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福王-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权衡之下,这两位尚书都决定先把简单的事办了,当初建立帝国学院的时候他们可没少出力,现在也该是教育部投桃报李,帮他们解决人才问题的时候了。至于那银子和原材料么,等忙完这头,再厚着脸皮去找户部呗。

要说那孔衍植最近的日子过得可真不错,大大小小的学院都已经建成,皇帝又顶住各方压力优先满足他的需求。足额拨付了崇祯七年所需的全民免费教育资金。在了解到同僚的困难后,衍圣公二话没说,立马就答应出手相助。

顾老倔要教员这事他不能办,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子他都舍不得给。但帝国学院这么大。现在才招了不到一成的学子,只要吏部能把人给带过来,那腾两间空房给他们搞个短期培训班也是可以的。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又发现几个好苗子,还可以顺手牵羊。

王徵这假道士的难题也好解决。不就是要技术工人么?学院这边暂时没有符合要求的人,但人家研究院不是借出了百余人的售后服务队吗?干脆就趁这一年的时间,把范贼遗书上所言的技术学院给办起来。受人以鱼不如受人于渔么。去各地的官学选拔一批满腹经纶又不那么死脑筋的来边学习边实践,以后民用机器的日常维修保养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只不过,孔衍植最后提出了一个小要求。这两件事都不在他的预算范围之内,所以要帝国学院帮忙培养人才不难,但得给钱!要知道现在大明可是有审计衙门的,要是他敢挪用一两教育专项资金的话,那不用通过刑部判决也不用进昭狱屈打成招,而是只要证据确凿就会被直接拖出去凌迟。

好吧,既然大家都缺钱花,那就一起找户部去,然后再回来讨论怎么分脏。可等他们看见朱之瑜那张苦瓜脸的时候才发觉,好象又找错了地方。

户部的破事比他们还严重,朝廷已经在北方施行了多年的土地政策虽然好,可漏洞却不少。从长期来看,这种不完善的土地国有化政策危害很大,甚至可能形成无法控制的土地兼并新模式。时间一长就会因为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把那些已经完全与土地脱钩,却掌握了先进知识的民众逼到造反的老路上去。那时候再想解决这个问题,可就不象朱由骢平定陕西叛乱那样简单了。但这个问题却不是用现在就能用银子去解决的,更不是他一个户部所能考虑得周全的事,还必须让其它各部门参合进来,帮忙出点子拿主意才行。

而短期内的危害也不小,近乎于无的地租将百姓们牢牢拴在了土地上,让他们没有太大的激情参与到即将开始的工业革命中去。

为了在不影响民生的前提下让大明子民从田地里走出来,朱之瑜出了个损招,他一面高价在管控最严格的辽东地区收购粮食,以保护那些刚开始半机械化作业的大地主们种田的积极性,一面准备在原本的粮食产地中原和江南搞低价倾销。原本一两银子一石的粮食,经过这么一捣,官府的售价却低到了两钱。如此巨大的差价不但很快就能彻底摧毁大明境内那种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也让国库的银子跟流水似的往外搬。

户部都没钱了?那就继续扩编队伍。四位尚书一起找皇帝去!要知道,从倭岛上运回来的最后一批银子还寄放在皇家内帑没来得及进入国库呢,崇祯那昏君说什么也赶紧把这事给办了,再拿出个几千万两来。

可等他们刚走到午门,就撞上了正要奉旨前去寻人的王承恩。原来皇帝也遇到了让他焦头烂额的麻烦事,而且还严重关乎到大明国运,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难题,那即便是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会很快就前功尽弃。

大明的隐户很多,虽然近些年的政策吸引了不少出来,但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掉这个问题。为此。还未上任的内政部尚书韩爌提了一个新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口普查,实行户籍制。当然了,他的这个户籍制度还很不完善,居然没有象领一个时空一样进行地域划分。都是大明的百姓领到的也都黄色本本,上面除了家庭人口数量和成员性别年龄重要以外,就只有在照相机出现前的人物特征描述,外加一叠特别厚的空白页,这是为了避免在享受完优惠待遇后重复领取。而特意留出来给盖官府印章所用。

为了配合这个政策的施行,韩爌还提议在短期内实行配给制。所有持黄本本的大明子民均可购买每月七十斤的官府平价粮,当然了要是特别能吃的也还有高价粮食可买,但既然是高价么恐怕一般人承受不起。这样做一来是为了配合朱之瑜的损招。防止出现哄抢的局面。二来则是近一步把隐户给逼出来,这年头的肉食摄入量少,百姓们的胃口也比较大,七十斤粮食也刚好够吃而已。

