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千万欧洲白奴被劫掠到美洲,但是活下来的人,还不足一成。最后逃回欧洲大陆的白奴,据欧洲历史学者的统计,所有人加在一起还不足五位数。
而在这个时代,大批被运往欧洲的白奴的实际数量,根本无法进行精确的统计。都是后世欧洲历史学者根据一些文献大致估算的,可以说是极其保守的数字。(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农业基础
除了美洲地区,远东公司在东欧的乌克兰和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也从欧洲各国收拢了大量的白奴。
但是人员大都来自波兰、神圣罗马帝国和巴尔干半岛各国,虽然波兰奥德河以东地区,以及喀尔巴阡山以东的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未来也是远东公司的实际控制区,但是由于这里距离欧洲较近,所以这些地区将不会安置来自中原的移民。
公司将在这些地区建立一批大型国营牧场,还要安置大批的蒙古游牧支队,做为远东公司未来的战略纵深区域。
来自中原的移民,大部分都将安置在乌克兰和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未来这些地区也将是中华共和国的一个人口的主要聚居区。这些地区也是未来中华共和国工委,准备投入大批资源开发的工业区。
这里的初期基础建设和矿产开发工作,依然交由远东海外开发公司负责,这些地区和美洲一样,到处都是一排繁忙的景象。
北美东部、南美南锥体和东欧的部分地区,原本都属于人烟稀少的荒僻之地,各种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尤其是美洲地区,连起码的道路都没有。
当然,想要开发这些地区,势必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当年辽东、外东北等地区,即便有着海参崴开发区的工业基础,公司依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足足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算是初具规模。
吕宋和南洋等地区,虽然开发的也较早,但就是因为没有海参崴开发区那样的工业基础,所以现在也就马尼拉极其周边地区,还像那么回事,其他地区除了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像那么回事以外,工业基础还是无法和辽东、外东北相比。
印度、中南半岛、波斯等地区,那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农业,工业几乎没什么进展,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需要十几年能赶上辽东、外东北地区就已经很乐观了。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远东公司的工业基础底子太薄,即便是远东最发达的辽东、外东北,除了海参崴开发区,像辽沈工业区、旅顺工业区、吉林工业区,直到去年才算是有些起色。
就算当时利用现代资源建立起来的海参崴工业开发区,几个大企业的产能,也是近几年才逐步扩大,但也是堪堪满足远东公司各个地区的需要。
虽然远东公司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经过公司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各方面进步非常快。
起码在钢铁、基建、交通、采掘、石化、机械、军工和轻工等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合格的产业工人。
而且远东公司已经占据了全球所有资源丰富的地区,包括外东北、西伯利亚、南华州、巴西、北美、东南亚、波斯湾等等地区,未来公司所需的各类资源都极为丰富。
至少目前远东公司的工业发展潜力非常大,很多行业都已经打破了发展的瓶颈,正逐渐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远东公司的工业必然会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虽然步履维艰,但是远东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对公司目前工业发展的现状,还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毕竟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想要步入工业时代没什么捷径可走,顶多利用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类工业资源,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但是建设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需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只能埋头发展,厚积薄发,通过不断的积累,还有不懈的努力,逐步建成属于远东公司的大工业时代。
虽然远东工业发展一直步履维艰,公司的农业工作却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远东公司农林部对各个控制区,包括辽东、外东北、吕宋、南洋各岛、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都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辽东、外东北、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区,已经成为公司的几个大型粮仓。每年这些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已经足可以满足公司目前的粮食需求。
