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那靶校洞Φ某善姆霸椒⒌那逦N奘负跗搪撕C妫∶娣浅5恼鸷场

一艘艘小船也在不断地从云梯关过来,每艘船都装满了流民,然后把流民转移到停泊在海上的风帆船上。但是场面却非常混乱。整个过程充满了暴力色彩,流民哭喊着被远东的官兵驱赶到风帆船上,皮鞭、棍棒不断地挥舞,狠狠的打在流民的身上。

整个海面,到处都是流民的哭喊声和远东官兵的喝骂声,不时还有个别的流民落入海中。惹得周围惊呼连连,游弋在周围的冲锋舟,连忙开过去,把落水的流民救起来,送上风帆船。

李明和宋涛他们站在甲板上,看着这里混乱的场面,心里都不是滋味。

“麻痹的,乱世人不如狗啊……”宋涛有点儿看不下去了,嘴里嘟囔着骂道。

周比利笑了下,淡淡的说道:“等你到了河南、山陕,就知道什么叫乱世了。这才哪到哪啊,进了山陕地区,流民过境,赤地千里,饿殍遍地,连树皮都啃光了,沿途的树都是光秃秃的,地上想找个草根都找不到。”

“这个狗日的世道……”宋涛又骂了一句,然后深深的吐了一口气。

李明指着远处那一船船被送过来的山陕流民,沉声道:“这几年我们收拢了大量的流民,但是我们得运力有限,资源有限,每年二三十万流民根本是杯水车薪。如果我们开辟了河套根据地,就能就近收拢流民,到时候就能多救一些人。

明年开始,崇祯大旱所带来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整个大明北方,遍地都是流民。我们远东每年就算是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救不了这么多人,他们大部分还是得饿死。大明朝廷府库里都是空的,别说赈济灾民了,连维持运转都难。

可是大明的地主士绅手里不缺粮食,更不缺银子。面对遍地的流民,他们却鲜有拿出粮食赈济灾民的,而且还把手里的粮食屯着不卖,坐等粮食涨到天价,他们好能大赚一笔。而且借着这个灾年,他们又能大肆的兼并土地,反正士绅阶层不纳粮,他们的地再多也不怕。”

周比利冷笑道:“大明各地的流民军为什么屡禁不绝,还不是流民被逼的没有了活路,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加入流民军,吃几顿饱饭。这次我们情报部去西北,重点就是侦查山西那些汉奸晋商和大地主,把他们手里的粮食、银子都抢光。”

宋涛一听就乐了,他笑着道:“老子亲自带人去,麻痹的,到时候把他们的墙皮都给刮下来,让他们屯粮不卖,让他们兼并土地,我特么让他们一朝回到解放前。”(未完待续。)

PS:感谢头疼也不行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七十八章 远东商行

先遣小组和情报部的人员,登上了两艘经过改装的内河机帆船,然后跟随着运送流民的内河船队缓缓的驶向了云梯关黄河入海口。○

远东的内河机帆船都做了伪装处理,船身涂满了沥青,外观看起来显得斑驳破旧,甲板上也都弄得乱七八糟,硬帆看起来更是像散架了似的,反正看起来比黄河上行驶的大明船只还要破旧。

船队不时的就能遇到几艘破破烂烂的大明水师战船,远东公司已经通过贿赂、交易等各种手段,买通了附近的大明水师,使得远东运送流民的内河船队一路出海畅通无阻。

两艘内河机帆船终于驶入了黄河入海口,两边的河道非常宽广,河面变成一条条的黄褐带,正前方是大海,黄黄的河水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奔涌而来投入大海的怀抱。

河、海交汇处,如同两条美丽的彩带缠绕在一起,黄的河水在蓝的海面上随波逐流,形成一条黄蓝相交的分界线,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艘艘机帆船的发动机开始纷纷启动,咆哮着逆流而上,向大明内陆驶去。这个时代的黄河水量极为充沛,越往东走河面上的船只就越多,船来舟往,络绎不绝,一幅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繁荣景象。