而那个黄本本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虽然朝廷不会进行实际分配,却在每个人名下都登记了两亩土地,别看这只是一个数字却是有实际好处的。朝廷每年会公布每亩地的收益然后发放到相应的人手里。至于那什么享受全民免费教育,承担最低的税赋,出外经商被人欺负了甭管有没有理大明军队都会替他们出头……等等一系列好处更是多得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要说韩爌出的主意虽然谈不上很好,但也还算凑合。有了这么多的好政策出台,就连傻子也会排着队去官府登记,还省得衙役们挨家挨户地统计了。可偏偏这事被正抱着新法案来让崇祯审核的刑部尚书乔允升给听到了,这坏老头立即不务正业地提出了两个问题。

隐户被逼出来了,再加上大明正在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大明的人口数量很快就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多出来的那么多张嘴用什么来养活?即便是把辽东都变成良田能撑个十年二十年,但之后呢?等上个一两百年,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大明又重新想办法忽悠百姓们回去种地?那还不如不改革呢,继续干老本行算了。

而每人给二亩地的收益做低保的建议,在乔允升的口中更是变得荒谬至极。即便是不给粮食,而换成一亩地折算一两银子,那大明帐本上的八千万人口就要花掉一万六千万两白银。朝廷最近是很有钱,但要想看到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绩,从而依靠商业税收解决财政问题,那至少还得等上好几年。而国库现有存银顶多还能这样挥霍两年,这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所以,崇祯现在的麻烦不仅是缺钱,还缺地。钱的事情好说,大不了就缓几年再实施那些好政策。可地的问题却耽误不起,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建设大型国有农场为百姓们提供廉价的粮食,那又怎么敢把他们从土地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

而当六部尚书齐聚在谨身殿后,这两个问题更加突出了。他们都想名留青史,韩爌的政策到是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束之高阁,留给后人继续完善后拿出去显摆。说到底,这还是因为刚开始重新崛起的大明没有足够的资本啊。

资本?当这个词在众人脑袋里闪过的时候,他们突然想起了范贼遗书上的一句话。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它的每一个毛孔,都流淌着血和肮脏。它明显地具有冷酷无情的特性,贪婪、掠夺、嗜血、无情无义是其本性。

想到这里,崇祯的嘴角露出了笑意,六部尚书也感觉到眼前一亮。大明是没什么资本,但大明却有个最会折腾的妖孽存在。贪婪、掠夺、嗜血、冷酷无情……当那个妖孽踏出大明国门以后,就会非常完美地诠释这几个词的内在含义。而让他们感到无比幸运的是,那个妖孽最近没什么事做,正呆在家里画眉取乐呢。

只要把那个死胖子给放了出去,什么银子,什么原材料还会有问题?他是不会生产,但他特别会抢啊,而抢了这些东西他还会放过人家的土地和人口?届时不但六部的问题能够获得圆满解决,就连皇帝要的土地也有了着落,还能顺便再捞回一大批的免费劳力。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这次想个什么法子让骢弟出手?”崇祯这昏君可从来都不知道害羞两个字怎么写,但这次他使阴招把朱由骢给调回来已经吃够了苦头。

朱由骢现在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就会准时出现在御膳房外,二话不就开始胡吃海喝,然后骑上他的骡子就跑回家睡觉去。想找他谈点正经事吧,他能把自家小院门一关,然后让人传个话出来说什么正在奉旨造人,所以不便见驾。即便是崇祯仗着皇帝的身份闯了进去,那小胖子也能躺在床上装死,继续进行他无言的抗议。

“皇上,此事可否先容臣等议议?”最近那死胖子的心情可不太好,如果不做好万全的准备就随便去招惹的话,即便是把他给逼得出手相助,那事后也肯定会被报复的。六部尚书又不傻,连皇帝都不敢去背的黑锅,他们更没能耐去顶着。

“议吧!慢慢议!朕今天找诸位爱卿前来,就是商议这事的。”崇祯很着急,如果能把眼前的问题给解决了,让大明能够顺利地在各方面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即便他还是昏君那也是最有作为的昏君。至于那坑弟的小事么,只要在场的大臣们不说,旁边负责记录的太监不写,谁还能知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胖子封王

“夫君,这就是您的下一个目标?”南京城一座大门紧闭戒备森严的豪宅内,张嫣不敢置信地望着地图上那个红色的大圈圈。

“不错!这就是俺的首要打击目标!”朱由骢多日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目露凶光狠狠地道:“俺会亲自率领海军,把这里一口吞下,绝不会给任何人插手的机会!”

朱由骢把自己给关在屋里并不是在跟谁闹情绪,说实话他还真就没那闲工夫去。每天准时到皇宫蹭饭只是为了能在饭后稍微运动一下,遛遛食避免吃饱了犯困的同时还能顺便减肥,当然了减肥的对象是他那匹骡子。

早在崇祯率众臣跑到白水洋上迎接凯旋大军的时候,假道士王徵就已经找过他并提出了原材料紧张的问题。按道理来说大明各地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