公司农林部还在各个控制区,都建立了大批的种子孵化中心、家禽家畜育种中心、菌菇木耳培育中心和饲料加工厂,远东公司几乎所有的农户家中都是鸡鸭满院,猪羊满圈。
另外,公司在海参崴开发区、辽沈开发区和马尼拉开发区等地建立了数个大型化肥企业,经过多年的不断扩建,如今已经可以满足公司大部分地区的需求。
还有南洋、吕宋、印度和中南半岛等地区的大批种植园,每年都能生产大批的甘蔗、胡椒、天然橡胶、茶、香蕉、菠萝、芒果、肉桂、金鸡纳、油棕、剑麻、烟草、咖啡、可可、奎宁、木棉、棕榈油、檀香木、虫胶、棉花和黄麻等等热带、亚热带特产。
通过远东公司海外开发公司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这些地区的各类种植园的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而且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各类加工企业,每年不但满足了公司的需求,还向全球各地出口。
外东北、西伯利亚、南亚、非洲和东南亚等控制区,是远东几个最大的林业基地,每年都向公司运送大批各类木材。
中原北方从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一直到中亚地区的里海东岸,以及东欧的顿河下游流域、南俄草原等面积广袤的草原地区,如今都已经成为了远东公司的天然牧场。
各类大型国营牧场和各个蒙古牧民支队,遍布在北方的各个草原。每年出产大批的牛羊马群和各类副产品,包括各地农户的耕牛、远东军的战马,还有牛羊肉类、奶制品、羊毛制品、皮货皮革、优良牧草等等大批农牧产品。
远东公司农业资源的不断发展,也为公司开发北美、南锥体和东欧等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农林部在这些地区积极开展家庭农场的主要原因。(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北美新家园
由于北美东部、南锥体和东欧等地区的农业资源的潜力很大,所以公司农林部也制定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把这三个地区做为家庭农场的试点区域。《
一旦家庭农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下一步公司农林部就要向这些地区大规模移民。先期移民将以辽东、外东北地区,以及未来军委会裁军后各个部队的复员退役官兵为主。
经过几个多月的辛勤忙碌,李老根带领中队的农户,终于将中队的百余栋木刻楞全部建造完毕。每一座木刻楞之间相距大约几百米左右不等,而且都是选择的比较好的位置。
李老根和朝鲜女人,带着家里的三个孩子,兴奋的收拾着他们的新家。因为都是新砍伐的红松原木,所以屋子里弥漫着松木的清香,让人感觉沁人心脾。
这一栋木刻楞共有五间卧房,面积都不小,每一间都有二三十平米大小。还有一间挺大的堂屋、一间餐厅、一间杂物房。
为了保证冬季的供暖,每间屋内都设有火坑和地龙,堂屋还有个壁炉,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证屋内温暖如春。
屋内的地面都是用的水泥,抹的极为平整,每间屋子还装了一个不大的玻璃窗。因为条件比较艰苦,屋内都是一些制作粗糙的床子、桌椅和柜子等家具,以后还需李老根他们慢慢置办。
但是屋内的锅碗瓢盆、门帘铺盖、毛毡地毯、针头线脑、余粮种子、工具农具、水缸坛子等各类生活用品全都非常齐备。
屋子的周围还用原木垒起了一圈的围墙,用的都是腰粗的原木,并烧了原木根部进行碳化,原木上还涂抹上一层沥青,然后挖了将近一米的深壕,把一根根原木并排立在里面,制成了一圈近三米高的围墙,不但可以防止猛兽的袭击,就算印第安人袭击也能扛上一阵子。
并建有马厩、牛棚、猪圈、鸡舍、工具间、沤肥池、粮仓、菜窖、青储饲料池等各种功能房,还有前后菜园、葡萄架的位置,以后还能种上几株果树,点缀着一些鲜花,还可以弄一些塑料大棚,让家人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还有一间停放小四轮拖拉机的车库,里面还存放着柴油和润滑油,以及必要的工具和配件,可以对拖拉机维护保养。还有各类配套的农用机械和农具。
为了这间木刻楞,李老根两口子在来美洲的路上反复研究了一个多月,这才最终确定了他们新家的格局,反正也算是绞尽脑汁了。
中队的其他农户的木刻楞也都是如此,家家户户都是按照他们自己设计的格局建造,不管设计的怎么样,但房子的面积都不小。
反正远东军驱赶着大批印第安俘虏,正在附近的森林里大肆伐木,砍伐的各种原木数量极大,各个木材堆放点的各种原木堆积如山。
而且这些原木还不需农户们自己去取,全都由印第安俘虏负责运到各个中队的建房工地现场。农户们想要多少原木就有多少,可以任意由他们随取随用。
李老根一家人忙碌了几天,才将新家收拾一新。然后两口子就坐在院子里,看着自己的新家呵呵傻乐,两个熊孩子则是满院子四处疯跑,大喊大叫。
李老根和朝鲜女人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大的房子,有几百亩地,这样子的房子和院子,就算在大明也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小地主了。
整个中队的农户收拾好新家以后,就搞了一次聚餐,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己的存货,又在附近远东军驻军部队那里换了些酒肉,然后大吃大喝了起来,就算是新房入住“燎锅底”了。
他们还把大队支队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