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向山陕、山东、南京等地的流民,也都蜂拥而至。把远东设在黄河两岸的众多流民收拢点彻底的挤爆了。无数灾民聚集在黄河两岸,各个流民收拢点的秩序极为混乱,原本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早就弃之不用了,因为按照以前的方式,根本无法应付这里的局面。
李明坐着一艘内河机帆船赶到这里的时候,正好赶上公司的一个船队刚刚靠岸,大批的流民疯狂的爬上了岸边的内河机帆船,原本一艘仅能装载一百余名流民的船只,如今愣是塞进了四五百人。
就算是这样,依然还有疯狂的流民死活要爬上船,负责船只安全的远东军官兵拼命的喝骂抽打,试图让挂在船边的流民脱离,可是依然有人死活的不撒手。
“嘭……嘭……”
一阵枪声传来,岸边顿时多了几十具流民的尸体。船上的远东军官兵只能开枪打死一些疯狂的流民。十几艘内河机帆船这才缓缓的离开了岸边。
李明和周比利在流民营地不远处的一个码头下了船,码头上站了十几个人,看到他们下船连忙走了过来。这是远东商行的几名掌柜和中原情报站驻孟津县的负责人。
这些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眼睛里也满是血丝,一看就是熬了几个通宵的样子。
“李常委、周部长,你们可算是来了。孟津已经坚持不住了,我们得存粮早就没了,现在仅是我们这里就聚集了几万人,我们天天从早忙到晚,几天都没睡了。公司的支援什么时候能到啊?”
为首的孟津县负责人看到两人,就开始苦着脸大倒苦水。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请求公司的支援,这几天已经快把他们逼疯了。
周比利苦笑着看了一眼李明,转过头对他们安抚道:“大家这几天辛苦了,我们已经把情况反映给了公司。公司那边也需要准备,支援还得过几天才能到,大家再坚持两天。”
一帮人听了周比利的话,脸色也好了不少,虽然公司的支援还得等几天,但至少现在有盼头了。李明和周比利在孟津县一帮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流民收拢点。
各个流民收拢点的粮食等物资早就消耗殆尽,如今聚集在这里的灾民只能挨饿。只有爬上船的流民,才能得到一些两天量的炒面。所以现在所有的流民都拼了命的想爬上船。
这里到处都是各地赶来的流民,根本没有丝毫的秩序,远东的工作人员现在也干脆不管了,所有的人员几乎都守在岸边码头那里。
孟津县的官府也组织了一些民壮和当地的驻军,帮着远东的流民收拢点维持秩序。如今大明北方各地的流民遍地,大批的流民没有了活路。干脆就纠集到一起,四处劫掠大户。
大名各地也出现了一支又一支的流民军,河南当地也是遍地烽火。大明朝廷发下来那点可怜的救济粮,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各地的粮仓也早就被一帮硕鼠贪污一空。根本无法应付如此规模的灾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民饿死。
最后各地官府索性也不管了,纷纷组织青壮乡丁守在城下,阻拦流民进城。各地的官老爷天天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在自己的治下闹出民乱。
远东在各地的流民收拢点,倒是得到了当地官府的照顾,附近州县的也拼命的把灾民向远东流民收拢点驱赶,期望远东把这些流民都拉走。孟津县的几位大老爷甚至组织一些地主大户筹集了一些粮食送了过来,还专门派来了一些青壮帮闲,帮着远东维持码头的秩序,县蔚老爷还时不时的亲临这里帮忙。
这次大规模的流民潮,已经几乎蔓延了整个大明的北方。如今公司各地的流民收拢点,根本不用组织人深入内陆收拢流民,天天都有大批的流民自发的赶来,各地的流民收拢点都聚集了大批的流民。
好在公司从济州岛、台湾基隆等地,调集过来大量的人手和几个营的海外旅官兵,这才缓解了各地流民收拢点人手不足的窘境。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灾民从各地峰涌而来,各地的人手又变得不足了。
所有人都忙碌在第一线,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几天下来,大家都已经累得近乎崩溃,很多时候站着都能睡着。
李明在人群中看到了林菁华,他正操着一口山西方言,冲着一群山陕的流民大喊着。他看到了李明,就走了过来。
两人握了握手,林菁华的状态也明显的不行了。他接过李明递过来的香烟,又一把把李明手里的整盒香烟抢了过来,塞到了衣服兜里。
“我的李大常委,公司的支援难道还没到吗?大伙已经连着熬了几天,我们的粮食都快接不上溜了,若是公司的支援再不到,连我都得饿死在河南。”
