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重生] 空明传烽录 作者:公子易(历史)-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笊刑啻罡蟪技熬徘潢罴;实鄣氖ブ际且嫒氲蛋傅模热舾笫雷铀镏浪饲桓鲎娲笫伲谷蝗绱说蜕缕厍笠桓雠压踔亮诟缶徘涠几蒙狭耍鞘弊约旱难彰婧未妫俊尽ⅲ徘涫橇可惺榧巴ㄕ顾镜耐ㄕ梗疾煸鹤蠖加梗罄硭虑渚湃恕!�

  钱龙锡等人奉诏入宫,听了皇帝说明,都是暗暗叹息。唯有兵部正堂梁廷栋心下暗自得意,以袁崇焕的倔强性格,怀恨皇帝无故将他下狱,必定不会轻易奉旨写信。到时候他身上可就又多了一条抗旨不遵的大不敬罪名,袁崇焕啊袁崇焕,不是我梁廷栋执意不肯放过你,谁叫你一个人孤守辽东,显得我们这些高坐兵部的尚书侍郎,一个个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呢?出头的椽子先烂,连这等道理也不懂,还想在朝里做官么?

  这一次劝说自然也是无效,袁崇焕一口咬定,倘若陛下有诏书要他写信,他自然奉旨,阁臣们回来禀报,崇祯仍是不肯低头,只是再三催促大臣们再去劝说,务要劝得他应承为止。众大臣明知这是皇帝顾全自己面子的荒唐之举,可是也毫无办法。退了下来,一众人等约定明早再去。

  梁廷栋回到兵部,余大成已经在那里候着他多时了。一见此人,梁尚书的头不由得便痛了起来。自从袁崇焕被逮,这个余大成几乎日日缠着自己辩驳,说来说去无非是替袁崇焕开脱,这等话他早听得腻了。当下不耐烦道:“余郎中可有公务?若没有,本官还有要紧事做,请恕不能奉陪。”说着拂袖便走。

  余大成一把拦住,恭恭敬敬的问道:“方此大战之际,大人不在兵部办事,却要到哪里去?主官不在,倘若衙门有事,该寻何人作主?还请大人明示。”梁廷栋无限恼火,哼了一声,不理不睬地仍是要走。蓦然想起,此人如此竭力为袁崇焕说话,想必与他私交匪浅,不如便叫他充当说客。这种人甚是好骗,只要挟以君国大义,便没甚么事情办不到的了。

  果然余大成听说如此这般,当即领命,一面请得了圣旨,一面便携了兵部盖印公文,前往镇抚司去见袁崇焕。袁崇焕见了他,似乎很是高兴,不住打听京城防务,听说皇帝将诸路援军尽皆集聚京师,不由得以拳击壁,大呼糟糕不已。他原本分兵把守三河等地,就是要互为犄角,免得给鞑子大军一举击破。一支兵派出去骚扰敌人后方,所得的效果远比正面迎敌大上数倍,何况是尤世威、侯世禄那等战力不佳的部队,倘若给鞑子铁骑直接对上,那还不如刀切豆腐一般,任凭宰割?当下一再叮嘱余大成,定要上奏皇帝陈明此节。余大成见他沦落至斯仍是念着军国大事,不由得一阵心酸,明知纵然苦谏崇祯也不会听得进去,也只得权且应承下来,始终不忍再让袁崇焕失望。

  袁崇焕何尝不知余大成的心思,苦笑几声,更不再提此事。余大成说起给祖大寿写信,袁崇焕仍是一口拒绝,更大有赶他走的意思。余大成无法,只得暂且告辞。临出门前,袁崇焕忽然扯住他衣袖,低声问道:“桓震现今何在?叫他来见我,不可给旁人知道。”余大成一怔,不知他有甚么要紧事情定要面见桓震,况且镇抚司狱也不是寻常人说进便能进来的,一时犹豫,并未便答。袁崇焕见他神色似乎不愿,又道:“容我见他,方肯考虑写信之事。”余大成默然良久,点头道:“我去设法。”

  他回去见了梁廷栋,并不提起袁崇焕主动要见桓震,只说现下袁氏旧部只有桓震一个在城里,令他前去劝说,或能收效也未可知。梁廷栋狐疑半晌,似乎觉得并没甚么危险,又或是有恃无恐,竟应了下来。袁崇焕既是钦犯,要去见他也必得皇帝批准方可,只是余大成既已请过了圣旨,便带一个桓震进去也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情。

  余大成欣喜不已,当即去寻桓震。到得他家中,却是大门紧闭,空无一人,这才想起昨日曾听他说过要去面见申甫,现下想必仍在那和尚营中。当下一路追到武学来,恰好赶上桓震正要离去,将他堵在了半路之上。

  桓震听说袁崇焕指名要见自己,心中如同打翻了一个五味瓶一般,不知是甚么滋味。仰天叹了口气,反问道:“我若说不愿去呢?”余大成愕然道:“何出此言?”桓震摇头道:“没甚么。我随你去便是。”余大成满腹狐疑,也不好出口相询,一路闷闷地带着他进了镇抚司狱。

