了出来,看到了周比利和卢象升,吓得转身逃进了屋里。过了一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粗壮汉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周比利连忙笑着道:“老哥,我们从辽阳过来的,现在天黑了,想在你家借宿一宿,你放心,我们吃住会交钱的。”

那个粗壮的农家汉子咧嘴一笑,然后上前打开院门,瓮声瓮气的说道:“出什么钱,你以为我们乡下人掉钱眼儿里了,哈哈……进来……进来……”

他把两人迎进了院子,转身大喊道:“屋里的,咱家来客人了……”

一个年轻的女人匆匆跑了出来,身后还跟着那个熊孩子,他手里还领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丫头,他俩都躲在女人的身后,小心的看着周比利和卢象升二人。'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失落和失望

卢象升从进了这家的院子,就开始四处打量着。 院子的粮仓里堆满了一个个金黄的短棒,他并不认识这东西,但也知道可能是粮食,反正远东这里什么东西都透着古怪,他也见怪不怪了。

粮仓的旁边的牛棚,里面正有一头壮硕的老黄牛,在那里悠闲的嚼着干草,还有一挂大车停在边上。院子里十几只鸡正在四处找食儿,还有几只鸭鹅安详的趴在栅栏下面。

院子的另一头是码了一人多高的柴火垛,还摆了一个石磨,边上堆着一堆曲型犁、锄头、耙子、铁锹等农具。

门口拴着的那条黄色的土狗,从他们进来就开始狂吠,直到那名汉子一脚踹过去,土狗才哀嚎着没了声音。

小院里面虽然摆的满满当当,但也拾掇的干干净净。两间茅草土房的外墙上挂满了一串串红辣椒、萝卜干、葫芦条和各种各样晒干的干菜。

卢象升在院子里看了看,心里也不由得想,这家余粮满仓,禽畜兴旺、有牛有车,即便在大明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也应该算是殷富之家了。远东初来辽东,安置流民也就刚刚几年的时间,这一家村子里想必是最富的人家。

他随着农户进了屋子,在主屋的火炕上坐了下来。这间屋子一看就是住了多年的茅草屋,墙壁破旧斑驳,黑漆漆的屋顶能一眼看到屋顶的主梁,家具什么的也都粗糙不堪,但是却收拾得颇为干净,看来这家的女人倒是一个能干持家的。

这家的婆娘正在准备一家人的晚饭,粗壮的农户倒是朴实,又拿出了家里一直不舍得吃得腊肉,以及两条咸鱼。在这样的人家,这些东西都算挺金贵的东西了。

粗壮的汉子老家是山西的,名叫刘同,是崇祯九年来的远东。媳妇也是朝鲜人,长得一般,但却非常能干,而且还为刘同生了两个孩子。

卢象升毕竟是大明士人出身,当然不会与粗鄙的乡下人交流太多,这要是在大明,一个士人老爷若是到了这样的人家来,那就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福分。

也就是远东这里,做什么都没有各规矩,周先生在远东也算是重臣了,居然和一个乡下人聊得热火朝天,这也让他心里腹诽不已。

周比利拿出烟递给了刘同,笑着道:“老哥,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红火啊。”

刘同听了哈哈大笑道:“还成……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