李明帮着他把烟点上,然后笑着道:“浙江的宋世平已经调集了一批人员,明天可能就会坐船过来。公司各部门的支援人员正在路上,估计三天后就能到达河南。但是粮食等物资,还要十几天。现在不光是你们孟津,我和老周从蒲州一路过来,黄河沿岸的收拢点都差不多是这样,大家再坚持几天。”(未完待续。。)
ps:感谢软五牛、爱丽色人的月票支持。感谢caian的打赏。
第七百零五章 崇祯大旱(六)
林菁华狠狠的抽了几口烟,叹了口气道:“今年这灾荒不同以往啊,往年就算是哪里遭了灾,大伙一起逃荒出来,沿途三天两头大伙也能混口粥喝,可是这一次太邪乎了,据说北方整整一年都是滴雨未下,连城镇里的人都跟着农户们一起逃出来了。你看看收拢点的外面,每天死的人都堆得老高,我们连埋都埋不过来。
这样不行啊,灾后遍地都是死人,弄不好就得整出瘟疫来。往年陕北年年遭灾,灾后都出了大疫,有时候因为瘟疫死的人,比饿死的人都多。你和公司打个招呼,让他们带点防疫的药品,真要是遭了瘟疫,再把我们的员工扔进去。还有就是千万别把粮食运上岸,这帮灾民的若是看到粮食,非得暴动了不可。”
李明听了林菁华的话,也是满脸的沉重,他从兜里又拿出来两盒烟,塞到林菁华的手里,嘱咐道:“老林,你放心,我会向公司发电报,把你反应的情况,如实告知公司,让公司做好应对准备。老哥,你都这岁数了,天天就别守在这里了,总这么熬,身体哪能受不了啊。”
林菁华摇了摇头道:“有时候,我实在挨不住了,也想去睡一会儿,可是看着大伙都在这里熬着,我怎么好意思去啊。前几天一家子流民,最小的女娃子才几岁大,就饿死在我旁边,可我就只能站在那里看着,这个狗日的世道……”
突然,岸边又是一片混乱,原来又有一个船队过来了,这不是远东自己的内河机帆船队,都是公司再各地雇佣的船。一直拥挤再岸边的流民,哭喊着向岸边拥了过去。
“噗通……噗通……”
站在最前面的几个人,被拥挤的人群生生的挤下了河,场面一时间变得极为混乱。哭喊声、喝骂声混杂其中,几十个穿着大明服饰的远东军官兵。和一帮当地的民壮挥舞着木棍,劈头盖脸的抽打着流民,可是人实在太多了,根本控制不住疯狂的人潮。
“嘭……嘭……”
一阵密集的枪声传来。远东军的官兵无奈之下只有开枪,这才算是让码头上的流民暂时安静了下来。但是人群里撕心裂肺的哭声,却依然不绝于耳,其中不乏孩子的声音。很多一家子的流民,因为码头的混乱。弄得骨肉分离,还有人被活活的踩死,宛如人间地狱一般。
李明阴沉着脸,看着码头上的情景,就像几百把刀在他的心里搅动似的。但他却一点忙都帮不上,只能站在这里眼睁睁的看着。
“司令员……”
听到喊声,李明回头一看,发现周比利正在远处不断的向他挥手。他几步跑上去,周比利兴奋的说道:“司令员,刚接到电报。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和常委,组成了几个考察团,准备来大明。”
李明听了就皱着眉头说道:“我电报里说得已经很清楚了,可是公司却迟迟没有动员,看来公司内部也是存在分歧。大家现在都过来看看也好,也亲身体会一下大明灾民的情况。”
周比利看了眼李明,心里不由得暗笑。其实他也是不主张公司进行大规模动员。他和李明从山西沿着汾水一路南下,黄河两岸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灾民,毕竟远东的能力有限,仅凭公司的力量。想要救大明的灾民,那就是扯淡。
有时候他特别看不明白李明,该狠心的时候吧,比谁都狠。可是有些时候却总是弄出一副菩萨心肠。这样不好,尤其是今后他可是要执掌远东这条大船的人,如果总是妇人之仁,那怎么能行啊。所以周比利有事没事的总是不动声色的提醒李明。
“司令员,我觉得吧,我们远东尽力就好。不用砸锅卖铁的把公司的前途都搭上吧。大明如今这个形势,连他们自己的朝廷都不管,各地的官府和富户更是盼着灾民死光光,我们能又什么办法。这是乱世,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是凡王朝更迭的时代,天灾、人祸、兵乱,反正各种祸害好像一下子都来了。
接下来就是黑暗的乱世,折腾几百年,突然出现一位真命天子,盖世英雄,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然后兴盛几百年,再慢慢的衰弱,最后轰然倒下。我们远东来到明末做的够多了,我们已经尽力了。不说别的,我们灭了鞑子,就间接救了大明多少百姓。我们平定了北方草原,以后每年没有了打草谷的蒙古人,间接救了多少边关的百姓。”
李明转过头看了周比利一眼,苦笑着道:“你有什么话,明说就行,弄得藏着掖着的干什么。我知道,公司很多人都和你是一个想法。但我还是觉得不能眼看着这么多人,活活的饿死。其实我也了解你们担心什么,害怕大明的流民把公司拖垮。
其实我们缺的无非就是粮食,没有粮食我们就去弄,我们手中有强大的远东军,还愁弄不来粮食吗?我就不信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没有就去抢好了,近的有大明各地的藩王、官僚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