  进得大牢,只觉一股霉烂气味扑鼻而来,数九寒天,狱中并无火炉,只冷得沁入骨髓。想到袁崇焕就在这等地方受苦受难,心中着实不是滋味。

  袁崇焕关在最里面一间,一丝阳光也照不进去,油灯的火苗灼灼跳动,在牢房一角投射下一片昏黄的光。他原本盘膝而坐,倚着墙壁闭目打盹,听到门上锁链声响,睁开眼来,见到桓震进来,脸色就是一变,叹了口气,对余大成道:“余大人,烦你在外稍候片刻,我们有几句话说。说完之后,崇焕当奉命作书,不令余大人空手而回。”余大成依言走了出去,顺便塞给那狱卒一些银子,拉着他出去喝酒谈天了。

  袁崇焕直等到四下无人,这才望着桓震道:“百里,今日之事,崇焕无颜见你。” 

  
 卷三 环佩相将侍禁庐 一百一十四回
 
  自从两人反目以来十数日,桓震这还是首次同袁崇焕对面讲话。不知甚么缘故,十日来对他所作所为的怀疑、怨恨、失望、不解,就因为这一句话尽数崩解,消失得无影无踪。瞧着袁崇焕数日间骤然班白了许多的两鬓,桓震慢慢地跪了下来,冲着他端端正正地叩了三个头,挺起腰来,长舒一口气,道:“这三个头,是代中华汉族的子孙万代,敬一个忠臣烈士。”袁崇焕并不惊讶,坦然而受,待他叩罢起身,方压低声音道:“崇焕所知鄙陋,于你所言不敢尽信。这几日来在牢中多有思量,你若真有知过去未来之能,何不索性去投了皇太极?”

  桓震脑中轰然一响,全想不到袁崇焕的口中竟能说出这等话来,不由得倒退了半步,戟指厉声道:“你……你……”袁崇焕微微一笑,淡然道:“那皇太极虽是蛮夷,却也是个择人而用的英主。投了他的汉人多得重用,何况你……”顿了一顿,续道:“虽然你说几十年后将有衣冠沦丧之辱,可是到那时候,岂不是仍有许多汉人投了鞑子,替鞑子办事?我以性命报陛下,陛下以敝屣待我。咱们现下浴血奋战,难道便是为了换这一个人人奴颜卑膝,摇尾乞怜的荒唐世界?袁崇焕一生已尽,再无可言。前者既然杀你不得,想必亦是天意。天意亡我大明,袁崇焕无话可说。”

  桓震连连摇头,绝难想象这句话是出自袁崇焕之口。那个他所熟知的大明国中第一亡命徒去了哪里?那个象火一样能够将周围的人尽数点燃的袁崇焕去了哪里?眼前的只不过是个汲汲于身家性命的垂朽老儿罢了。那一刹那,似乎整个世界都在旋转、下沉,长久以来支撑着他在这个世界挣扎求存的精神支柱轰然而塌,碎片一片片地刺在他的胸口,刺痛几乎叫他昏晕过去。久之,渐渐冷静下来,只觉心冷如冰,咬牙道:“如此,桓某来错了。”再不瞧袁崇焕一眼,拂袖便走。

  袁崇焕叫道:“且慢!”桓震冷冷回头,道:“尚有何说?”袁崇焕双目炯炯地瞧着他,熟视良久,忽然哈哈大笑,直笑得双泪长流。忽然间笑声戛然而止,只见他拖着镣铐,翻身爬起,反向桓震拜了三拜。桓震大惑不解,只听他道:“百里,你道我是忠臣烈士,可是你知不知道,象你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烈士!”

  桓震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唯唯应了几声。袁崇焕拉着他在自己身旁席地坐下,感慨道:“天下事,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握着桓震之手,语声恳切,说道:“杀你不成,此是天意。你所言后世之事,崇焕多所不解。这几日来在牢中枯坐,却也想明白了许多事情。方才刻意试你一试,你很好,很好。”

  桓震张大了口,说不出话。只听他又道:“前者你劝我回兵辽东,自立门户,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倘若我袁崇焕一旦给朝廷目为叛国之臣,到那时虽然辽东精锐绝不会怕腹里的脓包军队,可是整个大明朝上上下下要怎么想?辽东的兵将们又要怎么想?他们会说,我袁某人是为了一己之私才反叛朝廷,他们会以为自己跟着袁某这样一个主帅,是天下一等一耻辱的事情!带着这样一支兵,能打得过皇太极么?再者崇焕受陛下知遇之恩,此生当以性命相报。君子读圣贤书,当操守纯一,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崇焕的性命早已属陛下所有,哪怕……”

  桓震不待他说完一句话,厉声道:“为将者死当马革裹尸,如你这般弃辽东于不顾,视十万虏兵如不见,算哪门子的英雄好汉!”伸手指着东方,怒气勃勃的道:“十七万辽东健儿在那里等你,一众出生入死多年的部下在那里等你,皇太极同他的十万大军在那里等你!你就要坐在这里,老老实实地等着给人活吃掉吗?”

  袁崇焕见他面色通红,显是异常激愤,伸手示意,道:“你且听我说完。你非我大明臣子,这话原不该对你说的。陛下本是天资聪明的英主,只可惜求治过切,反失于察,而有奸人乘间而进。崇焕心里明白,此番被难,说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之计,不如说是死于朝廷里一众蝇营狗苟之徒。倘我死后陛下能从此醒悟,亲贤臣,远小人,则大明朝有望了啊。”

  桓震听他这一番话,不由得怒气勃发,冷笑道:“若真如此,除非他不是朱由检!”袁崇焕听得他直呼圣上名讳,先是一怔,继而叹了口气。桓震道:“上次匆促之间不曾对你说得详细。鞑子未退之前,朱由检绝不会杀你。你知道这是为何?他要用你胁迫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