船队一路向西,经安东、清河、宿迁、徐州等地,进入了河南境内。船队一进河南,就陆续有船只不断的停靠在岸边,大批的流民聚集在这里,等着船队的到来。

两艘内河机帆船又经过几日的日夜航行,最后来到了洛阳。情报部已经通过电台和中原情报站取得了联系,中原情报站站长周卫凡已经带着十几个人。早早的等候在码头上。

船只刚一靠上码头,他们就迎了上来。大家在码头上简单寒暄一番,周卫凡就带领着大家来到了洛阳的一处院子。这里就是中原情报站的所在地,也是情报部在大明的情报中心。

如今中原情报站在河南干得有声有色,仗着福王府的淫威,中原情报部在河南和周边省份发展的很好。已经在河南、胡广北部、山陕南部等地建立完善的情报网。

中原情报站目前拥有几百名情报特工人员,以及大批的外围情报员,每年都向公司传递回大量的珍贵情报。还通过各种手段结交、控制了很多大明的官员、士绅和底层的胥吏。

中原情报站控制的远东商行,更是在大明各地都开有分号,商货畅销大明。每年光是通过经商所得的高额利润,就已经是天文数字。

但每年赚取的大量金银,都投入到收拢流民这头吞金巨兽的巨口之中。而且公司每年都要贴补大量银子和粮食,才能维持这个工作的正常运转。

周卫凡把先遣小组安置好了以后,就摆上了宴席。为李明一行人接风。席间周卫凡也向李明汇报了中原情报站的各项工作情况。当然主要还是移民的收拢和运送工作,周卫凡他们每天也都在黄河沿岸的流民收拢点儿起早贪黑的忙碌着。

李明听了周卫凡的汇报,笑着说道:“这几年大家辛苦了,我代表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向中原情报站的所有员工表示慰问,你们对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常委和委员都看在眼里,公司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据我们估计。未来几年大明北上还将持续干旱,还将有大批的各地流民向南方逃荒。你们的工作将会更加的艰巨。我希望中原情报站能再接再厉,尽最大的努力收拢更多的流民,然后运回辽东。周卫凡,你们今年计划运送多少流民?”

周卫凡想了下道:“原定是三十万,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估计差不多要四十万。至于最后超出多少,那就说不好了,因为每天都有各地的流民,来到我们设在黄河两岸的流民收拢中心,越来越多。实在无法估算最后的人数,但必定是大大超过原来的计划。”

李明和周比利互相看了一眼,都暗自苦笑了起来。看来今年的流民的人数不少啊,山东情报人员那里已经发来了电报,蔡华泽已经发动了所有力量,在山东、河北各地收拢流民,今年预计能收拢十万以上的流民。再加上关宁军的吴襄今年从河北等地收拢的流民,以及宋世平、郑芝龙和刘香运到辽东的流民。

预计今年公司移民的人数最少也要在五十万以上,甚至是远远不止这些。看来公司今年的移民任务很艰巨啊。从明年开始,受崇祯大旱影响,大明各地又将迎来一阵井喷式的流民潮。

第二天,李明又找来了周卫凡,让他领着梁玉洁去了远东商行。梁玉洁这次还有个任务,那就是代表公司,对中原根据地的各项账目进行调查。还将对远东商行以及宋世平所属的商团进行整合。

远东将组建唯一的远东商行,公司将对大明各地的商号店铺,进行统一管理。河套根据地以后的商业计划,也将纳入远东商行的规划之中。

未来远东商行将统筹规划公司在大明的所有商业行动,统一调配商货和资金。

整合后的远东商行,效率将大大增加,而且还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加商品和资金的流通速度。

公司发动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以后,将控制大明北方漠南草场,届时也将彻底掌握北方的所有资源,统一规划大明的北方商路,将利益最大化。

这个计划一旦实施,河套根据地的商业开发计划,也将大大的加快。通过公司在大明的远东商行,向河套根据地提供物资保障,减少河套根据地对辽东物资的依赖性。

梁玉洁接手远东商行以后,马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远东商行原来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向现代社会的公司模式转变。

李明和周比利则是在中原情报站员工的带领下,对大明北方各地进行考察调研。然后会组织力量,北上山西、陕西和京师,建设北方情报站,扩大公司在大明的情报网。(未完待续。。)

ps:感谢修竹、南伯仏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七十九章 准备北上

先遣小组来到河南以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李明天天和周比利两人,在中原情报站站长周卫凡的带领下,在各地考察巡视。

梁玉洁则是坐镇远东商行,一边查账一边进行整合之前的最后准备,连江浙宋世平手下的一些掌柜和高层都带着各种账本赶到了洛阳,进行整合前最后的查验。

林菁华和一帮河套根据地的员工,整天呆在黄河两岸的移民收拢点儿,在各个地方帮忙,积累收拢流民方面的经验。宋涛他们几名特战队员,则是在各地负责保护大家的安全。

紧张的一番忙碌,时间过得也很快,转瞬间一个月就过去了。河套根据地先遣小组的各位员工和移民员工,都适应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李明和周比利也将河南以及周边地区的情况,考察的差不多了。李明对中原情报站的工作非常满意,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把这么完善的情报网建立起来,绝对不简单。

而且他们还承担了公司在大明收拢移民的工作,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和大明地方各个势力打交道,这其中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各地流民收拢点都是秩序竟然,虽然在转移流民的过程中,因为流民的情绪不稳定,稍微有些混乱,但一切工作都能顺利的运转起来。

从河南中原情报站的情况来看,不但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